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關羽行俠仗義,對待下屬非常友好,而張飛卻總是打罵下屬,然而,張飛一家卻無人敢動,關羽一家則被殺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襄樊之戰中,當時曹操命令于禁、龐德率領七萬三的將士援救樊城,但是天降暴雨,關羽水淹七軍,致使曹軍戰敗,于禁因此投降,關羽因為敬重龐德,想讓他投降,但是龐德誓死不從,反而破口大罵,激怒了關羽,關羽就只好將其斬殺。
《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公元263年,魏將鍾會、鄧艾率領大軍攻打蜀國,劉禪自知失去了劍閣已經無能為力與之對抗,於是投降了魏國,蜀國滅亡。劉禪被押解回洛陽後,被封為安樂公,司馬昭並沒有殺他,給他的待遇也是非常好,最後劉禪也得以善終。
然而,估計讓關羽也沒有想到的是,蜀國滅國後,龐德的兒子龐會竟然為了報仇,滅了關羽三族,而關羽曾經過五關斬六將,殺了很多曹魏的大將,曹魏也沒有人想去保他,在蜀漢中的人緣也不是太好,只好任由龐報復,將關羽後人斬盡殺絕。
話說回來,當初孫權派人和關羽提親,關羽不但領情,而且對東吳使者十分不屑,這讓孫權十分憤怒,也正是因為關羽脾氣過於暴躁,性格剛烈,所以後來關羽被孫權俘虜後,立刻斬殺,如果當初關羽能不那麼傲氣狂妄,興許他的後人能夠保住。
而張飛後人的境遇就大不相同了,張飛的第二任妻子是魏國大將夏侯淵的侄女夏侯氏,也就是說,張飛家族和夏侯家族是親家,夏侯家族在曹魏集團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整個夏侯家族為了曹操南徵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曹操倚重,而且夏侯家族和曹家之間又相互通婚,關係十分密切,在整個曹營中算是中流砥柱!
因此,得到了夏侯家族的保護,那麼曹魏集團的其他家族也不敢輕易行動,畢竟礙於夏侯家族的面子和實力,誰都不想和夏侯家族翻臉,這樣只會兩敗俱傷,弄不好還會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張飛的後人得以保全。
而且張飛更加深謀遠慮,將其女兒嫁給劉禪,於是他的女兒自然成為了皇后,所以,即使劉禪戰敗,也會盡力保全張飛一家的性命,所以,張飛靠著這些關係,讓他的家族得以延續。
張飛大兒子張苞英年早逝,次子張紹成為了張飛唯一的兒子,並且官至侍中,而且張飛次子張紹主張投降,對於這次投降,張紹可以說是主要策劃者,所以,曹魏也不會太為難他。
後來他跟隨劉禪前往曹魏都城洛陽,又被封為列侯,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可以說也是得到了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