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測驗指標簡析

2020-12-11 華圖教師網

教學測驗指標簡析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4-10 09:4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學測驗的指標在歷次考試中出現頻率都較高,考生的正確率卻不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別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區分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設計和編制任何一種測驗,都必須使其在效度、信度、難度和區分度方面達到一定要求,即起碼達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難度和區分度。

(一)效度

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真實地測量出所要測量的事物的程度。其實說的就是一次測驗是否有效,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就是能準確地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指有效程度,指這張卷子能夠測出我想要的東西,二就是是否能夠真實反映這個人的真實水平,與這個人的真實情況是否匹配。

那麼做題時候關鍵字眼就是真實、有效。例如,一個人用體重秤測體重,實際這個人的體重是80公斤,測量結果也是80公斤就說明這個測驗是有效度的。

測驗的效度有多種類型,主要有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和預測效度。

(二)信度

信度是表明評價工具質量的又一重要指標,主要指測驗結果的前後一致性程度。

在做題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握關鍵字眼就是信度強調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結果的穩定性,例如:一個體重秤,測量某人的體重,她的實際體重是60公斤測量了十次結果都是300公斤,顯然這個結果並不是真實的,但是結果卻是一致的穩定的,這就是信度高。

信度效度的關係:高信不一定有高效,有高效度一般都是有高信度:比如我想測驗大家教育學水平,但是我卻拿了心理學的卷子,大家答了90分,這說明信度很高,但是沒有效度。

(三)難度

難度指測驗的難易程度。在教學測量中,通常用答對或通過測驗的人數比例作為難度值。

難度值(P)=答對人數(R)/被試總人數(N)×100%。P值越大,難度越低;P值越小,難度越高。一般來說,難度值平均在0.5最佳。

(四)區分度

區分度有時也稱鑑別力,主要指測驗對於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例如在某次考試過程中,能力高的人得了高分,能力低的人得了低分,把不同水平的人區分開來,就是區分度的體現。

區分度和難度的關係:難度決定了區分度,難度過大或者過小都不能反映出不同人的水平差異,例如,測驗20歲人的數學水平,用小學一年級的題目測驗,由於題目過於簡單造成測驗人的水平難以區分。

責任編輯:大白

<上一頁1下一頁>

換一換

相關焦點

  • 教育學考點之教學測驗的指標
    教學測驗的指標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的考點之一。在考試中,該考點常以單選題、判斷題等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該考點在考察時側重考察兩方面:1.各指標的內涵;2.各指標之間的關係。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這兩方面的掌握與理解。效度、信度、難度、區分度是教學測驗的四個指標,也是衡量教學測驗水平的重要因素。首先,效度是教學測驗最重要的指標。
  • 教學測驗中的信效度
    教學測驗中的信度和效度,這塊知識點經常作為客觀題進行考察,最基本的是考察概念之間的區分,其次是兩者之間的關係,那麼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如何進行快速區分:1.信度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
  • 你會區分教學評價的質量指標嗎?
    教學評價的質量指標有四個: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對這些概念的區分歷來都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難點,也是廣大考生複習備考的重點。今天,遼寧分校中公講師就來為大家做細緻講解。首先是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到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例如,在某次測驗中,小軍第一次得分80分。時隔三個月再次測驗,小軍第二次得分也是80分。
  • 教學測驗中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編制教學測驗必須在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四個指標上達到一定要求,即起碼達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難度和區分度。很多考生在這四個概念的理解上有些混淆,結合例子幫助大家梳理一下:1.信度與效度: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一致、分數穩定。比如今天用一套試卷測試小明的成績是80分,一個星期後再用來測小明還是考80分,那麼這套測驗的信度就是高的。
  • 測驗項目的難度和區分度分析
    目標參照測驗的預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1.前測——後測方法選取一組被試,在其接受與測驗目標內容有關的教學過程前後各施測一次,取得前測和後測的結果,前者表示未掌握者在測驗中的水平,後者表示已掌握者在測驗中的水平。2.
  • 簡析教師招聘考試中易混的教學方法
    簡析教師招聘考試中易混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這一章,教材中講到了許多方法,其中有些在描述上略微相似,這也是很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容易混淆的地方,下面帶大家進行簡單的解讀。一般來講,為教學創設的情境主要有生活展現情境、自主體驗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等。2.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以形象為主題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的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及指標!建議老師收藏
    包括:民主的課堂氛圍,以教育任務為基礎、師生協作、創建意義的教學導向等。優質課堂教學有哪些特徵,每個特徵的具體指標有哪些,老師可以對照下面的內容檢驗下自己的課堂哦。02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的衡量指標特徵一:「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的衡量指標一級指標(直接觀察到的指標)1.教師用語和學生用語通曉易懂。2.課堂教學參與者的角色定位清晰。
  • 教學測驗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及難度
    考情分析:教學測驗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及難度,一般考查形式:首先可以考察多選題,其次可以結合每一個考察含義或例子型單選。最後也可以結合相互之間的關係進行考察。結合學員的學習情況來看,大家經常會混淆信度和效度,但這兩個又是考察頻率最高的,所以在掌握時一定要理解這四個,並且能夠區分信度和效度。
  • 教學技能 |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及指標,老師請收藏
    十、完備的課堂教學環境1.教學秩序井然;2.教學設備和教具能正常使用。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的衡量指標6.以教師講授為主導的和以學生參與為主的各個課堂教學階段區分清楚。1.學生隨時都能說明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而做。
  • 形成性測驗、安置性測驗、總結性測驗的區分標準
    形成性測驗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它是針對於某一教學單元而設計,其目的不在於評定學生,而是為了給教師提供一個反饋以後方便教師調控教學。安置性測驗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定了解之後給學生分班分組,所以安置性測驗並不需要設置一些難度很大的題去考學生能力,而是大致估摸水準以後好完成對學生的安置,去確認學生到底是分在哪一組或者哪一個班,所以它是和學校的行政聯繫的很緊密的一項測驗。所以這一類的測驗涉及的範圍比較窄,難度也比較低。總結性測驗用於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階段性總結分析。
  • 教學過程規律簡析及習題答案
    在近幾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相關內容都是。教學過程規律的四條,主要考察方式涉及主客觀題型,客觀題型主要以單選和判斷為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結合教學過程四規律相關內容進行簡析,方便各位考生快速簡單的對教學有個簡單的認識,這次介紹內容主要是結合客觀題型,便於各位考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
  • 筆記|《心測》C8 常模參照測驗 之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
    ﹌﹌﹌﹌﹌﹌﹌﹌﹌﹌﹌﹌﹌﹌﹌﹌﹌﹌﹌﹌﹌﹌﹌﹌﹌﹌﹌﹌﹌﹌﹌﹌﹌﹌﹌﹌﹌﹌﹌﹌﹌﹌﹌﹌﹌﹌﹌﹌﹌﹌﹌﹌C9 目標參照測驗目標參照測驗和常模參照測驗1.目標參照測驗(也叫標準參照測驗)是根據某一明確界定的內容範圍而縝密編制的測驗,並且被試在測驗中所得結果,也是根據某一明確界定的行為標準直接進行解釋的。其作用是了解個體在所規定的測量內容上的行為水平,其出發點是個體本身的絕對水平,而不再是個體間的水平差異。2.
  •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複習資料:第七章教育測驗
    (二)測驗的功能測驗具有以下功能:(1)激勵功能;(2)診斷功能。診斷性測驗主要考察兩個方面,一個是看基礎打得好不好,可否滿足學習某種新知識的需要,另一個是看理解和掌握上有什麼錯誤及其原因所在,它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反饋信息,使教師能及時調整教學;(3)區分和選拔功能。升學考試就體現了測驗的選拔功能,如高考;(4)評定功能。
  • APMS成績分析指標詳解
    區分度與難度的關係:難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考生的得分,難度過高或過低的試題(或試卷),考生的得分都比較集中,從而區分度低;難度適中的試題(試卷),不同水平的考生將有較大差異的得分反應,從而有較高區分度。作為命題者,對試題的難度控制是提供一份優質試卷的關鍵,這依賴於命題者對教學大綱的理解程度,對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對應試者水平的了解程度。
  • 測驗的效度和信度
    一、效度(一)效度的涵義測驗的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換言之,效度指的是測驗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測驗的目的。效度是科學測驗工具最重要的質量指標。能測出來想測量東西的程度,則效度高;測不出來,則效度低。例如:想要測量小明的身高,測量工具是秤,那麼,測量不出想要測量的東西,則效度低。
  • 優質課堂教學的10項特徵(附衡量指標)
    優質課堂教學十項特徵的衡量指標特徵一:「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的衡量指標一級指標(直接觀察到的指標)1.教師用語和學生用語通曉易懂。特徵四:「清晰明確的教學內容」 的衡量指標1.開宗明義地介紹課堂教學主題
  • 智力測試:發展計算機測驗
    智力測試:發展計算機測驗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普及,智力測驗的形式逐步朝計算機化發展。「項目反應理論」(IRT)的發展和應用,使智力測驗發生重大變革。在傳統測驗中,被試正確回答題目的數量是測驗得分的唯一依據,而lRT則以能力或心理素質的水平作指標。lRT根據測驗題目的性質和被試對各測題的回答狀況(即項目反應)來確定其特定能力或心理素質水平。根據IRT設計出來的計算機自適應測驗使得計算機不只是呈現題目和處理答案結果的機器,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測驗工具。
  • 測驗對學習提高的有效性----測驗效應
    在以往的生活中,人們總是將測驗當做檢驗學習效果的一種手段。尤其在學校學習中,測驗成績被用作評估學習好壞的直接指標,而導致部分學生對測驗成績的偏度重視。實驗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先學習40對外語詞對,並進行測試,隨後區分四種條件:(1)不論測驗結果如何,重複學習-測驗程序;(2)對於測驗正確的詞對,隨後不重複學習此類詞對,但仍然對他們進行測驗;(3)對於測驗正確的詞對,隨後仍然學習這些詞對,但不進行測驗;(4)對於測驗正確的詞對,既不進行學習,也不進行測驗。最後,要求被試自由回憶這些詞對。
  • 筆記|《心測》C10 測驗等值 & C12 能力測驗(上)
    C10 測驗等值水平等值被等值的測驗難度、受測團體的能力都相似。垂直等值被等值的測驗難度、受測團體的能力都不同。錨測驗測驗等值設計中,有時會採用一組測驗來關聯兩個待等值的測驗形式,以便尋找他們的等值關係,這組測驗就是錨測驗。
  • 一套測驗就下心理問題診斷?心理測驗不是那樣用的,不是神乎其神
    既然是工具,那麼就只是提供參考,心理測驗在心理諮詢領域更多是作為評估依據。就像我們去檢查身體,各種各樣的生化指標是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要經過醫生的綜合判斷後才會有一個確定的結果。但是與軀體疾病又有所區別,心理和身體實則為一個整體互相影響,所以在評估心理問題時,同時還要考慮到生理上的變化,這樣下來心理測驗的作用就更一目了然了。如果去專科醫院檢查的話,那一定是生化指標和心理評估一起的。不過在醫學範疇的問題就不多討論了,我還是從心理諮詢角度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