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被家長提前接去培訓班 是吃"正餐"還是"甜點"?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吃「正餐」還是加「甜點」

 

  陶文芳是滬東北一所市級示範幼兒園大一班的老師。這幾天,她召集全班學生的家長,緊急開了一次家長會。

  說緊急,因為陶老師覺得,如果這件事再不和家長溝通,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作為一位有著2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她第一次感到「力不從心」。

  事情要從今年9月開學說起。開學第一天,大一班的微信群就出現「請假微信」。隨著時間推移,這樣的微信越來越多……

  幼兒園還未放學,為何就有這麼多家長迫不及待地提前來接孩子,轉身投入各類社會培訓班?家長熱衷學前教育培訓,到底為了什麼?課外補課是「幼兒園什麼都不教」的誤讀嗎?幼兒培訓機構究竟在教什麼,對報考民辦小學是否有用?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難以解決的新煩惱?

  「陶老師,今天晨晨下午要上課,我3時來接」……剛開始,陶文芳默許了個別孩子的提早離校。可後來,有時一大清早,這樣的微信齊刷刷排長隊。陶文芳數過,最多的時候近10條。按班上30名孩子來算,請假早走的孩子佔1/3。於是就有了這場不一樣的家長會。

  「按照我們幼兒園的規定,大班正常放學時間是4時10分。」陶老師對家長們解釋,「下午2時半午睡起床和用完小點心後,我們還有一堂正常的教學課。」

  她向家長坦陳擔憂:幼兒園的孩子還小,容易受外界影響,比如一個孩子早回家了,其他孩子就會想:為什麼他可以早走,我可不可以也早回家?

  「一堂教學課會因為參差不齊的接送而變得支離破碎。」陶老師幾乎是「請求」家長們,「可不可以儘量在4時10分後來接孩子?讓我們完成最後一堂正常的教學任務。」

  看到家長們不吱聲,她嘆了口氣,「如果真的有困難,能不能最早下午4時來接,下了課直接去校外機構?這樣可以把對課堂的影響降到最低」。

  短暫沉默後,家長們炸開了鍋。「陶老師,真的來不及。我們不在家,都是老人接送,動作慢。」「陶老師,我們的培訓班下午4時半就開始,遲到了就跟不上。」「陶老師,雙休日的培訓班排滿了,我們只能上平日的班」……

  陶文芳略微提高聲音:「我不反對孩子們去校外機構上課,但幼兒園也有正常的教學任務,就像是正餐和甜點的關係:千萬別光顧著甜點,忽略了正餐。」

  她的話引發了下一輪討論。有位母親說:「馬上要幼升小,報考民辦小學面談,沒有一點知識儲備不行,但現在幼兒園裡拼音、數學、英語什麼都不教。」另一位母親接著說:「周圍孩子都在學,就算是讀公辦小學,也總要提前學一些。」還有一位父親數了數兒子報的培訓班:每周一、三、五是英語課,周二學畫畫,周六安排了圍棋和思維訓練,周日是運動日,練習輪滑和籃球。「兒子比我們家裡誰都忙。」這位父親說。

  這次家長會,開了足足1個半小時。陶文芳最終和家長們達成協議:4時接孩子,即便校外培訓班來不及。她坦言,自己當了20多年幼兒園老師,而最近一兩屆,孩子們一到下午就「流失」的情況日益嚴重。

  全世界教育模式差不多?

  臨近學期末,正是寒假班和明年春季班的報名季。一到幼兒園放學時間,總有一些社會培訓機構的人員在校門外分發宣傳單。

  到底該什麼時候去上校外輔導班?面對湧現出來的新問題,陶文芳也曾和家長協商,建議家長把課外學習儘量安排到雙休日,就可以做到幼兒園內「正餐」和課外「甜點」兩不誤。但家長們也有難處,因為要學的項目太多了……

  張森軼是陶老師班上的家長,他說:「我兒子要讀4個培訓班,周末要空出一天全家出遊,去除這一天,其它時間就只能讀周一到周五的日常培訓班。」此外,一般培訓機構在工作日下午的收費,往往比雙休日收費低10%—20%左右。

  在市中心一家知名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剛被奶奶接出幼兒園的孫女正在上口語課,奶奶就在一牆之隔的休息室等候;1小時後,奶奶把孩子接回家;晚飯休息後,鋼琴老師上門……奶奶說,只有工作日安排掉一些課程,雙休日父母才能保證一定的親子交流時間。

  最近記者調查發現,身邊的學齡前孩子中,在校外報名培訓班的有八成,少則一到兩個班,多則三四個班,多以拼音、看圖說話、思維訓練、英語及樂器、繪畫為主。

  王俊雅的孩子小浩今年讀中班,課外「甜點」多以興趣為主:小提琴、圍棋、畫畫等。「現在校外培訓機構很多,我認為是件好事,比我們小時候只有少年宮可以去唱歌跳舞好多了。」王俊雅說,「興趣愛好要從小培養,我讓他多試試,他就會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如果能把其中一至兩樣堅持下來,成為終身愛好,這是值得的。」

  王俊雅說,她的堂哥在美國定居,有兩個兒子,一個讀小學二年級,一個讀幼兒園大班,也在校外參加培訓班。「老大找了私教練鋼琴,每周還有3節遊泳課;老二學習小提琴,最近開始練足球。」她說,其實全世界培養孩子的模式都差不多,只是內容有些不同。趁小學三年級前功課還較輕鬆,多讓孩子培養愛好,比單純「玩」有意義多了。

  幼兒園裡真的學不到?

  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由家長隨意提前接走嗎?記者了解到,各級各類幼兒園根據教學需要,自主制定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對於確有需要的家庭,在適當的時候晚送孩子入園或提前接孩子離園,目前沒有明確規定限制。有些幼兒園老師說,有的孩子中午接回家吃午飯。在感冒多發的季節,家長擔心交叉感染,索性接孩子回家睡午覺。

  但學前教育專家表示,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和學習活動的場所,家長的自由接送原則上不應影響其他孩子的作息和學習。孩子經常早退缺席,也會對有規律地成長和學習產生影響。

  那幼兒園裡真的「學不到」嗎?在長寧區新實驗幼兒園園長、特級教師周劍看來,家長最大的誤區是不了解幼兒園科學安排的學前教育課程。學前教育課程主要內容分為四大板塊,包括學習、遊戲、生活、運動,涵蓋了幼兒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習需求。幼兒的學習方式並非家長想像的那樣,幼兒園更多是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即通過各類遊戲活動達到學習目的。

  在長寧區新實驗幼兒園,家長會中,園長組織家長代表像小朋友一樣玩贏糖果的遊戲,讓家長體會孩子如何在遊戲中積累經驗。一位博士學歷的父親恍然大悟:「看似簡單的遊戲,積累的是數學中『等分』『圖形』『空間』的經驗。」

  「學前階段如果過於強調識字,孩子反而容易喪失讀圖能力。」周劍說,幼兒園不是學科化的教學,不是灌輸知識,更多的是對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臨沂八村幼兒園園長曹湘瑜說:「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們對幼兒園的教學存在一些誤解。」在她看來,幼兒園的3年是孩子社會性的開始。上課遵守紀律,生活自理,包括同伴之間的相處、團隊合作,都是學習內容,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成長。

  「幼兒園一日生活都是課程。」曹湘瑜說,這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但很多家長以為,幼兒園承擔的只是「養育」責任。「這就出現了父母替孩子選擇學什麼的情況,把完整的幼兒園一日生活割裂了。」她解釋,比如午覺起床吃點心,這麼小的一個環節,孩子可以學會等待、謙讓、互幫互助。這些生活的認識和技能,都是為了讓孩子成為社會人,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強化培訓就能「上民辦」?

  一位「雞血媽媽」在女兒學前階段送讀某思維訓練班,此後孩子考上一所熱門民辦小學。如果沒培訓過,孩子就考不上?

  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幼升小」面談不考學科知識。但不少家長感到,別人的孩子都學了,自己不學就落後。更多家長抱著「小時候多學點對將來升學總有幫助」的心態,認為從小激發潛力,贏在起跑線上。尤其自媒體時代,一些社會培訓機構或因商業利益的驅使,不斷營造緊張的升學氛圍,也激化了家長的焦慮情緒。

  「招生面談時,我們不看文化知識,更多考察的是非智力能力。面談時關鍵觀察孩子表達、觀察、傾聽、合作、動手、運動等綜合能力,以及學習、生活的好習慣。」普陀區民辦小學金洲小學校長潘阿芳說,幼兒園內學習、遊戲、生活、運動四大板塊的學前教育課程,完全可以覆蓋6歲孩子的學習要求,因此「零起點」可以入選。

  金洲小學曾在面談時讓孩子拍皮球,使得周邊不少幼兒園學生都開始練習拍皮球。在潘阿芳看來,只要孩子具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且協調性較強,面談時如換成跳繩、蹦蹦跳等,也能應對自如。若學前兒童家長堅持要報名參加培訓,她建議選擇藝術類或運動類。

  潘阿芳提醒,無論學什麼,都不能給孩子過大壓力,如果不能實現也不要強求。平日裡建議家長帶孩子參加郊外親子活動,參觀科普場館,到圖書館與孩子共同閱讀,也是幫助孩子開闊眼界、拓展知識面的好方法。她還建議每日親子閱讀,幫助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和養成良好習慣。

  更多民辦小學校長表示認同。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曾說,相比搶跑學科知識,民辦學校更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養及家庭的教育觀念,傾向選擇與辦學理念相匹配的家庭和學生。

  如今,幼兒園其實已設幼小銜接課程,但不是學科知識,而是生活習慣、日常作息等方面的調整。長寧區新實驗幼兒園用1年時間進行幼小銜接。比如,從大班起,學校在教室外放了3個水桶,方便孩子課間喝水。「讓孩子明白喝水要走出教室,慢慢適應小學的環境。幼兒學習能力、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的幼小銜接,比知識更重要。」周劍說。

  華東師大心理諮詢中心特聘督導陳默提醒,不管孩子參加哪類培訓,家長切記一點——不要讓孩子做自己不喜歡事,更不要讓孩子對此產生恐懼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每天按時接孩子放學?(家長必看)
    孩子們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幼兒園放學,到底是早接還是晚接不過我們要提醒各位家長要做到按時接孩子但不要去爭做第一個接的或者某次接得特別晚家長應該將孩子交給幼兒園的晚託班影響孩子吃正餐助長孩子挑食的壞習慣更容易導致孩子超重
  • 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報名?家長:貴有貴的道理
    即便這麼貴的學費,也是兜兜媽媽提前一年早上五點就去排隊報名搶到的。很多人就會疑惑了,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願意報名?兜兜媽媽解釋到:貴有貴的道理。在幼兒園裡,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按照規定園所夥食費的收納,是要全部運用到幼兒園全園幼兒用餐開支上的,不得進行他用。因此簡單來說,家長交多少,孩子吃多好。於是就出現了不同的用餐次數和標準!有的幼兒園兩餐兩點、一餐一點,也有的幼兒園三餐兩點。除了用餐的次數外,用餐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 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報名?家長:貴有貴的道理
    兜兜媽媽給孩子報的是小區裡的私立幼兒園,學費不便宜一個月學費加生活費3280元,一學期上五個月。好傢夥一年下來,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就是三萬多!即便這麼貴的學費,也是兜兜媽媽提前一年早上五點就去排隊報名搶到的。很多人就會疑惑了,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願意報名?
  •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最新答案出爐…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現在不少幼兒園放學的時間大多集中在下午4點到5點之間,幼兒園門口常常滿滿地站著很多的家長等著寶寶放學。放學時家長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還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儘管現在孩子很願意去幼兒園了,我們還是希望看見孩子在幼兒園有哪些活動,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另外,我覺得早點接對孩子也有心理上的安慰,他會覺得家長很關心他,孩子們就怕家長不來接,怕家長把他給忘了。
  • 孩子幼兒園那些事兒:孩子總想家長第一個去接他,該怎麼辦?
    家長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有的寶寶總會再三叮囑:放學了一定要第一個來接我噢!等孩子放學時如果家長沒有第一個去接他,頓時就會委屈無比,眼淚汪汪。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總想家長第一個去接他,這是一種無理要求,往往會批評孩子甚至訓斥孩子。但其實孩子的這種想法是對您的情感依戀,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需求,家長們不應該為此批評孩子,反而應為孩子對您的依戀感到高興。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們儘量按照幼兒園規定的時間去接孩子即可,不一定非要第一個接他,但一定不要讓孩子等待太久。
  • 初中生英語:課外培訓班成「正餐」 校園課成「點心」
    新學期才上了一禮拜課,很多家長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交流挑英語培訓班的竅門。原因很簡單:不去讀心裡沒底啊!  校園英語課成了學生們的「點心」,課外英語培訓班反而當上了「正餐」。據這些中學家長自行摸底,現在初中讀英語課外培訓班的孩子,起碼超過半數,最誇張的班級,甚至達到八成以上。
  • 從幼兒園接孩子,早去接和晚去接有什麼不同?造就兩種不同性格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到了三四歲的時候,去上幼兒園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外人看來,寶寶送去幼兒園之後家長會因此輕鬆不少,實際上這才是一系列問題的開端。,早點接好還是晚點接好?對於接孩子的時間,幼兒園相對寬鬆,也由此衍生出了是要早點接孩子還是晚點接孩子的問題。
  • 去幼兒園接孩子,家長要注意「2問3不問」!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上幼兒園可以說是每個寶寶都必經的成長階段。把寶寶送去幼兒園,家長肯定也對其每天的幼兒園生活產生了好奇,於是一接到孩子,就迫不及待得開始詢問孩子一些問題。但你知道嗎?每次幼兒園放學,家長去接寶寶回家的時候,都是寶寶思維最活躍、最興奮的階段,同時還是家長開發孩子智力的黃金時間,此時家長對寶寶說的每一句話(提的每一個問題)都至關重要,甚至還會影響到寶寶一生的價值取向。
  • 孩子上幼兒園,提前做準備,接孩子放學這些錯誤希望你別犯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先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讓孩子提前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熟悉環境。實踐證明,上過親子班的少兒更加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嫂子給她家女兒提前報了親子班,等到小寶貝上幼兒園,她一點不適應幼兒園的表現都沒有,反而非常適應。
  • 是學而思培訓班綁架了家長,還是家長被焦灼的自己給綁架了呢?
    是學而思培訓班綁架了家長,還是家長被焦灼的自己給綁架了呢?放學接孩子時,聽到了一個二年級的男生對另一個女生談話:男生對女生說——我明天上午做完作業可不可以找你玩?女生不高興說——晚上我媽媽要讓我去走秀,我不想去!最後兩個小朋友不歡而散!現在的孩子,沒有三五個培訓班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究竟我們真的需要讓孩子讀這麼多培訓班嗎?幼兒園都去上學而思的數學課已不是新鮮事!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家長,孩子放學,早接還是晚接大有講究
    據悉,這是萌娃上幼兒園的第四天,看到媽媽後,萌娃臉上就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但還是強忍著沒有哭。等到被媽媽抱在懷裡後萌娃才開始哭,一邊哭還一邊表揚媽媽是第一個來接自己的。「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萌娃的這句話勾起了網友的熱議。
  • 幼兒培訓班鍛鍊孩子,還是在鍛鍊家長?
    這時候有些家長開始犯愁了,幼兒園都這樣了,到小學還不得擠破頭?進不了心儀的幼兒園,只能求助課外班?入園這麼難,大多數家長對幼兒園的第一選擇,都無法達成,最後不得不屈從於現實。 ps.OMG我的大神當姐姐和妹妹上不同的課外班時,家長還得兩頭接送,兩個一起的培訓班搭夥一起上節省路程的時間
  •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必看
    這段時間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應該就是孩子什麼時候開學了。 &34;、&34;成了家長們每一天熱議的話題了。 這段時間孩子們可謂都是在家釋放了天性,等到開學的時候,場面可能堪比好萊塢,相當精彩。 每年幼兒園開學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上演一場苦情戲,哭著喊著不願意上學校。
  • 幼兒園家長怒了:每月四千學費,點心就吃這麼點
    不同的幼兒園,差別也挺大的。沒有最好的幼兒園,只有最適合孩子的幼兒園。但不管家長選什麼樣的幼兒園,有一樣是所有家長最關心和在意的。那就是孩子在園的夥食!孩子在入園前,一整天都是在家裡吃,家裡大人給孩子做吃的。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一切就發生改變了。
  • 說的太對了,家長給孩子這樣吃零食,一定不會影響孩子吃正餐
    零食是指主食以外的糖果、點心、水果等,6個月以內的嬰兒,是不能吃零食的,因為寶寶還不會咀嚼,吃固體食品容易發生哽噎,但從第7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吃零食了,有的媽媽不敢給嬰幼兒吃零食,因為嬰幼兒一吃起零食便沒個夠,然後就不好好吃正餐了,其實這樣並不一定是由於吃零食所致孩子都有吃零食的習慣,零食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 幼兒園接孩子早晚,家長也要「比一比」?接娃排名暗示著什麼
    幼兒園的寶寶是沒有能力單獨回家的,每當放學,幼兒園門口的就總是人頭攢動,全是等著接娃的家長。 下班才去接孩子,媽媽被孩子說「晚」 小麗是個996上班族,寶爸下班時間經常比自己還晚,所以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
  • 幼兒園即將開學,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做好這7件事
    幫助孩子恢復飲食習慣孩子們在家裡好吃好喝,想吃啥吃啥,是不是小嘴都挑食了?這樣的話,疫情過後,部分孩子回幼兒園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挑食或者正餐時間不願意吃、甚至身體不適的現象。疫情即將結束,還請家長儘快幫孩子恢復幼兒園的飲食習慣。
  • 九月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三件事要提前做,事關孩子入園適應
    但不管怎樣,在八月底體檢的孩子還是很多,一是密集場所容易交叉感染,二是孩子一多哭鬧的也多會相互影響。孩子都是害怕去醫院的,對醫生和打針都會很抗拒,哭鬧是表達內心情緒的主要方式。入園體檢項目中對於孩子來說最恐懼的就是抽血了!一個孩子哭,孩子本來不怕的都會被影響。因此提前錯峰去婦幼保健院體檢,7月人會比較少。
  • 引人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幼兒園老師不好意思揭穿,家長別裝糊塗
    去幼兒園接孩子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卻也能反映出個別家長的素質。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幼兒園放學的那一刻,畢竟幼兒園再好也不如自己家,因此很多孩子都希望家人能早早來接自己。為了不讓孩子苦苦等待,不少家長也會提前到幼兒園門口等著接娃。
  • 幼兒園老師吐槽:反感家長的三種接娃方式,雖生氣但不能連累孩子
    引言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們開始更加頻繁的和孩子的老師接觸。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成長,雙方緊密溝通,共同配合,但是總有些家長「上心」過頭,拖了孩子的後腿。生活案例:小美是幼兒園老師,小美每天的美好下班時間都被這位家長破壞了:接孩子從來不準時不說,遲到時間永遠在半個小時以上,遲到就算了,來接孩子的時候從來不事先打招呼,小美主動聯繫他,他也不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