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錦囊:勞動者自動離職的認定與處理

2021-02-14 隨身法務


一、自動離職與解除合同的區分

根據《關於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規定,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時不履行解除手續,擅自出走離崗,或者解除手續沒有辦理完畢而離開單位。例如,因辭職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出走;或未說明原因不辭而別;或受優厚待遇誘惑而擅自「跳槽」等。

首先,自動離職區別於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了在法定情形下,勞動者享有預告解除和即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在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也就是說,除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行使預告解除權和即時解除權時均應告知用人單位。而勞動者自動離職的行為若不符合上述無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的情形,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其次,自動離職區別於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由於勞動者自動辭職後,雙方勞動關係是否解除處於不確定狀態,用人單位難以以辭職確定解除勞動關係的事由,實踐中,用人單位往往以自動離職為由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最後,自動離職也區別於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作為一種雙方行為,無論是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還是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只要對方同意達成一致意見,均可解除勞動合同。因此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首要條件就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合意,而勞動者自動離職與用人單位按自動離職處理均不屬雙方合意解除。

因此,自動離職並不必然產生法律效果。在不符合法定情形下,自動離職是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用人單位可基於法律規定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用人單位基於勞動者這一事實行為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屬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

二、自動離職的認定與處理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勞動者自動離職的行為屬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解除勞動關係,可以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者在自動離職時,未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系基於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其自動離職的行為應當推定為因個人原因離職。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後,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請求不能得到支持。

勞動合同糾紛中最主要的爭議在於按自動離職處理引發的爭議,即用人單位對未按規定履行請假手續而擅自離崗且無正當理由的勞動者,依據本單位勞動規章制度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引發的爭議。從勞動爭議處理實踐來看,按自動離職處理的情形主要有:一是因勞動者本人原因不辭而別,這裡的本人原因包括身體素質、業務素質、溝通能力、家庭變故、生活環境等因素;二是勞動者無故曠工達到一定期限,其中「曠工」是指未按規定履行請假手續而擅自離崗且無正當理由;三是勞動者出國逾期未歸。對以上行為進行審查時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自動離職事實的確認

認定勞動者自動離職應把握三點:第一,勞動者有離開企業且在規定時限內不願回企業的主觀意願;第二,未履行相關手續或雖履行了手續但未經企業批准;第三,超過規定的時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和《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均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作為管理者,用人單位始終處於主動地位,故用人單位應就其有關職工「自動離職」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例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第十四條規定:「勞動者主張被用人單位口頭辭退,而用人單位主張是勞動者自動離職,由用人單位就勞動者自動離職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的,由其承擔不利後果。」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提供製作完備的考勤表來證明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提供勞動的事實。

2、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審查

勞動者未按規定履行請假手續而擅自離崗且無正當理由,其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按自動離職處理,是用人單位依據本單位勞動規章制度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因此,審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同樣要審查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依據的規章制度的合法性,即是否經過民主制定程序,是否已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規章制度的內容是否具有合法性,另外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應當已告知工會,並送達至勞動者。

3、傾斜保護勞動者權益與平衡用人單位利益

用人單位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的原因是勞動者的違法行為,在審查這類案件時,不僅要強化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防止用人單位違法解除不存在自動離職事實的勞動者,也要考慮用人單位在勞動者自動離職的情形下作出解除勞動合同行為,防止企業損失擴大,維護用工穩定。如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技術、管理骨幹不顧企業利益擅自「跳槽」,這就不僅僅是按自動離職處理,還要按勞動法規追究其賠償責任;如企業生產富餘職工多,在認定時就需多加分析,著重考察員工未提供勞動是否具有正當理由。對於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就規定,對勞動者無正當理由未辦理請假手續,擅自離崗連續超過十五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已有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無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文/孫軍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


溫馨提示:本平臺屬信息交流平臺,部分內容來源網絡,以供讀者學習傳播,如原作者有異議,請及時聯繫刪除。

隨身法務

微信號:Mycnlawyer-com

以資深律所為基築,龐大的律師團隊支招,為你帶來最實用的資訊,最便捷的諮詢!致力於打造屬於您的掌上法務部!

相關焦點

  • 人民法院報:勞動者自動離職的認定與處理
    在用人糾紛成訴後,法官也面臨著定性模糊、事實認定難的問題。本文作者結合司法實踐分析了企業員工自動離職的情形和性質,並提出了相應解決思路。  一、自動離職與解除合同的區分  根據《關於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規定,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係時不履行解除手續,擅自出走離崗,或者解除手續沒有辦理完畢而離開單位。
  • 勞動者無故不到崗但未提出辭職,自動離職?勞動關係自動解除?
    導言:很多HR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勞動者無故不到崗但未明確提出辭職,這種勞動者離開企業的行為,算是自動離職麼?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自動解除麼?用人單位應對這種情況時應當採取何種措施?能否直接認定勞動者為自動離職?
  • 關於「自動離職」的爭議焦點簡析
    二、自動離職的法律規定目前並無明文的法律規定自動離職的法律關係和糾紛的處理; 三、關於自動離職爭議焦點的各地規定及裁判方向 (一)勞動者自動離職是否能自動解除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關係1、湖北省——200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73號第四十三條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一)勞動者自動離職的; 2、吉林省——2005年吉勞社薪字〔2005〕76號(同黑龍江省:黑勞社發〔2004〕51號)勞動者自動離職,用人單位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除名處理
  • 勞動者是自動離職,還是被辭退,無法證明的怎麼辦?
    法律知識要點:勞動關係解除或終止,涉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重要權益,在實務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認為,雙方的勞動關係已經解除,但是,對於解除勞動關係的原因各執一詞,勞動者主張被單位違法辭退的,單位主張是勞動者自行離職的
  • 員工自動離職,公司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可以通過協商解除、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等多種合法方式。但是「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擅自離職的行為,該行為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或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在未通知用人單位或未徵得用人單位同意以及未辦理工作交接手續的情況下,擅自離開所在用人單位。
  • 自動離職後,還能申請經濟補償嗎?
    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審理中,對勞動合同的解除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以及勞動合同解除後雙方的義務作出了具體規定。在本案中,胡某林是否屬於自動離職、名瑤酒店公司是否有義務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是本案裁判關鍵之所在。
  • 籤過勞動合同自離會有什麼後果,法律對自動離職是怎樣規定的?
    我們在公司裡面工作的過程中,如果說工作的不愉快的話,有的年輕人有可能會自動離職,那麼,籤過勞動合同自離會有什麼後果,法律對自動離職是怎樣規定的?網友諮詢:原來是在東莞一家私營企業,我已經過了試用期,成了正式員工,並籤了一年勞動合同。
  • 離職協議怎麼籤?這些細節勞動者和公司都應注意!
    員工小紅與A公司存在勞動合同關係,雙方籤訂離職協議,確認雙方協商一致解除,雙方協議除約定A公司支付小紅當月工資外,黃某並無其他任何待遇。協議本身並未明確由何方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係,法院考慮到離職協議系列印件,推定為B公司所擬訂,因此認定是公司方提出的離職。更為重要的是,法院認為該協議屬於可撤銷協議。
  • 辭職後預告期滿未離職,該如何處理?
    筆者認為, 滿足 「提前30日書面通知」條件的辭職報告,從內容上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明確離職時間,比如勞動者在辭職報告中明確了最後的工作時間為某年某月某日; 一種是未明確離職時間。 勞動者已經明確離職時間的,如果勞動者期滿未離職,用人單位也沒表示異議的,勞動者在辭職報告中明確的離職日第二日即可視為雙方合意撤銷了辭職報告。
  • 未籤勞動合同不上班是否可以算自動離職,自動離職有工資嗎?
    那麼,未籤勞動合同不上班是否可以算自動離職,自動離職有工資嗎?網友諮詢:沒籤勞動合同自動離職有工資嗎?黑龍江大地律師事務所張紹全律師解答:未籤勞動合同不上班是不可以算自動離職的。並且在雙方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自動離職了,單位也是需要支付其相應的工資報酬,不得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勞動者自動離職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賠償由此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但用人單位需承擔損失的舉證責任。對確實造成損失的,可以從工資中予以扣除。
  • 怎樣正確離職?公司會怎樣正確處理員工離職的問題?
    對於員工不辭而別,許多公司在規章制度中都有相關規定,員工多久不到崗位計算「自動離職」,但這種離職類型的「自動離職」並不等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正確的方法是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法」處理勞動合同的終止。然而,勞動法並不允許單位和勞動者在法律之外設置違法責任,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承擔的違約金情形只有2種情況: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勞動者違反培訓服務期約定。簡單來講,就是上述企業規章制度中「扣一個月的工資」的約定是無效的。除非你能證明員工的倉促離職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否則你可以向員工索賠,但在這方面很難證明。
  • 對於離職的原因,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均不能證明的,該怎麼處理?
    法律知識要點: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涉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重要權益,在勞動法實務中能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均認可雙方勞動關係已經解除,但是對於解除勞動關係的原因卻是各執一詞,勞動者一般是主張被單位違法辭退的,單位主張是勞動者自行離職的,解除勞動關係的原因涉及到是否需要賠償的問題,查明這一事實對訴訟的結果極為重要。
  •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可能遇到的這些勞動糾紛,你需要這個法律錦囊!
    答: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雙方要籤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同勞動者依法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協議。按照法律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採取書面形式。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受國家法律保護,對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也是處理勞動爭議的直接證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應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 公司要求改用國產手機,用蘋果自動離職,南昌資深律師:違法
    據該文件顯示,如使用蘋果手機員工,限定30天內更換為國產牌手機,否則按照自動離職處理。所有員工不得購買蘋果手機,違者直接辭退,如購買華為手機將給予零售價格15%的補貼。對此,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使用國產牌手機沒有指定員工一定換成華為,這個是考慮到公司的商業機密以及員工的個人信息,蘋果是肯定不能相信的,蘋果連德國總理都監聽,公司的所有文件傳輸都在手機上進行。
  • 251事件後,勞動者應如何與單位協商離職補償金?
    離職補償金是勞動者離職時,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及與勞動者的協商情況,向勞動者支付的經濟補償金。由於離職洽談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已經發生潛在勞動爭議,雙方協商過程中萬一勞動者措辭不當,極有可能落入某些未知的風險之中。
  • 勞動者為解決北京戶口,籤訂協議:離職賠償20萬元,法院不予支持
    事業單位員工離職支付20萬元違約金被認定合法這年頭怪事常常有,而且特別多,都說不想工作了,隨便辭職或者不去上班就行了,沒想到還遇到一個,辭職了不成,還要給用人單位賠償20萬元的事情,這都是因為勞動者在入職前籤了一份協議,可以說是「自願」,所以後面後悔了,去法院告,法院也沒法幫你了。
  • 離職補償糾紛中表見代理該如何判斷與認定
    原標題:離職補償糾紛中表見代理該如何判斷與認定 用人單位人員或人員對者做出的離職補償承諾或辭退決定等是否可視為用人單位意思表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若超越權限是否應參照表見的規定?基本案情2015年3月11日,黃某向管某發送名為「辭職信」的,主要內容為:「今天我很難過,一直到現在,我想了很多。
  • 員工向公司請年休假獲批後竟被認定為自動離職,法院怎麼判?
    我們來看看近期(2020年7月30日)徐州市才宣判的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員工向公司請年休假獲批後竟被認定為自動離職,勞動仲裁和法院究竟會怎麼裁判呢?案件回顧:原告:徐州YJ公司。被告:方某,男,住徐州市泉山區。2013年7月15日,徐州YJ公司與方某建立勞動關係。
  • 勞動者在離職的時候,一定要公司開離職證明嗎?
    殊不知,開具離職證明對勞資雙方都有莫大的利害,影響到各自的利益。一、開具離職證明的原因。離職證明是實務中的一種通俗說法,在勞動法律中稱為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為什麼要出具離職證明,主要是基於便於勞動者辦理失業登記而考慮的。
  • 勞動者如何證明自己已經離職?這張證明必不可少
    19日我們從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總隊得知,該隊處理了一起由於單位沒有按時開具 「離職證明」的投訴。據了解,市民許女士在與原工作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後,通過應聘入職了一家新的工作單位,但新單位要求許女士提供離職證明以核實工作經歷及離職原因等信息,這可讓許女士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