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開王子配的伴魚英語繪本。
與以往不同,今天的配音缺少了自信和流利。
王子的聲音不但有點小而且猶猶豫豫的。
我忍不住有些惱火:「今天怎麼讀成這樣了?」
王子低聲答到:「嗯,爸爸不讓我關上門讀,我……」
我頓時明白了。
每天晚上王子讀伴魚繪本時,會獨自在自己的臥室裡關上門,靜靜地讀。
然而,今天晚上讀繪本時,爸爸擔心他藉機玩手機,所以不允許關門,以便隨時監督。
王子是一個靦腆的孩子,開著門,讀的時候就有點不好意思大聲朗讀,遇到不熟悉的單詞也不敢張口了。
我對爸爸說:「以後還是讓他自己關門讀吧!」
爸爸振振有詞地說:「管孩子不能兩塊手錶!」
我明白爸爸說的是「手錶定律」,也叫做兩隻手錶定律。
意思是當一個人只有一隻表的時候,知道現在是幾點鐘,但是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
的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注意不能在一件事上給孩子兩隻手錶,那樣孩子會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去做。
從表面上來看,爸爸提的要求似乎是對的,他已經率先給出了規則,那麼媽媽就不應該提出另外一套規則。但是,仔細想想,卻不然。
究竟「哪塊手錶」是第一個規則,判斷的標準絕對不能簡單粗暴地用提出的先後順序來定。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爸爸先提出了規則,就認定他的話是第一塊手錶。
在任何時候,判斷「第一塊手錶」的標準都應該是規則的正確性。
只有正確的規則才應該是孩子遵守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徵是不同的。
對於同一件事,不同的孩子應制定不同的標準。
有的孩子自律性強,聽話乖巧,不會藉機偷懶。
有的孩子則靈活性強,小心思多,總會想方設法去取個巧。
對這兩種孩子就不能採用同一套標準和規則。
對自律性強的孩子,父母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反之對靈活性強的孩子,父母則要加強必要的約束。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無論選擇哪塊手錶作為第一塊手錶,父母都應在孩子不在場的前提下,事先商定好。
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去討論、爭吵,這樣都不利於孩子遵守規則。
作為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應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唯一的意見。
總而言之,世界上的育兒理論、育兒觀念很多,令人眼花繚亂,但在實踐中,作為父母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判斷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養育孩子,而不是人云亦云。
【曾經的童書編輯,如今全職寫作的媽媽,與兒子相伴相愛,火花不斷,於是有了這些文章與感想。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火星寶貝與地球媽咪」,歡迎轉發、收藏,並討論。轉發請註明出處,尊重作者即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