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與陶瓷的區別

2021-02-27 茶博士品茶坊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推送文章由網絡收集整理而來,僅用於分享,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在文末註明所轉處的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儘快刪除處理,謝謝!

一、原材料方面:

用紫砂泥製作的紫砂茶壺,它是介於陶和瓷之間屬於半燒結精細「炻器」,其材料的礦物化學組成含富鐵的粘土—石英—雲母系,礦物中所含玻璃相較少,正由於大天然神功配置,經物理、化學測試,紫砂泥具備良好的可塑性,較小的乾燥收縮率,生坯強度高,透氣性好,焙燒溫度範圍值寬等特點。

 瓷質材料,因花崗巖經長期熱液變化而天生的瓷石,是一種由石英、絹雲母、高嶺土、長石等礦物組成的聚合體,礦物中所含玻璃相較多,其本身含有的成分就已構成瓷的要素,並且具備了瓷工藝與燒成所需的性質。而紫砂壺在實用功能方面顯現出的四個特性也是瓷壺所不可能達到的。


二、焙燒溫度方面:

紫砂壺燒成溫度一般在1160℃—1200℃,而瓷壺燒成的溫度約在1200℃—1400℃,遠遠高於紫砂壺燒制的溫度。紫砂壺與瓷質壺,燒制溫度的不同,也給成品帶來一定的區別,陶器並未完全燒結,而瓷器胎體已完全達到瓷化程度。故成品紫砂壺,敲擊時發出悶聲,硬度較差,而成品瓷壺敲擊時發出聲音清脆、動聽、嘹亮,硬度強,用鋼刀劃其表面很難留下刀痕。

三、透明度方面:

紫砂壺不具備透明性特徵,即使薄如蛋殼,亦不能透明,而瓷壺不管厚薄,皆有半透明之特徵。


四、外觀色與造型方面:

紫砂壺,其砂而不澀,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細而不膩,質堅如石,色質儒雅,裡外不施釉,素麵素心,意味雋永,追古思今,人靜融性,宛若端莊天真的採菱村姑。瓷壺質地堅白,裡外施釉,且釉彩豔繁,恰似京劇舞臺上盛飾的花旦,又因原材料本質區別,決定了瓷壺不管在實在用功能,型款多樣性等方面都大大遜色於紫砂壺。


 附加說明:

一、試驗前兩種茶壺均經由沸水清洗和陽光照曬消毒,注茶後兩壺壺口用消毒棉密封,處於天然狀態。

二、測定茶汁PH值應用精密試紙,觀察兩種茶壺注茶後茶汁的PH值變化。

三、茶汁的色、香、味,變質發餿現象,因無適合儀器可測,採取現場直感觀察方法。

 PH值的變化,茶汁的PH值由中性向弱酸性轉化,是因為茶葉中丹寧溶出的結果,損害茶汁的質量,紫砂壺注茶時PH值從7下降到5.5需5—6天,而瓷壺注茶後僅1—2天,PH值很快從7下降到5.5。

 光彩變化:兩種茶壺注紅茶時,紫砂壺內茶汁由紅棕色變成紅褐色,瓷壺則由紅棕色變成黑褐色;注綠茶時紫砂壺內茶汁由綠色漸變成棕色,瓷壺內茶汁初泡時易變黃色,時久而變黑褐色。

 香味變化:在15℃室溫下,紫砂壺歷經五天後仍有香味,而瓷壺二天後香味則淡,紫砂壺泡綠茶保持茶香味的功能大於瓷壺。

 茶執法艘變化:兩種茶壺同時進行消毒—注茶—用消毒棉封鎖戶口、壺嘴,讓壺內茶汁處於天然狀態。在高溫下(33℃—35℃)紫砂後五天後茶汁才發餿,瓷壺2—3天已有餿味,以上試驗說明紫砂壺泡茶在色、香、味保持功能上均優於瓷壺。

轉自砂軒文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柴燒紫砂壺與普通紫砂壺的區別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韻,一鍵關注本帳號柴燒紫砂壺的工藝,最早可追溯至上千年。紫砂壺最早就是利用龍窯,柴燒的方法燒制。最早的紫砂壺是與粗陶一起燒的,導致壺體表面受火不均,成色不一。之後從李茂林開始,使用匣缽燒制,才使紫砂壺不受其他雜質影響,光滑如一。現在的紫砂壺基本由電窯或者氣窯燒制,統一溫度控制,出來的紫砂壺成品率較高,色澤統一,不易產生殘次品,但都缺少了自然的韻味,就同煮米飯一樣,柴火燒的就是比電燒的多了一絲柴火香。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那麼這四類壺存在哪些區別呢?用 料 材 質▲宜興紫砂壺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屬雙氣孔結構,其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茶葉的溫、色、香、味就都被▲紫砂壺製作工藝:圍身桶宜興紫砂壺採用打泥片的方式,更容易做出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壺型。
  • 紫砂每日談170:紫砂壺等級的區別
    紫砂每日談在之前的154期至159期比較詳細的介紹了收藏類紫砂壺等級的劃分要素,聊到了紫砂壺收藏的大致規律,先由「純品」入手,再逐步向「精品」、「名品」、「藝品」、「珍品和稀品」深入。今天我們從實用消費、鑑賞收藏的角度繼續聊聊紫砂壺等級的區別。
  • 喝茶是用陶瓷茶具好呢?還是用紫砂壺比較好呢?你怎麼選擇?
    茶具的選用優選的是陶瓷和紫砂,作為傳統式茶具中的倆位「超重量級隊員」,到底誰更使你滿意呢!紫砂和陶瓷的相互關係是什麼?最先要搞清楚,陶瓷包括了陶器和瓷器二種,二者的差別取決於,應用原材料和燒制溫度不一樣,二者缺一不可。
  • 陶瓷上釉之爭:你家的紫砂壺上釉嗎?
    陶瓷,無論是陶器還是瓷器,皆可上釉。其實就是在陶瓷表面形成一種「玻璃質」,所上的釉與泥胎的膨脹收縮率一樣就行。至於上釉和沒上釉的陶瓷,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這就得看具體用途了。現代的陶瓷器物主要用來當家居裝飾物、餐具、茶具等等,提到茶具,陶瓷材質的茶具成為愛茶之人的首選。從古至今,茶與陶瓷之間一直都有緊密的聯繫。
  • 紫砂壺比不過紫陶壺?不同材質的壺具泡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喝茶時常常聽人說,不同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會有很大的區別,具體區別在哪一直沒有體驗過,於是在南茗佳人內部知識分享會之際,特測評了三款不同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的區別,和茶友們分享測評結果。綜上,三種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時在香氣、滋味上確實存在一定區別。香氣方面紫砂壺、柴燒壺泡茶較氣燒紫陶壺泡茶呈現的香氣更加濃鬱高揚。滋味方面氣燒紫陶壺泡茶:茶湯甜度、潤度、柔軟度好,但茶湯滋味較平。柴燒紫陶壺泡茶:茶湯整體的厚度、甜度、柔潤度表現俱佳,層次豐富,回甘生津強烈,氣韻清勁,體感舒適。
  • 漫談紫砂壺——泥料
    就是說;前兩個條件只能說明是含有鐵質的礦物或陶土;只有紫砂礦才有的、與陶土礦區別開來的本質特徵是後面的條件,就是具有晶相砂性。在丁蜀往長興方向的湖滏也有紫砂礦區,大家熟悉的臺西其實也就是黃龍山山腳的臺西村,臺西礦井也就在1~5號井周邊不同的礦區的泥料有無區別,哪個礦區更好?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定律,趙莊的朱泥,四號井的底槽清,寶山的紅黃泥,降坡崗的降坡泥,南山的紫泥,野山礦區的紅皮龍,每個礦區都有其自己的著名泥料,不存在哪個礦區的泥料最好。
  • 宜興陶瓷博物館收藏的國家一級文物 風卷葵紫砂壺
    《風卷葵》是宜興陶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它高10.6釐米,口徑6.7釐米,容量520毫升,蓋印「楊氏」。這把壺採用珍稀紫砂礦料天青泥製作而成,是紫砂花塑器中的經典之作,乃出自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紫砂壺製作女藝人楊鳳年之手。
  • 周庚大紫砂壺作品賞析(組圖)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宜興市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  1990年棄教從藝,期間到南京藝術學院北京清華大學函授深造,從陶藝理論上得到了較為系統的灌輸與提高,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從傳統工藝中吸取創作原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並且掌握了紮實的制壺功底,後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為師,得其精心指導。潛心研究探索民族傳統紫砂文化。
  • 幾十塊錢能買到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嗎?
    現在市面上出現很多廉價的紫砂壺,幾十塊的壺。它們是真的嗎?從製作工藝上看,這些廉價的紫砂壺採用灌漿工藝製成,是用極細膩的泥漿倒入石膏模型中批量脫模成型。因此價格越做越便宜。很多紫砂壺愛好者的第一筆學費就是花在了灌漿壺上。
  • 茶具紫砂壺分類
    單材料就有紫砂,陶瓷,陶土,金屬,木器這些。器型有花貨,光貨,提梁,執柄這些。而提梁又分軟提梁和硬提梁,花貨也分明花和暗花,所以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吧。花貨 明花紫砂壺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這是因為紫砂壺透氣性好容易吸附,但也因茶就壺既也因壺就茶。玩紫砂壺的圈子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的規矩。
  • 紫砂壺黑幕被曝光宜興清「害群之馬」(圖)
    「行業內幕」進行了曝光:報導稱,一些宣稱「原礦紫砂」的紫砂壺很可能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原料。  央視曝光:  「紫砂壺」重金屬異常  繼5月5日央視播出了《圖鮮亮,大量紫砂壺被添化工原料》,5月30日及31日,央視節目又接連對宜興紫砂壺的一些行業內幕進行了曝光。據報導,宜興市早在2005年就禁止開採當地的紫砂礦產,因此現在市面上紫砂越來越少。
  • 同是紫砂壺 價差緣何大
    本專欄撰文 本報記者周菁  宜興紫砂壺和中國的景瓷早已是天下聞名了!可是,有的紫砂壺在拍賣市場上能叫價幾十萬元,有些賣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壺也就幾十元。同是紫砂壺,價格何以相差那麼大呢?  現在有很多人誤以為凡是陶壺都是紫砂壺,其實不然。用江蘇宜興紫砂陶土燒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舉世公認的質地最好的茶具。
  • 獨特的柴燒工藝,能讓紫砂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本是形容鈞瓷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而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柴燒出品的紫砂壺,在不同溫度之下,展示出千差萬別的眼色肌理。什麼是柴燒?柴燒是我們陶瓷最古老的窯燒方法,最早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 零基礎學茶道——古今紫砂壺名家解讀
    古代紫砂壺名家紫砂壺在其發展歷程中,歷經沉浮,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種手藝並沒有失傳,代代傳承了下來,而且在不同時期都得到了進步和發展。這些都得益於眾多紫砂壺藝人和傳承者的繼承與發展,開拓與創新。以下我們來了解幾位有代表性的古代紫砂壺名家,通過他們,紫砂壺的發展脈絡也可見一斑。
  • 問壺說:每十把紫砂壺就有六把是機車壺,機車壺到底算不算紫砂壺
    另外從生產體系上來說日用陶器的生產體系和紫砂壺的生產體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產體系。日用陶器屬於工業生產體系,紫砂壺屬於手工業生產體系。但總有一些聰明人看到了其中的共通點,通過對傳統陶瓷廠生產日用陶瓷的機器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制,使其適用於紫砂壺的生產,同時對紫砂泥性也進行了改造,現代機車工藝由此成型。
  • 顧景舟紫砂壺你知道有哪些嗎
    1951年,因為有在標準陶瓷公司工作的經歷,顧景舟由同輩顧浩元推薦,應聘上海天原化工廠(德國人創辦),考試合格,但體檢時發現有肺結核病而最終沒有被錄用
  • 我們為什麼要用紫砂壺泡茶?
    陶瓷工藝工程師和食品工程工程師做了聯合實驗,用三個月的時間對宜興紫砂茶具實用功能作研究,應用TC-PⅡG全自動型測色、色差計等檢測手段,選用宜興紫砂壺、宜興硃砂壺、白瓷壺、玻璃杯四種茶具,衝泡綠茶、紅茶、烏龍茶,來測定茶湯中的色、香、味,水浸出物,即茶湯、茶色、茶多酚、咖啡鹼、還原糖、茶氨酸、茶乳酪等項目含量的測定。
  • 紫砂壺含毒? 業界稱:有毒的是「化工壺」
    原標題:紫砂壺含毒? 業界稱:有毒的是「化工壺」 紫砂壺泡茶別有韻味,但沒有一定的紫砂鑑賞能力,小心會上當 羊城晚報記者 王俊偉 攝 紫砂壺有毒?媒體最近關於「毒紫砂」的報導,一石激起千層浪。珠三角雖然不產紫砂,卻是紫砂壺消費重鎮。
  • 大益益工坊:紫砂壺+茶文化 打造精緻茶生活
    本著這樣的理念,大益在江蘇宜興成立了大益宜興益工坊陶瓷有限公司,以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深度融合,致力於演繹更多精彩豐富的「茶生活」。而大益選擇在江蘇宜興打造益工坊,不僅是因為宜興是紫砂壺的搖籃,茶文化氛圍自古厚重,還因為宜興處於長三角的中心地區,交通便利又能輻射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