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名叫《不能說的遊戲》,是由導演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一位名叫奧黛特的小女孩,從小喜歡舞蹈。父母的朋友吉爾伯特經常到他們家做客,有一天單獨與奧黛特在家,說非常希望有一個像奧黛特那樣的女兒,要求與奧黛特玩一個小遊戲,然後兩人走進了一個粉色門的房間……「不能告訴其他人」,這是叔叔的叮囑。奧黛特的媽媽對女兒漠不關心,經常因為忙而讓吉爾伯特照顧,有時孩子不願意與吉爾伯特呆一起,媽媽還說「一定要去」……性教育,在這個家庭是「零」。
在全世界,兒童性傷害屬於嚴峻的問題。根據歐洲議會統計,每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名遭受性暴力。這不僅是因為很多孩子缺乏性教育,也因為很多父母不夠重視或不知如何教育,所以,問題就慢慢凸顯了。
很多父母發現,與孩子談「性」感覺尷尬,對應該如何或何時對孩子開始性教育也一無所知。
記得我懷二胎時,我當時4歲的兒子對我日漸變大的肚子感興趣。他問:「媽媽,寶寶是怎麼進入你的肚子的?」「寶寶長大後怎麼出來的?」
我曾經聽過無數父母面對他們的孩子類似的問題時,常常做出這樣的回應:「寶寶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你是路邊撿的」,「你是天神送我的禮物」……雖然這樣的回答,讓父母們感覺輕鬆,但是,絲毫與性教育無關。
有一位女兒1歲、兒子3歲的媽媽曾經對我說,「我懂得性教育要坦誠,但問題是我不知道如何或什麼時候對他們講。」
這大概是無數父母的心聲。有一位從事性教育講師的8歲孩子的媽媽也坦言:「雖然我對我的職業很熟悉,但我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性教育時也不是很容易。」她說,當父母對孩子進行坦誠的性教育時,尷尬、緊張是正常的;除此之外,「談得過多,有時對孩子反而更危險。」簡言之,父母不需要把所有相關的都告訴孩子,例如當孩子問有關「性」的話題時,你需要先問問孩子「這個問題你是從哪聽來的」,以此判斷如何更好地回應。加拿大幼兒性引導學家Cory Silverberg這樣建議。
我們很多人常常認為,性教育是一次大談話,但事實上,性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每天都提及,是一項持續性地進行的教育,它涉及各個年齡段的側重點。下面是不同年齡孩子的性教育清單,快收藏一份以後也可以用吧:
如何給2歲前寶寶性教育?
當寶寶開口說話前,性教育就可以開始。當然你不是給寶寶灌輸一大堆知識,而是滲透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給寶寶換尿不溼或衣服時,就可以適當地提及「屁屁」,「JJ」之類的字眼;例如給寶寶洗澡時,也可以適當地給寶寶學習身體部位,例如「這是胸前」、「這是嘴巴」,慢慢地建立性別意識。
這也是日常大人與寶寶對話的方式之一。養育過寶寶的我們都知道,當寶寶還未會說話前,身體不舒服例如尿布疹時只會哭鬧不停,當寶寶懂得了身體部位的發音,也有助於他們表達哪裡不舒服。
當寶寶接近2歲時,有時會有抓摸或拉扯尿尿部位的舉動,這時你可以趁機告訴寶寶準確的身體部位名字,還需要教會他們健康和文明意識:「手很多細菌,不要摸」,「這種動作不能在公共場合,這不禮貌」……而不是一來就呵斥,以至於讓寶寶誤以為他們做了一些羞恥的事情。
如何給2-5歲孩子性教育?
這年齡的孩子該建立性別界限了。例如接觸他人時,哪些身體部位是屬於社交性的,哪些部位是不合適的。當孩子想觸摸其他人時,提前詢問很有必要,這不僅是一種禮貌,更是給孩子建立界限意識。即使是小朋友互相打鬧時,撓痒痒、親吻、擁抱等小行為,也是不能隨便就來的,碰觸到不合適的部位就成了一種冒犯。當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得多了,自我保護就成為孩子們的一種意識。
孩子在這年齡時,父母就需要明確地告訴他們,隱私的部位,例如小內衣、小內褲裡面的部位是絕對不能給人碰觸的,也不能去碰別人的,這是屬於冒犯。你也需要明確地要求孩子,當他們被別人觸摸到這些部位,要第一時間遠離,回家時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當你如此教育孩子時,即使他們曾經有那樣的經歷,他們也很可能會第一時間反饋給你。孩子們常常是不懂隱瞞的,可有時他們就是不知道什麼是對錯。
另外,這年齡的孩子開始對他人的身體感興趣了,這常常也成為一個家庭規則的重設期。例如有些年輕父母過去在家裡穿著隨便,如今他們就不能如此了,教會孩子隱私意識很重要。
當孩子做過家家遊戲,例如模仿打針或醫生護士方面的遊戲時,你要明確告訴孩子,抓握別人的隱私部位為什麼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只是做遊戲,他們要學會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這年齡的孩子也開始詢問「寶寶是怎麼來的」方面的問題。「一個Luan子和一個Jing子結合而成一個胚胎,胚胎慢慢長大就成了寶寶」等這種回答常常是合適的。不要嘗試欺騙孩子,這對於他們保護自己毫無好處。有時順便把你家孩子的出生經歷給孩子分享也是不錯的做法。分享的細節例如可以從妊娠反應開始,媽媽的肚子從扁平變成大西瓜模樣,孕期10月時到了醫院,醫生就從媽媽的肚子裡把寶寶抱了出來……
除此之外,這年齡的孩子應該懂得他們是「男孩」還是「女孩」,「男孩或女孩上廁所、換衣服、洗澡時,不同性別的不能在一起」,類似的話,從小能幫孩子們建立安全意識。
如何給6-8歲孩子性教育?
孩子看了一段「溫情場景」怎麼辦?電視、網絡,甚至是爸爸媽媽的手機,都可能成為孩子們接觸這類信息的途徑。如果你家孩子在這年齡段,很容易會自己打開電視或電腦隨便「閒逛」,就難免會接觸到這類圖片或視頻。首先,家長要在家裡建立規則:電腦、手機要大人同意才能開啟,電視要設置兒童模式;其次,如果孩子不小心真的看到了這類圖片或視頻怎麼辦?告訴孩子,那是為大人提供的信息,小孩不適合。
父母還可以陪孩子閱讀相關的繪本,客觀地理解寶寶如何來的過程。在與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及時地引導,回答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合適地揭開「性」,而不是以「沒禮貌」或支支吾吾的姿態搪塞孩子。
去年有一位8歲的小男孩在迪士尼摸了一個女孩,據說是「揉了一把」,孩子的這個動作到底是哪裡學來的?父母?還是電視?電腦?不得而知!很明顯地,孩子沒有在這方面獲得合適的引導。
我們常常說,孩子們的困惑,並不是「潘多拉的盒子」,擁有正確的引導,他們便能收穫智慧……
關鍵字:性教育、心智成長、親子互動、育兒方法、早期教育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