亞馬遜書店:線上圖書銷售霸主為何開起線下店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依託海量信息資源,號稱傳統書店終結者的亞馬遜走向線下,涉足實體書店領域。從商品種類、店面布局到營銷技巧,顧客體驗成為亞馬遜書店著力打造的名片。

2015年歲末,全球知名電商亞馬遜直營的首家線下實體書店在美國西雅圖開門迎客。被外界認為頗具諷刺意味的是,20多年前,從西雅圖起家的亞馬遜,正是憑藉無需實體店帶來的成本優勢,發起了針對傳統圖書零售體系的進攻。近年來,在亞馬遜及越來越多的模仿者衝擊下,實體書店的經營業績不斷遭到壓縮,甚至面臨生存危機。

在線下書店「前景晦暗」的今天,亞馬遜突然別出心裁地辦起了實體書店,著實有些出乎意料。這不禁讓人好奇:線上圖書銷售霸主為何會在線下開店?它的實體書店跟網上書店有什麼不同?跟其他實體書店相比又有哪些亮點?

讓賣書這件事不再古板

當西雅圖的其他傳統書店為客流量操碎了心的時候,亞馬遜新開張的實體書店卻需要排隊才能入內遊覽。不久前,曾在亞馬遜工作過的安德魯·哈馬達(Andrew Hamada)忍不住好奇,前去體驗了一番,隨後把自己的經歷掛在了著名問答網站「Quora.com」上。

「人真的很多,像極了蘋果經銷店剛開業時的盛況,書店規定最多容納100人,以保證顧客有良好的體驗,當時是出來兩位再進去兩位,說實話,我等了好久。」哈馬達寫道。

這家書店坐落於華盛頓州立大學附近,是大學村購物中心的一部分。平日,這裡是4萬多名學子日常購物和課後娛樂最重要的去處,亞馬遜首家實體書店在此「落子」,顯然是經過了嚴格的論證和挑選的。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目前全美最大的實體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16年前也曾在同一位置設店,但在2011年因經營慘澹關門。

就觀感而言,亞馬遜的首家實體書店的確試圖突破傳統書店的古板印象。店內寬敞明亮,不同於千篇一律的書脊面衝讀者的形式,店內的商品書全是正面朝上,雖然佔空間,但能讓人清爽直接地拿起心儀的書,免去了翻找之累。每本書下方還有個黑色銘牌,上面是二維碼,提示讀者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更多信息,同時,銘牌上還簡短羅列了過往讀者對它的一些評價,如「如果你在地鐵上看這本書,小心別坐過站」,「一個如同《天使愛美麗》般充滿詩情和暖意的故事,在那裡,文學治癒了孤單而又心酸的生活」……每本書都在用獨特且富有存在感的標籤,提醒讀者自身的重要性。在哈馬達眼中,這種做法無疑增加了選書時的趣味。

黑色牌子上並不顯示書的價格,顧客需要拿起手機輕輕一掃,才能知道某本書當天的準確售價。一直以來,實體書店雖然能提供挑書和看書的真實環境,卻往往因為定價過高讓人卻步。亞馬遜實體書店的經營策略則是:所有線下圖書跟線上保持同價。如果你看上的書特別多,或是自己不想拎回家,可以掃碼後安排快遞送達,也是不錯的選擇。

亞馬遜書店的另一個特色是隨處可見的Kindle閱讀器,以及一處專門的電子產品展示區。前者通常設置於實體書展示架兩側,提醒人們可以購買電子書,方便閱讀。電子產品展示與服務區內則擺放著亞馬遜生產的各類電子產品,除了Kindle,還有Kindle fire手機、電視以及音響等周邊產品,有專職員工在此區域為感興趣的顧客提供講解。

在兒童閱讀區域,書店用書架隔開了一塊空間,其中間或擺著玩具。哈馬達認為,類似的周邊設施均有助於增加書店的總體收益。

以大數據工具助推銷售

在亞馬遜及各類購物網站大行其道的當下,我們還需不需要實體書店?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買書,為什麼到實體書店買書?哈馬達借當天的走訪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在「Quora.com」上寫道,當我們闖進書店而不知該買些什麼的時候,當我們需要為孩子準備禮物的時候,或是單純為了打發晚飯前的半個小時,亞馬遜書店可能會提供一些靈感。

亞馬遜副總裁詹妮弗·卡斯特(Jennifer Cast)如此對《西雅圖時報》解讀該公司首家實體書店的奧秘:「我們藉助20多年來亞馬遜網店積累的數據,創建了這家線下書店。目前,書店內陳列的6000多種圖書,全是經過大數據分析篩選出的,我們會根據每本書的受歡迎程度、收藏數以及讀者評論等,得出一本書的排名,只有評價在四星以上的圖書才有上架資格,並且架上的圖書每周會進行三次更新,保證讀者每次進店時都能看到新書。」

許許多多細節表明,亞馬遜書店試圖將「以用戶為中心」的思路發揮到極致。就圖書擺放而言,傳統書店的方式是根據文學、藝術、科學、醫學……等類別分開處理;而在亞馬遜書店,工作人員重新設立了一套很有意思的標籤系統。顧客能看到「給遊戲迷的禮物」、「給孩子們的禮物」等標籤,另有亞馬遜員工推薦的書籍,包括後者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最愛的兩本讀物,分別是《恐懼的禮物》和貝索斯之妻執筆的《陷阱》。

正如《西雅圖時報》指出,很多書店能做到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但恐怕沒有一家傳統書店能像亞馬遜一樣,用自己強大的數據資料為它們充當後盾。

體驗為王的時代來臨

無獨有偶,美國《紐約客》雜誌記者託馬斯·蒙查克斯(Thomas De Monchaux),最近也對亞馬遜的實體書店進行了深度探訪。他在相關文章中直白地寫道,與其說這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書店,倒不如稱其是現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思維體驗店。

蒙查克斯指出,首先,亞馬遜書店的裝修風格十分别致,店內的沙發、桌子和地毯井井有條,從高處垂下的照明燈和牆面覆蓋的編制布藝,營造出一種家居生活的整體氛圍,讓顧客覺得安逸閒適;與其說這個空間的主要功能是存儲和售賣圖書,不如說是展示圖書。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也認為,亞馬遜開設實體書店,本質上仍然是把線下實體商店作為線上平臺的延伸。

簡單地說,經歷了全民網購的階段,如今,一些明智的電商開始重新認識到讓顧客重回實體店體驗購物樂趣的重要性,特別重視讓後者找到「發現一件寶貝」的興奮感。「Techcrunch」網站認為,進店的讀者可以充分感受傳統書店的氛圍,如決定要買,則可利用登陸網站的方式輕鬆下單,同時順便體驗亞馬遜的各類周邊數碼產品,以及帶小朋友進行親子閱讀。

說到這裡,很多人或許會聯想到蘋果的體驗店以及電動汽車新貴特斯拉的營銷方式。二者跟亞馬遜書店類似,並不把商品的陳列和倉儲擺在第一位,而是首當其衝地讓消費者獲得更高端的體驗,其餘的購買過程,盡可以通過在線下單方式完成。「Techcrunch」網站評論稱:不誇張地說,這種創新性營銷「正在顛覆整個零售業的傳統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首家實體書店於大洋彼岸開張之際,風靡華人社會的臺灣誠品書店,也在中國大陸設立了實體店——位於蘇州金雞湖畔的誠品書店已於去年11月29日開業。除了聲明顯赫的售書業務,蘇州誠品還將推出展示廳、誠品生活採集、水岸大道和博覽廳等多個獨具特色的空間,旨在「打造以人文閱讀、創意探索和美學生活為主題的書店文化」。

顯然,從亞馬遜到誠品,越來越多的圖書經銷商開始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誠品希望自身能夠成為一個展示生活美學的空間,亞馬遜則從線上走到線下,增強了客戶的購物體驗。今後,在實體書店,比紙張和油墨更重要的,也許將是它提供的氛圍及一群群志趣相投的人。

(來源:青年參考 作者:張寶鈺)

相關焦點

  • 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
    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自2017年開始,美國零售業開始進入「大潰敗」時期,不計其數的商家因業績大幅下滑而破產、關店、裁員,圖書零售業也被認為是首當其衝的行業之一。實體書店的困境不僅在於線下購物的日漸衰微,紙張減產、印刷業萎縮、批發商減少使傳統出版業舉步維艱,也給紙質書的零售造成巨大衝擊。
  • 快要逼死書店的亞馬遜自己也開了一家線下實體店
    Amazon Books副總Jennifer Cast在有關該書店的介紹中提到:「這家名為『Amazon Books』的書店將成為Amazon.com的實體延伸,我們將利用超過20年的在線書籍銷售經驗去建設這座商店,而這座商店本身將集合線下和線上書籍銷售的優勢。」這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幾乎快要逼死實體書店的網際網路巨頭此番舉動的背後動機,值得深思。
  • 線上書店線下開店 實體書店該如何轉型應對?
    過去的十年裡,有近五成的實體書店倒閉,這也一度引起外界的猜測,實體書店是否已經日薄西山,將被線上書店給代替?不過,最近的兩條新聞卻讓人對這種猜測再度起疑,線上書店的兩大巨頭當當網和亞馬遜都逆勢而上,在線下開起了實體書店。
  • 十點書店:從線上到線下只為面對面
    2018年12月14日,位於廈門萬象商貿城的636平方米的十點書店正式開業,其充滿詩意的「將十點書店的光與柔,坦率地融入這座城市美妙的情緒裡」的情結,與廈門這座小資情調頗濃的城市很是搭配。為何要開實體書店做公眾號的為何要開實體書店?
  • 亞馬遜挑釁出版業,不僅開書店,還要推出「權威的圖書榜單」
    在導致眾多實體書店消亡之後,亞馬遜轉了個令人震驚的大彎:計劃在全美開設一系列。書店如今,亞馬遜正把它實驗性質的、由數據驅動的方法運用到出版業的心臟——曼哈頓中區的實體零售店上。本周四,亞馬遜將在哥倫布圓形廣場(ColumbusCircle)的時代華納中心開出第七家書店。
  • 單向街書店營業額下滑80%,九成線下書店面臨求生大考...優等生已交...
    線下書店積極求變對於線上銷售而言,書店並非一無是處。書店和電商的最大區別就是有自己的私域流量,能夠以自己的魅力、知識去影響讀者和市場。比如目前流行的「書店+」運營模式,恰恰就是看到了自身長處,積極求變的典型。很多書店藉此將自己轉化為文化空間,並加入周邊產品、餐飲等多種業態,開始借力於其他業態綜合經營。
  • 新華書店上淘寶 缺銷售模式難敵卓越噹噹
    胡小軍說道,「新華書店系統正尋求擁有巨大的人流量和能與自身品牌相結合的電子商務轉型方式。」包括胡小軍在內的很多新華淘寶店的負責人表示,淘寶網符合他們開發B2C市場的要求。有業內人士分析,對於傳統的新華書店來說,強大的品牌效應和渠道優勢,讓其佔據了傳統圖書銷售市場的80%以上。而在噹噹與卓越衝擊下,讓吃慣「皇糧」的新華書店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發展方向。
  • 各地新華書店線上線下齊發力 打好疫情防控中閱讀服務「組合拳」
    朱丹丹 攝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員工正在打包讀者通過「浙裡有書」平臺購買的書籍。吳江 攝打造特色平臺薦好書、線上選書線下取書、店員變身主播來說書……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以到店客戶服務為主體的新華書店,線上線下齊發力,打好疫情防控期間服務「組合拳」。
  • 2020天府書展落幕 線上線下3452萬人次參與 圖書銷售額6300萬元
    據通報,截至10月20日12時,天府書展共有3452萬人次參與,其中現場逛展人次152萬,線上逛展人次3300萬;圖書零售總銷售630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120%,其中線上圖書銷售4800萬元,線下圖書銷售1500萬元,此外,書展期間文創銷售638萬元,本屆書展首次舉辦館配交易會,採選金額3400萬元。
  • 網際網路時代新書店,十點讀書在廈門中山路開了家線下書店
    這是國內知名的文化類自媒體「十點讀書」在廈門的第二家實體書店,也是其2.0版本書店的全新探索。走進書店,感覺更像走進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最醒目的就是書店裡滿眼的綠植,以及隨處可以坐下看書的休息空間。而店裡的圖書和文創都能看得出是精心挑選,各自佔據了不小面積;書房、課堂兩個空間分別用以策展及各類線下活動,精緻而文藝。
  • 新華書店也開起網上商城 阿里加碼圖書零售野心勃勃
    4月27日消息,新零售之風此起彼伏,過去數年間被認為已經步入晚年的實體書店,似乎出現枯木逢春跡象。近期老牌圖書發行企業新華書店的線上反攻,正是這一跡象的印證之一。日前,新華書店網上商城正式上線開啟運營。
  • 乾貨,書店線上營銷實戰經驗分享
    一直播主要集中輕鬆的內容,例如店長帶你探店、店員分享、睡前閱讀。一直播的性能不錯,互動性比較強,還可以回放,直播的內容直接變成微博的內容,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把用戶群鎖定到微博上。最近一直在漲粉,每天都有50-100的新粉絲。一直播的缺陷是不能做銷售,銷售做得好的,還是淘寶直播。但在淘寶店開直播要符合一定的資質,建投書局也考慮過做淘寶直播,後來發現比較複雜就暫時放棄了。
  • 實體書店只是網上書店的附屬物?
    視覺中國圖今年十一月,亞馬遜(Amazon)在西雅圖大學村(University Village)開了第一家實體書店,這之後,噹噹也宣布即將在長沙開實體店。作為全球網際網路線上零售商的領導者,亞馬遜在實體書店明顯式微的今天反其道而行,令許多人大為困惑。作為網上書店的延伸,亞馬遜的實體書店正嘗試將線上和線下的資源整合起來,並改變著傳統書店的功能定位。
  • 線上線下齊發力 河北省實體書店相繼恢復營業
    書店在線下開放售書或借閱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線上渠道的服務功能,通過線上圖書導購、微信網絡薦書、圖書音頻電臺等方式,積極為讀者提供服務,努力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文化需求。走進石家莊市新華書店圖書大廈,一進門便能看到溫馨提示:進店前請接受體溫測量,進行手機掃碼登記或現場實名登記,手部消毒後有序入場,全程必須佩戴口罩;即買即走,請勿逗留;進入賣場後,請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離……針對疫情期間市民對衛生防疫知識的需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防護指南》等圖書被擺放在顯著位置。「自3月14日恢復營業以來,進店的顧客逐日增多。」
  • 亞馬遜"中國書店"上線 中國圖書實現全球網絡銷售
    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和美國亞馬遜公司日前聯手在京啟動亞馬遜「中國書店」合作項目,由此實現中國圖書的全球網絡銷售。
  • 線上商城與線下連鎖模式之初探
    2010年3月,蘇寧易購上線,當蘇寧宣稱要打造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目前蘇寧易購產品線由家電拓展至百貨、圖書、虛擬產品等。1、品牌優勢及品牌延伸這種網上商城+連鎖店平臺模式一般是積累了一定的品牌的優勢,這種品牌的優勢有可能是來自於線下連鎖店的經營,也有可能來源上網上的口啤。正是因為有了品牌的效應,用戶才會通過對於品牌的認知進而對於線上線下平臺的關注。象蘇寧、國美在線下主要專注於家電產品,而在線上其產品線已延伸到百貨、圖書了。
  • 又聞書香|西安多家實體書店「線上+線下」全面復工
    恢復營業首日,已經陸續有讀者聽聞消息趕來,重溫實體書店中的書香氛圍,為了迎接讀者到來,書城也開啟了前所未有的「0利潤」銷售模式,現金購書低至五折。目前書城除餐飲和培訓機構沒有復工,其餘區域均已開放。此外,一旦發現書城人流量較高,書城工作人員會立即採取限流措施,保障讀者的安全與健康。
  • 亞馬遜六種武器進軍線下零售,線上線下PK沃爾瑪
    在這種店面裡,貨架上的數字價格標籤可以自動更新,並附有星級以及亞馬遜客戶的文字評價。當然,類似20%的折扣也是必須的。從分布上看,目前除了這家西雅圖的店之外,在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伊利諾州等其他五個州都有店面。Popup店面此前的發展並不順利。這一業態推出後,曾經在全美的購物中心開出近90家店面,但後來被亞馬遜全部關閉。
  • 疫情來襲,線下書店轉戰線上突圍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賴志昌疫情來襲,餐飲業受挫,旅遊業停擺,本已脆弱的實體書店亦是「傷痕累累」。過去的一個多月,福州不少實體書店處於閉店、歇業狀態,陷入經營困境。危機之中,改變也在發生。線下傳統書店紛紛加速轉戰線上,自救突圍。
  • 疫情下獨立書店老闆們:線上直播興起,線下社群帶貨
    2月10號,線下復工計劃落空,五天後,蝸牛迎來了第一次直播。在 B 站那個四百多人的直播間裡,原計劃 8:00~10:00的兩個小時,因為蝸牛的健談,延長了半個小時,最後薦書三十本書。線上售書的效果很快體現在數據上——最近兩個月,蝸牛的線上銷售額已經超過單店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