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下午,作為「鵬法創新 守護創新——深圳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宣傳周」的「羅湖專場」重要活動,羅湖法院邀請了市、區人大代表周翠敏、廖耀雄、陳雪瑤以及區政協委員(民主監督員)田磊、張維貴、劉正參加庭審觀摩暨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題座談會。我院黨組書記、院長李久祥,黨組成員、副院長許雲興,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黃梅蘇及相關庭室負責人參加。
01 / 庭審觀摩
代表、委員們觀摩了由潘燕清法官主審的原告生根公司訴被告峰玲飲品店侵害商標權一案,庭審持續一個小時,氣氛莊嚴、張弛有度,代表、委員們紛紛對主審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給予高度的評價。
(上下滑動查看)
案情
原告生根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系從事餐飲管理、餐飲服務的企業。原告主張其法定代表人樓更深系第786230號「
」、第19241271號註冊商標「
「的商標註冊人,原告及其關聯公司經授權使用上述兩個註冊商標,在全國已有加盟店鋪2000餘家,品牌知名度極高。原告經授權可以自己的名義對相關侵權行為提起訴訟。原告分別於2019年4月28日、5月5日對被告經營的實體店鋪及外賣平臺宣傳網頁上大量使用上述兩個商標的行為作了證據保全。原告主張被告未經許可使用涉案註冊商標,使相關公眾誤認為被告與原告存在特定聯繫,嚴重侵害原告的商標專用權,給原告造成重大損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原告據此訴至法院,請求被告停止侵害第7862330號、第19241271號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賠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61030元。
02 / 專題座談會
在智慧財產權專題座談會上,代表、委員們就羅湖區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進行交流並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李院長對代表、委員們的到來和建言獻策表示衷心的感謝。
03 / 白皮書發布
2020年4月23日下午,羅湖法院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見證下,正式向社會發布《羅湖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5-2019)》白皮書。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主要總結了羅湖法院近五年來審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經驗,從嚴格履行審判職責、深化審判機制改革、服務智慧財產權發展大局三個方面介紹了工作成效。
白皮書披露,2015至2019年,羅湖法院共受理智慧財產權案件12146件。其中,年收案數從2005年8宗到2019年5551宗,十四年收案數增長七百倍,年均複合增長率60%,預計未來仍可能持續較快增長。
羅湖法院以嚴格保護、激勵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為出發點,依法審理智慧財產權民商事案件。在民商事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件始終佔絕大部分,在2019年新收民商事智慧財產權案件中佔比高達95.5%,羅湖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依法保護作品著作權,明確網絡主體及創作主體的角色定位和義務邊界。全力保護商標品牌,加大侵權賠償力度,2019年8月作出的沛納海公司訴網銘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判決中,全市首例適用懲罰性賠償機制。依法審理不正當競爭糾紛,注重保護公平競爭,構建有序市場秩序。5年來,共受理涉外(含涉港、澳、臺地區)智慧財產權民商事案件204件,案涉主要包括LV、MCM、MK等國際知名品牌。羅湖法院在依法妥善處理案件的同時,積極引導商城管理者依法履行職責,努力優化涉外營商環境。
在刑事司法保護方面,羅湖法院自落實「三合一」審判後,受理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數逐年增多,至2015年達到峰值,其後呈逐年下降趨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經過羅湖區多部門合力依法懲治,智慧財產權領域犯罪形勢有所好轉。其中,假冒註冊商標罪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最常見的犯罪形式,在2019年佔比達97%。羅湖法院嚴懲規模化、產業化的制假活動及面向境內外的售假活動。在郭某等人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中,判處郭某五年內禁止從事電腦產品及配件的銷售,系首次適用《刑法修正案(九)》增設規定判處「從業禁止」。
白皮書指出,為了滿足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巨大需求,羅湖法院探索開展智慧財產權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據統計2019年速裁庭新收智慧財產權速裁案件4126件,佔同期全院智慧財產權民商事案件總數的74%,實現了「集中辦理,簡出效率」的目標。同時充分利用聯調平臺和訴調對接機制,有效化解矛盾,2015-2019年羅湖法院審結的智慧財產權民商事案件調撤率達55.15%。
白皮書顯示,羅湖法院積極開展司法調研,進行專業理論研究,多篇論文獲得深圳市學術討論會獎項或發表於核心期刊。總結審判經驗,形成一批精品案例,五年來,5篇案例入選「深圳法院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4篇優秀案例入選《中國智慧財產權》「全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展」。這些案例準確把握裁判尺度,對其他同類案件的審理具有借鑑意義。例如,在惠某公司訴某科技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認定雖然網頁未直接使用商標,但未經授權將他人註冊商標作為搜索關鍵字、連結標題及連結描述使用,已導致與商標權人產生關聯關係混淆,亦構成商標侵權。
在依法進行審判工作的同時,全方位開展社會宣傳活動,發揮司法保護引導作用,一方面「打開大門」,通過庭審直播,集中宣判,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校學生等到庭觀摩庭審,舉行知產專題座談等多種方式,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司法宣傳。另一方面「走出大門」,承辦或聯合承辦各種現場知產宣傳活動,法官下社區、進企業、訪校園、走市場,精心編寫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摘錄小讀本派發給商戶和市民。除此之外,法官積極在業內交流與專項研討中發聲,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司法影響力。
在白皮書的最後,羅湖法院聚焦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現狀,分析了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四個加強」的針對性建議,分別是對智慧財產權保護人員管理、智慧財產權分類管理、提高訴訟能力、增強政策學習運用能力,為提高企業智慧財產權運用水平提出了有益借鑑。
白皮書的發布,將幫助社會公眾進一步了解羅湖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為營造良好知產保護環境和促進行業發展提供指引,為深圳「雙區」建設作出貢獻。
長按二維碼
查看白皮書全文
原標題:《羅湖法院舉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庭審觀摩暨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題座談會並發布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