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割韭真相:萬般皆下品,唯有收租高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cmb-china

穿拖鞋的老大爺,在城中村坐擁幾棟樓,包裡隨時掛著一長串的鑰匙。每天的工作除了喝茶吹水打麻將外,就是收租,從月頭收到月尾,以打發無聊時間。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故事,儘管它可能有不同的版本,無非是收租的地方與風格有所變化。

深圳可能換成了北京,穿拖鞋的可能換成了拿蒲扇的,南北中國,遍地收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自然叫人暗暗羨慕。

收租是一門古老的生意,封建時代的收租人叫地主,巧取豪奪,兼併土地,把農民盤剝得乾乾淨淨。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新中國以雷霆手段推翻了三座大山,地主這一階級早被掃進了歷史塵埃。

然而,今天我們驚愕地發現,新時代的地主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再次對人民敲骨吸髓,他們就是網際網路收租人。

2016年,有人問怎麼看待馬雲提出的「新製造」、「新零售」等內容時,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這樣回答:

「我認為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他(馬雲)本身就不是(從事)實體經濟製造什麼東西。」

傳統企業製造產品,收穫價值,進而盈利。

但這樣的方式,並不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盈利模式。

網際網路企業的價值,是在信息、商品的流通中產生的,各類中介們搭建起平臺,最初通過免費模式吸引了眾多商家和用戶入駐,等壯大之後,再慢慢向對方收取租金。

2013年,淘寶網幾百名中小賣家,圍聚杭州阿里巴巴總部,抗議淘寶以打擊虛假交易的名義封殺他們的店鋪。

淘寶上面的賣家分兩種,分別是B店賣家即天貓商城賣家,以及C店賣家即集市賣家,B店賣家需持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通過淘寶認證,加入就要繳納1萬6千元,此後每年都需交6000元。

開設C店不需交費,所以中小賣家幾乎都是C店賣家。淘寶限制C店搜索流量上限,導致店鋪商品無法被搜索到,成交量大幅下降,令許多中小賣家無法生存。

有人表示,淘寶是由中小賣家扶持起來的,但發展成熟、規模壯大後,卻反而對中小賣家趕盡殺絕,逼迫他們花錢進駐天貓商城。

其實,收租本無可厚非,畢竟中介們也投入了人力和成本,進行研發和迭代。

但這個租金有一個限度,如果賣家累死累活拿到的微薄收入都交了租子,那實在打擊小商家的積極性。

而商家們都表示,這些年這個情況越來越嚴重。

商家要想在淘寶快速賣貨,就要開通包括直通車、鑽展、淘寶客以及活動廣告位等一系列的收費項目。

商家利用直通車的競價排名就佔據了淘寶廣告總收入的80%。

淘寶賣家不得不選擇使用直通車功能向平臺買流量,可是買來買去,賣家最後發現,買流量是一場沒有盡頭、沒有希望的消耗戰,它的成本遠遠高於刷單,中小賣家們根本無力承受。

在一些熱門領域,單次點擊的費用甚至超過了5元,也就是說,當你在淘寶漫無目的閒逛時,哪怕是不經意間點了幾下商品,立刻就會有錢打到了平臺上。

有人說,這樣做會促使商家間加強競爭,對消費者不是更利好嗎?

當然不是,淘寶雖然沒有向買家收費,但是向賣家索取了,賣家的成本增加,在同樣的價格下,商家願意生產或銷售的數量減少了。

一旦平臺逐漸變成壟斷平臺,體量過大,商家除了他們別無選擇的時候,那小商家也就不再是小商家了,而是地主家的長工。

據美國著名數據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顯示,BAT三家網際網路公司控制著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總收入的69%,後起的巨頭也在不斷蠶食廣告市場。

在2018年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上,馬化騰批評阿里:"阿里巴巴運營著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網,該網站在途徑上向第三方賣家收取月費,就像地主相同收取租金,而我不做地主。"

馬化騰批評的是阿里,但其實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往壟斷平臺發展後都有這個趨勢。

2020年,一場忽如其來的疫情,令很多中小商業體雪上加霜。但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平臺的佣金卻不降反升,引起巨大爭議。

一時間,美團外賣高佣金難降、抖音「削藩」新政、微博小店佣金之困、網約車暴力抽傭等事件層出不窮。

美團第三季度財報:收入增近29%至354億元,佣金183億

在廣東中山市經營著一家重慶砂鍋店王強說,「2018年的時候是18個點,同年就漲到23個點」。在2020年,由於自己拒絕籤約獨家,美團外賣佣金被進一步提高。

「有時候消費者一單付了30多元,到我們手只有十八九塊。」王強表示。

如此高的佣金惹得天怒人怨,先是四川南充,接著是湖北武漢,再是山東濟南,各地的餐飲商戶,相繼爆發對美團高佣金不滿的群體事件。

即便商戶們紛紛質疑和討伐,廣東餐飲行業致聯名交涉函,美團的反應始終不溫不火,因為外賣佣金佔據了美團75%的營收,屬於支柱性收入。

網約車司機的日子也不好過,在滴滴快車不斷提升佣金至25%、拼車單在50%以上後,滴滴司機的勞動強度,每天已經超過了10小時,縱然這樣,也不過200元的收入。

其它的平臺諸如抖音、微博、貝殼,也在八仙過海,都有類似的毛病。

國外何嘗不是如此。

中國的出海企業,無論是跨境電商和遊戲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給Facebook和Google打工的,因為這兩家公司佔據美國在線廣告市場近60%的份額。

拿Facebook來說,廣告的平均每次點擊費用(CPC)為1.86美元,每千次觀看費用(CPM)為11.20美元。

如何高額的費用,難怪賣家會常常感慨,不燒廣告等死,燒廣告窮死。

業內廣為熟知的 30%「蘋果稅」,更是被開發者和開發商們詬病已久。

所謂的「蘋果稅」,就是當你的APP在APP Store上架後,如果用戶付費下載以及在應用內付費,都要拿30%的抽成給蘋果。

這樣霸道的收費方式,引起了眾多廠商的不滿,連著名的氪金巨頭騰訊都驚呆了,由於微信讚賞功能的抽成和蘋果沒談攏,一怒之下,寧願取消IOS上的讚賞。

今天的網際網路巨頭們,無論他們的老闆怎樣侃侃而談,各種新名詞狂炫酷拽,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都是某種意義上的收租人。

而且,原本的收租人必須要用一個物理意義上的空間,比如房東的房子,平臺的門面。

但自網際網路革命後,空間的概念被重新定義了,理論上它可以無限延伸,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可怕的後果——壟斷。

這種壟斷比舊時代的土地兼併速度還要快上一大截。

10月20日,美國司法部提起了一樁反壟斷案,指控谷歌通過反競爭手段,維護其在搜尋引擎和線上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

訴狀被遞交至美國聯邦法院,其中有一句寫道:谷歌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藉此維持自己「網際網路守門人」的地位。

就在這樁反壟斷案的前幾天,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長達449頁的報告,詳細記錄了過去16個月對蘋果、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的壟斷調查。

他們發現,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無一例外,都有著利用「致命收購」打壓對手、收取過高費用和迫使小企業籤訂「壓迫合約」的壟斷行為。

報告提出了一些反壟斷建議,比如迫使這些科技公司進行拆分。

要挨拳頭了,巨頭們就紛紛辯解,拒絕三連。

谷歌發聲明,大講自己是競爭是如何的公平,Facebook則開始上價值觀,說自己是美國夢的代表,亞馬遜甩數據,表示自己只佔全球零售市場不到1%份額,蘋果硬剛,老子就是反對。

巨頭們的洗白,理雖不直,但聲勢卻很壯。

雖然冷戰後,美國號稱新自由主義經濟的典範,但它對壟斷從來沒有過掉以輕心。

19世紀末,電力開始普及,電燈、電話、電車、無線電、發電機等等,被廣泛使用,以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為代表的重工業部門崛起。

世界工業生產力迅速增長,經濟隨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形成階段。商業公司逐漸控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最基本的物價。

因此,在1890年,美國國會幾乎全票通過了全球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法案》。

控制了美國95%香菸市場的美國菸草公司,由洛克菲勒創建、控制了全美90%煉油業的標準石油公司,這些託拉斯都被限制和打擊。

當然,過程是曲折的。

直到1911年,最高法院才作出了標準石油非法壟斷石油業的裁決,即判定標準石油公司的成功不是以公平手段獲得的,標準石油公司被下令解散,拆成33家公司。

老羅斯福也因此獲得「託拉斯打手」的稱號。

如今,又有一批壟斷資本家坐在審判席上了,只不過,他們不再是舊時的託拉斯,而是網際網路科技巨頭。

正如反壟斷小組委員會主席大衛·西西里尼所說:「這幾家企業中,任何一家公司採取的任何一個行動,都有可能深刻而持久地影響數以億計的人。」

所以,對這些巨頭的管控,必然要使用新的遊戲規則,而且困難重重。

2018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立法提案,擬調整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徵稅規則。

依據這項提案,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均可對境內發生的網際網路業務所產生的利潤徵稅。按照現行規則,網際網路企業只需在總部所在地一次性交稅。

簡單來說,就是要對網際網路公司徵收「數字稅」。

2018年3月歐盟計劃徵收「數字稅」 《金融時報》報導

到了這個時候,網際網路巨頭和美國又開始穿一條褲子了。作為網際網路巨頭扎堆的國家,美國表示強烈反對並威脅實施貿易制裁。

網際網路巨頭們也不會輕易妥協。

日前,谷歌宣布,將對谷歌和YouTube上提供的廣告收取額外費用。谷歌發言人表示:「數字服務稅增加了數字廣告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這類成本增加是由客戶承擔的。」

亞馬遜也表示,將把2%的稅轉嫁給其平臺上的賣家。

言外之意很明顯,你要找我收稅,就是從消費者身上割肉。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北歐國家態度曖昧,西歐國家投鼠忌器,數字服務稅能否在全球框架下重啟,前路並不明朗。

但是,徵收數字稅的風潮正在加速擴散,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等國正在跟進徵稅隊伍。連肯亞和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也將徵收數字服務稅列入計劃。目前,全球已有30多個國家加入徵收數字稅行列。

國內的進展也很快,2019年的上半年,就數字稅問題,財政部與稅務總局專門開展了一次閉門的研討會,幾乎國內大的電商平臺都參加了。

數字稅的問題尚需時日研究,而另一個問題,卻已經迫在眉睫不能再擱置了。

今年,民間關於拆分某社交巨頭、某電商巨頭的聲音,不絕於耳。

隨著某人金融高峰論壇上的一聲炮響,在雙11的前夕,國家忽然出臺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接著,美團、京東、騰訊、阿里等公司,股價大跌。究竟劍指誰,已經不用多說了。

早在2017年,京東和阿里就「二選一」問題大戰一場,最後都驚動了最高法院。

最近的蛋殼公寓事件,相信已經給飄零在外的租客,上了一堂生動的社會教育課。

無數的例子說明,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正以平臺壟斷為基礎,編織起巨大的收租網,他們需要政府的強力監管,這是為了消費者好,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希望某些人不要老有被迫害妄想症,放任資本無限增值下去的後果就是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直呼奴隸主剝削階級為貪婪可憎的大老鼠。

今天的網際網路收租人,看起來雖然體面,但內核卻是相同。你不時刻敲打敲打,他們的底線就會不斷下探。

古人說,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一個健康的市場需要各美其美,萬物生長。

這個世界不能把人分為韭菜和割韭菜的,否則,這就不叫按勞分配,而是按命分配了。

參考資料:

《百度們,走向沒落的網際網路「收租婆」》南風窗

《佣金是網際網路最失敗的商業模式?》Tech星球

《壟斷者 Google Chrome 若被迫分拆,誰將會接盤?》雷鋒網

《經濟學視角:我們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財路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就會快樂嗎?

社區團購,與巨頭們萬物皆可收租的「地主」思維

網絡祭祀的氪金玩法:鐮刀揮向天堂,祖先淪為韭菜

強制抽成30%!蘋果剛讓步,谷歌又來了......中國準備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外交部發聲:如果美國禁用微信,我們也可以不用蘋果手機

相關焦點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的意思是:社會上的行業都是低俗、低賤的,只有讀書進入仕途才是正道。這句話出自北宋學者汪洙的啟蒙書《神童詩》中的句子:「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由於他教書有方,遠近聞名,到他去世時,朝廷特追贈他為「正奉大夫」(正四品)銜,對他進行了表彰,他留下的著作有《春秋訓詁》。汪洙的《神童詩》通俗易懂,很適合幼兒傳誦,它與《三字經》一起被譽為「古今奇書」,作為古時幼兒啟蒙的主要書籍,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傳誦不息。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不對的,各行各業都值得驕傲
    從小到大,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很少有人意識到讀書可以在課堂之外讀,而我們目前所指的讀書大多數是指讀學歷,而學歷在事實上,的確在找工作上有一定的優勢,可是有沒有人發現——技能也和讀書一樣重要呢?學習並不是只在學校之內,更是在生活之上,在文憑之外更可以學更多的東西。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
    最近在散文網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成的題目取自《神童詩》開篇第一首。全詩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作者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文才斐然。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妙文。其中引用一首勸學篇尤其為妙。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上一篇介紹數學思維的文章取名「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發出之後收到一位朋友的留言,提到他當年求學時老師嘴邊常說的警句,其中最頻繁出現的除了前面那句「學好數理化… …」,就屬這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了,剛好今天的主題是講閱讀,索性就用這句當題目吧!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
    溫馨提示:《曦月話梅山》將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和《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網際網路法律法規,不發布和傳播謠言及虛假信息,不發布和傳播低俗庸俗信息,不發布和傳播「網曝」「網傳」不實信息。認真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大力弘揚時代新精神,傳播時代變化新成就,講好百姓新故事,傳播百姓好聲音。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初春的一天,汪洙趕著一群白鵝到野外去放牧,他見孔廟前青草茂盛,便讓鵝吃草,自個在大樹下讀起書來。不料,忽地一陣寒風過後,大雨從天而降,便趕緊收起書本,把鵝趕進孔廟避雨。  汪洙一進廟門,只見殿底破敗,蛛網百結,聖像破碎,鳥糞遍地。心想,父親常說,朝廷裡的文官武將,僅是孔夫子的學生,就有一半還多。如今他們一個個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卻坐在這樣的破廟裡,誰也不肯拿點銀子出來修理一番。
  •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出自哪?原來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詩》。
  • 「範進中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體現了讀書此事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古代制度當中把人分成四個階層——士農工商。在這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士人舉子。普通百姓把科舉考試視作改變命運的途徑。"範進中舉"就是在這樣的思想環境中誕生的故事。
  • 吳猛強:萬般皆下品,唯有作文高(2019高考作文專輯)
    而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作文高!!而我,就是迷信這個的那個文瘋子!!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有多久了……
  • 吳猛強:萬般皆下品,唯有作文高(2019高考作文專輯)
    而是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作文高!! 而我,就是迷信這個的那個文瘋子!!
  • 人生一世,皆在自渡;萬般皆苦,唯有自渡!(深度好文)
    以下分享一個故事,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人生一世,皆在自渡;萬般皆苦,唯有自渡。來看這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一肚子煩心事,苦惱至極,急於找一個尋求解決的辦法。這天,年輕人去山中散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山腳下,年輕人看到一位牧童騎牛吹笛,頗為逍遙,大感羨慕之下,便上前詢問:「你能告訴我怎樣擺脫人生的煩惱與苦惱嗎?」
  •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世上會讀書的人,都是書拿起來自己會讀。不會讀書的人,亦不會因為指導而變為會讀。譬如數學,出五個問題叫學生去做,會做的人是自己腦裡做出來的,並非教員教他做出,不會做的人經教員指導,這一題雖然做出,下一題仍舊非指導不可,數學並不會因此高明起來。我所要講的話於你們本會讀書的人,沒有什麼補助,於你們不會讀書的人,也不會使你們變為善讀書。所以今日談談,亦只是談談而已。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不妨對孩子多念叨念叨
    相反,越是文化程度高、接受信息多而快的人,越能感覺到時代的脈搏和時間的緊迫性。他們常常會非常清晰地意識到:自己不努力,很快會被社會淘汰;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也必將被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時代淘汰,找工作都會成難題,不要談什麼夢和遠方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數學思維之道-萬般神通皆小術 唯有空空是大道
    <<西遊記>>中有句話講的很好: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空空是大道。從鍛鍊數學思維的角度,解題方法和數學知識大多都是雕蟲小技,都是小術和小機巧,而把解題方法想出來的思維過程體現出的數學思維之道才是大道。上面這道題的解題方法是如何想出來的,思維過程應該是怎樣的,自己思考。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看看古代的文房用品有多精緻?
    古代有一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見讀書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重。因此,作為讀書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品在文人墨客的案桌上佔據了重要地位。手點時難棄,身閒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願助風騷。——唐代李嶠《紙》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勳。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紙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即使在機製紙盛行的今天,某些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
  • 九月下旬,萬般皆苦,唯有自渡,3星座捨棄舊情,變成主角
    九月下旬,萬般皆苦,唯有自渡,3星座捨棄舊情,變成主角。在和天秤座交往時,會出現一種恰如其分的輕鬆愉快,他們不容易給任何人導致壓力,即使兩人提出分手,也不會鬧得不相往來,儘管心靈深處仍然會出現依依不捨,但以前的情感已是以往,他們會愛惜以往幸福回身迎來將來,天秤座方知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僅有自己看淡,明日才會更精彩啊,九月下旬,天秤座捨棄舊情,變成自己的主角。
  • 人活一世,做自己的靠山: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01深山的鹿,不知歸處;萬般皆苦,唯有自渡。很多時候,人會處於焦慮和迷茫,就像是深山之中的鹿一樣。世界那麼大、那麼深邃,有太多的未知、不確定,該何去何從?真正陪著你不離不棄、一路到底的,唯有自己。求人不如求己。真的遇到問題了,唯有自渡才是最高效、最可行的出路。不要被動地等著別人來拯救你、替你拿主意。被動的人生,就像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人云亦云,甚至任人擺布,被賣了、被利用了還不自知。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萬般皆下品,唯有閱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