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一家滿門被殺?

2021-01-15 飛哥聊科學

在我們的印象中,關羽行俠仗義,對待下屬非常友好,而張飛卻總是打罵下屬,然而,張飛一家卻無人敢動,關羽一家則被殺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襄樊之戰中,當時曹操命令于禁、龐德率領七萬三的將士援救樊城,但是天降暴雨,關羽水淹七軍,致使曹軍戰敗,于禁因此投降,關羽因為敬重龐德,想讓他投降,但是龐德誓死不從,反而破口大罵,激怒了關羽,關羽就只好將其斬殺。

《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公元263年,魏將鍾會、鄧艾率領大軍攻打蜀國,劉禪自知失去了劍閣已經無能為力與之對抗,於是投降了魏國,蜀國滅亡。劉禪被押解回洛陽後,被封為安樂公,司馬昭並沒有殺他,給他的待遇也是非常好,最後劉禪也得以善終。

然而,估計讓關羽也沒有想到的是,蜀國滅國後,龐德的兒子龐會竟然為了報仇,滅了關羽三族,而關羽曾經過五關斬六將,殺了很多曹魏的大將,曹魏也沒有人想去保他,在蜀漢中的人緣也不是太好,只好任由龐報復,將關羽後人斬盡殺絕。

話說回來,當初孫權派人和關羽提親,關羽不但領情,而且對東吳使者十分不屑,這讓孫權十分憤怒,也正是因為關羽脾氣過於暴躁,性格剛烈,所以後來關羽被孫權俘虜後,立刻斬殺,如果當初關羽能不那麼傲氣狂妄,興許他的後人能夠保住。

而張飛後人的境遇就大不相同了,張飛的第二任妻子是魏國大將夏侯淵的侄女夏侯氏,也就是說,張飛家族和夏侯家族是親家,夏侯家族在曹魏集團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整個夏侯家族為了曹操南徵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曹操倚重,而且夏侯家族和曹家之間又相互通婚,關係十分密切,在整個曹營中算是中流砥柱!

因此,得到了夏侯家族的保護,那麼曹魏集團的其他家族也不敢輕易行動,畢竟礙於夏侯家族的面子和實力,誰都不想和夏侯家族翻臉,這樣只會兩敗俱傷,弄不好還會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張飛的後人得以保全。

而且張飛更加深謀遠慮,將其女兒嫁給劉禪,於是他的女兒自然成為了皇后,所以,即使劉禪戰敗,也會盡力保全張飛一家的性命,所以,張飛靠著這些關係,讓他的家族得以延續。

張飛大兒子張苞英年早逝,次子張紹成為了張飛唯一的兒子,並且官至侍中,而且張飛次子張紹主張投降,對於這次投降,張紹可以說是主要策劃者,所以,曹魏也不會太為難他。

後來他跟隨劉禪前往曹魏都城洛陽,又被封為列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可以說也是得到了善終。

相關焦點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圖片來源於網絡劉禪投降之後,他的待遇非常好,被接到魏國繼續享福,可是卻苦了蜀漢舊臣,他們被殘酷的屠殺,其中關羽最慘,關羽滿門都被龐會殺了。當初關羽北伐的時候,殺了龐德,他的兒子龐會誓要為父親報仇,因此蜀漢滅亡後,龐會就殺了關羽全家,為父報仇。關羽一家非常慘,可是張飛一家卻是非常幸運的,沒有一人敢動張飛一家。關羽和張飛都是五虎上將,蜀漢大臣,為何兩人之間的差距卻是這麼大呢?這就跟他們的老婆有關了。關羽的老婆是誰,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張飛一家無人敢動?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關羽因在北伐途中將龐德殺死,。其子龐會便趁機將關羽一家殺害,但是張飛一家卻無人敢動。雖說,《蜀記》是一本較為偏向於野史的書籍,但是,書中的大致內容還是符合歷史實情的。在當時,張飛一家無人敢動主要是因為他的老婆,所以,他才比關羽要幸運。那麼,張飛的夫人究竟是誰呢,竟有這麼大的顏面?
  • 蜀國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劉禪投降之後,他的待遇非常好,被接到魏國繼續享福,可是卻苦了蜀漢舊臣,他們被殘酷的屠殺,其中關羽最慘,關羽滿門都被龐會殺了。當初關羽北伐的時候,殺了龐德,他的兒子龐會誓要為父親報仇,因此蜀漢滅亡後,龐會就殺了關羽全家,為父報仇。關羽一家非常慘,可是張飛一家卻是非常幸運的,沒有一人敢動張飛一家。關羽和張飛都是五虎上將,蜀漢大臣,為何兩人之間的差距卻是這麼大呢?這就跟他們的老婆有關了。關羽的老婆是誰,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蜀漢名將後人的不同結局:一個被滅門,另一個被封侯蜀漢滅亡之後,魏國士兵將對姜維等人的仇恨全部發洩到了蜀國軍民身上,其中蜀漢大將關羽之後慘遭滅門,姜維妻兒老小全部被殺,悽慘至極。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三國志·卷三十六》不過有一人卻是例外,非但免受滅門之禍,反而全家老小盡皆得到優待,甚至封侯,此人正是蜀漢西鄉侯張飛。
  • 龐會為父報仇,為何滅關羽滿門,卻不掘墓鞭屍?
    文/快哉風三國有一大案:龐德之子龐會,滅關羽滿門。關羽水淹七軍擒殺龐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駭人聽聞的是後續。《蜀書》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曹丕當了皇帝後,更是在黃初四年(223年)下詔:「喪亂以來,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殘殺。今海內初定,敢有私復仇者皆族之。」族之,就是滅全族。這是很嚴厲的法令,那為何龐會還敢於頂風作案殺關羽全家?而且事後啥事沒有?
  •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拖後腿,關羽張飛能贏嗎?
    諸侯聯軍多次派遣大將攻打呂布均被斬殺,一時間諸侯們竟無人敢挑戰呂布,盟主袁紹甚至產生退兵的想法。此時張飛挺身而出和呂布交戰,五十個回合後張飛慢慢落於下風,關羽拍馬繼續加入戰局並很快扭轉局面。二十個回合後劉備提著雙股劍加入戰局,此時呂布難以抵擋三人合力只能敗退,而諸侯趁機攻下虎牢關。
  • 他是關羽最不該殺的人,臨死前留一句遺囑,其子44年後滅關羽滿門
    在襄樊之戰時,關羽威望達到頂峰,連曹操都對其表示束手無策,甚至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江東孫權則更加不在話下。用關羽自己的話來說:「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無不畏服。」但即使如此,龐德加入曹操陣營第一戰,就差點擒殺關羽。可惜最終被關羽水淹七軍圍困於水中,被周倉擒獲,最終因不願投降關羽而被殺。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說關羽張飛的戰績,會被讀者諸君笑為班門弄斧:關羽萬馬軍中斬顏良,張飛據水斷橋喝退曹軍,許褚拽著牛尾巴倒行百步,正史記載的這些事情,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讀者諸君耳熟能詳的事情,筆者不敢多說,咱們還是來說說很少有人感興趣的史料。正史中的馬超,雖然出身名門望族,但是打架是不如龐德的:「譚(袁譚)遣郭援、高幹等略取河東,太祖使鍾繇率關中諸將討之。
  • 關羽為何突然發動襄樊之戰?二爺其實是在暗示張飛,可惜張飛沒懂
    在公元215年,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州,此時關羽也尚不敢與孫權直接開撕,而是等到劉備到了公安之後,才有所行動。《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當劉備率兵到公安之後,後來聞訊曹操徵漢中,張魯又逃巴西,劉備意識到不妙,這才與孫權和解,與孫吳湘水劃界。穩住孫權之後,劉備便把戰略重點放到了益州這邊,因為劉備想完全佔據益州,而此時,漢中並不在劉備之手。
  • 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毫無爭議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忠將歷來是被大家歌頌的,說明這位大將是能夠信任的,三國時張飛、關羽和劉備結義的故事就流傳至今,曹操欣賞關羽的才能,好吃好喝的供著,結果關羽還是選擇回到了劉備身邊,成為了一樁美談。要說忠誠,有一名大將遠超關羽,三國中最忠誠的六大名將,關羽第二張飛落榜,排第一的他舉世公認。
  • 明知放虎歸山,為何曹操卻不殺關羽呢?
    說起曹操,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曹操的愛才舉動也算是奇葩中的一枚了,就連呂布的「二次弒父」,曹操都能夠不計前嫌,收他為手下將領,可以看出曹操對人才的愛惜。那麼,被人稱做「萬人敵」的關羽,自然是更備受曹操的認同,更關鍵的是,關羽還非常忠心,誓死不侍二主!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那就是三英戰呂布了。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原著,就會發現在戰鬥過程中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而這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衝上去就是添亂,咱們還得根據小說原著的描寫進行分析。
  • 關羽與紀靈纏鬥數十回合不見勝負,為何張飛卻能將他輕易擊敗?
    要說在三國這個亂世中誰能堪稱「戰神」,恐怕很多人都會先想到「武聖人」關羽。在劉備一窮二白的時候,關羽和張飛就跟隨在其左右,即便是缺衣少食,也要保護劉備一路前行,更是陪著他「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這一番霸業才有了開端。
  • 山西挖出一墓,關羽身世浮現,龐會滅關羽滿門是真是假?
    關羽和關平被殺40多年後,關羽家族便遭受了滅族之禍。魏軍鄧艾攻蜀奪下成都,魏將龐德的兒子龐會盡滅關羽滿門。南朝劉宋裴松之引用《蜀記》:「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龐德的兒子龐會為什麼要滅關羽滿門,有什麼深仇大恨?原來是關羽曾經斬殺了龐會的父親——龐德。《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讓關羽威名遠揚,但演義和歷史出處卻很大。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也就是說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是先共同發誓,也就是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同生共死的那一類誓言,然後三人直接就拜劉備為老大,關羽為老二,張飛為老三,那麼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呢?要知道關羽和張飛兩人在當時也算是一流人才,憑什麼甘願聽劉備的呢?
  • 三國十大名將排名:關羽第三,張飛第八,第一寫進教科書
    第八名:張飛 在三國時期排名第八的名將乃是張飛,蜀漢名將張飛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頗具傳奇色彩,在當陽擋曹軍,一場大喝便讓曹操手底下十多位一流猛將不敢亂動!而且在幫助劉備進取益州之時,還用計收取了嚴顏,給劉備完全佔據益州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推進作用。
  • 關羽還是張飛還是趙雲?
    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 桃園三結義,劉備只排行老二,那為啥關羽張飛都叫他大哥?
    桃園三結義中劉備是大哥,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不過據史書記載,論年齡實際上劉備不是三個人中最大的,關羽是老大,他只能排第二,那有什麼歷史依據呢?陳壽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劉備死於章武三年,時年六十三歲。關羽和張飛史書記載不詳,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的是,關羽死於建安二四年,時年58。張飛在劉備稱帝後,也就是公元221年,被部下殘忍殺害,時年55歲。
  • 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劉備佔山為王,關羽、張飛互殺家屬是怎麼樣的神操作?話說,劉備和關羽、張飛相遇,在桃園三結義,準備上山落草為寇。江湖之中,結義之後講究一個「義氣」,兄弟為最大。劉備、關羽、張飛等人起事後佔據了「興劉寨」為根據地,主要將領有黃忠、馬超、姜維、龐統和軍事諸葛亮等人,兵馬10萬,戰將2000。劉備沒有家室,而關羽和張飛都有家室。為了表示江湖兄弟義氣,斷絕關羽和張飛二人可能出現「老婆孩子熱炕頭」,重新回到家庭,於是按照江湖的說法,要求關羽殺死張飛的家人,張飛去殺了關羽的家人。
  • 為何張飛尊重士大夫而虐待下人,關羽卻瞧不起士大夫而善待下人?
    三國中有關張飛和關羽的描寫是極多的,畢竟是劉皇叔的得力武將加兄弟,自然要多加些筆墨了。我們看到的關羽和張飛,除了勇武過人之外,他們兩個有著恰恰相反的為人處世方式。關羽善待士卒,卻瞧不起士大夫級別的人,這一點從很多事情都能看出來,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遇到一個土匪叫做周倉,他把周倉收下之後周倉瞬間就成為了他的心腹。即使是單刀赴會都帶著周倉前去,可見他對周倉的信任。對一個土匪如此信任者,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