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每日談在之前的154期至159期比較詳細的介紹了收藏類紫砂壺等級的劃分要素,聊到了紫砂壺收藏的大致規律,先由「純品」入手,再逐步向「精品」、「名品」、「藝品」、「珍品和稀品」深入。今天我們從實用消費、鑑賞收藏的角度繼續聊聊紫砂壺等級的區別。
紫砂壺發展至今已是五花八門、品種萬千、令人眼花繚亂,其實萬變不離其中,也就只是有實用製品、工藝製品、名師製品、藝術製品的區別。
1、實用製品
俗稱「粗貨」、「大路貨」。指以實用為主的產品,一般都製作簡單、易於生產、品種單一、一型多產、價格低廉,不在鑑賞之列。
2、工藝製品
俗稱「細貨」。指的是賞用並重、經濟實用的工藝美術品。一般制工精良,但器形多為模仿傳統造型。
3、名師製品
俗稱「上貨」。指名藝人的手工製品,壺型造型講究、泥料考究、製作精湛。例如「上合梅」壺名中的「上」,就有「上貨」的含義。名師少,作品亦少,故「上貨」不多,但當今市場代工壺不少,壺友需要擦亮雙眼。
4、藝術製品
製作技術不一定精湛,使用功能不一定完美,所用泥料也不一定考究,但造型體現了獨特文化,視覺形成了奇異效果,製品蘊含了藝術造詣。多為一些博物館收藏,展覽會、博覽會頒獎作品,展現的是奇思妙想的藝術風格。
相信了解紫砂壺等級四品的區別對正確選購、收藏紫砂壺會有所裨益。
紫砂藝人就像書法家,完成一件作品可能會「用時不長」,但這種「不長」是基於很長時間的專心學習和訓練。紫砂壺不是製作時間長就一定好,也不是製作得快就一定好。紫砂壺「值錢」與否,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壺本身包含的藝術要素。實用品的價格就便宜些,有把玩價值、能讓人喜歡的壺就一定會貴一些。名師的作品,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壺,價格就會更高,甚至可以創出天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