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責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卻會停止愛自己。
一個抑鬱症的孩子在複診,看見小孩子在看書,於是醫生表揚了一句孩子真用功。本來表揚孩子是一件好事,沒想到母親卻說出一句帶有鄙夷和嘲諷味道的話:「用功,假用功。」醫生頓時被母親氣得跳腳,也很無奈。
無論醫生怎麼叮囑父母不要這樣說,父母還是習慣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
醫生們費盡心機把孩子心裡的傷痛撫平了,家長卻又輕而易舉地用一句話把孩子扎得滿身血窟窿。被父母不斷否定貶低的孩子,真的不在少數。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有不可撼動的位置。
因為有些父母自認為培養孩子抗挫能力的「教育」,把孩子的自信一點一點消耗掉,磨滅掉。孩子的控訴他們不是沒聽過,只是很多父母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刀子嘴」,對孩子影響有多深。
聊一個關於父母用語言打壓孩子的故事。
一位女士患有中度抑鬱和中重度的焦慮已經三年多了。在日常生活中,小到和朋友相處中,大到跟別人產生的每一場衝突,只要有任何不順,她內心裡永遠都會覺得,做錯事的是自己。
比如跟朋友出去,她用手機叫滴滴打車,車很久沒來,她都會不好意思,覺得是自己耽誤了別人的時間。如果有人指責她,她甚至無力反駁,就算本來不關她的事,或者責任不在她,但每次她都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而導致她狀態這麼糟糕的原因,就是父親在她成長中不斷的指責和否定。小時候有一次考了90分,她被父親當著親戚的面,教育了兩個小時。開家長會老師表揚她認真努力成績好,父親就說她都是裝出來。高考考了很好,父親就說她撞了狗屎運……
這種指責和否定,貫穿她人生最開始的二十多年。在她讀大學之後,父親知道她抑鬱情況後,主動跟她交流了。但是每一次的交流,都會變成對她生活上所有行為的問責大會。
她說:「努力著只為等他一聲肯定,換來的只有無盡的指責。就是每時每刻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只有死了他們才會滿意。」
父母一味地貶低與打擊,只會永久挫傷孩子自尊心,讓他內心自卑又冷漠,相信自己真的一事無成,甚至以悲劇的方式得到解脫。
有些父母掛在嘴邊的罵人口頭禪,說者無心之失,聽者有冤無處訴。父母的一句話,可以讓孩子的成長路上一路陽光,也能將孩子徹底推向痛苦的深淵。
來自父母的語言,可以是一種正能量,也可以是一場暴力鎮壓。有些話蘊含的負能量,能比山高,也能比海深,遠遠超出了孩子能自保的範圍。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沉默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