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挖出一墓,關羽身世浮現,龐會滅關羽滿門是真是假?

2021-02-23 海納萬川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海納萬川」,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關羽,蜀漢五虎將之首,死後地位更加鞏固,歷代尊崇無比,晉升為武聖人。但就是這樣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在他死後,後世對他的身世卻知之甚少。他出生於什麼家庭,長輩和妻室是誰,都是謎團。明清時期,小說大行其道,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把關平寫成是關羽的養子,很多人也都信了,估計關平泉下有知,也會忿忿不平,俺分明是親生的,羅大才子怎麼能騙人吶?

關羽家族與龐會有怎樣的恩怨導致被族滅?

其實也不能怪羅貫中,就算正史也沒交代明白關羽家世的詳細情況。《三國志·關羽傳》中也只是簡單提了一句話「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至於關平,《三國志》的敘述更簡單:「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只交代了關羽和關平是被孫權殺害的。

正史遠沒有三國演義對關羽父子的敘述多,羅貫中還給關平虛構了一個爹,說他是冀州關家莊莊主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收他為義子,從此跟著關老爺子南徵北戰,成長為蜀漢一員猛將,甚至能與曹魏名將龐德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可見武功也是了得,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

關羽和關平被孫權殺害後,次子關興一支撐起關家的興旺。關興有兩個兒子關統和關彝,嫡子關統無子,所以由庶子關彝系下繁衍生息,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號,成為關公後裔的一大宗派。

《三國志》裡寫道:「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關羽和關平被殺40多年後,關羽家族便遭受了滅族之禍。魏軍鄧艾攻蜀奪下成都,魏將龐德的兒子龐會盡滅關羽滿門。南朝劉宋裴松之引用《蜀記》:「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什麼要滅關羽滿門,有什麼深仇大恨?原來是關羽曾經斬殺了龐會的父親——龐德。《三國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讓關羽威名遠揚,但演義和歷史出處卻很大。

襄樊一戰中,關羽並沒有蓄水決堤使用水攻,而是天下大雨導致了漢水溢流的自然水災,困住了魏軍,關羽借勢乘船進攻,生擒于禁、龐德二將。于禁投降,龐德卻不服,辱罵劉備,關羽惱怒將其斬首。

雖然關羽殺了龐德,但戰爭就是戰爭,二者沒有私人恩怨,各為其主。如真是龐德之子龐會滅關羽一族,那麼離襄樊一戰已經過去44年了,龐會復仇可謂40年不晚啊!

不過龐會滅關羽一族質疑聲不斷,原因在於龐會在歷史上口碑不錯,是一位忠勇之人,而且那時蜀國已經投降,他沒有理由殺害手無寸鐵的關羽一家。而且《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是蜀人,沒有理由不把這重大事件記錄下來,但記錄這件事的卻是東晉人王隱的《蜀記》,《蜀記》的真實性確實值得質疑。

鄧艾入成都的時候,嚴格約束將士,不得濫殺。而龐會此時卻跟隨鍾會,與姜維對峙劍閣,可見沒有作案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就算龐會有作案時間和動機,鄧艾以安撫為大計,也不會允許龐會這麼幹。不過既然《蜀記》記載了龐會滅關羽一族之事,想要給龐會以清白,也是需要強力證據的。

古墓揭開關羽身世之謎,關平是關羽親子無疑,關索就是個傳說

我們回到關羽的身世上來,雖然古籍中給出的答案不多,但事情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終於揭開了關羽身世之謎。

清朝梁章鉅的《楹聯叢話》記載:「

康熙十七年戊午,解州有常平士於昌者,讀書塔廟,……見濬井者,得巨磚,碎之。磚上有字,昌急合讀,乃紀侯(指關公)之祖考兩世諱字、生卒甲子大略。……遂奔告解州守朱旦,朱旦作關侯祖墓碑記。記中載侯祖石磐公,諱審,字間之,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寶池裡。公衝穆好道,以《易》、《春秋》訓其子。卒於桓帝永壽三年丁酉,卒年六十八。子諱毅,字道遠,性至孝,父歿,廬墓三年。既免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長,娶胡氏,於靈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

這裡說的是清康熙年間,解州守朱旦在浚修古井的時候,意外發掘出關家的墓碑及墓道。墓磚上面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資料比較詳細,還略有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朱旦據此寫了《關侯祖墓碑記》。

據墓磚上文字記載,關氏家族其實是個文人世家,關羽祖父叫關審,字問之。漢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常平村寶池裡。記載說他「衝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訓其子,於桓帝永壽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

大概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關羽也喜歡讀書。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釋,就寫道:「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 古代大將是將《左氏傳》當兵書來看的。

《關侯祖墓碑記》文中云:「(羽父毅)性至孝,父審卒後,在墓旁結廬守喪三年,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關羽。羽長成後娶胡氏為婦,生子關平。」

這裡面提及關羽的父親叫關毅,也是忠孝之人。關審死後,關毅為父守喪三年,後來生了關羽,關羽娶胡氏為婦,生子關平。如此看來關平的確是關羽的親生兒子,而不是《三國演義》中編纂的養子。《三國演義》已知的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如今差不多500年了,儘管是小說,我們不能當做正史看,但還是很多人信了關平是養子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看,羅老爺子是騙了不少人啊!

除了前面史書和墓磚上記載,證實關羽有兩個兒子——關平和關興外,《三國演義》還出現了關羽的第三個兒子,即關索。

《三國演義》中,關索隨諸葛亮南徵,擔任先鋒。另外明成化年間流行的說唱詞話《花關索傳》,也有關索的生平,關索還娶了夔州鮑家莊鮑三娘為妻,夫妻二人同扶漢室。那麼這個關索有無其人呢?其實關索的出現也就是明朝民間的傳說,沒有見任何正史提及。還有人說「索」和「平」字的古篆寫法差不多,關索大概就是指的關平。

但關平一生從未到過雲南,所以這種說法也是臆想。史書無載,又無任何證據證實,所以關索也是羅老爺子或者說是明朝人虛構的人物。

關羽的身世有了答案,但還有一個問題是關羽家族被龐會所滅。按說關羽就沒有後人流傳下來。但就在關羽族滅的17年後,也就是西晉滅吳後,關羽後代又在荊州出現。這又是怎麼回事,難道龐會放過了關家的後人?其實龐會如果執意滅關家,自然不會放過一人。而當所謂的關羽一族被滅後,關羽後人卻在荊州出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關羽家族被龐會所滅,為何荊州復現關羽後裔?

其實史書沒有記載關羽的這一支後人,史家也不知道這檔子事,是地方縣誌記載了關羽的這支後裔。

據清光緒年間的《荊州府志》和《江陵縣誌》載:當年關平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娶趙雲之女為妻,生有一子叫關樾。後來關羽兵敗麥城,關羽和關平父子被殺。趙雲之女抱著8歲的關樾逃出荊州,易姓改名,是居鄉下,到西晉滅吳後,才重回荊州城,恢復關姓,世居荊州,以守陵家為業。

這一記載未見於史書,但據荊州關姓祖上相傳,他們確是關羽的後裔。至於真假,我們可以從清朝對於關家的待遇可見一斑,古人的辨別能力應該不會遜色於我們。

清代雍正年間,關樾嫡系奉祀當陽關林,乾隆年間奉祀荊州關廟,特準世襲五經博士,並免除一切雜派差徭。既然能享受到這些待遇,證明應該是真實的關羽後人。

《關氏家譜》佐證,龐會滅關羽一族之說太荒誕

有趣的是除了關樾這支關羽後裔,河北省冀縣也有關羽的後裔,這來源於鄧州《關氏家譜》。這版關羽家譜是朝廷編制的,在清康熙到嘉慶年間遞經增修,編修人為嘉慶時的關文榜,據稱是關氏五十八代孫。令人詫異的是河北省冀縣的關羽後裔,就是繼承關羽爵位的關彝那支。

前面說到關羽兒子關興有兩個兒子關統、關彝,嫡子關統無子,所以由庶子關彝系下繁衍生息,關彝繼承了關羽的爵號,成為關公後裔的一大宗派。

既然關羽的後裔自蜀漢滅亡後遷移出來的,那麼龐會到底有沒有滅關羽全族呢?《蜀記》中記載龐會盡滅關氏家,豈不是跟天下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關彝系下這支關氏族人遷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帶,最後定居信都(今河北省冀縣),唐朝時還出了個大官,唐德宗時宰相關播就自稱是漢壽亭侯關羽之後。既然《關氏家譜》都沒說龐會滅關羽一族的事,那《蜀記》的真實性更是大打折扣了。

歷史的真相到底怎樣,需要時間驗證。史書也是人編的,編者也帶有很大的主觀性。真相終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就像關家祖墓中的墓磚為我們揭示了關羽的身世之謎一樣,龐會是否如史書中記載的滅關羽家族,也可能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揭示真相。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龐會為父報仇,為何滅關羽滿門,卻不掘墓鞭屍?
    文/快哉風三國有一大案:龐德之子龐會,滅關羽滿門。關羽水淹七軍擒殺龐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駭人聽聞的是後續。《蜀書》記載:「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族之,就是滅全族。這是很嚴厲的法令,那為何龐會還敢於頂風作案殺關羽全家?而且事後啥事沒有?第一,龐會殺關羽全家,不僅是家仇,還沾了「國恨」的光。
  • 他是關羽最不該殺的人,臨死前留一句遺囑,其子44年後滅關羽滿門
    在襄樊之戰時,關羽威望達到頂峰,連曹操都對其表示束手無策,甚至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江東孫權則更加不在話下。用關羽自己的話來說:「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無不畏服。」但即使如此,龐德加入曹操陣營第一戰,就差點擒殺關羽。可惜最終被關羽水淹七軍圍困於水中,被周倉擒獲,最終因不願投降關羽而被殺。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圖片來源於網絡公元263年,鍾會、鄧艾領兵攻打蜀國,鍾會領兵與姜維對峙在劍閣,鄧艾便領兵抄小路偷襲成都。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圖片來源於網絡劉禪投降之後,他的待遇非常好,被接到魏國繼續享福,可是卻苦了蜀漢舊臣,他們被殘酷的屠殺,其中關羽最慘,關羽滿門都被龐會殺了。
  • 蜀國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劉禪投降之後,他的待遇非常好,被接到魏國繼續享福,可是卻苦了蜀漢舊臣,他們被殘酷的屠殺,其中關羽最慘,關羽滿門都被龐會殺了。當初關羽北伐的時候,殺了龐德,他的兒子龐會誓要為父親報仇,因此蜀漢滅亡後,龐會就殺了關羽全家,為父報仇。關羽一家非常慘,可是張飛一家卻是非常幸運的,沒有一人敢動張飛一家。關羽和張飛都是五虎上將,蜀漢大臣,為何兩人之間的差距卻是這麼大呢?這就跟他們的老婆有關了。關羽的老婆是誰,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蜀漢名將後人的不同結局:一個被滅門,另一個被封侯蜀漢滅亡之後,魏國士兵將對姜維等人的仇恨全部發洩到了蜀國軍民身上,其中蜀漢大將關羽之後慘遭滅門,姜維妻兒老小全部被殺,悽慘至極。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三國志·卷三十六》不過有一人卻是例外,非但免受滅門之禍,反而全家老小盡皆得到優待,甚至封侯,此人正是蜀漢西鄉侯張飛。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一家滿門被殺?
    在我們的印象中,關羽行俠仗義,對待下屬非常友好,而張飛卻總是打罵下屬,然而,張飛一家卻無人敢動,關羽一家則被殺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在襄樊之戰中,當時曹操命令于禁、龐德率領七萬三的將士援救樊城,但是天降暴雨,關羽水淹七軍,致使曹軍戰敗,于禁因此投降,關羽因為敬重龐德,想讓他投降,但是龐德誓死不從,反而破口大罵,激怒了關羽,關羽就只好將其斬殺。《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 關羽墓出土青龍偃月刀?關羽估計自己都不信
    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豔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關羽死後,他的墓究竟在什麼地方?千百年來,關羽墓究竟有沒有被盜掘過呢?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張飛一家無人敢動?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東晉王隱所編的《蜀記》中記載,公元263年,龐德之子龐會帶領著軍隊,同鄧艾一起攻打蜀國,最後,鍾會的軍隊在劍閣和姜維的軍隊對峙,鄧艾趁機帶兵將成都偷襲,最後將劉蜀包圍,劉禪帶領著臣民開城門投降,免去了一場大難,蜀國也因此滅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關羽因在北伐途中將龐德殺死,。
  • 湖北當陽的關羽墓出現盜洞,進去看到一口用鐵鏈吊著的棺材
    比較有名的,一是湖北當陽關羽墓(關陵),一是河南洛陽關羽墓(關林),一是四川成都關羽墓,一是山西解州關羽墓。 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墓,這就得慢慢說了! 關羽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大神「關公」,他的五官相貌非同尋常,長一臉漂亮的鬍鬚,諸葛亮稱他為「美髯公」。 相貌不凡的關羽,還特別堅強。
  • 此人曾擊傷關羽,曹操為之痛哭流涕,曹丕首創一成語緬懷
    文帝即王位,乃遣使就德墓賜諡,策曰:「昔先軫喪元,王蠋絕脰,隕身徇節,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難成名,聲溢當時,義高在昔,寡人愍焉,諡曰壯侯。」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曹操聽說龐德被關羽殺害,悲傷流淚,封他的兩個兒子為列侯。
  • 湖北當陽關羽墓出現盜洞,有人鑽進去,看見一口用鐵鏈吊著的棺材
    比較有名的,一是湖北當陽關羽墓(關陵),一是河南洛陽關羽墓(關林),一是四川成都關羽墓,一是山西解州關羽墓。 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墓,這就得慢慢說了! 關羽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大神「關公」,他的五官相貌非同尋常,長一臉漂亮的鬍鬚,諸葛亮稱他為「美髯公」。 相貌不凡的關羽,還特別堅強。
  • 大雨衝開一座千年古墓,墓中發現一物,百姓:我們錯拜關羽1800年
    關羽是三國蜀國五虎上將之一,生於公元161年,死於公元220年,今山西運城人,他武藝高超,又忠於漢室,歷史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便是發生在他的身上,正因為如此,他被後世老百姓尊稱為「武聖人」,成了與「文聖人」孔子相提並論的大英雄。
  • 關羽一死,天下三分:為啥說關羽是亂世的休止符?
    有人說,諸葛一出,天下三分,諸葛亮在茅廬之中就能將天下大勢分析的如此透徹,堪稱一代英傑。不過,真正象徵著天下大勢走向「三分」的標誌性事件,卻是關羽丟荊州,敗走麥城然後被孫權殺害這件事情,那麼關羽的去世和荊州的丟失為什麼加快了「天下三分」的趨勢呢?關羽怎麼就成為了亂世的「休止符」了呢?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怎麼「大意」的?「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面對樊城的固守,和于禁馳援的大軍,關羽並沒特別好的辦法。不過隨後的一場大雨,給了他一個機會。持續的大雨,讓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發生了洪災,而屯兵在漢水下遊的于禁,則在水災中,損失了大部分的兵馬,沒了援軍的樊城,很快就被關羽攻下,攻下樊城的關羽沒有聽從部下的勸告,斬殺了曹魏的大將龐德。得到消息的曹操一驚之下,差點頭疼復發,他匆忙間急忙下令遷都。
  • 當陽記憶:黃恕上疏建陵園祭關羽
    關陵全景當陽關陵,是關羽墓所在地。當陽關陵與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並稱中國三大關廟。黃恕上疏 皇帝恩準關羽墳又叫大王冢,三國時期,孫權雖然以諸侯之禮安葬了關羽的無頭肉身,但沒有修建祠堂。相傳關羽的英靈常常在當地顯聖,保護老百姓,老百姓感其恩德,經常前來墳前燒紙進香,日後「鄉人墓祭,歲以為常」,這是民間祭祀的開始。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關羽的歷史事跡,我相信大部人都受到《三國演義》這部作品的影響。過五關斬六將,掛印封金,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等等數不勝數。要說關羽當時有這麼厲害嗎?關羽在三國時候,的確是戰功赫赫,但是並不是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後人把關羽給神話了,關羽現在在人們心中,就是正義或者忠義的化身。
  • 明明是武聖關羽,為何理髮界也尊稱關羽為祖師爺?
    在民間,剃頭理髮的人往往尊關羽為祖師爺。不過,史書上並沒有具體介紹過關羽的職業,也沒有提到一點跟理髮業有關的事情。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對關羽早年所從事的職業也沒有交待,只是在《三國演義》第一回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說關羽是推著一輛車子的,這也是與理髮沒有關係的。據史料記載,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只有罪犯和出家的僧人才會理髮,並且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髡」。在當時,髡是一種侮辱人格的刑罰,只要是被髡的人都會被社會認為是不孝之子。
  • 旅行時看到「關羽」的雕像,為啥是閉著眼?導遊:原因很簡單!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聊起關羽,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在我國有很多關羽廟。關羽是我國山西省運城人,在民間我們都稱他為「關公」,還是「武聖」。關羽的不僅在國有許多他的寺廟,在東南亞地區和其他國家都對他有信仰。
  • 桃園結義傳千古,清代挖井意外揭開年齡密碼,原來關羽才是大哥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在我國人盡皆知,但清朝人挖井時偶然得到一塊墓碑,卻揭示了三人的年齡密碼,原來關羽才是大哥。首先我們來看看劉備的年齡。關羽的年齡就比較有意思了,千年以來,大多數人都相信劉備老大、關羽老二、張飛老三的說法,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有人在關羽的故鄉山西運城市挖井,意外挖到關羽祖墓的墓碑,墓碑上刻有關羽家世。有人據此寫了一篇《關侯祖墓碑記》來專門說明此事。而據墓碑記載推算,關羽出生於漢延熹三年,即公元160年。這個發現令人大吃一驚,原來關羽竟然比劉備大了一歲 。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這其中是哪五關哪六將,誰又更讓關羽忌憚一些
    如果說關羽擒于禁,滅龐德,「水淹七軍」是他人生中最為高光的一刻,那麼過五關,斬六將就是他真正為世人所敬重的開始。每次提到這個典故,筆者都覺得有一絲熱血上湧,因為忠孝勇武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崇拜的核心意義,而一般人能做到四字中的一字都已經實屬不易,而關羽卻憑藉自身的能力而將四字全部佔齊,這又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好了,我們也不多說這些閒話,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下今天的正文主題,即五關六將分別在哪分別是誰?其中誰又更讓我們的「武聖」關羽更為忌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