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比不過紫陶壺?不同材質的壺具泡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1-01-09 南茗佳人
氣燒紫陶壺
柴燒紫陶壺
紫砂壺

喝茶時常常聽人說,不同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會有很大的區別,具體區別在哪一直沒有體驗過,於是在南茗佳人內部知識分享會之際,特測評了三款不同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的區別,和茶友們分享測評結果。

壺具分別是:氣燒紫陶壺、柴燒紫陶壺、紫砂壺,因每個壺的容量大小不一樣,所以根據實際情況投茶量做了適度調整,氣燒紫陶壺投茶為8克,柴燒壺為9克,紫砂壺為10克。

茶品為2005年南糯山古樹春茶《淳真年代》。

2005年南糯山古樹春茶《淳真年代》

正式進行對比衝泡、品鑑,衝泡水溫在95-100℃,沸水靜置10-20秒。

氣燒紫陶

湯色

隨著衝泡次數和時間的增加湯色由淺黃至黃亮

香氣

香氣純正沉穩,以乾果甜香、蜜香為主

滋味

1-4泡(迅速倒出茶湯)

茶湯入口甜香、蜜香純正,滋味飽滿,甜純、柔潤,茶湯無苦澀,咽下茶湯後舌面後段回甘生津徐徐而生,喉韻甜潤持久。

5-7泡(迅速倒出茶湯)

茶湯入口甜香顯著,滋味飽滿,湯感柔甜、圓潤,咽下茶湯,舌面後段澀味顯,舌面回甘生津較1-4泡有所增強,喉韻寬闊,氣韻稍顯。

8泡(悶泡20秒左右)

茶湯香氣沉穩,滋味飽滿甜純,湯感柔、甜,咽下茶湯後舌面回甘生津綿長,喉韻寬闊、悠長,氣韻舒適。

柴燒紫陶

湯色

黃亮(帶點橙色)

香氣

香氣濃鬱高揚,以乾果甜香、蜜香為主

滋味

1-4泡

(迅速倒出茶湯)

茶湯入口是濃鬱的蜜香、乾果甜香,滋味醇厚飽滿,湯感厚、有層次,咽下茶湯後舌面後段回甘生津迅速且強烈,澀感顯而易化,齒頰留香持久、掛杯香持久,喉韻寬闊、甜潤,氣韻舒爽,體感顯(手心、後背發熱等)。

5-7泡

(迅速倒出茶湯)

茶湯入口甜香濃鬱,滋味醇厚飽滿,湯感潤、甜,咽下茶湯,舌面、兩頰依舊有很強烈的回甘生津,氣韻清勁,體感舒適。

8泡

(悶泡20秒左右)

香氣有所延續,滋味醇厚飽滿,茶湯甜潤、甜、柔,喉韻甜潤、寬闊悠長,氣韻、體感舒適,協調度好,耐泡度佳。

紫砂壺

湯色

隨衝泡次數、時間的增加由黃亮逐漸加深,最後為黃橙

香氣

香氣濃鬱高揚,以蜜香為主、攜著乾果甜香、縷縷陳香

滋味

1-4泡

(迅速倒出茶湯)

入口蜜香、甜香濃鬱高揚,滋味濃強飽滿,湯感純淨、細膩、厚、甜潤,咽下出湯後舌面及喉嚨甜感強烈,澀顯而易化,回甘生津強烈,齒頰留香。

5-7泡

(迅速倒出茶湯)

茶湯含香呈現陳香,滋味醇厚飽滿,湯感厚、甜、潤,咽下茶湯後喉頭及舌面甜感顯著持久,澀感顯而易化,回甘生津持久,喉韻甜潤、悠長,氣韻、體感強烈持久。

8泡

(悶泡20秒左右)

茶湯香氣依舊,滋味濃甜飽滿,湯感厚、潤,咽下茶湯後舌面回甘生津綿長持久,喉韻寬闊、甜潤持久,氣韻清勁,體感顯著。

綜上,三種材質的壺泡同一款茶時在香氣、滋味上確實存在一定區別。

香氣方面

紫砂壺、柴燒壺泡茶較氣燒紫陶壺泡茶呈現的香氣更加濃鬱高揚。

滋味方面

氣燒紫陶壺泡茶:茶湯甜度、潤度、柔軟度好,但茶湯滋味較平。

柴燒紫陶壺泡茶:茶湯整體的厚度、甜度、柔潤度表現俱佳,層次豐富,回甘生津強烈,氣韻清勁,體感舒適。

紫砂壺泡茶:滋味濃強飽滿,茶湯厚凝聚成股、湯含香馥鬱高揚,喉韻寬闊、悠長,氣韻強勁,因紫砂壺保溫性能好,茶葉中澀味物質溢出較多,稍顯澀感。

出現區別是因為三種材質的壺,在燒制時所用泥料、燒制的溫度等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泡茶時會對茶的香氣、滋味產生一定的影響,到我們去品茶滋味就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區別。

測評所用的紫陶壺和柴燒紫陶壺,雖然都為紫泥,但因每個制壺師傅,都會有不一樣的泥料調配秘方,也就導致每個人燒制出來的的壺,會存在差異。

從測評的兩個壺外表上看,氣燒紫陶壺外表面溫潤、細膩,但外壁較薄;而柴燒壺表面有砂礫感,但因落灰、火痕等窯變色彩變得豐富且獨特。

市面上我們所見到的紫陶,燒制溫度一般在:1150~1300℃左右,測評所用的柴燒壺燒制溫度接近1200℃左右,而氣燒紫陶燒制溫度在1000℃左右。

測評所用的紫砂壺採用紫泥,燒制溫度在1150℃左右,從外觀上看,細膩油潤,外壁稍厚。

從燒制溫度上看,紫砂壺和柴燒壺泥料熔點較高、密度大,較為耐燒;氣燒紫陶泥料熔點低、密度小,與前兩者相比更不耐燒。

而不同的壺具材質密度、厚度、散熱性能等對茶葉香氣、滋味有著不一樣的影響。

所以,氣燒紫陶壺泡茶甜潤突顯;紫砂壺泡茶茶質容易溢出,香氣濃鬱、滋味表現較為濃厚;而柴燒壺表現平穩,香氣、滋味表現較為協調。

挑選意見:茶友可根據個人喝茶習慣來選擇壺具

口感偏輕,喜歡甜潤度好,茶湯無苦澀感的可選氣燒紫陶壺;

口感偏重,喜歡茶湯濃強飽滿,有層次、厚重感的可選紫砂壺;

口感適中,喜歡茶湯有甜潤度、厚度的同時,能接受滋味醇厚飽滿,氣韻勁道的可選柴燒壺。

以上便是南茗佳人內部分享會,對「不同材質的壺具泡茶區別」的測評,更多壺具相關知識,可諮詢挽月或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泡茶選紫陶壺還是紫砂壺?口感上有什麼區別?
    紫陶壺與紫砂壺作為泡茶的利器,深受廣大茶友的喜愛。紫砂壺講究「紫玉金砂」的質感,紫陶壺彰顯雕刻打磨的「書畫神韻」。兩者差異究其根本無外乎工藝和原料兩方面,工藝和原料不同,自然也使得衝泡普洱茶時有所差異。
  • 建水紫陶適不適合泡茶?適合泡什麼茶?
    自己做紫陶茶具有一年多,接觸紫陶的話是更早,應該有個五六年了!自己的第一把建水紫陶壺作為電商每天都要回復顧客的各種問題,買紫陶茶具的,問的最多的就是紫陶壺、紫陶蓋碗適合泡什麼茶在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建水紫陶是適合泡茶的,但是泡什麼茶確實是有講究的!作為四大名陶之一,很多買家會跟紫砂壺作比較,紫砂屬於石質砂料,質感較為粗,紫砂泥是風化後的黏土,砂是石英晶體和沒有風化的黏土,和紫陶相比黏性不好,透氣性能好,冷熱可以急變。
  • 茶具選對了,泡茶就是好喝
    泡茶核心四要素:水溫、茶水比、浸泡時間。每一個要素都和茶具有關,常用的泡茶器具有蓋碗、紫砂壺、紫陶壺、飄逸杯以及玻璃杯等。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它們適合泡什麼茶?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茶具。材質認識器物要回歸到材質本身:蓋碗大部分都以瓷為主,紫砂壺與紫陶壺則由陶土製成,飄逸杯為玻璃或者塑料。
  • 不同材質的壺煮水泡茶到底有何區別?
    自古以來,泡茶不僅用水、用具極其講究,而且煮水器具的材質也有所講究,為什麼如此講究?不同材質的燒水壺泡茶究竟有沒有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實測一番。特拿銀壺、鐵壺、不鏽鋼壺泡南茗佳人2016年《景邁》秋季生茶和2018年《瓊芳》熟普做一個實驗對比,結果僅提供參考。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用紫砂壺泡茶,有什麼好處嗎?
    紫砂壺將書法、篆刻、繪畫集於一體,表現在紫砂壺上是集中了中國文化精粹,紫砂造型藝術將這許多中國文化的精髓統一在一起,構成了極其高雅的文化藝術氣質,折射出中國古典美學崇尚質樸,崇尚自然的藝術靈光。紫砂壺,是宜興當地一門傳統的手工行業,從漢晉時期就開始燒制陶器,自宋代開始一直燒制紫砂器皿至今。那麼用紫砂壺泡茶有什麼好處,紫砂壺是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那麼紫砂壺泡茶有什麼好處呢?
  • 我們為什麼要用紫砂壺泡茶?
    白居易詩裡寫「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是很準確的描述。那紫砂壺能不能使茶「韻」更佳?換句話說:紫砂器泥料材質的特殊構造真的能給泡茶帶來一定的功能嗎?測定結果列於下表:單位:(mg/100ml)結論:茶氨酸含量多寡對茶湯的鮮爽味影響很大,在茶湯中有近二十種游離胺基酸,其中茶氨酸含量約佔總量的50%,他是茶的特徵胺基酸。從測定結果可見,用紫砂壺泡茶的各種茶湯中茶氨酸溶出量約高於瓷壺、玻璃杯的10-20%左右。
  • 用紫砂壺泡茶有哪些好處?
    原標題:用紫砂壺泡茶有哪些好處?   紫砂壺泥質天成,用深藏在當地山腹之中特有的紫、紅等彩泥,加工成型,再放到1100至1200℃的高溫窯爐中燒成陶。   由於泥料中含有氧化矽、鈉、鉀、錳、鎂等多種化學成分,燒後的成品赤如紅、紫如葡萄、赭如墨菊、黃如柑橙,絢麗多彩,變幻莫測。
  • 半個月沒用的紫砂壺居然發黴了,是不是泥料有問題?還能泡茶嗎?
    對於紫砂壺發黴這件事,想必很多壺友都遇到過。就隨手放置一邊半個月沒用,再次打開紫砂壺居然就發黴了。心中不禁疑慮重重,是不是自己的壺泥料有問題?畢竟,紫砂壺不是號稱:隔夜不餿,暑夜不起苔膩嗎?還有,發黴的紫砂壺是否還能繼續用來泡茶呢?
  • 為什麼都說泡茶用紫砂壺最好呢?
    明朝中後期之後,盛行用茶壺泡茶。以茶壺泡茶是對飲茶方式 的改善和提升。最先,用壺泡茶比盞更宜在防寒保暖;次之,用壺泡茶有益於避免浮塵掉入茶水;其三,茶壺的密封性更好於茶盞,能夠維持茶韻而避免渙散。因而,用茶壺泡茶迅速獲得好評,並變成時尚。而伴隨著茶壺泡茶的好評,宜興紫砂壺一躍變成飲茶的首要器具,為何獨取宜興紫砂壺?明朝周高起說:「陶曷取諸?
  • 你平時用哪種材質的茶具泡茶?關於茶具材質的好處,你知道多少?
    古人初飲茶之時,直接用做飯的器具煮茶,用飯碗水瓢飲茶,到了漢朝,才最早出現了「茶具」這一名詞,人們用陶土燒制專門的茶具,到了隋朝,又開始用起了金銀茶器,宋朝瓷器製作技藝高超,此後又有了瓷器茶具。現如今,我們可以選用的茶具更是種類繁多,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材質,真可謂是琳琅滿目。不同材質的茶具,都有它獨特的性質跟功用,它的優點也是無可取代的。
  • 紫砂壺與陶瓷的區別
    而紫砂壺在實用功能方面顯現出的四個特性也是瓷壺所不可能達到的。二、焙燒溫度方面:紫砂壺燒成溫度一般在1160℃—1200℃,而瓷壺燒成的溫度約在1200℃—1400℃,遠遠高於紫砂壺燒制的溫度。紫砂壺與瓷質壺,燒制溫度的不同,也給成品帶來一定的區別,陶器並未完全燒結,而瓷器胎體已完全達到瓷化程度。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柴燒壺泡茶?
    現在有很多的壺友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柴燒壺泡茶?我覺得總體原因可以歸納如下幾點:陳朝超柴燒泥料安全保真,沒有添加,自然天成,這個是柴燒壺的根本:日常生活中用來泡茶的茶器很多,比如宜興紫砂壺、建水紫陶壺、瓷壺、玻璃器、蓋碗等器皿,現在很壺友選擇用柴燒壺泡茶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柴燒泥料天然健康
  • 新熟茶和老熟茶的衝泡方法有什麼不同?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新熟茶和老熟茶,會呈現不同的色、香、味、韻,因存在多方面的差異,衝泡方法也存在差異。①選用不同的茶具新熟茶,試茶用蓋碗,品茶用紫砂壺。用蓋碗試新熟茶是為了方便快速出湯,從而避免內含物過多浸出導致次茶湯過濃;品飲用紫砂壺是因為紫砂壺具有吸附性,能夠減輕新熟茶的堆味。
  • 紫砂壺:什麼是「熟湯氣」?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百科全書,一鍵關注本帳號  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於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的證明。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
  • 泡茶用什麼茶具好呢?
    隨著茶文化的廣泛傳播,泡茶用具也變得五花八門,那麼用哪一種茶具泡的茶才好呢?接下來隨【昔和君】一起來看看各種茶具的優缺點吧。一、金屬茶具金屬茶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歷史上有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是鐵、錫材質的茶具。錫材質的一般製成茶葉罐使用,鐵壺純手工打造,一直被當成傳統工藝發轉至今。
  • 紫砂壺為什麼一直被大眾所鍾愛著?
    那紫砂壺到底有何優越性,才使得人們這麼喜歡它呢?人們在泡茶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以下五大優點:高含鐵量的紫砂泥,經1200℃左右的高溫燒制後,分子重新排列,形成鱗片狀結構,並生成大量開放式和封閉式的雙重氣孔,獨特的高緻密度的多孔狀物理結構具有較強的吸咐力。因為有雙重氣孔,透氣不滲水,故泡茶時色不變異、香不渙散、味不耽擱。能長時間保持茶的色香味,相對推遲了茶葉的變質發餿。
  • 建水紫陶柴燒與白泥柴燒泡茶口感上有區別嗎
    建水紫泥和建水白泥兩種都屬建水紫陶,但因泥料配比不同與燒結溫度不同、微量元素佔比不同,所導致的陶內部結構與顏色和實用性均不同,且適合泡不同類型的茶葉。那這兩種壺泡茶口感上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今天就用這普洱茶做分析。
  • 喜歡喝茶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喜歡喝茶的女人喜歡紫砂壺嗎?
    要說茶壺的話,光是材質,就有幾大類。紫砂壺的材質,被不被女人喜歡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太好說。要小約來說的話,小約是喜歡的。但小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他們更喜歡亮亮的瓷器茶壺,看起來更為精緻美觀一些。
  • 「紫砂壺」泡茶會致癌!致命紫砂壺教你如何分辨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報導,說是用保溫杯泡茶會破壞茶葉中的茶多酚、維生素以及咖啡因等「營養成分」,浸泡時間太久,茶葉可能會釋放出重金屬來破壞健康,甚至致癌。先不說這個報導屬不屬實,但是在眾多茶具中,專家首推的「泡茶神器」一定是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