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期】(軍事系列第432講)
越南支持下的寮國革命歷史:1975年12月2日武裝組織巴特寮成功迫使寮國王國國王西薩旺·瓦達納退位,從而建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目前,名義上還有5個社會主義國家,分別是中國、朝鮮、越南、古巴和寮國。
有意思吧,寮國竟然也是5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
在臺灣和海外,寮國被稱為寮國。
寮就是老,這是寮語同一個音的不同翻譯。就像寮國首都萬象,海外華人則稱為永珍一樣。
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沒有出海口,地形也和鄰國柬埔寨、越南有很大區別。
越柬兩國都有寬闊的平原地區,適合稻米的種植,才出現了大量的人口和比較強大的國家。
而寮國卻完全不同,國家有八成是山地和丘陵。
尤其重要的是,寮國的山地集中在北部和東部,這就形成了對北方強敵中國和越南的天然屏障。
同時,這裡有雨季,降水極多,形成了全國無邊無際的森林,尤其是北部的森林眾多。
自然地形極為複雜,外族人到了山區森林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更別說作戰了。
所以,寮國同中國直線距離似乎不遠,卻因隔著重重大山,古代交流極少。
兩國基本上以西雙版納為地理分界,中國人到了這裡就難以向南繼續前進了。
鄰國越南長期使用漢字、穿漢人服飾,而寮國則基本不受中國影響,而更泰國和柬埔寨化。寮國使用寮語,和泰語接近,文字外觀有一定的差別。
寮國的民族眾多,目前識別的有49個之多,包括華裔。
不過,寮國主要民族有三個,分別是老龍族、老聽族、老松族。其中老龍族一直是寮國最大的一個民族,佔全國人口一半以上。老聽族過去也叫佧族,是寮國的少數民族,佔人口總數的24%。
老松族則包括苗族、瑤族等多個山地民族,佔寮國總人口的9%左右。
其實,這是1968年,寮國人民黨(共產黨)的劃分。
他們將居住在寮國境內的人群劃分為三個民族集團,居住在平原與谷地的寮國人劃為「老龍族」、居住在半山腰的寮國人劃為「老聽族」、居住在高山深處的寮國人劃為「老松族」。
以老聽族為例,他們由34個族支組成,互相併不認為是一個民族。
由於山區森林地形的特點,很多民族都是與世隔絕的生活了幾千年,直到近代才和外界交流。
古代寮國人口稀少,文明滯後,幾乎沒有像樣的歷史記載。寮國古代的歷史,多來自於鄰國中國的文字記錄,一些來自於道聽途說,並不可靠。
在14世紀之前,寮國國家的概念還很模糊,老百姓以部落為單位生存。
寮國歷史上第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是14世紀的瀾滄王國,各王子在自己的小國進行統治。
這個時期,佛教進入寮國,對該國文化有著極大的影響。今天的寮國人大多信仰佛教,男人一生要出家一次。出家是非常隆重的事情,甚至比結婚還要重要。寮國和柬埔寨、泰國、緬甸一樣,屬於佛教之國。
瀾滄王國盤踞山地長達200多年,領土最北到達中國的西雙版納地區。
16世紀中期,瀾滄國內部出現問題。這個分為貴族、平民和奴隸的王國,奴隸不斷造反,國家日益衰落。在同泰國、緬甸、越南持續不斷的戰爭中,瀾滄王國在18世紀初期最終亡國,分裂成3個小國。
這些小國夾在強大的泰國和緬甸之間,以稱臣的方式勉強自保,國力衰敗。
寮國國寶帕佛陀大摩尼寶玉佛和勃拉邦佛,都被泰國人搶走。
到了19世紀,鄰國越南開始爭奪寮國的領土,越泰兩國爆發長達20多年的戰爭,兩敗俱傷。
而此時,更強的勢力進入中南半島,這就是法國人。
這種情況下,弱小的寮國三國自然無力對抗。
到1893年,法國正式佔領寮國,建立了殖民王國寮保護國。
由於寮國地瘠民貧,只有糧食作物,礦產雖多卻都在山區,難以運輸。加上山區人民管理難度大,法國人允許地方自治。
法國人在寮國的殖民相當膚淺,對於鄉下基本沒有影響。這同法國人不惜代價建立越南和柬埔寨殖民地,有著很大不同。
二戰中,日軍擊潰法軍佔領寮國。覺得這裡沒什麼價值,日本人對寮國也不重視,只是扶持琅勃拉邦國王西薩旺·馮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和軍隊,宣布從法國獨立。
二戰以後,寮國的局勢非常混亂。
這本來就是一個只有三四百萬人口的小國,人民又分散各地居住,很多地方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
即便是法國人和日本人的飛機坦克,面對寮國的山林森林也是望而卻步,寮國幾千年來保持封建時代的特徵,沒什麼變化。
而二戰後,冷戰迅速開始。而寮國作為中南半島的高地,處於中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各國之間,就具有了戰略上意義。
於是,各大國都試圖控制寮國。
到了1954年,在美國幹涉下,寮國從法國控制下徹底獨立。此時,寮國國內有三股勢力,第一就是受到北越支持的巴特寮,也叫作寮國愛國戰線。
巴特寮的實力很強,核心就是寮國人民革命黨,也就是寮國共產黨。
寮國人民黨的領袖是著名的凱山·豐威漢。
很有趣的是,凱山·豐威漢的父親是越南人,母親才是寮國人。按照中南半島的原則,凱山·豐威漢應該是越南人,而不是寮國人。
凱山·豐威漢14歲去越南河內就讀法國學校,一直讀到大學。凱山·豐威漢在26歲加入印度支那共產黨。
在6年後,印度支那共產黨改名為越南勞動黨。
於是,在北越的幫助下,凱山·豐威漢組建了寮國人民黨,成為領袖之一。北越對於寮國是非常重視的,胡志明曾多次表示,「越南和寮國的關係就像牙齦和牙齒,幫助寮國就是幫助越南自己,這既是國際義務,也是越南革命的義務。」「幫助寮國革命也是我們進行的革命本身,所以我們應該更積極、更切實地提供幫助。」
實際上,早在1953年,北越武元甲指揮4萬軍隊殺入寮國東北部,扶持寮國人民黨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寮國人民黨是民族主義政黨,又宣布是底層民眾的政黨,受到寮國普通老百姓的支持。
同時,寮國是個人口僅有幾百萬的小國,鄰國越南則有數千萬人口。
在北越這個強大後援的幫助下,寮國人民黨實力迅速增強。在1954年,巴特寮一度控制了寮國五分之四的領土。
另一派,就是受到英美支持的佔巴塞親王文翁、富米·諾薩萬和培·薩納尼空為首的一派。他們的後臺很硬,也不容易對付。
剩下就是中間派梭發那·富馬親王一派,他們是寮國地方傳統勢力,左右逢源,試圖保住自己的地盤和利益。
這三派的爭權奪利,導致了寮國內戰。
寮國人民黨始終佔據一定的優勢。
從本質上來說,寮國人民黨強調的社會主義理念,對該國貧窮的民眾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當時寮國人民非常貧困,連基本的一日三餐都難以保證。
相反,寮國高層貴族集團,卻驕奢淫逸,推崇法國化的窮奢極欲,階級矛盾非常激烈。
胡志明早在20年代,就曾說過自己在寮國看到的悲慘畫面:「生活在當地的可憐的寮國人民總是急於離開那裡,以逃脫貧困、苦役和作為炮灰。每當負責抓捕男人的寮國軍官到達那裡的村莊時,他們只能看到廢棄的房屋和一扇空門,因為人們已經逃離了。」
其實,如果寮國不是全國信仰佛教,民族性相對溫和,早就殺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了。
只是,英美涉足寮國以後,寮國人民軍畢竟實力薄弱,不希望同列強正面為敵。他們進行戰略收縮,退回桑怒、豐沙裡兩省的根據地,便於軍力的集中。
這種時候,他們試圖通過合法手段控制政府,掌控寮國大部分地區。
同時,北越也希望通過在寮國建立胡志明小道,實現對南越的持續攻擊,以實現越南的統一。
而寮國和美國、南越均是和平狀態,美越不能隨便對寮國發動攻勢,也希望儘量和平解決。
1954年,美國只能支持梭發那·富馬親王中間派政府的軍隊,藉助他們實現對胡志明小道的切斷。
但中間派軍隊的裝備低劣,也無心為美國人作戰,戰鬥力薄弱,不堪一擊。
這邊,美國人急功近利,認為寮國中間勢力同共產黨勾結,不可靠。
確實,中間派為了安撫寮國人民黨,曾允許他們的幹部加入政府。
此時,美國人出了昏招,將中間派也當做敵人,進行經濟封鎖和武力進攻,全力扶持右派軍隊,寮國皇家政府軍。
1958年,中間派站不住腳,被迫同寮國人民黨結盟。由於美國的公開介入,蘇聯也放棄不幹涉立場,提供了大量武器和物資。
由此,雙方開始了持續的混戰。
美國支持極端親美的富米·諾薩萬政府,擴充了寮國皇家政府軍。
而寮國皇家政府軍腐敗無能,很多士兵遇到敵人就丟下武器逃走。
將軍們想方設法撈錢,甚至參加販毒和武器走私。
如著名的1967年坤沙「世紀商隊」事件。
金三角毒販頭子坤沙,由500名武裝分子運輸16噸鴉片到寮國邊境。這批毒品,是出售給寮國政府軍總司令溫·拉迪功少將。
由於坤沙的武裝人員在運輸途中,同國軍殘軍發生交火,引起了世界關注。溫·拉迪功不敢公開接受這批毒品,就派出部隊裝作禁毒剿匪,突然襲擊了坤沙的運輸隊,黑吃黑。
坤沙不是寮國政府軍的對手,被迫丟下16噸鴉片逃走。
一說,著名的純度99.99%的雙獅地球牌海洛因,就是溫·拉迪功少將創造出來的。
溫·拉迪功作為政府軍的領袖,竟然公開販毒,他的軍隊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
無奈之下,美國又支持諸如苗族等少數民族武裝,許諾他們可以獨立、自治,這引起了政府軍的不滿。
到了1968年,隨著越南戰爭局勢的惡化,美國不惜一切的扶持寮國皇家政府軍,攻打北越盤踞的胡志明小道。
結果,無能的寮國政府軍被北越軍隊反攻,差點全軍覆沒。
1月的慘敗中,參戰的3000多名寮國政府軍士兵,只有三分之一得以逃回。
見傀儡軍隊不是對手,美國人只能親自出馬,對寮國人民黨的解放區,開始大規模的轟炸,作為轟炸胡志明小道的延伸。美軍對寮國解放區平均轟炸630次,每天投彈約3000噸。
解放區和石缸平原的全部村落完全被破壞,到處都是如同月球的累累彈坑。
此舉沒有搞垮寮國人民黨,卻引起了寮國民眾的憤怒。
美國空軍開始直接掩護寮國皇家政府軍作戰,試圖消滅寮國人民黨的根據地。
北越軍隊也很快介入。戰鬥力薄弱的寮國政府軍幾乎沒有獲得進展,雙方陷入持久戰。
期間,他們打打談談,直到1973年正式停火。
當時美國已經決定從越南撤軍,無力保護寮國政府軍了,空軍和特種部隊全部從寮國撤走。
1973年2月21日,寮國各愛國力量全權代表與萬象政府全權代表在萬象籤訂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和實現民族和睦的協定》。
1974年,中間派梭發那·富馬親王再次組建聯合政府,權力很快就被寮國人民黨控制。
梭發那·富馬親王很聰明,在當年宣布去法國養病,放棄了政治權力,在10年後的82歲高齡善終。
1975年4月,南越西貢政府垮臺,紅色高棉攻入柬埔寨首都金邊。由此,寮國人民黨已經不需要掩人耳目了。
寮國人民軍開始全面出擊,寮國皇家政府軍紛紛投降,聯合政府中的右派官員則迅速逃亡,軍隊和政府都被人民黨接管。
5月,寮國人民黨的軍隊進入各大城市,到7月完成了對全國的控制。
此時,美國外交人員已經撤離,寮國親英美派人物也紛紛逃走。
1975年12月2日巴特寮也就是寮國人民黨,成功迫使寮國王國國王西薩旺·瓦達納退位,從而建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君主制度被廢除。
凱山·豐威漢從幕後走出,擔任總理,成為國家的真正統治者。
寮國人民黨倒是沒有血腥清洗前政權的敵人,只是將約1萬到1.5萬軍警和官員抓捕,其中大部分很快釋放。剩下的數千人下放到鄉村勞動,一些人死在那裡,人數並不多。
人民黨允許民眾自由選擇是否留下,到1977年為止,有十分之一的人口離開寮國。
1976年初寮國人民革命黨走出地下狀態,正式走到前臺。
由此,寮國常年的內戰終於結束。
這場維持長達20多年的戰爭中,只有數百萬人口的小國寮國,共有6萬多人死亡。
誇張的是,美國為了摧毀寮國境內的胡志明小道,投擲了200萬噸炸彈,相當於二戰期間美軍投擲炸彈總和。寮國成為史上,遭投放炸彈量和人口對比最懸殊的國家。直到今天,在寮國的鄉村地區,遺留的炸彈仍不時奪走人們的生命。
作為北越扶持多年的政黨,寮國人民黨迅速投桃報李。
1977年7月,籤訂了為期25年的《越老友好合作條約》。至此,寮國除了維持和越南的關係以外,中斷同任何國家包括中國、蘇聯的聯繫。
該條約允許北越在寮國境內派駐士兵,並在政府和經濟管理安排顧問。寮國的中央委員會裡有15人參加過「越盟」,北越在1976年撤軍後,仍然多次出兵協助寮國人民軍對付地方叛亂。
在越南與寮國籤訂的合作協議指導下,1975到1985年間,越南派遣顧問、技術專家與建設人員,到寮國開展了約200個經濟項目。
至今為止,寮國和越南關係親密。
2018年9月21日,越南國家元首陳大光逝世。9月24日下午,寮國總理辦公廳發布消息稱,將在全寮國為陳大光舉行為期兩天的國葬,而不是一般的下半旗儀式。
有意思吧,寮國竟然為別國元首舉行國葬。
薩沙在越南看過寮國的新聞節目,寮國幾乎相當於是越南的一個特殊行政區,用越南的話來說就是兄弟國家。兩國都認為:「寮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有越-老兩國士兵戰鬥時留下的深刻烙印,他們共同並肩作戰,直到獲取戰鬥的最終勝利。在世界革命的歷史上,有許多無產階級國際精神的光輝案例,但是還沒有任何地方,也從來沒有一個向越南和寮國這樣的特殊而持久的團結戰鬥聯盟。」
寫到這裡,薩沙忍不住要多說一句。
按照我們的觀點,越南入侵了柬埔寨和寮國,而今天這兩個國家反而感激越南,都是親越國家。
而我們給了越老柬三國這麼多好處,為什麼換不來一個親華?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