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2020-08-01 草根成長故事


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先說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一個女孩跟我哭訴,她本來很感激很珍惜這份暑假工作,然而才幾天她突然不做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要保護自己!」她告訴我說,單位裡面一個有頭有臉、年齡和她爺爺一般大的人物利用她的善良純真差點兒侵害了她。那天晚上11時左右,那老鬼給她發來簡訊,說他喝醉了,想喝水但動不了,問她能不能過去幫忙,她丟下自己的工作,馬上趕過去。不料一進門,就被他攔腰緊緊抱住,嘴裡一邊說著平常人說不出的要「那個那個」的痞話。女孩知道自己遇上人面獸心的壞人了,一邊努力掙扎著,一邊隨手撈了桌上一根牙籤猛砸老鬼大腿,老鬼受到刺激一怔鬆手,女孩趁這當兒就跑了。

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女孩雖然不去揭露他,生怕不明就裡的人誤會自己影響自己名聲,但女孩用智慧保護住了自己的身體不受侵犯,我為女孩高興。在此提醒大家特別是各位家長,要注意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免受性侵害。

1.教育孩子,如果有人以求幫忙為由叫你去某個地方,你至少要帶一個同伴才能前往,以防備你意想不到的性侵害事件發生;

2.教育孩子保持善良本分的同時,要多留一個心眼,防止他人利用你的善良純真達到侵害你的險惡用心;

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3.很多父母僅重視對女孩的性保護,而對男孩子遭受性侵無所謂,認為男孩吃不了多大虧,其實遭受性侵的男孩心靈受到的傷害一輩子也磨滅不掉,比如一些男孩在學習和性格方面越來越糟糕,越長大越懶散,其實就是與他所受到的性傷害或者過早受到不良性影響造成的;

4.不管男孩女孩,小時候應教育孩子注意保護自己隱私部位,不讓除父母外的人看它摸它;

5.小時候,如果有除父母外的人讓你看他(她)裸體,或叫你摸其某部位特別是隱私部位,應抵制或大聲叫人;

6如果遇到壞人圖謀不軌,不能慌亂,頭腦冷靜,或大聲喊叫,或拖延時間等待救援,或利用周邊可利用物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加以反擊,然後迅速脫身。

免受圖謀不軌的人侵害:家長可從這些方面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相關焦點

  • 法律能否保護我們免受侵害?
    所以,形象的來講,法律就像懸在人頭頂上的一把刀,督促人矯正人怎麼做怎麼行。很明顯,這種法律設計很科學,很理性,將預防到矯正都規範的明明白白。但是這樣的法律真的能夠保護我們免受不法侵害嗎?實踐總是無情地告訴我們——「NO」,如果法律能夠真的保護我們免受不法侵害,那麼社會上的犯罪率也就不會持續升高,監獄也就不會爆滿,法院門口也就不會車水馬龍。
  • 面對「披著人皮的狼」,防犯被侵害,家長要重視男孩的自我保護
    以前,總是生了女孩的媽媽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擔心女孩被人欺負被人騙。但是,如今家有男孩的媽媽也不能安之若素了,家有男孩也不安全,男孩跟女孩一樣,都需要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事件概述:◆最近,有一些被性侵的男孩鼓足勇氣站出來發聲,講述了自己被侵害的經歷。警示男孩要注意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此類事件的再發生。
  • 兩部門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_部門政務...
    國家菸草專賣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通告2019年第1號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2018自《通告》發布以來,社會各界共同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意識普遍增強,向未成年人直接推廣和銷售電子菸的現象有所好轉。但同時也發現,仍然有未成年人通過網際網路知曉、購買並吸食電子菸。甚至有電子菸企業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通過網際網路大肆宣傳、推廣和售賣電子菸,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 保護地球免受太空隕石的侵害
    本集內容Defending ourselves from meteorites 保護地球免受太空隕石的侵害學習要點有關 「space(太空)」 的詞彙邊看邊答Why are meteorites easy to see on the Antarctic ice?文字稿Do you want to find a meteorite?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嫌老師教的早?壞人可不嫌孩子小
    據介紹,這位老師借著「班裡有老師懷孕,有同學在問」的機會,向學生普及相關知識,卻遭到一位學生家長的反對。該家長認為,自己的女兒才 9 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懷孕和性別這方面的知識,還表示要跟校長投訴。而那些沒有大人監管、自己又不懂得分辨是非的孩子,成了惡魔的囊中之物。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在網絡中,年齡越小,越容易成為變 態的獵物。所以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多留意孩子的社交媒體,及時攔截那些圖謀不軌的信息。當然不是完全封鎖他們對網際網路的使用,這是不現實的。
  • 正當防衛新規出爐,以後只要被侵害,就可以大膽的出手保護自己
    正當防衛,這個詞一般在國內都讓人感到陌生,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理解到底如何才算正當防衛。因為在平時,即使你受到侵害,進行反擊,一旦導致侵害人受傷或者是死亡,往往你都會背上防衛過當的罪名。要知道當人受到侵害,生命受到威脅,基本上都是處於極度恐慌狀態,此時大腦也基本沒有思路可言,一切基本是身體本能反應,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這個時候往往在反擊時,就很難正常的把握自己的動作,難免會造成侵害者受傷,甚至死亡。
  • 我該怎麼樣保護自己的孩子,遠離惡魔
    那麼做父母的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才能免受惡魔的侵害。現在身邊幼兒侵害的事件的頻頻發生,給家庭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父母對其越來越重視,但總體來講是匱乏的、不夠的。任何的教育,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性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0-6歲階段,孩子的性教育尤其依賴家庭教育。
  • 素媛案犯出獄,魔鬼重回人間,家長怎麼做才能保護孩子遠離侵害?
    同樣的,12年後,好不容易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考入大學健康成長的「素媛」又不得不接受魔鬼的重回人間。每一位家長都戰戰兢兢,到底要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才能避免「素媛2」、「素媛3」的發生?並且,讓孩子懂得與每個人的身體界限都是不同的,比如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可以牽手擁抱,但是對陌生人就不可以。除此之外,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身體界限,不做讓其他小朋友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例如不隨意拉扯女生的頭髮,不觸碰其他小朋友的隱私部位等。
  •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三個方面對孩子很重要
    沒有人能夠永遠的順風順水,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難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善惡,孩子將來總要獨自行走社會,沒人能永遠陪伴和幫助他,教會孩子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這3個方面,一定要教給孩子。
  • Nature:母體保護性抗體保護新生兒免受腸道感染
    2020年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長期以來,母乳一直被認為對新生兒有益,並能保護嬰兒免受某些感染。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發現至少母乳的部分保護作用來自一種令人吃驚的來源:駐留在腸道中的微生物。
  • 女生如何保護自己不被侵害
    珍愛自我做為一個女生,我們應該學會珍愛好自己,不要接觸一些雜亂的社會人士,保持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朋友圈子健康,多和一些積極心態和陽光健康的朋友交往,杜絕一些雜亂無度的交友生活,如果生活圈子比較亂,接觸的人比較雜,這樣很可能會給我們人身帶來一些危害。
  • 防範兒童被侵害 家長學好這四招
    暑假來臨,家長應該如何加強孩子的保護工作,並有效防範兒童遭性侵發生?近日,番禺區教育局邀請廣州市番禺區中小學法治教育研究會會長、廣州市番禺區洛浦中學梁熾平副校長為預防兒童遭性侵支招。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謝澤楷 通訊員陳燕專第一,讓孩子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培養孩子防範能力。
  • 電子產品毀了孩子眼睛,如何保護孩子視力?家長可從5個方面入手
    近年來對於孩子視力不管是學校和家長都非常重視,每學期都會有一些視力的篩查,也幫助家長們更加地了解了孩子視力的情況,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有些孩子的眼睛竟已經出現嚴重的近視了,甚至可能看東西都看不清楚,這些其實都是和家長平時的習慣有關,孩子們電子產品不離手,幾乎大部分在家的時間都是靠著這些度日的,有時候家長們會感嘆,這些都成為帶娃神器
  • 兒童被「侵害」消息頻出,家長該如何巧妙利用機會,進行性教育?
    性教育在中國一直都是忌諱的話題,之前很多父母一方面怕孩子過早接觸這方面的內容再學壞了,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也羞於開口談這些。現在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提升,和社會上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消息加劇,性教育也逐漸被重視起來,成為兒童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 Nature:母乳保護新生兒免受感染 源頭竟是母體腸道微生物
    哈佛醫學院近日發表在《Nature》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保護作用至少部分來自母體腸道中的微生物,這種特定微生物產生的抗體會通過乳汁和胎盤傳遞給後代,以保護新生個體免受大腸桿菌的感染。母體抗體可保護新生小鼠免受腸細菌病原體的侵害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誘導保護性抗體形成的特定微生物Pantoea,它屬於腸桿菌科細菌家族,存在於小鼠和其他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腸道中。
  • 他創立「老爸評測」,幫助中國孩子免受有毒產品侵害
    他創立「老爸評測」,幫助中國孩子免受有毒產品侵害
  • 孩子的「邊界感」很強,家長不要輕易冒犯,要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
    沒有邊界感的孩子會在人生道路上處處受挫,由此可見,邊界感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的"邊界感"?首先,家長需要端正自己的想法。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家長不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有些家長會有著錯誤的觀點,認為自己養育了孩子,孩子就必須什麼事情都聽自己的,這種想法只會讓孩子懼怕父母,不敢直視自己的想法。
  • 關注這五件事,保護孩子不被侵害
    原來安靜內向的,變得暴躁易怒;原來活潑好動的,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把自己鎖在房間裡。2. 一些孩子不斷做噩夢,從夢中哭醒;還有一些會莫名其妙哆嗦,動不動就尖叫,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3. 如果孩子突然對某人表現出了害怕和迴避,那麼也需要小心。4. 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突然喜歡玩火,家長也要注意,有可能是受到了一些很嚴重的傷害。5.
  • 《保護自己有絕招》:保護自己人人有責,對校園霸凌說「NO」
    每次看到這些新聞,內心十分擔憂,擔憂的是害怕自己的孩子會遇到這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後孩子會如何處理,如果處理不好會不會影響孩子一生?怎樣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成為每一位家長刻不容緩的事情。幸運的是遇見《保護自己有絕招》這套書,作者可白老師把孩子們保護自己的各種方法和措施編寫成了每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們在故事中學習到保護自己的絕招,防止受到別人的侵害,值得孩子和家長一讀再讀,牢記於心。
  • 猥褻兒童猖獗,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
    也就是說,如果青少年在未成年時期遭遇了性侵害,即便當時沒有主張自己獲得民事賠償的權利,追究侵害方的責任,年滿18周歲後仍可要求侵害方給予民事賠償。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侵害呢?央視評論:三問猥褻兒童案一問:大庭廣眾下公然猥褻兒童,「膽量」從何而來?近期發生的兩起猥褻兒童案,一起發生在候車大廳,另一起發生在醫院大廳,都是公共場合。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猥褻兒童,得以讓兩起案件曝光,也讓受害人得到了警方的注視和保護。從這個角度而言,受害人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