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定律:父母互相不「拆臺」,教育更高效,孩子更優秀

2020-10-03 學而思英語口語角

對於小麗來說,教育女兒真的是一件特別擰巴的事。

  • 女兒小時候,自己主張科學育兒,婆婆卻有一大堆「祖傳」經驗
  • 女兒張大後,自己主張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老公卻堅持讓女兒快樂成長

家長各執己見掙得不亦樂乎,孩子的成長也在這樣的環境無從選擇,甚至陷入矛盾之中。

這樣糾結的家庭教育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先來給大家講一個光關於手錶的故事>


手錶定律


一群猴子在森林裡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某天聰明的猴王撿到一塊人類丟下的手錶,並且很快就搞清了手錶的用途。於是猴王開始給整個猴群的安排作息時間。

猴王得到了更多的擁戴,它認為是手錶是幸運物,希望得到更多。功夫不負苦心人,尋尋覓覓,他終於又找到一塊。

但兩隻手錶所顯示時間有差異,該以哪一個為準呢,猴王糾結了,整個猴群也變得非常混亂。

1塊手錶可以知道確切的時間,2塊手錶卻無法知道確切的時間,失去準確判斷的信心這就是「手錶定律」。


父母教育觀要一致

著名的教育專家孫雲曉認為:父母的教育態度、方式以及內容等,一定要協調一致。如果教育觀念不一致,即使「使足勁」,也會互相抵消,甚至會適得其反。

說白了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大家要目標一致,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給各位家長3點建議:

及時溝通:父母在達成一致的觀點後,再向孩子提出來。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做法自相矛盾;

誰對聽誰的:教育問題應該「對事不對人」,只聽正確的決定而不是聽某個人的決定;

與祖輩協調一致:祖輩也是孩子教育的重要角色,而且很多觀念都和父母有偏頗,要和他們統一觀點、齊心協力做好教育工作。



相關焦點

  • 不拆臺的家庭教育才會事半功倍,夫妻怎樣培養共同的育兒觀?
    育兒路就像唐僧取經,一路上總會有各種妖魔鬼怪,除了孩子的各種問題,有時候更讓我們頭疼的是育兒路上那些拆臺的家人。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當他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卻很難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準確把握的信心。
  • 父母的「拆臺教育」,受傷害的永遠是孩子,優秀的父母都懂的結盟
    這些都是家裡常常出現的場景,很多時候都是孩子的大哭結場。父母雙方的拆臺教育弄得家裡雞飛狗跳,孩子也是備受傷害,而優秀的父母早早就學會一個絕技---結盟。父母的"拆臺教育"讓孩子深受傷害!父母的相互拆臺,讓孩子無所適從,失去方向。
  • 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放棄「拆臺教育」,父母學會聯盟更重要
    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用拆臺教育,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誇了孩子以後,又去批評孩子一頓。所以有一次老周剛誇完孩子聽話懂事,孩子高高興興的跑到母親身邊,說給母親自己剛做的事情得到父親的表揚,其實他就是想要得到母親的表揚。可母親並不領情,相反打擊了一下孩子說他怎麼就聽話了,也不看看鄰居家孩子,做了事情從來不找父母要表揚,倒是他一點點小事就要父母表揚。
  • 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當他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卻很難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準確把握的信心。夫妻之間,一定要有一個默契,一個人在管孩子的時候,其他人不要隨便插手,更不要「拆臺」。因為任何一種優質的教育都比不上夫妻同心,家庭和睦。
  • 最糟糕的教育方式:夫妻當面「拆臺」,孩子頂嘴罵我「母老虎」
    因為,我認為,父母互相「拆臺式」的教育是最失敗的教育,後患無窮。父母當面拆臺,真的好嗎?父母相互拆臺,當孩子的面吵鬧不休,會養出一個「兩面派」的孩子。孩子也不傻,一旦他發現媽媽不允許自己做某件事,而爸爸是同意的,那麼,他們便會成為一個「兩面派」。在爸爸媽媽面前,做不同的事,說不同的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我就有一個親身經歷。平時生活中,我不允許兒子看短視頻,而我老公認為,偶爾看一些,並不要緊。
  • 夫妻不能統一戰線,互相拆臺,還怎麼教育孩子呢?
    不知道我們的父母朋友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就是自從孩子到了學習的年齡,進入學校後,關係到學習的時候,家裡的爭吵就從未停止,夫妻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不停的一再碰撞,夫妻間總是在不停的拆臺。 孩子學了個樂器,偷懶不想學習,她教育孩子「堅持就是勝利。」他卻在旁邊說道「要多給孩子一些玩的時間,別逼得太緊了。」 孩子的字寫的不好,她讓孩子重寫,孩子卻不願意,她教育道「書寫以後是要計入考試成績的,我們一定要下功夫好好練。」他在一旁說到「這麼小的孩子,你對他是不是太嚴格了點。」
  • 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 | 伴讀
    有時候,父母總會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而發生矛盾,一部分父母甚至是當著孩子的面就能吵起來。這是典型的「拆臺式」教育。在教育孩子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不要以為這種方式很好,它其實在無形之中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最終失去教育的意義。
  • 教育最大的死敵,是爸爸和媽媽「相互拆臺」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產生意見分歧,「拆」掉的不僅僅是夫妻關係,還會傷孩子最深。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當他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卻很難確定準確的時間,同時也失去了對準確把握的信心。
  • 最愚蠢的家庭教育:家裡總有一個在「拆臺」的豬隊友
    非但如此,還有國外學者指出:「父母之間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見分歧,會促使孩子產生不法行為。」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不法行為? 「當父母發生意見分歧時,孩子便面臨選擇的問題,要麼支持父親,要麼贊成母親。有的孩子為了既不得罪父親,又不傷害母親,就曲意奉承,從中周旋。
  • 家有一個總「拆臺」的豬隊友怎麼辦
    非但如此,還有國外學者指出:「父母之間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見分歧,會促使孩子產生不法行為。」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不法行為?「當父母發生意見分歧時,孩子便面臨選擇的問題,要麼支持父親,要麼贊成母親。有的孩子為了既不得罪父親,又不傷害母親,就曲意奉承,從中周旋。
  • 多少父母用手錶定律把孩子生生逼成了問題兒童?
    其實,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這是因為我們陷入了手錶定律產生的負面效應。什麼是手錶定律呢?孩子的價值觀是父母從小建立的,然而,當我們受手錶定律影響的時候,我們就會失去標準,風一吹,我們就會像牆頭草一樣,隨風而倒,因而,導致孩子的標準也同樣變成這樣。這樣長大後的孩子,會絕對的順從父母的意見,當他們長大,他們會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老好人,為了迎合他人的不現實的期望而不斷妥協自己,委屈自己,最後,自己過得不開心,別人也不開心。
  • 「嚴父慈母、虎媽貓爸」黑白臉教育不可取,父母統一戰線更重要
    但是其實大家都知道,在父母雙方的教育當中也有一個大集,就是雙方在教育理念上的不統一,和這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方式,就是讓父母雙方在家庭教育過程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互相拆臺。這種不統一的教育思想的話,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造成阻礙,甚至會讓孩子出現一些不法行為。
  • 夫妻教育意見不同,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那是因為他還沒意識到,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產生意見、互相拆臺,那「拆」掉的將不僅僅是夫妻關係,還會傷害孩子。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當一個人只戴一隻手錶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父母意見不統一,孩子會沒有「主心骨」,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養成趨炎附勢的特性,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有一個默契,一個人在管孩子的時候,其他人不要隨便插手,更不要「互相拆臺」。
  • 一位媽媽的深度反思:最傷害孩子的,是父母的「拆臺教育」
    有人說: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對此,我深表認同。當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互相拆臺,觀念不一致,煎熬的不僅是父母,孩子也好不到哪兒去。而這個時候,父母常常變為了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因此,當務之急需要成長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進步。
  • 父母相互拆臺,再好的教育也起不了作用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意見不一,對孩子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大家也會發現,隨著時間流逝,有些孩子會漸漸對父母其中一方表現出不尊重、不聽從的態度,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正是父母雙方長期在教育孩子上無法統一說法。
  • 育兒實踐中的手錶定律
    王子低聲答到:「嗯,爸爸不讓我關上門讀,我……」我頓時明白了。每天晚上王子讀伴魚繪本時,會獨自在自己的臥室裡關上門,靜靜地讀。然而,今天晚上讀繪本時,爸爸擔心他藉機玩手機,所以不允許關門,以便隨時監督。王子是一個靦腆的孩子,開著門,讀的時候就有點不好意思大聲朗讀,遇到不熟悉的單詞也不敢張口了。
  • 教育孩子父母意見不統一?手錶效應對娃影響很大,父母要警惕
    關於教育孩子,比較普遍的共識就是,父母雙方必須達成意見統一,不能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因為父母雙方意見不統一,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周女士和丈夫陳先生就遇到過了這樣的育兒問題,兒子今年上小學了,周女士認為應該要重視小學基礎,想給孩子報補習班,買一些練習題提升學習成績。
  • 手錶定律提醒:沒有統一的價值觀,育兒難
    猛可覺得是這塊手錶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於是天天在森林裡面到處尋找,看看能不能撿到更多的手錶。就這樣,猛可撿到了第二表、第三塊表。但有些表時間已經不走了,有些表時間走得有些錯亂,這時候猛可也亂了。看著手錶的時間都不一樣,當小猴子們過來詢問時間時,它也回答不上來,不知道要回答哪只表的時間才好。
  • 教育裡的「豬隊友」
    此外,詐屍式育兒不只是家裡平常不管孩子的人,突然管起孩子。有時是父母雙方同時進行詐屍式育兒。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並不罕見,有些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工作,一年一兩次回家時間長一點,因為長年不在家,跟孩子也不親,管起孩子,讓孩子有很大的反感。
  • 蘇州80後媽媽遭家暴,夫妻因孩子作業鬧派出所:虎媽貓爸已過時
    ,但不協商統一,還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拆臺大打出手,會對孩子心理上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手錶定律」:只戴一隻手錶時,人們知道現在是幾點;而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錶時,卻很難確定準確的時間。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雙方意見無法統一,孩子會失去判斷力並且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