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嘗試,就不會失敗;
沒有失敗,就不會有羞恥感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學原理》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是女子網壇的長青樹,有"鐵金剛"之稱。各種獎牌拿到手軟。但是……
在敗給幾個年輕對手後,網球巨星洛娃坦言: 「在比賽時不敢盡全力……唯恐發現自己雖盡全力,仍然被擊敗。而一旦如此,就證明我完了」
這就是自我阻礙,或者自我挫敗!
有時人們通過自己給自己設置阻礙,來阻撓自己成功。
當然,這種行為絕不是故意迫害自己,恰恰是為了自我保護。
「我並沒有真正的失敗,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各種自我設置的阻礙),我肯定能更好」
為什麼要自我挫敗呢?
由於害怕失敗。
人們在面試前歡飲通宵,在大考來臨前徹夜玩遊戲。因為「全力努力卻失敗了',要比」因延誤了時間而有了失敗的藉口「更讓人洩氣和難受。
如果在我們設置的這種種障礙下,結果是失敗了,那麼我們的自我感覺依然是良好的。(可以帥鍋給不努力或其他)
而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能成功了,那麼更能提升我們自我形象(我多聰明,我多厲害,這種玩都能成功)
這種現象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自我設障得到了自我形象不受損的益處,但也阻礙了我們去努力和對做的更好的可能性。
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後,如果能有意識的停止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於真正的成功,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