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上釉之爭:你家的紫砂壺上釉嗎?

2020-12-20 馬丁樂悠悠

釉,最早出現於商代。陶器作為日常使用的器具,上釉可以起到保潔、耐用的效果。陶瓷,無論是陶器還是瓷器,皆可上釉。其實就是在陶瓷表面形成一種「玻璃質」,所上的釉與泥胎的膨脹收縮率一樣就行。

至於上釉和沒上釉的陶瓷,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這就得看具體用途了。現代的陶瓷器物主要用來當家居裝飾物、餐具、茶具等等,提到茶具,陶瓷材質的茶具成為愛茶之人的首選。從古至今,茶與陶瓷之間一直都有緊密的聯繫。

紫砂壺始於明朝,紫砂壺與茶葉可以說是水乳交融,它非常適合用來泡茶。現代用的紫砂壺基本沒有上釉,而在明清時期,民間有嘗試給紫砂壺上釉。但上釉之後,紫砂壺的外觀效果遠不如素胎。而且釉層把紫砂天然透氣留香的特性給阻斷了,所以泡茶時的茶香也沒有那麼濃厚。所以從那以後,就沒有人再去研究給紫砂壺上釉。

在紫砂壺潮流正興的時候,市面上紫砂壺質量參差不齊、魚眼混珠,不良商家給低質量的紫砂壺上釉,以充當高品質的紫砂壺賣給辨別能力差的消費者。這種了風氣在市場上順水推舟,結果大家都認定紫砂壺上釉就是不好。事實上,上釉的紫砂壺泡茶的味道確實不如素胎紫砂壺。

至於茶壺上不上釉,這得分情況來做選擇,因為每個喜愛喝茶的人的品味習性都不相同。假如您一直鍾情於某種茶葉的話,紫砂壺可以作為首選,紫砂壺泡茶的優點就不再贅述;

假如您喜歡喝的茶品種多樣的話,建議選擇上釉的茶壺。上釉的茶壺不僅可以衝泡不同種類的茶葉,同時也可以欣賞到釉色之美。由於釉層與泥胎的膨脹收縮係數不一樣,上釉的茶會出現開片現象。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發現瓷器釉層的細微紋路每天都在發生改變,紋路的色澤也會因為衝泡的茶湯顏色而形成不同的開片效果。

前面說到上釉和開片,不得不提到汝瓷。汝瓷的釉面呈天青色為佳,給人一種古色典雅、低調柔和的質感。開片的效果十分細膩,近年來成為不少人喝茶的新寵。青澹汝窯的燒制工藝十分講究,高難度的燒制技藝與紫砂不相上下。汝瓷本在古代本是皇家貴族之器,隨著現代陶瓷生產工藝的提升,曾經的皇家之物也能走進大眾家庭,放在茶席間總會顯露出幾分貴氣。

縱觀歷史,陶瓷的發展總是會受到社會人文、科學技術的影響。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會發現,陶瓷的製造史同樣遵循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規律。在傳承文化精髓的背後,值得我們感謝的是,為此默默付出汗水與精力的人們……

相關焦點

  • 紫砂天目浴火曜變之謎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龍泰藝海陶瓷城,「原陶藝品」工作室的展架上,紫砂天目釉茶器在聚光燈下散發著誘人的光彩,琳琅滿目的紫砂茶器和不同的釉色,吸引著眾多外地客造訪。六旬老人孫如航,充滿自豪地用宜興普通話,向遊客們介紹著兒子孫研的得意之作。工作室的二樓,平頭、方臉、戴著眼鏡的小夥孫研,無暇顧及客人的造訪,專注地坐在拉胚機前,捧著一團經過他潛心配料調製的紫砂泥,製作著他正在研發的新品茶器。
  •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什麼嗎?其實,陶瓷雕塑屬於雕塑的一個分支,陶瓷雕塑的製作也有不少講究。現代陶藝講究「三玩」,即「玩泥、玩釉、玩火」。這一個「玩」字含義頗深。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陶瓷雕塑的製作過程。
  • 紫砂壺上的刻繪是手工刻的嗎?還是機器刻的?
    宜興紫砂壺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遇到的問題也是多多,今天我們說的就是紫砂壺的刻繪問題,刻繪也是紫砂壺裝飾方法其中的一種,就像國畫、書法一樣,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但是將書法、國畫搬到紫砂壺上,方寸之間,有很多人覺得就不可思議了,就懷疑可能是機器刻的,其實還是見識少了,欣賞水平沒達到,
  • 上釉也不簡單呦
    「千年瓷都」景德鎮,一直為各色陶瓷聞名於世,然而最令人痴迷的還是陶瓷在釉色上的變化,這神奇的變幻之術來自千年傳承,景德鎮也因瓷而繁榮了千年。 陶瓷工藝分為練泥、拉坯、印坯、利坯、曬坯、刻花、施釉、燒窯等七十二道工序。
  • 中國近代陶瓷雕塑的傳承與發展
    以釉上、釉下彩繪裝飾的有:青花釉裡紅、青花鬥彩、素三彩、五彩、古彩、粉彩、新彩;以高溫色釉裝飾的有:琺翠、霽藍、藍青、祭紅、郎紅、窯變花釉等,可以說彩繪、色釉、裝飾於瓷雕的風格已經成熟。造型和彩繪相結合,產生了豔麗華貴、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並體現了較強的平民意識,增強了藝術性與商品性的結合。
  • 紫砂壺上殘留的茶漬清洗不掉?試試這種方法吧
    日積月累,紫砂壺內外的茶漬就殘留其中,影響美觀不說,細菌的滋生更是影響人體健康。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茶漬洗不掉,茶垢清不了,到底該怎麼辦呢?不著急,紫砂壺茶垢清洗小妙招分享給你!第一步,在乾淨的盆裡或者鍋裡放入需要清洗的紫砂壺,然後在壺內外各投入一勺小蘇打粉;第二步,在盆裡或者鍋裡加入滿滿的沸水,浸泡十分鐘左右;第三步,用軟毛刷在紫砂壺上內外刷,茶垢會分解;第四步,拿出紫砂壺用茶巾內外擦拭,如此茶垢,茶漬也就清洗掉啦!如果不想自己的紫砂壺布滿茶垢,一定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1.
  • 文化發現|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說「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什麼是鈞花釉?什麼是釉上釉?釉上釉創意本初的願望是多一些色彩,並沒有奢想達到窯變的效果。但出窯時的瓷器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一變化再次啟迪陶瓷藝人,可以在陶瓷上通體施釉上釉,甚至多層施釉。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文章來源: 六一堂中國有四大名陶,江蘇宜興紫砂,雲南建水紫陶位列其中。景德鎮瓷質茶具,同樣是我國優質茶具的代表。近年來,深藏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潮州朱泥壺造型簡潔,富有精緻小巧之韻味,也逐漸被市場接受和認可。那麼這四類壺存在哪些區別呢?
  • 紫砂壺上的「茶垢」,到底要不要把它清洗掉?
    而有些壺友用茶水淋完壺之後,也不及時的擦拭,結果時間一長壺上全是茶垢,非常難看,卻聲稱這才是真正的養壺的方法,那麼紫砂壺上的茶垢究竟要不要清理?為此老李來跟大家聊聊這方面的話題。
  • 中國陶瓷之釉下彩
    釉下彩是在成型的素胚上用陶瓷顏料進行彩繪、貼花等進行裝飾,又在這圖案上施上一層釉水,入窯經1200攝氏度至1400攝氏度的溫度燒制,燒制出來的圖案被釉層包裹著,在釉的下面,稱為釉下彩。釉下彩陶瓷表面平滑光亮、陶瓷晶瑩透亮。釉下彩是傳統陶瓷的主要裝飾手法之一。
  • 兄弟同心傳承與創新 紫砂琺瑯彩繪再現藝術之光
    設計作品在第四屆全國包裝裝潢展評上榮獲銀獎,並多次獲得北京之星獎,1997年被北京市總工會授予愛國立功標兵稱號。邵京波則在車間幹了三年後重返大華陶瓷美術經營部,在這期間,接觸到了多種陶瓷彩繪和裝飾方法,增加了見識和實踐經驗。1990年邵京波調入北京市民政局下屬的一個工藝美術廠,從事書畫裝裱古籍印譜製作、國畫臨摹等工作。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上的刻繪你知道多少?
    紫砂可以說是一門糅雜了中國許多傳統文化的集合體,將一小小的紫砂器具承載力傳承千百年的中國經典傳統文化。將繪畫、書法、篆刻、鏤空、泥繪彩繪、鎏金等等等等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充分的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體現了傳統藝術的高超技藝。 今天紫先生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紫砂壺上的刻字刻繪。
  • 古陶瓷鑑定研究——清代的幾種常見釉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康熙漿白釉清康熙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郎窯紅無論瓶、碗、盤各種器物的底足旋削十分講究,保證流釉不過足,因此郎窯紅器的施釉技術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稱。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他在婚姻上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其擇偶標準晚年也與小輩閒聊過,要求身材修長性格文靜、賢惠能理家的女子。1964年,年近50的顧景舟與勤勞樸實、賢惠能幹的徐義寶女士結合。1942年,國難時期,顧景舟赴上海標準陶瓷公司任雕塑室技師,工作是翻制模具。當時他月薪100元大洋,這是非常高的薪水,足以養活父母和兩個弟弟。他一個人在上海,閒暇時做壺。
  • 如何選購電燉鍋 電燉鍋紫砂好還是白瓷好
    可您知道如何選購電燉鍋嗎?首先是電燉鍋容量的選擇,平常吃飯的碗大概0.3L左右,需要選購的容量大概是0.3*人數*碗數(人均),但是也要預留未來容量。其次是電燉鍋內膽的選擇,目前紫砂電燉鍋和白瓷電燉鍋在家庭中較為常見,那電燉鍋白瓷的好還是紫砂的好?你了解電燉鍋嗎?
  • 柴燒之韻,需細細品味
    人們愛柴燒,因它的獨特之美。任何一個都獨一無二原色,才是內心深處最真的感動!柴燒是指那些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作品可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製作柴燒土:柴燒專用之陶土多,經陶者自行調配,考量的是紫砂陶土耐熱溫度、柴窯屬性、薪柴總類等;追求的是讓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敦厚、沉穩內斂的柴燒之美。
  • 萬代名瓷之首冠——祭紅釉觀音瓶
    祭紅是景德鎮的陶工在明宣德時期創燒的著名紅釉品種,它是以銅為著色劑,生坯上釉,置於還原焰氣氛中,在1250℃-1280℃溫度下一次燒成。祭紅色澤深沉穩定,不流釉不脫口,釉面也罕有龜裂紋理。祭紅釉又稱鮮紅釉、寶石紅釉、霽紅釉、積紅釉、醉紅釉,是一種極為名貴的顏色釉。
  • 古代陶瓷真偽鑑定之施釉工藝鑑定
    通過施釉,產品表面就變得平滑、光亮、 不吸溼、不透氣。同時在釉下裝飾中,釉層還能保護畫面,使之經久耐用,並防止彩料中有毒元素的溶出。如果使釉著色、析晶、乳濁、消光、開片等,還能增加產品的藝術性,掩蓋坯體不良的顏色,從而擴大陶瓷原料的使用範圍並提高產品的等級。古陶瓷的施釉方法主要包括塗釉、澆釉、浸釉、蕩釉和吹釉等。
  • 紫韻流芳: 曹婉芬的紫砂藝術人生
    紫韻流芳,曹婉芬領悟紫砂真諦,兼收各家之長,繼承前賢優秀,形成了大度雋秀、文氣內涵的個人藝術風格,成為壺藝大家,為我國的陶砂藝術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當時,「紫砂七老」之一的朱可心,他的家就在曹婉芬外公家的對面。有時候得了空,她就跑到對門看朱可心做壺,流露出對做壺的濃厚興趣,有時還忍不住自己也要動手捏起泥巴來。   從此,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朱可心對這個伶俐的小姑娘也特別喜歡,15歲時她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朱可心收她為徒,常常給她開小灶。
  • 陶不僅紫砂好,坭興陶也很好
    說起紫砂,它的名號響近國內外,喜好喝茶人,紫砂壺是家中茶臺上不可或缺的器具。但除了紫砂,華夏大地上還有著許多同樣精美的陶器,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產自廣西欽州的坭興陶就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紫陶、四川(現重慶)榮昌陶共同被評為中國「四大名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