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齒不清,臺灣語言治療知名專家李淑娥老師教你這樣做

2020-08-28 言語治療師蜜姐

作者:李淑娥

現為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常務理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常務董事,臺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顧問等。臺灣資深語言治療師,取得臺灣語言治療師證照,從事語言治療工作近43年。1999年自臺北榮總醫院語言治療退休後,全心投入不同障礙類別機構的早期療育與教育系統的巡迴輔導,擔任教師培訓、聽語督導、語言治療諮詢、家長增能培訓,醫院和機構的早療中心督考等工作。

曾擔任臺北榮總語言治療師與顧問,臺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院復健系聽語組兼任講師等。

獲得獎項: 早療棕櫚獎 、 身心障礙服務績優專業人員獎 、 聽語學會終身成就獎等獎項。


正常幼兒若發音技巧的發展未達其生理年齡該有的清晰度,常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有時還可能受到他人的嘲弄而退縮,導致人際關係不良。


語音障礙就是指說話口齒不清的現象,以前稱為構音/音韻障礙,在所有語言溝通障礙的個案中,語音障礙人數佔一半以上,所以言語治療師接觸最多的個案即是此類孩子。


正常幼兒的口齒不清,稱為「功能性語音障礙」。若矯治幹預的時間恰當,其幹預成效非常高,大都在經過短時間的矯治訓練,配合家裡的練習,就能發音正確。


至於發育遲緩或有生理障礙的幼兒,其發音的問題,多數屬於「器質性語音障礙」,則還要配合大腦運動皮質功能的發展,直到發音器官具有相當正常的肌肉張力和動作計劃執行能力,才能要求幼兒正確的發音,所以情況較為複雜。


通常在幼兒說話能力只能表達詞彙時,大家尚可接受不正確的發音。等到口語能力再進步到能表達3~4字短句時,家長和老師就開始期望幼兒能正確發音,所以有些不適當的矯正或回饋。


「這樣說不對、再說一次…」等矯正要求,就會加諸在幼兒身上,而抹煞其說話的樂趣,影響主動溝通的意願。所以依據幼兒的能力,給予正確的輔導,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也才不會有揠苗助長的缺失。


幼兒各階段都有正常的發音不正確現象,部分錯誤也會慢慢自我修正,但不是每個孩子或每種錯誤都能自己矯正成功。「長大就會好的觀念」常會耽誤孩子最適當的矯正時機



四歲幼兒說話清晰度平均為93%以上,如果幼兒到了四歲,說話仍很難令人理解或有明顯的錯誤,則可能有語音障礙的問題,應及早接受言語治療師的檢查並做必要的矯治。


幼兒口齒不清

訓練方法如下:


1

如有器官缺陷者要先做醫療上的補救,再來矯正發音。如唇顎裂要先做修補手術、聽力問題要先配戴適合的助聽輔具、視力問題要先配戴眼鏡。

2

與幼兒一起玩「傾聽聲音」的遊戲,建立注意聽別人發音、說話的習慣。如讓幼兒聽各種環境中出現的聲音,和他一起模仿聽到的聲音,或要他猜猜看聽到什麼聲音,如電鈴聲、炒菜聲、時鐘聲、狗叫聲。

3

多和幼兒玩雙唇、舌頭的遊戲,由慢速的口腔動作到快速的靈活移動。如雙唇閉緊發「ba、bu、ba-bu ba-bu ba-bu」,舌頭上下左右移動,發「啦啦啦、咯咯咯、咕咕咕、啪他喀」,學馬啼聲等。

4

按照語音發展的先後順序配合年齡做檢查,將不對的音找出來,依序每次針對一個音做練習,直到熟練後再進行下一個音。

5

每個錯誤音的矯正都要按以下的步驟進行,由單音→音節(聲母+韻母) →詞彙→短句→長句→日常對話,經由不斷的練習才能逐步修正到穩定正確發音。

6

練習發音時要先簡單的告訴幼兒發音部位與方式,並慢慢示範發正確音。不要說「不對,再說一次。不是兔子,是褲子」,幼兒可能聽不出「兔」和「褲」有何不同,或知道不同但不會發/k/音。

7

教材內容及訓練策略除了針對要矯正的「目標音」設計外,還要符合幼兒的年齡、興趣、語言能力及生活經驗,才能引發學習動機和具實用性。

8

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說話要儘量清晰易懂,速度不要太快,和幼兒面對面說話,讓他清楚的看到說話者的嘴巴動作,多利用視覺、觸覺和肌動覺輔助幼兒學習,才容易正確的仿說。

9

幼兒若伴隨口腔肌肉張力過高或過低的問題,還是語言發展尚無法表達簡單句時,則不應強求正確的發音,以免破壞幼兒說話的興致而使其逃避說話,這對發音技巧的發展非常不利。

10

幼兒接受語言治療期間,家長一定要配合言語治療師的進度協助練習,多用普通話和孩子說話,才能快速見效。但也不要操之過急,多鼓勵示範,少糾正,以免讓孩子覺得有挫敗感而拒絕繼續接受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

供稿:李淑娥

編輯:陳紅 張思遠

審核:曾翠萍 賀貞 陳歡 王如蜜

註: 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孩子口齒不清,臺灣語言治療知名專家李淑娥老師教你這樣做!
    臺灣資深語言治療師,取得臺灣語言治療師證照,從事語言治療工作近43年。1999年自臺北榮總醫院語言治療退休後,全心投入不同障礙類別機構的早期療育與教育系統的巡迴輔導,擔任教師培訓、聽語督導、語言治療諮詢、家長增能培訓,醫院和機構的早療中心督考等工作。曾擔任臺北榮總語言治療師與顧問,臺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院復健系聽語組兼任講師等。
  • 孩子口齒不清怎麼辦|父母是最好的早教老師_網易女人
    專家診斷:孩子口齒不清,翹舌音總發不好,這種現象多發生在3~4歲的兒童身上。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過程中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然,一般來說,孩子對自己的口齒很敏感,所以大人不要太注重它。專家建議:雖然孩子口齒不清現象是語言能力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發音困難的時期。
  • 上海: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B階段) | 8月23日-27日
    第三天主題為嬰幼兒餵食與吞咽的評估和訓練,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      透過A階段課程,學員得以一窺兒童語言治療的核心概念與各障別的特質樣貌,並了解如何掌握不同障礙程度兒童的治療方向。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怎麼辦?早教專家來教你
    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反覆去念那個音做矯正,可能會形成負面強化,讓孩子喪失信心,不願意講話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怎麼辦呢?我們推薦用早教遊戲的方法來解決。比如每天設置 10~15 分鐘的吹羽毛、把桌球之類的「呼吸訓練」,一個月內就可以在寶寶不牴觸的情況下,幫助孩子獲得語言能力的提升。
  •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語言障礙?|口齒不清|中耳炎|障礙|語言|...
    導讀:語言發育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比如:●我家寶寶說話比別的孩子晚,到1歲半了還只會說爸爸;●我家寶寶2歲時突然出現了口吃現象;●我家孩子大舌頭、口齒不清;哈哈,不要擔心了,下面這篇文章能解答你的疑惑,讓你明白什麼情況是不正常的,需要專科檢查的。下面是正文:孩子能吃能睡,就是遲遲不說話,或者說話不清楚,這樣的情況能把媽媽爸爸和家中長輩們的心每天蹂躪若干遍。
  • 最後一輪通知: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 | 8月23-27日(A階段+B階段),即將截止報名,欲報從速!
    第三天主題為嬰幼兒餵食與吞咽的評估和訓練,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      透過A階段課程,學員得以一窺兒童語言治療的核心概念與各障別的特質樣貌,並了解如何掌握不同障礙程度兒童的治療方向。
  • 「語言治療如何讓自閉症兒童開口說話?」——且聽語言專家王道偉說兩句
    孩子對某些句型不理解,如:把水果通通拿給我、如果你肚子餓就去吃飯,如果你肚子不餓就去看書,這樣的句型孩子聽不懂或需要你說好幾遍。語言治療通過語言治療改善孩子的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理解能力,不僅讓孩子說得清楚、聽得懂,更能進一步有效改善孩子人際關係和學習表現。
  • 教孩子說話,沒反應也不跟著學?高級語言治療師教你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我教了孩子無數遍,每天都和他互動,但是口水都說幹了,他就是不跟著念,語言訓練一點效果都沒有。今天,高級語言治療師姚月蘋,分享和孩子的語言溝通互動技巧,幫助家長掌握語言家庭訓練的小竅門。
  • 口齒不清、詞不達意,孩子的語言問題怎麼就那麼多
    語言表達的基礎是什麼?想必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我們看來,語言表達的基礎應該是口齒清晰,含混不清、詞不達意的表達總會讓人感到不適。當然,這是針對成人來說的,嬰幼兒的標準相對會降低一些。百科是這麼解釋口齒不清的:它指說話語言表達不清,口吃含糊等。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發音無力,都需要進行語言矯正嗎?
    「老師,您能不能講講口齒不清的問題?我家孩子都3歲多了,zh、ch、sh還是說不明白,可愁死我倆了。」首先說什麼叫口齒不清?它是指兒童的語言表達不清、口齒含糊等問題。在民間,我們習慣把這種語言問題稱作大舌頭。只不過口齒不清是比較籠統的描述,學名應該叫構音障礙,大舌頭只是構音障礙中的一個類型。
  • 【ST-2018北京站】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3期+B階段3期+C階段2期),開始報名!
    評估結果正確,才能擬定適切的治療、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發揮治療、訓練的最大成效。同時,治療、訓練策略的精進,才能及早促發孩子溝通和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亦是語言治療師很重要的必學內容。      本認證課程,我們規劃為ABCD四階段模式。
  • 【ST-2018深圳站】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4期+B階段4期+C階段3期),開始報名!
    評估結果正確,才能擬定適切的治療、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發揮治療、訓練的最大成效。同時,治療、訓練策略的精進,才能及早促發孩子溝通和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亦是語言治療師很重要的必學內容。      本認證課程,我們規劃為ABCD四階段模式。
  • 孩子口齒不清,小心得了這種病!
    「現在很多孩子開口晚,講話口齒不清,跟吃得太精細了有關,口腔肌肉得不到訓練。」楊傑主任介紹,語言發育障礙跟很多原因有關,「有的是聲帶、舌頭出了問題;有的是神經性疾病;還有的是單純性的語言發育落後。」他提醒家長,要先明確原因,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對寶寶開展康復治療。
  • 學員通知: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 | C階段1期(2018年1月13-16日),最後一輪通知
    此次實操的帶領可優先由學員帶領實際個案來現場,先透過實際評估介入操演,再透過團體討論,後續由老師在現場示範可再補充的面向,冀學員能更深入了解兒童語言治療專業,並在實務運用上能夠實際幫助更多特殊需求兒童。
  • 寶寶口齒不清怎麼辦?悅寶園教你如何通過遊戲鍛鍊發音
    一、孩子說話口齒不清的原因有哪些?1、發音器官肌肉缺乏鍛鍊孩子說話吐字不清,一個重要原因是面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到兩三歲時,仍然讓ta吃太過精細、軟爛的食物。長此以往,孩子的口腔和面部肌肉得不到鍛鍊、咀嚼能力越來越弱,不僅損害牙齒的健康,也會嚴重影響語言發音的清晰度。
  • 深圳ST(7月5-9日&9月1-3日) | 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4期+B階段4期+C階段3期)
    評估結果正確,才能擬定適切的治療、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發揮治療、訓練的最大成效。同時,治療、訓練策略的精進,才能及早促發孩子溝通和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亦是語言治療師很重要的必學內容。      本認證課程,我們規劃為ABCD四階段模式。
  • 課程通知: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 | A階段2期+B階段2期(12月13-17日);C階段1期(1月13-16日),開始報名!
    ,才能擬定適切的治療、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發揮治療、訓練的最大成效。同時,治療、訓練策略的精進,才能及早促發孩子溝通和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亦是語言治療師很重要的必學內容。      本認證課程,我們規劃為ABCD四階段模式。
  • 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科主管李月裳支招:孩子不懂說話,口齒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他明白家長的說話,也懂得按指示做動作,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家長應怎麼辦?2、已經兩歲的孩子,雖然懂得說話,但口齒不清,發音不正,又該如何改善呢?今天就由李月裳老師針對以上兒童常遇到的言語障礙問題為您答疑。
  • 說話「口齒不清」,孩子到了「語言混淆期」,父母該怎麼應對?
    最近我發現自家孩子在口語表達方面的能力,出現了明顯的缺乏和不足問題。每次我向孩子詢問一些事情的詳細經過或者是一些情況時,總是會出現說話"口齒不清"的情況。孩子在組織和表達語言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比較困難的情況,就算勉強可以將事情的原尾說清,也時常是屬於口齒不清的狀態的,對於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的擔心。
  • 最後一輪通知:深圳ST(7月5-9日&9月1-3日) | 臺灣小兒語言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4期+B階段4期+C階段3期)
    評估結果正確,才能擬定適切的治療、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發揮治療、訓練的最大成效。同時,治療、訓練策略的精進,才能及早促發孩子溝通和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清晰度和口臉部的動作息息相關,如何在餵食當中讓孩子吃得安全,並規劃嚴謹的餵食計劃,讓孩子在進食中結合口臉部的動作訓練,提升說話技巧,亦是語言治療師很重要的必學內容。      本認證課程,我們規劃為ABCD四階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