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氣泡來鑑定新老瓷器
有氣泡的瓷器是:青花瓷、、青瓷、鬥彩、、等等,一句話,凡是釉下彩瓷器,都是有氣泡的。
絕對沒有氣泡的瓷器是:高古陶、粉彩瓷、五彩瓷、琺瑯彩、一句話,凡是釉上彩瓷器,都是沒有氣泡的。
從釉光鑑別新老瓷器
瓷器釉光產生的原理及自然變化現象分析:瓷器經過燒制以後,它的釉面有二層光波,釉表面有一層明亮的表光,也稱為「浮光、火光、賊光」,釉層內部有一層密集內含的內光。
隨著年代的延長,釉中的各種礦物質在接受自然界當中物理、化學的作用下,逐年的氧化老化,其活力、能量、強度也逐年的減弱,釉層開始老化變舊,釉面開始逐漸的熟舊溫潤。
不同歷史年代瓷器釉光變化識讀表述:1、現代新燒制的瓷器:釉面新亮,表光放射出來的光束長度、明亮耀眼強度、游離的程度。2、民國至清末時期的瓷器:釉面初見熟舊,表光放射、明亮耀眼游離等程度都微見減弱。3、南宋瓷器。4、唐代晚、中期瓷器。5、東漢時期瓷器等。
判斷瓷器新舊看胎質
判斷依據。任何事物都有內在規律,收藏也一樣。就瓷器本身來說,傳世品不能說沒有,但真是鳳毛麟角。因為與任何器物相碰,首先破碎的必是瓷器無疑。
觀察角度。元明清三朝燒造的瓷器,除器物外表製作精細程度不同外,在器物的內在因素上也有很大差別:元代瓷器大都製作粗曠,器底和器內絕大多數為裸胎。
衡量標準。由於經濟利益驅使,現在仿品贗品比比皆是。在現代瓷器的海洋中要淘到自己收藏的器物,就要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鑑別方法:首先要看器物胎質的老化程度,老化程度越高。
最後是要正確認識胎土老化程度在瓷器判斷中的比重。就收藏瓷器而言,觀察它的胎質的老化程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話說,底對就對一半。也就是說,器物的胎底看對了,你收藏的瓷器真品在鑑定中就發揮了一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