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什麼是鈞花釉?什麼是釉上釉?
鈞花釉: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窯變釉」,是通過不同性質的底釉和面釉而實現的。底釉就是普通的鐵或銅紅釉,面釉則是鈣、鎂含量較高而鋁含量很低的乳濁釉。
鈞花釉都有奇妙而多彩的流紋。有的藍鈞釉上會出現很多藍白交錯而絢麗多彩的流紋;紫鈞釉的色彩變化比藍鈞釉更加豐富,有的在紫紅色的背景上點綴著許多夾有藍白絲的紫紅色流紋,形成紫、紅、藍、白多種色彩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奇妙圖像,並有乳光現象,十分美妙生動,耐人尋味。
釉上釉:是在青瓷上點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為美妙靈動的斑點,進而使整件器物增添亮點。
釉上釉創意本初的願望是多一些色彩,並沒有奢想達到窯變的效果。但出窯時的瓷器都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一變化再次啟迪陶瓷藝人,可以在陶瓷上通體施釉上釉,甚至多層施釉。這一創意,看似不經意,卻完成了制瓷藝人意想不到的偉大創舉,不僅使青瓷種類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點滴釉上釉的啟發,創製出了全新的鈞花釉。
鈞花釉源於釉上釉,開創了中國陶瓷史上自然窯變的先河,成為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為鈞瓷釉面裝飾技藝洞開了無限空間。
起初,釉上釉,窯變出的開片、紋路等,是一種單色調的藝術境界,相當於青白瓷上的刻、壓花。隨著制瓷匠人們的睿智凝聚,釉料的多元化、多層次、多種施釉方法也隨之生發,特別是鈞瓷釉面自然窯變形成的釉畫更是神奇無比,很容易讓鑑賞者產生無限的遐想,也讓鈞瓷守藝人在創作中增添了無限希冀和期待。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雙層的也有多層的,有單種釉又有多種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斷創新變化,其釉畫形成有表層、中層、底層。因此,鈞瓷窯變出經典釉畫「鳳凰涅槃」、「寒鴉歸林」、「紅梅映雪」、「孔雀開屏」、「層林盡染」、「東海日出」、「風雪夜歸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紗」、「嫦娥奔月」、「蝶雙飛」、「禪師悟道」等就不足為奇了。
有了釉上釉創意出的鈞花釉,鈞瓷不僅由工藝品上升為藝術品,而且拓展出一片意境新天地。讓後來的「雨過天晴雲破處,諸般顏色作將來」、「雨過天晴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皆成為可能。鈞瓷釉畫有意境者為最,有意境則自成高格,自成臻品。
今天,鈞瓷藝術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峰,成為稀世珍寶,成為國之重器,成為全球唯有中國能夠製作的瓷器奢侈品。鈞瓷之所以能感動世人,釉上釉生發的鈞花釉窯變,為鈞瓷的傳承、發展、繁榮提供了廣闊的藝術空間,功不可沒。意境是中國獨有的文藝美學理論,鈞瓷藝術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理論再一次被藝術所證明,藝術再一次為理論所概括,今天用之評論鈞瓷的釉畫尤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