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講故事|眾生肉,母親肉

2021-02-08 印光祖師文鈔

  眾生肉,母親肉


  陝西興安某縣,住著一位姓周的村民,和母親一起生活,家境貧寒,母子倆靠兒子打工維持生計。母親去世後,兒子心灰意冷,大白天還蒙著頭在睡覺,忽然夢見母親來找他,哭喊著:「兒啊,我死後變成了豬,現在在某處,有人要殺我,你快來救我呀!」兒子嚇醒,立刻趕到母親夢中說的那戶人家,一眼看見有人在殺豬,正是母親夢中所指的那人。兒子大驚,急忙找那口豬,卻見豬倒在血泊之中,已被殺死。兒子見狀,如萬箭穿心,悲痛欲絕,倒在地上來回翻滾,哭得死去活來。人們圍攏來看,奇怪地問他怎麼了。兒子只是號啕痛哭,捧著心口說心痛。他心中的痛,實在無法言說,因為自己沒有錢贖買這頭死豬,又明知說那個夢也是無濟於事,只能說心痛。兒子再也不忍吃肉,什麼肉都吃不下去,從此發心吃素。由於他只是一介村夫,不懂得怎麼修行,就按照當地的風俗,向別人討要點燈的油,攢滿一擔,挑著送上武當山金殿供燈,另外自己再捐出三個銅錢,用來買香燭供果,希望藉此積德超度母親,這樣經過了好幾次。


  後來,有一個外道頭目要造反,事情敗露後逃跑了,官府畫了肖像到處捉拿。不料挑燈油的兒子和造反頭目同名同姓,甚至連相貌都一樣,官府把他抓了起來。公堂上,他說自己因為母親變豬,發心供燈油。官府哪裡肯信,搜查時發現他隨身攜帶帳簿,裡頭有好幾千個人名,其實都是捐燈油錢的名冊,此時卻被當作是造反同黨的名單。經過嚴刑拷打,最終屈打成招,定成死罪。之後,那人被押到鄖陽府重審,他大喊冤枉,說自己只是因為娘變成豬,才到處募化燈油。知府見他神情慈善,不像造反的人。為了一試究竟,知府故意對他說:「什麼你娘變豬,簡直一派胡言,本官今日定要教你開齋。來人,端碗豬肉給他吃了。」一碗肉硬塞到那人手裡,他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已是淚如雨下,嘴唇不停地顫抖。知府拍著驚堂木連連催逼,那人雙手抖成一團,好不容易夾到一塊肉,還沒送進口中,哇地吐出一口鮮血。見他悲痛到這種地步,知府確定他是被冤枉的,於是釋免他的罪名,並讓他在竹谿縣邊界的蓮花寺出家。


  那人出家後,一心念佛,很有感應。晚年回到陝西故鄉建了兩座小廟,大家都稱他為周老禪師。太平天國起兵後,他的徒弟徒孫紛紛逃離。老禪師將要示寂,告訴鄉親們說:「我死後,請用缸裝上屍體,再修一座塔,三年後啟塔,倘若身體壞爛,就燒掉;不壞,就供在大殿一邊。」三年後,鄉親們打開墓塔,果然老禪師完好如生,於是供在大殿內。鄰縣的縣官少爺得了重病,無人能治,已往生多年的周老禪師現身為他醫治,病好後,縣官一家感恩不盡,再三請求登門拜謝。老禪師告訴他們自己住持的寺廟,說:「你要是想念我,可以到那裡找我。」縣官一家找來後,打聽周老禪師,人們帶他們來到大殿,指著供在一邊的遺體說,這就是周老禪師。他們一瞧,正是前幾天來治病的和尚。奇蹟傳開,這裡從此香火不斷。


  周老禪師要不是母親變豬,頂多是個安分守己的良民罷了;要不是鄖陽知府逼他吃肉,弄得他吐血,冤案也沒有昭雪的可能。在他眼裡,眼前這一碗肉,與他母親的肉沒有兩樣,可官府威逼,又不敢不吃,最後還沒吃,就因痛斷肝腸而口吐鮮血,這才表明自己的確是被冤枉的,得以無罪釋放,還出了家。


  這則故事,完全是真人真事,周老禪師就是印光法師的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師的師公。當年,印光法師初出家後,由於擔心再次被哥哥追回去,一直行腳到湖北,曾在竹谿縣周老禪師當年出家的蓮華寺掛單。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覆鬱連昌昆季書、復邵慧圓居士書一》


相關焦點

  • 【因果故事】眾生肉,母親肉
    陝西興安某縣,住著一位姓周的村民,和母親一起生活,家境貧寒,母子倆靠兒子打工維持生計。母親去世後,兒子心灰意冷,大白天還蒙著頭在睡覺,忽然夢見母親來找他,哭喊著:「兒啊,我死後變成了豬,現在在某處,有人要殺我,你快來救我呀!」兒子嚇醒,立刻趕到母親夢中說的那戶人家,一眼看見有人在殺豬,正是母親夢中所指的那人。兒子大驚,急忙找那口豬,卻見豬倒在血泊之中,已被殺死。
  • 印光大師說了一則真人真事,眾生肉,母親肉,痛斷肝腸!
    陝西興安某縣,住著一位姓周的村民,和母親一起生活,家境貧寒,母子倆靠兒子打工維持生計。母親去世後,兒子心灰意冷,大白天還蒙著頭在睡覺,忽然夢見母親來找他,哭喊著:「兒啊,我死後變成了豬,現在在某處,有人要殺我,你快來救我呀!」兒子嚇醒,立刻趕到母親夢中說的那戶人家,一眼看見有人在殺豬,正是母親夢中所指的那人。
  • 講故事:招待兒子的母親肉菜
    網絡上時常出現一些家裡父母喝漿子,外面兒女充胖子的小故事。最近又是重慶一普通家庭,兒女雙雙惹上網貸,最後利滾利還不起,只得求父母幫還債。父親收入低還不了債,女兒很是心疼父母替自己受罪,說父母不該把自己生下來。這理由雖然看上去很是可笑,可也免不了讓人深思,這問題究竟出在哪?是誰的過錯。
  • 印祖故事:弘一大師受教,一筆一畫必恭必敬
    下面詳細講了刺血寫經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並指出「又寫經不同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若座下書札體格,斷不可用。古今人多有以行草體寫經者,光絕不贊成。」提醒弘一法師「恐血虧神弱,難為進趣」。   弘一法師按照印光大師的要求調整了字體,並寄給印光大師鑑定。印光大師回信對弘一法師的新字體表示肯定:「接手書。
  • 墮胎的惡報及因果故事,現在只有因果才是正本清源,才是救世、救眾生的唯一妙方.
    這個靈魂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佛經上講的阿賴耶識,世俗人講,民間的一般講法叫靈魂,道家講三魂七魄,佛家講神識,開悟的話叫自性、佛性、般若。這個叫做十二因緣裡面講的無明、行、識的那個識,它是一個種子。  這個種子它也是真空妙有,到這一世來投胎轉世,遇到父母的因緣,入母親的胎以後叫名色。為什麼叫名色呢?
  • 《娘惹肉》導演王文博創作手記
    《娘惹肉》導演:王文博其實並不知導演手記為何物,印象裡似乎是那些大家導演們用來提升「逼格」的東西。我自是沒有他的調性,這裡就淺聊幾句,但似乎也無法真實還原當時關於拍攝的故事。只記得是聚集了一群各個專業方向又都自稱是導演的狐朋,他們無償的傾情的付出讓我總共花了四萬多,用了兩天一夜就完成了這部短片。拿這個故事畢業其實略有不甘,因為本有個更變態更低級趣味的故事。所以那些為片子留言說導演是個變態的同志,你們的承受能力太差了。其實我也會拍小清新,就怕你們看完會吐,因為我拍過,自己都吐了。
  • 病從口入,我們需要吃的是三淨肉
    孟夫子的用心,跟佛法講的「三淨肉」一樣--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因為佛法在印度當時,生活方式是行託缽的制度,人家施捨什麼就吃什麼,不分別、不執著,沒有選擇的。這是大慈大悲,一切隨緣而不攀緣,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一直到今天,像泰國、錫蘭這些小乘國家還是如此。
  •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到現在一直都很有名的一道名菜和一個偉人的故事蘇東坡與「東坡肉」。蘇東坡在歷史上是因為「東坡肉」而被世人所知曉。東坡肉是又叫滾肉、紅燒肉,是江南漢族傳統名菜,豬肉味首要的食材,薄皮嫩肉,顏色紅眼,味香齊全,酥而不碎。
  • 《印祖法語每日問答》35:初機宜半日學行半日學解(附西湖靈芝律師由謗而一生專修淨土的公案)
    * 附:大智靈芝律師專修淨業的故事 宋朝時,有杭州西湖靈芝寺的圓照律師,是律宗的祖師,那也是大修行人。他在出家時,就深入律藏的佛教祖語,特別如唐道宣律祖的南山律,律師持戒精嚴,志願廣大。然後他又深入天台圓頓教義。在一次看過《慧布禪師傳》之後,「方土雖淨,非吾所願。若使十二劫蓮華中受樂,何如三途極苦處救眾生也。」
  • 他14歲出家,為救母親,割下自己的肉熬湯給母親喝,一雙鞋穿40年
    01在佛教,流傳著很多的故事,基本上都知道佛祖割肉餵鷹的故事今天筆者再和大家另外說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叫陳多興,14歲出家,為了救自己的母親,割下自己的肉熬湯給母親喝,一雙鞋穿40年。雖然那個時候是出家了,但是還不算一個真正的出家人,因為他心裡還放不下母親,每天心事重重,怕自己的母親出任何事情。於是他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白天安心照顧母親,晚上專心誦讀佛經。隨著他的年紀越來越大,他母親也老了。後來,母親可能是因為操勞過度,直接臥病在床,失去了行動力。
  • 諷刺片《娘惹肉》:兩個兒子把母親當豬餵,在誰家瘦了就多養一年
    2014年,國內上映了一部短片,其講述的就是一個「養兒不防老」的故事。這部短片叫做《娘惹肉》,總時長僅15分鐘。雖然短片製作比較粗糙,導演和演員也都不出名,但《娘惹肉》的故事非常流暢自然,有很多隱喻、對比襯託的內容,諷刺意味極強。影片的開頭,是在村裡的集市上。
  • 明知母親高血壓不可食肉,堂堂史學家傅斯年,卻讓妻子多做肉菜?
    在中國孝順是傳統的美德,從小父母就給我們講各種關於孝的故事。▲傅斯年舊照01孝順的故事小時候在各種故事的薰陶之下,讓我們有了良好的道德觀念還有品質像古代有個歷史學家,本身母親就有高血壓不能吃肉,他卻讓自己的妻子多做些肉菜給母親吃,這到底是愛還是害呢?▲傅斯年工作舊照他就是傅斯年,他優秀到被胡適稱為「人間稀有的天才」,他是中山和北京大學裡的教授,也擔任過北大研究所的代理校長。
  • 幽默小故事《買肉》
    讀書與旅行我們先看看這個故事:寧靜的夏日午後,一座宅院內的長椅上,並肩坐著一對母子,風華正茂的兒子正在看報
  • 我與午餐肉罐頭的故事
    覺得午餐肉罐頭難開又油膩還重,往往原封不動帶回家。畢竟是餓了,端起來就吃,忽然發現原來加熱過的午餐肉那麼好吃!從此改變了對午餐肉罐頭的看法。大學時住校,半夜肚子餓,和同學爬起來一起泡方便麵,拿出一罐梅林午餐肉用勺子挖成塊狀泡在面裡也是人間美味。
  • 母親患病,醫生告誡不能吃肉,孝子卻囑咐妻子:多給母親做點肉菜
    今天要講述的這個有關孝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位傳為美談的孝子,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學者傅斯年。傅斯年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可以說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才子。他於1896年出生在山東聊城,家裡是世代的書香門第,祖上曾出過順治年間的首位狀元,在這樣的家庭教養出來的傅斯年自然也是青出於藍。
  • 肉就在碗裡
    這句話算不上深奧,卻讓人很舒服。怎麼個舒服法呢?來讓我們把它翻譯成現代漢語:肉,就在碗裡。如果你不是吃貨,我們還可以翻譯得再露骨一點:錢,就在兜裡。但這樣的翻譯,多少有點失去本意。而且,肉在碗裡,錢在兜裡,也不一定讓人舒服。真正舒服的是:肉到碗裡來,錢到兜裡來。兜裡裝不下,再到卡裡來。祿在其中矣,就是這麼個意思。
  • 《娘惹肉》國產諷刺片,被當豬養的娘
    老大推著自行車來了,兒媳趕緊讓老人進屋,給她穿上外套,而老大看到老太太后說老太太怎麼瘦了,小兒子就不開心了,說上稱稱才知道,於是兩個人一起把老人放在了秤上,大家一起緊盯著秤砣,結果老大看到結果後非常氣憤,而小兒子一家卻笑開了口,老大讓老太太趕緊下來,不料兩塊肉從老太太身上掉了下來,老大頓時掏出了協議,小兒子趕緊去搶,結果最後老太太去撿掉落的紙
  • 揭秘中央儲備肉:開倉放「肉」背後的故事
    儲備肉這個「蓄水池」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01  從儲備糖到儲備肉  說儲備肉,繞不過北京華商儲備商品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它是專門承擔國家宏觀調控食糖肉類市場的唯一的交易所。要不是最近儲備肉一詞頻頻出現在公眾面前,一般人還真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