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民法典修改民事案件申請執行時效

2020-09-03 錦江檢察

□ 黃志佳

民事案件申請執行時效制度,是以申請執行期間為中心,包括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以及逾期法律後果等內容的一項重要訴訟制度。關於申請執行時效的規定,目前與民事案件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相同,例如: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間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相同,都是二年。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或申請執行期間起訴或申請執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或對申請執行時效期間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審查成立的,應裁判駁回訴訟請求或不予執行,對起訴或申請不予司法保護。且申請執行時效制度是在參照訴訟時效制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法律關於二者的規定一致有其必然性。因民法典對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的修改,導致其與申請執行期間不再一致等原因,建議對標民法典,修改完善申請執行時效制度,保持二者相關規定的一致性。

關於普通申請執行期間。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建議將申請執行期間修改為三年。

關於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申請執行期間的起算點。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申請執行期間)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兩種期間的起算點不同。建議修改為:「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申請執行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關於規定特殊申請執行期間。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和其他民事實體法除了規定三年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還規定了少於三年或超過三年的特殊訴訟時效期間。建議規定少於或超過普通申請執行期間的特殊申請執行期間,同時應該比照訴訟時效期間延長制度,規定申請執行期間延長制度。

建議增加規定不適用申請執行時效的特殊情形。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與之相適應,應探討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規定不適用申請執行時效的特殊情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作者單位:湖北省建始縣人民法院)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相關焦點

  • 「勞謙·觀點」《民法典》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總則編為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民法總則》。《民法典》總則編中,對於訴訟時效有了較為詳細的規定,與《民法通則》相比較起來,《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有哪些變化?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法學匯】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記者: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密切相關,民法典的頒布對民事訴訟法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法學匯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鳳檢·轉播】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密切相關,民法典的頒布對民事訴訟法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作為應然的要求,民事訴訟法應當與民事實體法具有同樣的精神,與民事實體法保持內在的一致性,並成為實現民事實體法律規範的橋梁。可以說,民事訴訟法學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問題。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申請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是否適用執行時效
    從該條規定來看,首先,人為的根據主體的不同申請執行的期間也做了區分;其次,同時從現實角度來看,執行期間的規定為六個月或者一年,有過短之嫌;再次,對於期間的性質沒有做明確的規定,極易引發爭議。正是基於上述幾點原因,新民事訴訟法做了相應的修正:「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民事訴訟法應如何與民法典相銜接?記者就此特別採訪了天津大學卓越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張衛平。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民法典》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彙編
    為保障《民法典》的正確實施,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2021年1月1日失效。
  • 這些已做修改!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修改27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裁判生效後,有權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主體就同一損害生態環境行為有證據證明存在前案審理時未發現的損害,並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6.將第二十一條修改為:「一方當事人在期限內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裁判或者經司法確認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申請執行時效登記延長芻議
    所謂申請執行時效登記延長是指,在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期限屆滿、申請執行時效期間完成前,權利人將該法律文書交由執行法院立案庭登記並在之上加蓋登記印章由承辦人籤署名字和時間後再延長2年申請執行時效的方法(委託外地法院執行的案件不適用)。筆者認為,該法不可取,應即停止。
  • 最高法:《民法總則》適用指引① | 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與訴訟時效的銜接
    因為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所以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與仲裁時效是有聯繫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寓於仲裁時效之中,應當認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時效就是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訴訟時效不應適用民法總則中三年訴訟時效的一般規定,而應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關於仲裁時效一年的規定。
  • 轉發微博Qzone微信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綜合性法律,民法典的頒布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法產生哪些影響?張衛平:作為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民法典的編纂已經完成。但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典,更重要的還在於其實施和落實。民法典要想在具體爭訟事件中得以適用,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民事程序(訴訟程序和民事非訟程序),通過司法裁判的「三段論」模式,使得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成為具體案件的裁判根據。
  • 關注| 民法典+122個司法解釋(最新發布及全新修訂版)彙編+新舊對照
    》物權編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民法典具體領域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 日本民法典的幾次重大修改簡介——兼及日本民法修改政府草案
    然而,如果貫徹執行法務省「通達」就等於宣布全面廢止行業內約定俗成的根抵押等習慣做法,因此遭到以銀行業為中心的金融界的猛烈反對。為了調和現實交易的要求與民法理論之間的矛盾,最終於1971年在民法典財產法的規定中增設了22個條文,由此完成了對民法的一次大修改。
  • 知明律轉|《民法典》來了,新的司法解釋還會遠嗎?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依法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權利保護理念融入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堅持確保統一正確適用民法典,對標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法律規定,全面清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重點開展了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實踐急需的司法解釋修改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