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倡導全民讀書。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志當存高遠,讀書,使人生更加美麗。總之,讀書有很多的好處,作為中小學生離不開讀書,讀書的方法顯得十分重要,讀書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讀書有很多方法,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每一個讀書方法不一樣。分為略讀和精讀。筆者在這裡,為廣大中小學生推薦一種精讀的讀書方法。
選好書
書籍是人的精神食糧,讀書對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讀什麼,更為重要。如果選錯了書,將會影響人生,將人引入歧途。尤其是中小學生選擇讀什麼書非常重要,不是什麼書籍都讀,毫無選擇的讀,不能僅憑自己的喜好來讀,一定要讀名著,讀適合自己年齡段的書、讀自己需要的書、讀有價值的書。
把書選好了,具體的精讀法:
第一對作者必須了解清楚。
每一讀一本書,先別著急去打書,先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經歷,了解作者寫這本的背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看目錄
打開一本書的時候,不要著急去看書的內容,先看看這本書的目錄,看這本書作者要寫哪些章節和情節,根據目錄想像書中的內容,如果是你,你是如何安排這本書的情節和章節。
第三做批註
讀書的時候,遇到精彩部分,用筆做下批註,寫下讀精彩部分的感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寫,也可以根據書中的前後內容來寫,寫得越深刻越好。總之讀書讀到精彩部分,一定要寫批註,哪怕粗淺的認識,不能不寫。
第四摘抄
讀書的時候,給自己準備一個筆記本,把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甚至把精彩的片段摘抄到筆記本子上,積累下來,遇到打動人心的地方,也可以背誦下來。
第五思考
一本書讀完了,一定要思考。思考書中的人物,為什麼這樣做;思考書中的故事情節,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我能不能把故事的情節繼續編下去;思考自己喜歡故事中那個人物,為什麼喜歡;思考自己最欣賞書中最精彩的片段,為什麼最欣賞;思考讀這本書還忽略那些東西。
第六寫感受
每讀完一本書,一定把自己讀這本的感受和收穫寫下來。部分同學,喜歡讀書,書沒有少讀,讀完之後,沒有任何的收穫,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有通過寫讀後感的形式,寫出自己讀書過後的感受,寫出自己讀書過後的思考。久而久之,把每一本書就消化了,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見解,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語文成績。
總之,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目的只要一個,就是很好的消化書中的內容。這一套方法很適合中小學生精讀,使讀書的效果達到高效。最重要的是用這一種讀書方法,要堅持再堅持才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要不要怕麻煩,只要你養成這種精讀的方法,會受益終生。
讀者朋友對學生精讀的方法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請點擊關注桃李之談,歡迎給桃李之談留言和評論。如果你覺對你有用,請你點擊關注桃李之談,如果你覺得對其他朋友有用,請你分享。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