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發現|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

2020-12-23 三泰樂人

為什麼說「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什麼是鈞花釉?什麼是釉上釉?

中國鈞瓷《荷葉碗》

鈞花釉: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窯變釉」,是通過不同性質的底釉和面釉而實現的。底釉就是普通的鐵或銅紅釉,面釉則是鈣、鎂含量較高而鋁含量很低的乳濁釉。

鈞花釉都有奇妙而多彩的流紋。有的藍鈞釉上會出現很多藍白交錯而絢麗多彩的流紋;紫鈞釉的色彩變化比藍鈞釉更加豐富,有的在紫紅色的背景上點綴著許多夾有藍白絲的紫紅色流紋,形成紫、紅、藍、白多種色彩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奇妙圖像,並有乳光現象,十分美妙生動,耐人尋味。

中國鈞瓷《雞心罐》

釉上釉:是在青瓷上點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為美妙靈動的斑點,進而使整件器物增添亮點。

釉上釉創意本初的願望是多一些色彩,並沒有奢想達到窯變的效果。但出窯時的瓷器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一變化再次啟迪陶瓷藝人,可以在陶瓷上通體施釉上釉,甚至多層施釉。這一創意,看似不經意,卻完成了制瓷藝人意想不到的偉大創舉,不僅使青瓷種類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點滴釉上釉的啟發,創製出了全新的鈞花釉。

中國鈞瓷《太白尊》

鈞花釉源於釉上釉,開創了中國陶瓷史上自然窯變的先河,成為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為鈞瓷釉面裝飾技藝洞開了無限空間。

起初,釉上釉,窯變出的開片、紋路等,是一種單色調的藝術境界,相當於青白瓷上的刻、壓花。隨著制瓷匠人們的睿智凝聚,釉料的多元化、多層次、多種施釉方法也隨之生發,特別是鈞瓷釉面自然窯變形成的釉畫更是神奇無比,很容易讓鑑賞者產生無限的遐想,也讓鈞瓷守藝人在創作中增添了無限希冀和期待。

中國鈞瓷《蟠桃洗》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雙層的也有多層的,有單種釉又有多種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斷創新變化,其釉畫形成有表層、中層、底層。因此,鈞瓷窯變出經典釉畫「鳳凰涅槃」、「寒鴉歸林」、「紅梅映雪」、「孔雀開屏」、「層林盡染」、「東海日出」、「風雪夜歸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紗」、「嫦娥奔月」、「蝶雙飛」、「禪師悟道」等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鈞瓷《祥龍鼎》

有了釉上釉創意出的鈞花釉,鈞瓷不僅由工藝品上升為藝術品,而且拓展出一片意境新天地。讓後來的「雨過天晴雲破處,諸般顏色作將來」、「雨過天晴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皆成為可能。鈞瓷釉畫有意境者為最,有意境則自成高格,自成臻品。

中國鈞瓷《蓮花盆》

今天,鈞瓷藝術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峰,成為稀世珍寶,成為國之重器,成為全球唯有中國能夠製作的瓷器奢侈品。鈞瓷之所以能感動世人,釉上釉生發的鈞花釉窯變,為鈞瓷的傳承、發展、繁榮提供了廣闊的藝術空間,功不可沒。意境是中國獨有的文藝美學理論,鈞瓷藝術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理論再一次被藝術所證明,藝術再一次為理論所概括,今天用之評論鈞瓷的釉畫尤為貼切。

相關焦點

  • 銅藍釉是對鈞釉的一次創新
    我注意到,雖然張老說的很全面,但關注最多的還是鈞釉:「釉色是鈞瓷的一大優勢,尤其是窯變釉,其他瓷種無法與你們相比。看,這件作品的呈色多麼豐富,用五彩滲化已經不能形容她了,那就用七彩紛呈吧。爐鈞釉本質上還是一種花釉。說起花釉,你們的唐鈞或者叫唐代花瓷就是一種花釉,只是施釉手法不同。
  • 從鈞釉作畫淺論鈞瓷的「窯內二次創作」
    鈞瓷是以銅紅釉和窯變作為身份標籤的。因有這個顯著特色,鈞瓷可以高傲的宣稱,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溫窯變釉瓷種。這個窯變,通常指的就是自然窯變。一什麼是自然?自然,是個哲學名詞,廣義指的是自然界, 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 包括物質世界及物質宇宙。亦指道家術語。"自然"的境界是一種自然而然、無為而自成的狀態。
  • 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張海潮先生帶您淺識鈞瓷
    鈞瓷誕生於河南省許昌市所轄禹州市境內,因城內的「古鈞臺」附近設有官窯燒造宮廷用瓷而得名。鈞窯當屬禹州當地市轄的神垕鎮一帶的窯廠最為集中和著名,禹州市境內已發現古鈞窯址147處,經過專家認定歷史上不同朝代的窯爐就有260多座。禹州的鈞瓷被稱為「國寶」、「瑰寶」,它以豔麗絕倫的紅釉,開創了銅紅釉之先河,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
  • 瓷中奇葩之窯變釉瓷:窯變無雙,獨一無二!
    嘉道朝及以後窯變釉瓷器的主要特色四、窯變釉的藝術審美特徵窯變釉, 也稱窯變花釉, 是清雍正時仿鈞窯釉色所繁衍出來的新品種。它是指瓷器在窯內燒成時, 由於所施釉料中除銅之外, 還含有鐵、錳、鈷、鈦等微量金屬元素, 在燒成過程中, 這些金屬元素自然結合, 使釉面呈現出不同的色調、花紋或斑點, 色彩斑斕。
  • 神垕鈞瓷,鈞釉研究40年,從地方國營,到一二廠的劃分!
    國營瓷廠擔負了鈞瓷復興的重任,一、二廠以日用瓷生產為主。由於國營瓷廠對鈞瓷研究生產的重視,使得鈞瓷技術比較優秀的藝人,盧光文,盧正興等也都留在了國營瓷廠,劉國珍在此期間參與了大量的鈞釉試驗工作。1962年,鈞瓷生產委員會成立,決定由國營瓷廠、鈞瓷一廠共同擔任鈞瓷生產任務。
  • 鈞瓷研究院:鈞、汝、官三釉一器工藝創立的意義
    鈞瓷、汝瓷、官瓷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三,在中國歷史上地位之高,影響之大無須贅述,三者各具鮮明的藝術特色,鈞瓷粗獷豪放、渾厚大氣、色 彩絢麗、意趣天成,汝瓷高雅莊重、自然內斂、純淨潤澤、素雅清逸,官瓷如玉似冰、精緻含蓄、靜安空 靈、典雅溫潤,同時它們都屬於青瓷系,相互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繫。
  • 窯變釉,瓷器中的瑰寶,獨一無二
    窯變釉為雍正官窯器創新品種,從仿鈞釉中演變出來,採用二次或多次上釉過程燒制。因釉料中的不同金屬元素窯燒時自然結合而成,顏色斑斕奇幻,以紫紅色為主。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著《陶成紀事》所載五十七種釉色,包括了這類窯變釉。
  • 鈞窯:世上最經典的16件鈞瓷鑑賞!
    2008年,鈞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鈞瓷始於唐代。在神垕瓷區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窯遺址,出土了灰燼、匣缽片、瓷器殘片等制陶瓷遺存。唐窯殘片與眾不同、自成風格。以罐、盤、碗、缽之類俱多。釉色則以褐為主,上有不規則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藍等色,揮灑自然、有煙雲變化之美感,瑩潤典雅,耐人尋味。這就是唐花釉瓷。
  • 彩釉瓷與鈞瓷之間區別
    因為彩釉瓷是在鈞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雖然如此,彩釉瓷與鈞瓷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麼,其區別在哪裡呢?1.彩釉瓷的釉用基礎原料與鈞釉基本相同,但所用著色劑的種類卻比鈞釉多很多。
  •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鈞都神垕的「垕」字怎麼讀?
    與其他瓷品不同,鈞瓷以其獨有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窯變藝術特點,而廣受陶瓷愛好者喜愛。禹州市地處中原腹地,自然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中醫藥歷史悠久,擁有中藥材種植、採集、加工的悠久歷史。北宋時期,花釉瓷經過長時期的探索,窯變技藝已經日漸成熟,經自然窯變形成的絢麗釉色玉潤晶瑩,已絕非唐時花釉瓷所能比擬,受到了文人雅士,王公貴族的喜愛。所以,宋徽宗趙佶才召令在禹州鈞臺附近建官窯,為宮廷燒造貢瓷。官窯的建造,實現了鈞瓷生產由民窯向官窯的轉變,為鈞瓷藝術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機。當年的神垕(垕,同厚,音亦同厚[hòu]),也因鈞瓷官窯的開辦而盛極一時。
  • 景泰藍與鈞瓷的差別
    如今,景泰藍工藝品與鈞瓷工藝品憑藉獨特的藝術魅力受到眾多收藏界玩家的追捧與喜愛,鈞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元首政要,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工藝魅力,傳播了華夏人民獨特的民族文化。景泰藍和鈞瓷作為收藏界的新寵兒,它們有什麼差別?
  • 鈞瓷:最經典的36件鈞瓷!
    內施天藍色釉,並分布著幾道明顯的「蚯蚓走泥紋」,外壁玫瑰紫釉與天藍釉相交融。器表鼓釘處釉垂流明顯,給人以自然生動美感,增添了藝術魅力。  清代御窯廠在仿燒基礎上還不斷創新,燒造出天藍釉紫紅斑、窯變釉、爐鈞等新品種。明清時期的一些地方窯受鈞瓷的影響,也曾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創燒出頗具地方特色的仿鈞釉產品,較著名的有江蘇的宜興窯、廣東的石灣窯,產品分別被稱作「宜鈞」、「廣鈞」。
  • 吉州窯黑釉窯變的兔毫紋、鷓鴣斑、玳瑁斑三種裝飾風格
    吉州窯黑釉瓷的燒造,是從早期單色的黑釉裝飾,發展到各種窯變色釉和色釉色彩的裝飾,它的藝術成就集中體現在各種類別的茶盞器皿上。其中以剪紙貼花、木葉貼花、黑釉彩繪、兔毫紋、鷓鴣斑、玳瑁斑等形色最為突出,它們展示出黑釉瓷深沉古奧的藝術魅力。
  • 宋官鈞瓷和民鈞有什麼區別,如何鑑別
    鈞瓷是因為產於古鈞州而得名,民國時期是鈞瓷價格最高的時候,形容宋官鈞瓷稀有的一句話就是家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而宋代民窯的鈞瓷就不那麼值錢了,雖然都是有窯變現象,雖然是同一時期的瓷器,但是二者工藝和價格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 青如嵐,紅如棠,胭脂茄皮,綠如翠——熔融交輝的鈞瓷魅力
    宋 鈞窯玫瑰紫釉長方花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鈞窯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仿製,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它是繼承了唐代魯山花釉瓷,在魯山窯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成,同時又給後來的清代窯變釉瓷器打下基礎,所以說鈞窯不但自身是一座成就非凡的窯廠,也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 乾隆皇帝的古典主義審美品格的具體體現,追求摹古的窯變釉瓷器!
    清乾隆 窯變釉仿古弦紋雙耳罍式尊局部據《唐英瓷務年譜長編》載,唐英於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派廠署幕友吳蕘圃調查鈞窯器釉料配製方法」,其後景德鎮御窯廠除成功仿燒宋代鈞釉瓷器外,又根據鈞釉的燒成機理,通過控制配料和窯爐火候、氛圍,人工燒造出精美的窯變釉色。
  • 鈞瓷|君不離茶,茶不離鈞
    鈞瓷 | 名之由來鈞瓷,就是鈞窯燒出來的瓷器,產於河南禹州,鈞瓷之名,得之於禹州,大禹之子「啟」曾在這裡城南15裡的[古鈞臺]附近設窯燒造瓷器,故稱[鈞窯],鈞窯燒制之鈞瓷以窯變釉彩獨具特色,而鈞窯則是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
  • 鈞瓷國寶《宋釉今燒》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向全球發布
    鈞瓷國寶《宋釉今燒》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向全球發布適逢新中國七十華誕,2019中國古陶瓷考古界與實踐界的重大成果——苗錫錦、苗長強宋釉今燒鈞瓷作品《天青玫瑰紫釉三足鼓釘洗》、《天青釉雞心尊》於北京中藝堂藝術中心面向全球發布。
  • 郭義興鈞瓷藝術的宋韻情懷
    若說鈞瓷燒制仰仗天意,那不循於規矩的釉色便是得到了最深情韻致的眷顧。釉為鈞瓷之魂,「入窯一幅元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火的藝術在瓷器身上畫出一幅天然的「元人畫」。  郭義興在不斷的實驗中摸索前進,他燒制出的爐鈞釉色渾厚多彩,瑩潤古樸。
  • 鈞瓷TV名人堂專家,揭秘唐代開元年間,御用鈞瓷的來龍去脈!
    我是鈞瓷TV《禹州鈞瓷》欄目主編,喜歡收藏鈞瓷,汝瓷,紫砂壺。請關注禹州鈞瓷,做您身邊的收藏顧問。御用鈞瓷唐代開元年間,唐鈞腰鼓即為玄宗皇帝的宮廷用品。北宋徽宗年間,官府在陽翟城北門八卦峒設立窯場,燒制御用鈞瓷製品,種類有各種花盆、盆奩、出戟尊、渣鬥、鼓釘洗等。金代禹州鈞瓷不但數量大,而且制瓷水平極高,與北宋官鈞相比,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