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道,被廢的李顯嚇得膽小如鼠,一聽到風吹草動的,就嚷嚷著要自殺,聽了愛妻韋氏聽天由命的勸告以後,很佩服韋氏的膽量和度量。多次對她說:「如果有一天我能重見天日,都是你賜給我的。那時,我一定滿足你的一切希望和要求,絕不禁止你願意做的一切事。」
這一年韋氏生了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安樂公主。安樂公主是在去房陵的途中出生的。當時因為出生在路上,穿的用的什麼都沒有,李顯用上衣包裹,所以起名裹兒。她後來深得武則天的喜愛。
睿宗即位不久,武太后親自上朝聽政,代天子頒發詔書。乾脆把睿宗皇帝就被晾在一邊了,自己獨攬大權。這時候的武太后,已是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了。她忽然想起父親臨死前告訴她,關於袁天綱相面的話來了:「若是一個女子,命之貴,更不可估量,日後當為天下之主!」莫非自己命中可一做女皇帝嗎?武則天就是這樣一個人,能夠想到的也做得到,她讀過許多史書,也知道目前還從來沒有一個女皇帝出現過,但是,別人沒有做過的事,為什麼她不能試一下呢?嘗嘗做女皇帝的威風,這一生也算沒有白活了。
她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大封諸武,以侄子武承嗣為中書令,執掌朝政,另一侄子武三思為右衛將軍,其他武氏子孫,個個加官進爵。這個時候,次子李賢在巴州作《黃瓜臺詞》:「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又有多嘴之人報告武則天,武則天怕李賢心存怨望,在外面結交豪傑反叛,於是,武則天派人到巴州逼迫李賢自殺,武則天為了獨攬大權不惜又幹掉了自己一個親生兒子。
武后又以討平徐敬業叛亂,殺了宰相裴炎,她要掃除阻止她登上皇帝寶座上的一切障礙,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如何面對李唐宗室。
垂拱四年(688年)六月,太后將太宗第九女東陽公主的封邑削減,並把她的兩個兒子流放到巫州。主要原因是東陽公主曾下嫁長孫無忌的舅父高履行,是武太后厭惡的人。
太后的這一連串的舉動,引起了李唐宗室的極度不安。他們已經預感到武太后篡權的目的。經過武后的刻意打壓,李唐宗室的諸王已經沒有人在朝廷中執掌實權。他們都被封為王分散在全國各地,他們之間連往來的機會都很少,當然就難以聯合起來形成強大的反對武氏的力量。
垂拱三年七月,乾王李元嘉之子通州刺史黃國公李譔,曾寫信給豫州刺史越王李貞,提出聯合皇室發起反武行動,但並沒有實際行動。
武則天洛水祭天后,舉行大宴,她要求所有皇族都出席,想利用這個機會,與李氏宗室攤牌。李譔認為,反正早晚也是死,是拼命的時候了。他偽造了睿宗的皇帝御璽,寫好偽造詔敕:「朕已被幽禁,望諸王速發兵相救。」派人火速送往諸王。
越王李貞的長子、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接到偽敕後,也偽造一道睿宗敕書,大意是:神皇欲將天下授予武氏。他向韓王元嘉、霍王元軌、魯王靈夔、越王貞,及貝州刺史紀王李慎,各送偽赦抄本,並要求共同起兵,共赴洛陽,逼迫武太后退位,迎中宗還朝即位。接著,他命長史肅德宗徵兵,準備向洛陽進發。
太后得知李譔、李衝準備聯合李氏諸王起兵反叛的消息,不覺心中暗喜,冷笑道:「他們終於自投羅網了。這回該是我例底解決李氏宗室的時候了」。
(本文連載,請關注我哦,了解前後整個故事)
上述情節,都是根據《資治通鑑》改編的。《資治通鑑》被稱為「帝王教科書」和社會大百科,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謀略和智慧,如何識人用人?如何為人處世?應有盡有。所以我推薦歷史愛好者,或打拼在職場的優秀人員,無論你在哪個位置上,都可以從《資治通鑑》中找到工作和處世指南,或許會受益終生。如果孩子上初高中的話,文白對照,可以讓孩子提高古文水平,還可以擴展知識面。
《資治通鑑》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版本,推薦大家閱讀這套:文白對照,誰都看得懂;厚厚四大本,僅需98元,用券再減30元。過去買一本,現在買一套,絕對物超所值;如果喜歡,點擊下面【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