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測驗中的信效度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教學測驗中的信度和效度,這塊知識點經常作為客觀題進行考察,最基本的是考察概念之間的區分,其次是兩者之間的關係,那麼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如何進行快速區分:

1.信度

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舉個簡單例子,你測驗第一次得出的結果是80分,第二次同個測驗得出的結果是81分,這兩次測驗分數相對來說趨於穩定,所以說這個測驗的信度是比較好的。

2.效度

指測量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舉個例子,如果小學數學老師拿卷子來測試學生數學能力,但是出的題目內容大多屬於高中數學的題目,學生普遍成績偏低,那麼久不能說明這個測驗是有效的,因為並沒有真實的測量出實際想策的東西即小學數學能力,所以該測驗效度自然是低的。

概念上已經進行了理解,現在重點講解如何把握兩者之間的關係:

1.信度是效度的基礎:我們要想談論一個測驗效度的高低,前提必須得信度得高,因為如果這個測驗多次施測的結果都不夠穩定,更不用在意是否能測出真實水平。

2.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指的是後者能夠推前者,即效度高,一定能推出來信度高,因為效度高的前提必須是信度得高,但是反之亦然,即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舉個簡單例子大家就能馬上明白,在做性格測試時,如果你第一次測的結果是內向,第二次測的結果依舊是內向,但是你知道你自己本身是個外向的人,那麼兩次測驗結果是一致的,即說明信度是高的,但是並沒有測出真實的性格——外向,所以這個測試效度是低的,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如下圖所示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就是說效度可以高也可以低,故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條件。

圍繞以上的考點介紹,我們做兩道題來加以練習:

1.以高考的入學測驗為例,如果一個考生在兩個月時間內經過2次測驗,得到的分數大致相等,那麼試題的( )。

A.信度高 B.效度高

C.區分度高 D.難度小

1.【答案】A。解析:題幹表明的是同一個測驗進行施測兩次,分數結果出現大致相等,體現了信度高,故此題選A。

【知識點】教育學-教學-教學評價-教學測驗

【難度等級】★

2.某次數學考試,應用題的文字冗長,學生讀題時間長,測驗最後得分不高( )。

A.測驗效度低 B.測驗信度高

C.題目區分度高 D.題目難度大

2.【答案】A。解析:題幹表明教師想要測驗的是學生的數學能力,但是測驗中文字冗長,導致間接的測驗學生的語文能力,所以並沒有真實的測出學生的數學能力,故此題選A。

【知識點】教育學-教學-教學評價-教學測驗

【難度等級】★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趣味心理測驗」測的是什麼?
    其實,在圖片中看到的不存在的點和運動是很常見的視錯覺現象,這是在特定條件下,人對客觀事物必然產生的傾向,是一種受到歪曲的知覺,其產生是必然的,與壓力並沒有任何關係。先不說科不科學,題目中的選項往往傾向強烈,你甚至可以控制測試結果。解釋結果也充分運用了巴納姆效應,即人們認為模稜兩可的描述是對自己的精確評價。引申一下,諸如星座、血型人格都是一樣的道理,將每種描述調換一下你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
  • 教學測驗指標簡析
    教學測驗指標簡析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4-10 09:4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筆記|《心測》C8 常模參照測驗 之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
    4.標準分數常模標準分數常模是以常模團體在某一測驗上的實際分數為依據,將原始分數轉換成標準分數Z或導出分數T量表,從而反映測驗的每個原始分數在常模團體中相對位置的一種組內常模。5.剖析圖剖析圖是把一套測驗中幾個分測驗分數用圖表(圖形)表示出來。使用剖析圖作解釋,要求各個分測驗所使用的必須是同一個常模團體,否則無法進行比較。
  • 教育學考點之教學測驗的指標
    教學測驗的指標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的考點之一。在考試中,該考點常以單選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該考點在考察時側重考察兩方面:1.各指標的內涵;2.各指標之間的關係。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這兩方面的掌握與理解。效度、信度、難度、區分度是教學測驗的四個指標,也是衡量教學測驗水平的重要因素。首先,效度是教學測驗最重要的指標。
  • 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相對應人格理論,人格測量也發展成兩種類型,一種是以「霍蘭德」「MBTI」等為代表的的人格類型測驗,一種是以「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卡特爾人格特質測評」「大五人格」等為代表的特質類測驗。
  • 教學測驗中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編制教學測驗必須在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四個指標上達到一定要求,即起碼達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難度和區分度。很多考生在這四個概念的理解上有些混淆,結合例子幫助大家梳理一下:1.信度與效度: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一致、分數穩定。比如今天用一套試卷測試小明的成績是80分,一個星期後再用來測小明還是考80分,那麼這套測驗的信度就是高的。
  • 教學測驗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及難度
    考情分析:教學測驗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及難度,一般考查形式:首先可以考察多選題,其次可以結合每一個考察含義或例子型單選。最後也可以結合相互之間的關係進行考察。結合學員的學習情況來看,大家經常會混淆信度和效度,但這兩個又是考察頻率最高的,所以在掌握時一定要理解這四個,並且能夠區分信度和效度。
  • 形成性測驗、安置性測驗、總結性測驗的區分標準
    形成性測驗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它是針對於某一教學單元而設計,其目的不在於評定學生,而是為了給教師提供一個反饋以後方便教師調控教學。安置性測驗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定了解之後給學生分班分組,所以安置性測驗並不需要設置一些難度很大的題去考學生能力,而是大致估摸水準以後好完成對學生的安置,去確認學生到底是分在哪一組或者哪一個班,所以它是和學校的行政聯繫的很緊密的一項測驗。所以這一類的測驗涉及的範圍比較窄,難度也比較低。總結性測驗用於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階段性總結分析。
  • 學業成就測驗在教育質量監測中的作用
    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日本和中國港臺地區在其各自教育質量評估目的中明確表明要對本國家(地區)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監測,評估學生學業發展水平的變化情況。學業成就測驗是測驗法的一種,可以對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量化的評價。目前,學業成就測驗被廣泛應用於各大型國際教育質量評估項目和國家(地區)教育質量監測工具中。
  • 從造句遊戲到算命大師,心理投射測驗靠譜嗎?
    投射測驗曾經應用於精神分析中,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拋棄。在今天的推送中,心理學科普作家唐映紅分析,人類對投射測驗樂此不疲反映了「認識自我」這一終極難題,而解讀「兔子、鑰匙、橋、我」,其實與算命無異。最近微博出現了一條熱搜「兔子、鑰匙、橋、我造句大賽」,起因是一部電視劇,用到了這個網絡熱傳多年的心理測試。
  • 傾聽「在線測驗」一線使用者的聲音~
    沒錯,紙筆考試是線下測驗,除了這個還有線上測驗。教育測驗可以以線上的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傳統的紙筆測驗的形式進行。只要它能實現我們的目標:實現更好的教育。如此看來,疫情期間,當然是線上測試更為安全高效啦! 日前,方正璞華階段性成果之——在線測驗,已經應用於方正璞華推出的璞公英教學平臺產品之中,一經上線,便廣受讚譽。
  • 測驗項目的難度和區分度分析
    目標參照測驗的預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1.前測——後測方法選取一組被試,在其接受與測驗目標內容有關的教學過程前後各施測一次,取得前測和後測的結果,前者表示未掌握者在測驗中的水平,後者表示已掌握者在測驗中的水平。2.
  • 生涯名師堂職業測驗的運用(一)
    本期我們邀請到的是在職業測評領域擁有十餘年積累的彭勃老師,他將在「沙沙生涯課堂」「做客」四期,為你全方位剖析職業測驗的運用,教會你識測評、知測評和用測評。        職業測驗是職業諮詢、輔導、課程和相關研究中的一個有利工具,恰當使用職業測驗能使職業生涯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中小學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 ——中小學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及要求 效度對測驗來說顯得尤為 重要,是選用測驗時必須首先考慮的質量指標; 測驗的信度:又稱測驗的可靠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是通過信度係數來表示,信度係數為0~1,信度係數越掍近1,信度越好。一個測驗的 信度係數至少應在0.60以上; 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噸的試題的難易程度。
  •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複習資料:第七章教育測驗
    規範的考試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編制試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的過程,如期中、期末考試。它與測驗的區別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從教育測量學中引出,認為測驗更為規範,從試題編制、實施測驗測驗到評分過程都有嚴格的程序,而考試則是教師可自行安排,相對靈活,技術要求不高的測驗形式。另一種觀點與第一種正好相反,認為測驗比較隨意,而考試則較為正式。本書主要採用第一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