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思裝飾董事長張海波。
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黃怡萍 通訊員 壯麗)在中國家裝行業,張海波和他創建的千思裝飾有著濃厚的傳奇色彩。
從白手起家創建千思裝飾,在行業首推「整體家裝模式」一鳴驚人,到成立盛和塾企業塾推行利他哲學,再到自建國學堂弘揚國學文化……張海波從商,但骨子裡有著江湖俠士的豪情和文人的細膩情懷。
作為千思裝飾董事長的張海波,喜歡鑽研哲學。在他看來,哲學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是對待萬物的態度,也是價值觀的表現。「哲學無處不在,像一隻無形的手,在指引人生和企業發展的方向。」張海波表示。
關於透明的哲學——透明的才是值得信賴的
張海波生於軍人之家,自小被父親用軍紀般嚴格的家法管教。在張海波的記憶中,父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人一定要身正」,長大後,張海波更深的理解了父親當年說的「正」,其實就是正念向善。
在中國家裝行業,張海波和他創建的千思有著鮮明的標籤——特立獨行的創新者。
這首先得從千思在行業首推整體家裝模式「智造家」說起。張海波進入家裝行業純屬偶然,在這之前,家裝於他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行業。進入家裝行業以後,他敏銳地發現了傳統家裝的弊端:過程繁瑣、價格不夠透明等。「消費者最頭疼的問題是,由於不懂裝修,擔心裝不好、裝貴了。」憑著一股直覺,張海波決心要解決消費者的這些痛點,「首先要是做到的是把複雜的裝修變簡單、變透明,讓消費者知道裝修的每一分錢花在哪裡,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果」。
為此,張海波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前往全國各地考察,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千思於2011年推出了國內首款智能整體家裝產品「智造家」,開創了整體家裝的先河。在解決傳統家裝行業不規範不透明弊端的同時,也推動了家裝行業透明化、標準化的發展。時至今日,整體家裝已成為主流裝修模式,佔據了家裝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千思並沒有滿足於此,繼續推陳出新。從智造家到透明家裝,再到日前推出的國內首款「全品類整裝」整裝產品,千思的每一款產品都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家居體驗。
經過十餘載發展,千思完成了從「製造-智造-質造」的演變,推動了整體家裝從「有居」到「優居」的發展,贏得了「做整裝看千思」的美譽。
關於公益的哲學——利他,企業才會走得更長遠
不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任何事,張海波都是個絕對的行動派。謙卑敬畏,與人為善,是信仰在他身上的體現。
因為信仰,張海波創立了企業公益的千思國學堂。為了辦好國學堂,張海波還特別成立了國學堂籌辦小組,負責聯繫專業老師、採購學習用品、布置學習場地、負責招生收集資料,並特地請來專業老師為企業員工小孩免費教國學、繪畫、武術等。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藝術等。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國學,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了解有自信,對視野和價值觀也有幫助。能做成這件事,我很開心,這也是我修來的福分。」談及創辦國學堂的初衷,張海波頗為感慨。
利他之心也體現在千思熱衷的公益事業上。2017年寧鄉遭遇特大洪災,千思第一時間組織愛心援助隊前往災區,聯合當地村委會,將包括大米、飲用水、食用油等首批救災物資送到了重災特困村民手中,並援助了十萬元愛心款項用於災區援建。
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張海波堅信,世間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法則,思善行善必有迴響。
關於企業經營的哲學——提升心性 拓展經營
哲學是對於自然、宇宙、人生的思考探求。張海波對哲學的探索,不光是看和思,還把哲學思想導入了企業管理中。2018年,長沙千思裝飾集團與盛和塾合作,創辦湖南家裝行業首家盛和塾企業塾。
張海波表示,千思企業塾的成立,目的在於讓千思所有經營者和高管在經營上不只是以利益為出發點,而是真正通過提高心性,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千思的企業價值觀是「愛與責任」,張海波可謂身體力行。在企業經營方面,比起規模,他更注重企業的良性成長,所有店全面直營,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管理企業、管控品質。在他看來,做企業不是一個人的事,關係到所有員工。企業與員工的關係是合作關係,要一起成長,互相成就。
正知、正念、正行,與人為善,這是張海波的人生態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一個千思人。他篤信:企業要想做得好走得遠,必須要有愛、有責任、有擔當,以心為本,利他即利己。在他看來,「利他」,這聽起來與商業似乎無關,但這恰恰是企業能持久、繁榮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