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App涉黃抄襲問題多 「小黃文」被貼優秀作文標籤

2020-12-22 環球健康

學習App泥沙俱下 涉黃、抄襲問題多

「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挖掘可提升的每一分。」

近幾年,「人手一機」成為常態,高舉各色旗幟的學習類App便噴湧而出。據《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1.6億人。其中,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的確,如果以「中小學學習類App」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立即能彈出不下100個App推薦,覆蓋語數外各科,功能側重不盡相同。

「小學生學習App排行榜」「中學生必備十大學習App」……這些五花八門、熱到發燙的學習類App幾乎可以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

左手手機右手筆。

不可否認,中小學生的學習,已不可避免地由App引導著逐漸揮別「紙質化學習」時代。

不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學習類App在「科技改變學習」的「動人」理念下,在某些角落中也隱匿著「垃圾」,這種現象也許並不普遍,但是當使用者是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時,哪怕少量的「汙垢」也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一個多月「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

「他原來跟我說過,我們之間只能是性的純潔,不可能有愛。」愣了兩秒鐘,吳北躍趕緊鎖上了手機。不敢相信,這些露骨的字眼竟赫然列於這個叫做「某某幫」的App裡。

吳北躍剛上初中第一周時,語文老師布置了摘抄作業。吳北躍用「某某幫」搜索優美語段,「彈出的第一篇推薦作文就是這個,文章裡邊的細節描寫更加辣眼睛。」吳北躍說,這篇「推薦作文」的閱讀量為2090,還有51條彈幕評論。

令人大跌眼鏡的還在後面。吳北躍接著往下翻,發現App中夾雜的「小黃文」真是不少,有的還被貼上了「優秀作文」的標籤。這麼一看,第一篇的尺度竟已算是小的了。但據她所知,目前全班的76人裡,大部分同學都在用這款App。

不過學習類App「涉黃」絕不止這一家。

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安徽的高二學生袁言在手機裡下載了名為「某某斬」的背單詞軟體。但才使用了一個多月,就「撞」上了兩次黃圖、一次葷段子。「背單詞時出現的配圖和例句常常帶著些暗示、挑逗的意味。」袁言說,一次晚飯後同爸媽一塊兒散步,袁言邊走邊看「某某斬」裡的英語視頻,「一男一女的對話內容特別『汙』,爸媽就在邊上,嚇得我趕緊關上,回家就卸載了。」

學習交流平臺變為「互撩寶地」 App同學圈漸失原味

成年人的微信中有朋友圈,孩子的學習App裡則有同學圈。

袁言也是「某某幫」的老用戶,見證了同學圈從學習交流平臺質變為中小學生的「互撩寶地」。

「發心情的比問作業的多。」袁言說。

一次,一個名叫「請叫我女王大人i」的小學女生在同學圈裡曬出了自拍。

「手指好長,喜歡你」「喜歡,求扣扣」「需要男朋友嗎?」

……

類似的留言多達數十條。

袁言表示,除了互撩,為了明星而開撕、刷同性戀漫畫小說、開黃腔也成了同學圈裡學生的社交常態。

吳小雨是一名90後英語教師,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習類App,她也「甚是愁惱」。

據她所知,班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用學習類App。「真用來學習的少,大都直接抄答案。」吳小雨說,學生的很多英文翻譯和標準答案一樣,作文內容也都是雷同的。

為一探究竟,吳小雨上網搜索了「作業App」,結果一下子冒出了幾十個「抄答案利器」。下載了一款熱門的拍照搜題App後,她發現其中提供的所謂「優質答案」錯誤百出,「簡直誤人子弟!」吳小雨說。

「不會的可以問老師。若是一味地依賴作業軟體、追求標準答案,學生容易產生惰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周小雨在家長會上向所有家長強調,希望同家長一起遏制住這股由App帶來的「抄襲風」。

「學校認證」App也暗藏漏洞 學生初心難保

很多人覺得「藏汙納垢」的學習類App是學生和家長自己找的,其實,某些學校老師推薦的App也並不是毫無瑕疵。

江蘇的媽媽錢微最近很糾結。女兒剛上三年級,班裡的英語老師要求家長下載「某某作業網」,學生在這個App上在線完成作業。

「既然是老師認證的,一定錯不了。」錢微說。

的確,自從用了這個App,原本對英語「不感冒」的女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口語能力也有所提高,「如果哪天老師沒發布作業,她還挺失望。」這令「80後」媽媽錢微頗為驚喜。

不過,欣喜之餘,錢微漸漸發現,這個App之所以吸力如此之大,是因為其遊戲的外殼,學豆的獎勵機制(學豆可以換獎品),還有各種學霸榜單排名。「班裡的同學都在比排名、賺學豆,有同學為了賺學豆花錢充了VIP,還有作弊刷學豆的。」女兒的話讓錢微大跌眼鏡。

鬱悶的錢微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抱怨:「學習App裡bug多」,結果引來很多家長的留言:「App裡的遊戲成分過多,孩子很容易上癮、產生依賴,而且內置不少充值服務,顯然脫離了教育的主題。」一位家長這樣留言。

的確,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錢微所說的那款App中,賺取「學豆」的方式除了高質量的完成作業,下載App內的付費項目也成了賺取「學豆」的主要途徑。

學習類App捆綁上學校作業,讓家長們亦喜亦憂。省時省力、事半功倍,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是好,但App裡五花八門的附加物使學習變了味,不免讓孩子們初心難保。

(本文學生均為化名)

實習生 沈曼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

相關焦點

  • 在線學習APP涉強制消費、教學生寫小黃文
    2016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9001.4萬人,未來幾年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小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一些學習類APP有強制消費、誘導消費的嫌疑一些APP提供的答案不完整,還有錯誤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APP暗藏「葷段子」,甚至還爆出後臺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等亂象儘管多家
  • 作業幫等App涉黃 小學生作業利器暗藏葷段子
    近期,部分網民反映,一些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類App竟暗藏「小黃文」「葷段子」。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確有相當數量涉黃,把網絡課堂變成了「汙穢溫床」。網民「吳北躍」說,他曾在「作業幫」裡搜索出了尺度不一的「小黃文」;近日,記者瀏覽「作業幫」發現,這個App裡被指含有不良內容的「同學圈」已經關閉,「黑板報」的所有帖文取消了文字評論功能,代之以各種徽章點讚。
  • 裸聊、教寫「小黃文」,這些APP必須關停!
    2018年,學習類APP小猿搜題被曝出在「每日答題」、「猿寶驛站」、「姐姐信箱」等專題,以及學習類APP猿題庫的「小猿深夜問」等欄目中,含有色情、性暗示意味濃重的內容,軟體提供方編輯甚至還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隨後,多款學習類APP被曝出平臺內含涉「招嫖」內容、為成人交友軟體做廣告等問題。
  • 高考教輔書現涉黃作文
    「作者」稱不知自寫網文怎麼上了教輔書   一篇有多處隱晦色情描寫的文章《行走在消逝中》以高考滿分作文之名傳遍網絡,文中充斥著大量晦澀難懂的動漫語言,其中還不乏一些涉黃的色情描寫。 而這樣一篇文章竟然出現在了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教輔書中,一名家長擔  心地表示:「孩子讀了這樣的教輔書,不知能寫出什麼樣的作文來。」
  • 學習類APP暗藏寫小黃文、撩妹「教程」 稱「教學生宣洩壓力」
    楊女士告訴未來網記者,她對此很擔憂,「家長們知道學習軟體裡都是這種內容,該有多擔心。」隨後,楊女士向未來網記者提供了她8日和9日對表弟所使用的兩款學習類APP「猿題庫」和「小猿搜題」中部分內容的截圖。未來網記者發現,在楊女士提供的截圖,主要來自小猿搜題中的「每日答題」、「今日話題」、「今日精選」、「猿寶驛站」、「姐姐信箱」等專題,此外還有部分來自猿題庫中的「小猿深夜問」等欄目之中,其中內容色情、性暗示意味濃重,軟體提供方編輯甚至還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8月7日小猿搜題發的文章中教學生寫小黃文解壓。
  • 家教機含涉黃內容續:北京西城檢方就教育App問題向學校發預警
    步步高家教機App內含涉黃低俗內容一事經南都報導後引發廣泛關注。南都記者獲悉,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於近日聯合區教委,就教育類APP中存在的涉黃、私自收集個人信息以及其他問題,向全區所有中小學發出預警並開展相關排查工作。
  • 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就是限制了孩子的未來
    冬冬正在讀小學六年級,他的成績一直是老師和家人最頭疼的問題。令老師迷惑的是,冬冬並不笨,甚至很聰明,但是他卻長期居於班裡的最後一名,而且時常不及格。原來,冬冬以前的成績也十分優秀。有一次,由於他沒有認真審題,結果作文沒及格。回到家後,媽媽對他大加指責:「你怎麼這麼笨啊,居然還能審錯題?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笨蛋?你真是讓我頭疼死了,真是個笨豬。」
  • 寧波小學生寫作文訴苦,班主任溼了眼眶,別輕易貼「多動症」標籤
    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但凡調皮搗蛋或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啊!」 前幾天,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俞成效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篇隨堂作文:根據關鍵詞,寫一寫自己的苦惱,要求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 都是你貼錯了標籤!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為什麼會出現「標籤效應」呢?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 家教機APP中竟有色情內容!教育類APP涉黃屢禁不止,檢察機關出手了!
    其次查找:購買過該型號家教機的情況;通過手機、app或者其他途徑安裝過「小肚皮」app的情況;購買過其他家教機或者安裝的其他app中存在類似涉黃等不妥信息的情況;使用過或者正在使用工信部通報的教育類app
  • 全民K歌APP因涉黃整改 現已下架交友陪玩功能
    2014年9月10日,全民K歌iOS版本在app store 首發,推出後廣泛好評! 作為騰訊首款K歌交友應用,《全民K歌》獨創歌曲段落重唱功能,並且擁有智能打分、專業混音、好友擂臺、修音、趣味互動以及社交分享功能。
  • 女性UP主競爭軟色情,內容狂打擦邊球,小破站「涉黃」有多嚴重?
    從學習內容到娛樂八卦,幾乎只要是年輕人的需求B站上都會有。因此,很多人在B站上發現了各種電影資源、剪輯資源的時候,總會感嘆一句:小破站真的是什麼都有。而就在近日,一份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再度向人們證明:小破站確實是什麼都有,其中也包括軟色情內容。
  • 打臉孫宇晨:波場應用多為博彩項目 陪我App內容露骨涉黃
    1波場被指白皮書、代碼抄襲孫宇晨:白皮書最初是中文,抄襲系翻譯問題首先,從他自己一直引以為豪、所謂「市值超過搜狗」的波場說起。區塊鏈圈子的人都知道,孫宇晨曾在Twitter上與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互懟」。
  • 那些年我給孩子貼過的標籤
    文/雲朵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99%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貼標籤,區別就在於有的家長是無意識的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籤,而有的家長是有意識的給孩子貼「好的」標籤,我就是後者啦!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我曾經給朵朵貼過的標籤:一、 你動手能力很強因為我從小到大被自己和家長無意識的貼了「笨手笨腳」的標籤,所以我對於朵朵的動手能力特別重視,她小時候很喜歡做各種手工,拼圖、剪紙、橡皮泥、拼插、串珠子等等,還買了材料自己做髮夾。我經常告訴她,你動手能力特別強,做什麼都能做的很好。
  • 推特首次給川普推文貼上「事實核查」標籤
    【文/觀察者網 齊倩】長期在推特上信口雌黃的川普,終於被這家社交媒體出手「整治」了。當地時間26日,川普發推控訴加州州長向選民郵寄選票,聲稱此舉會存在「實質上的欺詐」、成為一場「被操縱的選舉」。推文發布7小時後,推特官方終於行動了——川普推特首次被貼上「事實核查(fact-check)」標籤。對「明顯誤導性信息」進行「事實核查」,是美國媒體的常見做法。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這是推特首次回應外界長期以來的批評,即該公司對於國家領導人的推文過於放任,同時認為這一舉動會加劇美政府與推特之間的緊張關係。
  • 西城檢察院在全區學校開展教育類APP問題預警及排查工作
    近日,西城檢察院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職能,同時聯合西城區教育委員會,在全區學校就教育類APP中存在的涉黃、私自收集個人信息以及其他問題發出預警並開展相關排查工作。(涉事app名為「小肚皮」,主要用戶系00後),同日,工信部通報了一批存在問題的app,教育類成重災區。
  • 批改網APP登錄入口 英語作文在線學習
    批改網app動批改英語作文的在線系統。就像醫生使用CT機一樣,老師可以用批改網自動掃描學生作文的各種參數,進而做出更精準更客觀的判斷和點評。  批改網app批改網手機版,老師可以使用手機版布置、查看、批改(支持語音點評)作文;學生可以使用手機版提交作文,查看安句點評。增加了社交功能,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像微信一樣聊天。
  • 騰訊被罰,全民K歌,一個唱歌平臺如何涉黃的?
    近日騰訊被罰也進入人們的視野,此次被罰的原因就是全民K歌涉黃!全民K歌自創立就定位於線上K歌娛樂平臺,在手機配件功能完善的情況下,讓人們不用去KTV即可享受線上K歌的快感!(創業或者創新,很多時候都是相互抄襲,只不過是抄襲其他領域的,這是最簡單易學的方法)所有的社交app,尤其是陌生社交,最能吸引人的就是「性」,比如微信早期的搖一搖,陌陌,無不是從這個人性角度出發,只不過後期逐步的調整了。
  • 中考滿分作文與網文七成相似 官方稱不屬於抄襲
    網友爆料:中考滿分作文與往年湖南中考滿分作文及網上文章「撞車」市教育局教研室:確有相似細節 但主題有重新演繹不屬於抄襲前日中考放榜時,市教育局教研室專門從今年10篇滿分作文中選取並公布了3篇優秀範文。但範文公布後,很快就有眼尖的網友指出其中一篇滿分作文竟然和多篇範文甚至是2009年湖南長沙中考滿分作文高度相似。「作文是否抄襲?」引起網友熱議。爆料語文老師堅持認為無論題材還是語句都高度相似。但市教育局教研室負責人在昨日開會討論後認為,該文章對主題進行重新演繹,且也有原創內容,認定其不屬於抄襲,依舊評為滿分。
  • 暗藏遊戲還涉黃,瞄準你家孩子的瘋狂掘金者
    一款叫「互動作業」的App,不僅設置與學習毫無關聯的星座、點歌臺等板塊,愛微遊板塊內的小遊戲多達80多款,使得抵抗力本來就弱的孩子們趨之若鶩。此前,「一起作業」也因遊戲化等問題被媒體點名。但娛樂、遊戲化都還不是最糟糕的,更讓家長難以接受的是:有些教育類App涉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