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死後,為什麼權力不交給司馬昭卻給了司馬師?

2021-03-04 最強歷史風雲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最強歷史風雲榜」,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司馬師是一個嚴重被忽略的人物。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是因為他屬於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接老爸司馬懿靠陰謀權術奪來的曹魏統治權,下接弟弟司馬昭弒殺曹毛,平滅蜀漢,讓司馬氏確立了絕對權威。

所以,被夾在中間的司馬師,即沒法跟老爸比,也沒有弟弟成就大。但若缺少了司馬師,估計司馬家族也就灰飛煙滅,別說司馬昭了,就連司馬懿也會成為歷史笑柄。

司馬懿之所以把權力給了司馬師,有兩大方面的原因。

其一:司馬師是嫡長子

嫡長子身份在過去,就意味著未來家族的老大。這點無論帝王還是平民,幾乎都一樣,只要別胡折騰,基本上沒跑。尤其是司馬懿奪權後,他必須要考慮家族安全。袁紹廢長立幼的教訓依然在,曹丕和曹植爭鬥,造成了曹魏家族衰敗的前車之鑑,依舊曆歷在目。

在這種複雜和兇險的局面下,倘若司馬懿繞過司馬師,把權力給了司馬昭,那勢必會引起家族內耗。更何況,司馬師實則比司馬昭更優秀。這就引出了第二方面,司馬師才能卓著。

其二:高平陵之變的真正指揮者

司馬師年輕是也曾帥過,那堪稱是一位風度翩翩的才子。由於老爸位高權重,所以經常跟那些有才華的名士交往。當然,談的其實就是魏晉玄學,因而司馬師早就擁有了名氣,被許多人看好,稱普遍之為:神採雅致、沉著堅毅、雄才大略。

瞅瞅這三個詞,第一個是在說其學識,腹內才華早就,第二個是說其性格,第三個是說其志向。三位一體的優越。

倘若如此發現下去,估計司馬師妥妥的會變成曹魏的棟梁之才。可惜,曹爽和司馬懿的暗鬥,卻改變了司馬師的發展軌跡。老爸司馬懿被迫「病退」,天天在家裝病,此刻司馬師還但若著「中護軍」,實際上成了司馬家族唯一的希望,正是利用這個身份,他養了「三千死士」。

熟悉高平陵之變的人都知道,司馬懿翻盤的最大資本,就是靠「三千死士」!沒有這三千人馬,十個司馬懿也翻不起浪花來。

而在高平陵之變前,司馬懿把自己的計劃告知了兩兒子。結果表現出來了巨大差距。司馬師安然而睡,仿佛世界是一片「歲月靜好」。再看司馬昭,翻來覆去一晚未眠。這就是心理素質——沉著堅毅!

而高平陵之變,雖名義上是司馬懿為主導,但實則真正的布局和指揮,卻是司馬師,對此司馬懿都驚嘆,贊司馬師:「此子竟可也!」因此可以斷定,若沒有司馬師,司馬懿想藉助高平陵之變翻盤,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再看高平陵之變中的司馬昭,除了留下一個,驚慌的一晚沒睡覺外,幾乎就沒啥貢獻了。

正是因這兩大方面,使得司馬懿在死後,放心的把權力交給了司馬師,而不是司馬昭。因為當時情況下,司馬昭還顯得稚嫩,唯司馬師能擔當得起。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司馬家的兩兄弟司馬師和司馬昭,在權力面前為何沒有反目成仇?
    司馬師與司馬昭關係非常好,如果不是司馬師死得早,那麼司馬懿的位置應該由長子司馬師的後人(養子司馬攸)繼承。不過,司馬師在公元255年就死了,當時司馬家族雖然掌握了魏國的朝廷,但還不具備稱帝的實力。後來,晉朝的建立者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表彰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的一番功績,將沒有稱帝的他們也追諡為晉宣帝、晉景帝、晉文帝。其中,宣、景、文都是「美諡」。
  • 司馬師和司馬昭關係怎樣,為什麼司馬師沒有傳位給自己兒子
    司馬師和司馬昭是什麼關係?司馬師和司馬昭其實是兄弟的關係,他們的父親都是司馬懿。其中司馬師是哥哥,而司馬昭是弟弟。在他們的父親去世之後,有大哥司馬師掌握了大權,而在哥哥死後,司馬昭才獲取了權力,後來是司馬昭的兒子篡位,建立了晉朝。
  • 曹操夢見三馬同槽,但是為什麼不殺司馬懿?
    三馬指的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父子三人。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曹魏王朝的掘墓人。他死亡後就將權利交給了司馬師,司馬師雖然有才能,但是英年早逝,臨死之前又將權利交給了司馬昭。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但指的是司馬昭的野心,還指的是司馬家族的野心家。
  • 司馬昭表白夏侯徽後將其掐死,司馬倫嫁禍司馬師
    但是,司馬倫只把夏侯徽的下落告訴了司馬昭一人,並讓他決斷。在山洞之中,司馬昭一開始不忍殺害夏侯徽,並向其表明自己的傾慕之情,卻遭到了夏侯徽的拒絕。於是,司馬昭一不做二不休,將夏侯徽用手掐死。隨後,司馬倫將司馬師隨身所帶配飾放在了夏侯徽手中,將夏侯徽之死的疑兇引向了司馬師。
  • 司馬懿-司馬昭(下篇):魏晉門閥政治的濫觴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任大將軍。司馬昭也是梟雄,但比起其父司馬懿、其兄司馬師還是差距不小。東關之敗,與司馬師主動攬過不同,司馬昭斬殺了說實話的王儀,生怕自己承擔責任。司馬昭剛繼位,皇帝曹髦就想趁機算計司馬昭。
  • 【歷史】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歷 為何不當皇帝?
    於是暗中將他殺害,自己掌握了大權。沒過多久,司馬懿死後,就由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了將軍的職位。於是朝中大權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馬師和他的弟弟司馬昭的手中,即便後來更換了皇帝,司馬師死後,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權仍然掌握在司馬氏的手中。
  • 謀朝篡位逼不得已,路人皆知的司馬昭不該受人唾罵
    由此可見,司馬家的掌權並不是像曹操一樣自己打下江山,而是靠政變得來的,這就導致了在追逐權力的路上,司馬懿在鬥爭中雖然獲得過世家大族的支持,可即使是這些人,他們也只是暫時的站隊。公元251年9月7日,司馬懿去世,其子司馬師司馬昭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時代,二人統領司馬懿留下的政治軍事遺產,鎮壓著零星的地方起義和宮廷政變,一切看上去風平浪靜。
  • 為什麼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來表示內心不良的想法很明顯?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之82為什麼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表示內心不良的想法很明顯?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廣為人知的成語,意思是司馬昭安的什麼心,連過路的人都知道,指人的陰謀或者野心顯露無遺。
  • 司馬懿兒子的結局怎麼樣
    司馬懿的所有妻妾加起來不過四人,兒子共九人,他們分別是司馬師、司馬昭、司馬亮、司馬伷、司馬京、司馬乾、司馬駿、司馬肜、司馬倫。 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其生母為張春華,他是西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在曹魏時期權傾朝野。司馬師文韜武略樣樣俱全,他的資質在司馬懿九個兒子當中比較突出。
  • 哪對兒更甜蜜:司馬懿張春華;司馬師夏侯徽;司馬昭王元姬
    司馬懿殺曹爽、屠殺曹氏宗親;司馬師廢曹芳帝位;司馬昭殺死皇帝曹髦,父子三人的劣跡都是可圈可點,本文不在贅敘。現在我們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一下司馬家族:父子三人的夫妻關係。司馬懿與張春華:開始喜歡,後來煩透了
  • 一天一個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張飛揚還說什麼自己是雄獅,而張雪是母獅子,這個不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嗎?張雪如果有選擇,根本不會選擇這個張飛揚做宿主。3.南面精靈森林雖無大動作,但也是屯兵百萬駐紮關外,其心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等待時機成熟便將發起狂濤駭浪的攻擊。4.西蜀豪族極力扼制姜維北伐;江東士人扶植皇權內亂不休;淮南三叛,三馬同槽,曹髦奮筆疾書,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非成敗轉頭空,曹操淚如雨下,司馬懿靜聲不語
    曹操死前將大權交個曹丕,曹丕也的確是一個人才,曹丕雖然年輕,但上位不就後便徹底掌握了大權,並且曹丕完成了曹魏的進階,正式稱帝。但是曹丕只當了七年皇帝便病逝了,他死的時候,朝廷中尚有曹休、曹真、陳群等人和司馬懿並駕齊驅,四人一同輔佐魏明帝曹叡。
  • 劉禪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看後:免死,百官不解,昭:倒過來讀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果將司馬懿在曹魏政權的經歷比作打怪,那麼當他擊敗曹爽後,最後的大BOSS就是曹魏皇帝了,而司馬懿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師就把曹芳給廢了,另立13歲的曹髦為帝,司馬師相當於在司馬懿的等級上又提高了一個等級。
  • 曹髦為何執意出宮討伐司馬昭?其實是他自己如此
    大臣們一聽都大驚失色,其中王經苦勸曹髦說:「司馬昭竊取大權已經很久了,如今宮內空虛。陛下這樣做不是想除去病痛,而是讓它變得更為強大厲害啊!」曹髦不聽,他拿出討賊的詔書狠狠的丟在地上表示一定要跟司馬昭拼個魚死網破。曹髦跟大臣說完就進宮去找郭太后。
  • 為何司馬懿兒子都是人才,諸葛亮兒子平庸無能,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其中,長子司馬師和次子司馬昭是嫡子,其他都是庶子,而且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是司馬懿兒子最傑出的,也最為人所熟悉,司馬師和司馬昭的能力都算得上是社稷之才,司馬懿在世時只是奪取了曹魏的權力,但是,司馬代魏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系列的政治流程和手腕,司馬代魏用了16年時間,而這16年除了司馬懿開了一個頭之外,基本上是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功勞。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路人真知司馬昭之心?謀權篡位是真心?
    人人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轉念一想,路人真知司馬昭之心嗎?想必,答案也是眾說紛紜。此話出自魏帝曹髦,曹髦在位之時,司馬昭權傾朝野,篡位之心人盡皆知。尤其是曹髦被殺死以後,更是讓司馬昭的篡位之心百口難辯。但話說回來,司馬昭之心,真是謀權篡位?實則不然。
  • 虎嘯龍吟司馬昭殺死嫂子夏侯徽,其實是受司馬懿指使!
    目前《虎嘯龍吟》已進入後半段劇情,司馬懿已經開始豢養起死士,這件事情司馬昭與司馬師都知道,然而還是被夏侯徽知道了。夏侯徽雖是司馬師的妻子,嫁入司馬家多年,但畢竟流著曹家人的血。之後,夏侯徽死了,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司馬師,然而意想不到的反轉,竟然是由司馬昭所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