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性教育、育兒百科……解開童年的秘密,了解兒童內心世界

2020-12-12 斑馬讀書

因為從事教育相關的工作,這些年,也看到了許多家長對於育兒的焦慮。

我孩子膽小,是不是小時候安全感不足?

今天罵了孩子,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明明都會走了,為什麼一定要抱?

老大都7歲了,怎麼還要跟二寶搶媽媽?

……

對於孩子,對於童年,我們認識的都還很不夠。

童年於人生是什麼關係,我認同《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作者自序中的這句話:

每一個成年人的背後都隱藏著這個孩童,這個孩童被認為代表了該個體早期生活經歷的記憶痕跡的綜合。

是的,童年裡簡單如:剛出生要喝奶而不得、出門要求你跟人打招呼、打破水杯對你的斥責、父母不經意的偏愛……沉重如:父母對你的冷漠、家庭的爭吵破裂、考試失敗的打擊、學校裡的霸欺凌、友情中的欺騙……無論簡單或沉重,無論好與壞,都在悄無聲息的影響你。也許你有所察覺,也許毫無印象,但是「無論你記不記得,它們都在那」或多或少地成為你記憶、成長的一部分。

這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書籍,基於精神分析理論和作者自身諮詢實踐,對兒童肛欲期、口欲期、自我發展、情緒調節等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解釋。

如果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其實不太建議讀,不夠通俗。

而如果你作為一個父母,或者兒童心理愛好者,想要了解如副標題所說的「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一、科學介紹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書籍

《你的N歲孩子》系列

《兒童發展》

《捕捉兒童敏感期》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3~6歲兒童發展指南》

生命的發展有其規律,兒童的發展更是如此。了解孩子身體、心理發展的規律,才不會深陷小區廣場上類似「隔壁家孩子都能吃兩碗飯了,你們還喝奶」「樓下那家跟你家娃就差3個月,人家已經能……」這樣的無謂攀比,不會被各種「專家」帶得失去為人父母的本心。

這一類的圖書,首推《你的N歲孩子》系列。從1歲到青春期,每一本對應一個階段孩子生長規律全面介紹和對應的教養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全面的育兒參考。通過這本書,能看到孩子在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其實是正常發展的表現,也可以很容易就能辨別市面上流行的「育兒法」是否靠譜。

如果特別有科學探究精神的,可以挑戰讀一讀大部頭的《兒童發展》,這本我是當作字典來用的,從嬰兒到青春期各個階段的身心發展階段介紹嚴謹而科學,穿插很多經典兒童發展實驗,比如雙生子爬梯實驗、視覺斷崖實驗等。

3~6歲,還可以讀一讀《3~6歲兒童發展指南》或者相應的家長讀本,針對兒童發展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對3~6之間不同年齡段的保育和教育都給出了相對權威的說明和指導。

《捕捉兒童敏感期》

適合0~6歲孩子家長閱讀

幼兒園的孩子愛說「要跟誰誰結婚」要不要制止?

孩子喜歡撿地上的小東西、喜歡摳小洞洞怎麼辦?

孩子每天必須自己開門,別人開門就會哭鬧不止,是不是太任性?

……

這些問題,都能在《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兒童的發展有自己的獨特性,在0~7歲這個階段,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的發展特點,同時在這個階段,兒童迅速成長。了解到孩子的身上正在發生什麼變化,面對這些變化,我們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必修課。推薦這本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除了理論性地告訴父母孩子要經歷的秩序敏感期、執拗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階段孩子的行為表現和心裡需求,還有大量的案例,幫助我們理解孩子,為孩子創造更適宜成長的環境。

二、育兒理念類書籍

《孩子,挑戰》

《正面管教》

《養育的選擇》

這一類的書籍,更強調「如何看待孩子」。

兒童觀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如何看待孩子也都有其時代的特點,所幸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父母給予尊重,同時作為一個不成熟的個體,需要父母提供適合孩子成長的支持環境。如何給予孩子尊重和自由,而又不至於縱容出「熊孩子」,建議閱讀系統、經典的育兒理念類,而不是別人的經驗之談。

重點推薦《孩子,挑戰》,它的作者魯道夫德雷克斯,被譽為「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這本書告訴我們,孩子的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想要培養出樂於合作、獨立自信、自律向上、自尊自愛的孩子,並不是嚴厲管教和懲罰能做到的,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有怎樣的動機和需求才能真正贏得孩子的合作,成為有能力引導孩子的父母。

《養育的選擇》

適合0~8歲孩子家長閱讀

這本書的作者陳忻,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心理學博士,對於嬰幼兒心理的發展有完整系統且深入的研究,在兒童心理的立論和育兒實踐上,都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養育的選擇》這本書裡,例舉了13個我們在育兒過程中經常會困惑、焦慮的問題,比如孩子的安全感究竟是怎麼回事?早教是否有必要,什麼是好的早教?敏感期,是否真的無處不在?建立規則,會不會破壞孩子的自由天性?延遲滿足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嗎?為什麼挫折教育讓孩子更脆弱了?學習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嗎?

作者陳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幫助我們理清這些概念,也在幫助父母認識到育兒的本質:看見真實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培育良好的親子關係,各方形成合力,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三、性教育書籍

《善解童貞》系列

《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

「性侵」新聞層出不窮,作為父母,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孩子遠離傷害是一方面,教會孩子相關的自我保護知識也必不可少。很多人疑惑,「性教育」到底要從幾歲開始,開始太早會不會讓孩子太早「性啟蒙」。甚至到今天,還會有人覺得「性教育」是汙是黃是尷尬,可是「你嫌孩子太早,壞人不這麼覺得」。

1歲多的男寶喜歡拽自己生殖器玩,該阻止他嗎?

父母能不能在孩子面前親吻?

4歲的女孩想要站著尿尿怎麼辦?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觸摸了隱私部位,怎麼辦?

孩子看到媽媽的衛生巾問是做什麼用的,該怎麼回答?

性教育中應該用科學名詞,還是用俗稱?

如何科學預防孩子被性侵?

……

這些問題在家長們小時候很可能被忽略過,但我們不必等到自己的孩子提問,才去尋找答案。翻完這本書《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你可以輕鬆、放心地應對孩子的問題。

孩子的性教育是需要從0歲開始的。我們這一代從小沒有這樣的教育,面對這個問題更容易手足無措,擔心什麼都不說孩子會受傷害,又怕說的太多孩子過早「啟蒙」。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性教育?推薦胡萍老師的《善解童貞》系列,推薦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必備。這套書的作者胡萍老師,應該是國內最早研究兒童性心理發展和兒童性健康教育的人,很多家長看過她的書之後評價這本書「是聖經一般的存在」。

父母是世界上最應該學習的人,因為你的肩上扛著的是這個世界的未來。

同時,教無定法也同樣適用於家庭。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再專業的教育理論、專家,都無法替代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互動,父母才是最理解孩子的人。所有的理論只是指明了方向,真正的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讀書,學習,也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童年之謎》: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嗎?
    童年於人生是什麼關係,我認同《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作者自序中的這句話:每一個成年人的背後都隱藏著這個孩童,這個孩童被認為代表了該個體早期生活經歷的記憶痕跡的綜合。而如果你作為一個父母,或者兒童心理愛好者,想要了解如副標題所說的「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100個真實案例破解敏感期孩子內心秘密
    讀完《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才了解到原來很多我們不曾理解的行為其背後有這麼多道理在支撐,這本書的到來解開了很多困惑,讓我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作者李芷怡,通過自身實踐經驗完成這套書的創作,她早期在蒙臺梭利幼兒園做高級教師指導;後赴美國進修教育學,在紐約、洛杉磯、休斯頓、西雅圖、匹茲堡等地從事教師培訓工作,並提供專業的育兒諮詢與治療,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與長期的經驗累積。
  • 《童年之謎》:進入兒童內心世界,解開童年謎題的金鑰匙
    》中提到,3歲前的兒童有口欲期(從0-18個月))和肛欲期(從1歲到3歲),這兩個周期內,兒童從感知世界到認識世界,漸漸開始形成自己的「自戀模式」。但是,這是一個殘忍的偽科學育兒方法。創始人約翰·華生的大兒子因為童年被父親用這種育兒方法對待,在30多歲時自殺身亡,而女兒也曾多次嘗試自殺。因為華生倡導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把孩子當作機器一樣訓練、塑造和矯正。他的教育裡,缺失了情感交流和感情溝通。
  • 繪本、兒童讀本和育兒書籍的推薦(二)《小Ro老師的育兒「老師」》
    也看了不少育兒的書,為什麼到自己家孩子身上就不那麼管用? 而這一切,我們都可以在《正面管教》中找到答案……《讀孩子如讀書》作者:[美]琳恩·懷斯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琳恩·懷斯經過25年對0-6歲兒童成長的觀察與了解,發現:90%的父母在孩子41種常見行為後對孩子說的話、做的事都是錯的!
  • 15本最受歡迎的育兒電子書免費送啦,關注兒童教育的爸爸媽媽必讀,不容錯過!
    《親密育兒百科》準媽媽的時候就應該買來讀的書,讓你在成為媽媽後少走很多的彎路2. 愛和自由(孫瑞雪) 中外教育史上,這是第一次大規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鑰匙,引領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 4. 《傾聽孩子 》 建議每個父母都要讀的書
  • 《童年之謎》:找到隱藏在我們的內心孩子,和自己和解
    《童年之謎: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心理學指南》是一本純純的理論書籍, 從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視角,細緻解讀了兒童生命初期的情緒發展理論,讓父母理解孩子的內在心理過程,孩子的情緒記憶及其對以後關係的影響,讓父母學到落地的兒童心理學知識,真正按照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教育孩子
  • 《童年的秘密》書評:為何看這麼多育兒指南都教不好自家孩子?
    《童年的秘密》是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1936年寫的探索兒童成長之謎的經典著作。它帶給每位父母一次構建育兒新思維的機會,讓我們顛覆性地重建對兒童的認知,重新認識家中那位寶貝「神獸」的巨大潛能。但你千萬不要抱著看育兒指南的心態來看《童年的秘密》,你將會失望。看別人寫的育兒指南永遠教不好自家的孩子,只有自己探索出自家孩子的育兒方法才能有效釋放他的潛能,因為他是唯一的。首先,把兒童的地位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兒童敏感期》一本讓你感到後悔沒早些讀到的育兒寶典
    本書是以孫瑞雪帶領的我國幼兒教育專家團隊,通過十年教育實踐打造而成,對200多個孩子(0—10歲)的真實成長案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全面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兒童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十年磨一劍,引領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
  • 隨我了解《童年的秘密》
    這是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和哲學家,瑪麗亞·蒙臺梭利博士,在她的名著《童年的秘密》開篇,借自然力量之口,向每個家長和少兒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蒙臺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兒童教育思想家和改革者。因為成年人總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以為自己經驗充足、知識豐富,就自以為是地把兒童當作內心空白、需要被填充的對象。成人站在「高處」去看待兒童眼前的一切,就不可能走進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當我們理解事物的出發點不同,就只會不斷地與兒童產生各式各樣的衝突。具體來說,正是因為成年人把兒童當作沒思維能力、內心空白的無能者,所以他們會主動替兒童做各種決定。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全面了解敏感期,做懂孩子的優質父母
    如果家長不了解敏感期,那麼就會認為孩子出現掐人、扔東西、愛罵人是沒教養的表現,就會強制粗暴的制止孩子,可是這麼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沒法順利度過敏感期,為孩子的以後埋下隱患。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中,留美早教專家李芷怡結合100個真實案例,全面解讀0—6歲兒童的26個敏感期特徵,用簡單易懂的講述教我們蒙臺梭利兒童敏感期理論。
  • 5本書揭開孩子內心的小秘密,教會你怎樣與他們和諧相處
    你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嗎?前一刻還乖巧如天使的他們,下一秒卻可能變成折磨人的「小惡魔」,搞得你內心抓狂。如果此時你已經忍不住想出手,那麼作為一個已經和兩個「熊孩子」打了十幾年交道的二寶媽,鄭重地勸您: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 懷孕後應讀的5本書,孕產護理、早教、敏感期,育兒知識應有盡有
    被稱為美國「育兒之父」的西爾斯博士與美國著名婦產科專家琳達·休伊·霍爾特合著的這本懷孕百科以非常細緻的筆墨描述了孕期需要注意的點點滴滴,更難得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將孕婦當做一個機器被要求恪守一大堆的規則,而是自始至終都照顧到了孕婦的情緒和感受,能很好地消除各種由於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而產生的壓力和焦慮。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什麼叫做敏感期?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孩子會對某個事情感興趣,甚至還表現出熾熱的狀態,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敏感期下降,這個動力才會消失。
  • 專家:敏感期到了,抓機會別錯過
    敏感期,是指0—6歲兒童在成長中,因為內在成長的需要,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吸收環境中有利於自己成長的因素,並不斷重複練習。每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就會上升一個層次。孩子進入0-6歲敏感期,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狀態,這正是孩子經歷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逐漸學會探索和認識世界的過程。
  • 語言敏感期:幫助父母提高育兒能力的4本書
    三 、如果你養育經驗不足,你需要一本專業工具書《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全新修訂第5版)美國兒科學會擁有全美最優秀的兒科醫生、育兒領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和最豐富的實踐經驗,其科學、先進的育兒理念在斯蒂文·謝爾弗主編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全新修訂第5版)》這本權威著作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孩子會對某個事情感興趣,甚至還表現出熾熱的狀態,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敏感期下降,這個動力才會消失。而且處在敏感期的孩子,還具備一種神奇的力量,孩子的內心無時無刻都是上演一場戲劇,他們把自己的世界當成舞臺。這就叫做敏感期。
  • 《捕捉兒童敏感期》:這個你不知道的原因,解釋孩子的成長秘密
    許多父母非常關注這個問題,或許《捕捉兒童敏感期》可以幫助父母們找到答案。在教育史上,《捕捉兒童敏感期》這本書是第一次大規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個現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鎖匙,引領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律,破解兒童內心的秘密。作者孫瑞雪,是中國幼兒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是「愛和教育,規則和平等」教育精神的發起者和倡導者。
  • 《童年的秘密》:讓你的孩子變幸福的秘方
    vvv 今天要給大家拆的書是:《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是義大利作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創作的心理學研究圖書,主要講述了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
  • 這5本包含孕產、嬰兒護理、敏感期等育兒知識
    這本由臺灣長庚醫院兒科醫生、一線醫護人員和專業營養學專家集體編撰的《華人育兒百科》從餵養方式、嬰幼兒發育、兒童教育、溝通教養、疾病護理等方方面面給新手父母做出了詳細又專業的指引,甚至介紹了適合不同年齡段嬰幼兒發育成長的一些親子小遊戲,非常貼心。
  • 性教育啟蒙,讓孩子保護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育兒網小編呼籲大家,要多關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特別是家庭性教育,作為家長的有必要和孩子多講講,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孩子。性教育的缺失有什麼危害1.不懂得保護自己,容易因壞人動了色心而受到身心傷害。及早對孩子進行家庭性教育,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