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要學習作業是難題,小學作業輔導六大誤區,看你中了幾條

2020-12-16 恩爸有千金

關於輔導作業,首先應該明確作業的目的,如果家長的輔導方式與作業目的背道而馳,結果也會南轅北轍。

李老師班裡有一個女同學叫小語,她們家和李老師在同一個小區。某天李老師與小語媽媽相遇,李老師問:「孩子在家寫作業怎麼樣?」。小語媽媽臉上洋溢著自豪:「我女兒寫作業我從來沒管過,就在家自己寫。」接下來兩人互相寒暄了幾句,便各自離去。

這是我身邊真實的事情,小語當時是四年級,其實小語在她們班裡的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概就是人們所說「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對於學生,只要成績好再看其他什麼方面都好,這似乎已經成了定律。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人家孩子學習好,寫作業不用管,我家孩子不行」。為什麼?為什麼否定孩子不行?父母不應該混淆學習好的因果關係,不是因為學習好才各項都好,而是因為有關學習的各項做的好才有了優異的成績。

家長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摒棄一切不良心理狀態,尋找問題關鍵所在,幫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家長輔導作業誤區

昨天在某問答上看到一個問題:家長輔導作業是否對孩子有害?

說實話,我小時候也沒有被輔導過作業,小時候在農村上學,同學的家長基本也沒什麼高的文化,不存在什麼作業輔導,更多的是告誡「趕緊寫作業」,可是學習好的同學也不少。

試問現在作為家長的你,小時候都有輔導作業嗎?不過時代不同,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家長或因為學校要求,或因為個人對孩子的期望才親自輔導孩子寫作業。

若問輔導作業是否對孩子有害?

輔導作業本身是有益無害的,家長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是不少的家長卻使用了不當的輔導方式,讓結果不隨人願。

輔導時抱怨多於耐心

「作業怎麼這麼多」、「你怎麼這麼笨」、「哎呀,真麻煩」

快節奏的生活,工作的壓力,家庭因素導致現在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不良的情緒,然而無法正常宣洩的時候,孩子的作業輔導成了激發宣洩的誘因。我們的家長開始變得多抱怨、易怒、缺乏耐心。

家長應該靜下心想一想,孩子在學校進行一天的學習,受到老師的教育,可是回到家裡他們的依靠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缺乏耐心,影響了孩子學習情緒,作業本身的優勢便體現不出來。

我常常與自己的女兒說:我不喜歡哭的孩子,哭是最沒有用的東西,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想抱怨也是一樣的,抱怨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只會讓人的情緒變得消極,進而影響發現問題本質,削弱尋找方法的積極態度。

你們只要沒有活到大難臨頭,就不要抱怨,不要發牢騷!樣樣事都會發生,人事是千變萬化的。—— (契訶夫)

孩子還是未成年,身體心理都在發育階段,思維需要鍛鍊,意識需要構建,習慣需要培養,獨立能力需要提升,現在正是需要家長從旁引導的時候。家長如果在孩子人生起步時便失去了耐心,那孩子還怎麼健康地成長?

輔導不是拔苗助長

我朋友是作業輔導老師,有一個家長說,他女兒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都是他替女兒寫的。其實這種情況我見過,我外甥小時候就不會寫作文,我姐姐要不幫他寫,要麼網上搜一搜抄一篇。一次、兩次,外甥再碰見作文還是無從下手。

我就在想,抄下來孩子背下來,也比只抄一遍要強的多。家長幫助孩子寫作業,這不正是「拔苗助長」嗎?學生本身就處於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如果什麼都會,沒有任何問題,沒有任何錯誤反而不正常了。

學習的本質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辦法,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得到提升的過程,步驟缺一不可。就如人盡皆知的物理學家牛頓,從發現蘋果落地這個問題,到思考解決問題的試驗方法,再到無數次試驗驗證、不斷的演算,最後獲得「萬有引力」的知識。又有哪個科學家,不是在發現問題後,不斷出現錯誤,不斷地進行繁瑣複雜的演算或試驗,最後獲得了成功。

家長的「代替」行為,就是在孩子發現問題的時候,直接給予了最後的結果,不用孩子尋找辦法,連出現錯誤的機會都沒有,便截斷了孩子進步的路,成功的路。

提示引導不是告知

我身邊有朋友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這樣輔導:「5+6是不是算出了雞和鴨的和」。我聽了以後,覺得很好笑,算式不已經都告訴孩子了?這樣的輔導還有用嗎,孩子還會主動去思考為什麼算式這麼列嗎?孩子最後的回答肯定是:「對!」等孩子在碰見同樣的問題,還是一臉懵,問題還是那個問題。

又比如說學生經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生僻字。當孩子問家長一個生字怎麼讀的時候,不少的家長會毫不猶豫地告訴孩子。但是我想如果家長告訴孩子通過字典來自己查詢,對生字的記憶也會更深。

試想一下,長期地以告知式輔導孩子作業,孩子習慣了不用思考便有答案,變得依賴家長,有問題就問,缺乏獨立思考,不僅問題本身得不到充分理解,連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失去。不用想,不用思考,答案就來,何樂而不為?

就拿人教版小學數學來說,教材上已經不是家長上學那會兒,一大堆概念給你列好,而更多的是引導式教學內容。教材都已經開始引導孩子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開發思維,結果回到家,又被家長的錯誤方法給打回原形。

思考是學習本源,如果家長以錯誤的方式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談什麼成績?

輔導不必示弱

什麼是輔導作業示弱?示弱就是家長面對小學低年齡段的孩子學習,唯恐怕自己話多幹預的多影響孩子學習興趣,做什麼都低聲下氣,原則問題也要徵求孩子意見。示弱是對於十二歲以後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時,走在叛逆邊緣時,父母才需要做的。

萬物皆有平衡,如果孩子小時候家長就示弱一方,孩子只會變得趾高氣昂,變得自我自大。不僅在家裡是「小祖宗」,天不怕地不怕父母反正是弱勢,恐怕到了學校也會吃暗虧。

家長不要在該立規矩的時候不管,放縱孩子,等到管不了,孩子跟你對著幹的時候再後悔。

不適時的過度憐惜

有些家長總會覺得,現在孩子太累,學習到太晚,作業太多,本質的原因真的是作業多?為什麼同樣的作業有的學生很快能完成?

之前看一篇文章中提到,孩子三年級要寫300字作文,問了有名的小學教師說五年級才要求寫300字,作者還是個初中老師。我就在想,如果五年級還在寫300字作文,到了初中能把老師氣個夠嗆。

所以,小學正是不斷鍛鍊思維,調整習慣的時候。如果家長在現階段家長就心疼的不得了,忘記幫孩子糾正不良習慣,鍛鍊思維。結果小學什麼也沒學好,問題堆問題,日積月累,到了中學那不就堆積成山了?恐怕到了中學不僅孩子吃力,家長也跟著吃苦頭。

這又讓我想起了最近某問答上一個問題:兒子上初一,基礎差各種補沒有效果,我要不要放棄?

俗話說:預先行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學的學習之路捋順了,那麼在今後的學習中必將事半功倍。

輔導不要做甩手掌柜

經常在網上看見網友說:「我家孩子就不是學習這塊料,孩子開心就好」

對於這樣的家長真是無話可說,這是阿Q精神麼?暫且認為這是家長真實的想法,如果對孩子的期望值都沒有,不管什麼學習問題也都不成立。(當然也不乏父母覺得自己有能力為孩子鋪平人生路的牛人)

以上是其中一種的甩手掌柜,有的家長喜歡把老師當神仙,只要學生去學校學了,老師就得教會,也不究其孩子原因,教不會就是老師的責任。這種家長通過對老師的責怪,來掩蓋自己在孩子學習中的存在的責任,從而心理得到一時安慰。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老師是負責教授知識傳授道理,解答問題的,把老師教的知識融會貫通、消化理解是學生應該做的。作為家庭教育重要一環,家長輔助孩子學習是無法規避的問題。

甚至有的家長把孩子扔託管學校或輔導班就再也不管不顧,可是父母輔導孩子尚且缺乏耐心,更何況盈利性的輔導班。我問過一個從作業輔導班出來的學生:如果碰見不會的題了老師怎麼給你講?那個學生直接來了句:「老師就告訴我了」。(當然不是所有的輔導班都這樣,但這個也是真實存在的)如果真的像這個孩子說的那樣,那麼又回到了我上述的前兩個問題。家長如果送到這種地方,卻不管不顧,孩子學成什麼樣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希望家長們都能在對待孩子作業的時候,多一點耐心,多一些方法。

分享生活實例,探究親子教育,喜歡的可以關注

相關焦點

  •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讓人發飆的瞬間,家長們中了幾條?
    家長們每天上班回到家還要面臨著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一令人頭痛的問題。真的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少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會控制不住自己而打罵孩子。以下孩子寫作業時容易讓人發飆的瞬間,家長們中了幾條?
  • 輔導孩子心有餘力不足,教孩子寫作業,你是否踏入以下這些誤區?
    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最容易讓家長感到"為難",送孩子去補習班似乎沒有必要,但面對複雜的數學計算,家長一時也掌握不了有效的輔導方式,導致孩子總是一知半解的。其實不論一道題難度多大,家長都不應該直接幫助孩子解出這道題,而是從側面進行提點,在孩子的學習階段,父母要做的就是儘量發揮好引導作用。
  • 輔導作業成世紀難題,其實你需要抓住幾點,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的爸爸坐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寫作業,爸爸看著孩子磨磨唧唧的在那寫,就有點不耐煩的催促他快點做,最後看到孩子做的作業時,一下子就爆發了起來。對著孩子吼道"你能長點心嗎,這麼簡單的乘法你都能做錯,八八怎麼會是四十五,你要把我氣死"。
  • 「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輔導作業21世紀的新難題
    "小時候,我們被你輔導作業。""長大後,你看我們輔導作業。"不少家長,對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崩潰感是感同身受,一談起這件事可謂是訴不盡的苦。而最近的一則新聞,更是引發了家長們對於輔導孩子作業的"同理心"。對於輔導孩子作業這件事,可謂"輔導作業一直氣,一直輔導一直氣",這是家庭中的一場持久戰,媽媽們被氣下場了,爸爸們接起手中的棒,它成了21世紀家長們面臨的新難題。那麼面對這樣一場"戰役",家長們該如何在崩潰中繼續戰鬥呢?
  • 一年級作業輔導的誤區
    今天我們盤算一下這一學期我帶娃兒輔導走過的誤區,希望帶領廣大母親們走出雷區,不被炸飛!誤區一:讓娃兒自由飛翔(堅決不報幼小銜接班)我作為在職教師,一直深信自己的娃兒不用教,啥都會,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拼音我自己教的,她學得一塌糊塗,當然,一年級第一個月回來的晚上,我們天天能欣賞獅子吼加哭泣加不標準拼音的混合交響樂,是不是很動聽呢?
  • 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3個誤區,越是這樣,孩子的自覺性就會越差
    每每提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各位家長都愁容滿面,在家長圈流行這樣一句話。「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甚至還有的家長吐槽,自從給孩子輔導作業,發現自己得了一種狂躁症,並且是越來越嚴重的那種。一本本的作業成為了很多家長心中無法逾越的鴻溝,不僅難住了孩子,同時也難倒了家長。
  • 小學作業輔導家長抱怨多,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原因為何?
    >批改和檢查作業本不是家長要做的事,現實是這些事很多家長都要做。最直接的原因是學校有部分老師直接把檢查作業的任務推給了家長。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自然不敢說什麼,只能照辦。雖然很多教育部門明令禁止這種行為,但是現實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當然,站在老師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一個四五十個人,一個個批改和輔導作業的話,確實不是那麼現實。
  • 在家上網課的利與弊,教你解決學生作業難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讓家長們頭疼的是自己家的孩子,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去學校上課,學習,除了高三,初三要升學的學生也才剛剛陸陸續續開學,還有一部分低年級小學生,幼兒園的學生沒辦法開學,在家上網課,很多家長表示抓狂。那麼問題來了,像我周圍的很多小孩子的爺爺奶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利用網絡像釘釘這樣的軟體是無法輔導小孩子做作業的,即便有的小孩子自己會摸索,難免有時候遇到難題還是不會解答。還有一個問題,老師布置的很多作業,都要求用印表機列印出來,小孩子填寫上去,再發給老師。我問過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小男孩,每天上網課,你覺得快樂嗎?習慣嗎?
  • 怎麼輔導幼兒園中大班,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寫作業
    看到一個短視頻,姐姐輔導弟弟寫作業,結果了:弟弟被吼哭了,姐姐被氣哭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真是…,哎,能耐著性子的家長也確實不多!咱們輔導作業的對象咱們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針對對象一般是低年級的孩子,比如小學的一年級,二年級或者幼兒園中大班的寶寶,是需要爸媽坐在旁邊。
  • 小學英語輔導:為什麼說給孩子輔導作業是一場「修煉」?
    輔導作業是一件難事,尤其是對於不喜歡學英語的孩子,多少家長在這條小學英語輔導的道路上,越走越老,越走越心煩!網上也流傳著關於給孩子輔導作業各種各樣的段子,先來看幾個吧。想要給孩子輔導好作業,考驗的不僅是家長的智力,還有體力,真的可以稱得上是一場「修煉」!為了幫各位家長解決小學英語輔導中遇到的煩惱,今天給大家支幾招。1.
  • 家長應該如何科學的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安安剛上小學,人很聰明,功課也不錯,但每天晚上做作業時總是磨蹭蹭,坐停停,邊坐邊玩,一會兒喝水,一會兒解手,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上床。這種日復一日的疲勞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使一家人不得安寧。 過年不久,安安的外婆來了。 她是一位退休教師。外婆主動承擔起輔導安安學習的任務。外婆雖然疼愛安安,但對他的教育非常嚴格,從不溺愛他。她認為,智力正常的孩子做作業磨蹭,原因在家長。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尤其家長們在聽了不要輔導孩子作業之後,更是樂開了花。小學正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單就基礎知識掌握的對錯而言,學習習慣的培養則更為關鍵。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 「為了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和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老師們達成共識,只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 深以為然!小學正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單就基礎知識掌握的對錯而言,學習習慣的培養則更為關鍵。
  • 學而思和猿輔導哪個好?對比作業幫直播課呢?
    由於沒有語言環境的浸潤,學英語一直是中國學生的老大難問題,而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網課,對很多學生家長來說,同樣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今天,宇媽就給大家測評一下各家網校的英語課,分別是學而思網校和猿輔導以及作業幫直播課,一起來看看這三家名氣頗大的網課怎麼樣。
  •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一個全新的起點,我要振作起來,做一些有愛有益的事情,為媽媽守孝積德。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對國人來說,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對於孩子們來說,2020年漫長的春節假期,隨著網課的開始,也由原來的興奮狀態轉入悲哀了吧?
  • 輔導孩子作業,成為親子間的「絆腳石」?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竅門
    在經歷了漫長的網課時間後,好不容易盼到學校開學了,可是學校的一次期中(試水)考試,暴露出孩子在家學習的情況,結果一大半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這讓家長不得不重新擔起「輔導孩子作業」的重任,紛紛叫苦不迭。簡單來說,家長太過於急於求成,試想一下:一個才開蒙學習的六七歲孩子,怎麼比得了一個三十來歲,受過高等教育的成人呢?既然存在著年齡和知識的鴻溝,家長不妨靜下心來,找出正確方式打開輔導孩子作業的大門,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去和孩子溝通,慢慢引導孩子,幫助他解答難題。
  • 家長輔導作業太崩潰?三招救你脫離「苦海」
    一位高材生媽媽小珊好容易把孩子送進了小學,剛以為自己能放鬆一下了,結果孩子每天晚上輔導作業又成了一大難點。「輔導個作業,差點氣得我高血壓。」,小珊每次輔導孩子都能被孩子氣到不行,明明題目都十分簡單,可孩子就是做不對。除了小珊,其實還有很多家長都發愁孩子的作業輔導。
  • 作業幫怎麼樣?猿輔導和學而思哪個好?行內人深度測評三大網校
    有像斑馬英語、小猴英語、瓜瓜龍英語這類針對英語啟蒙的課程,也有像VIPKID、51talk這種比較系統的學習英語的少兒英語機構,還有針對幫助孩子提升英語成績的學科類英語網課,也就是像作業幫、學而思網校、猿輔導這類應試學科類課程。
  • 星輔導產品發布,家庭作業不再是家長作業
    星輔導,是一款作業監課輔導產品。根據年級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輔導種類,每日晚間通過在線大課堂對學生進行作業監課輔導。學生進入直播間後,由監課老師全時段進行在線作業輔導及學習習慣監督。當學生出現課業問題需要求助時,授課教師會與學生進入一對一直播間進行具體作業輔導、問題解答,解決完問題後自動回到大直播間,繼續作業監督。
  • 為什麼小學作業輔導容易「雞飛狗跳」?
    不知道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小學——雞飛狗跳——知識簡單,輔導起來毫不費力;初中——淡出舞臺——知識開始一知半解,輔導起來明顯吃力;高中——退居幕後——超出自己的知識範圍,全力做好生活服務。因為,小學的知識對成年人來說更簡單,而且孩子年齡越小「玩心」越重,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越短,這也是為什麼小學生更容易出現上課「溜號兒」的原因。所以,小學生的爸爸媽媽要注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