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晚八點,愛上深閱讀。
我是引讀教師金舒。
文學巨匠高爾基曾這樣說:「地球永遠是屬於孩子們的……他們正像新的光輝火焰一樣燃燒著。正是他們使生活創造的火焰永不熄滅……」
創造無限,創新不止。
2017年12月31日,也就是2018年新年到來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國和全世界人民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新年賀詞:
「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慧眼』衛星遨遊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完成深海觀測,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從這些我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科技創新奇蹟、重大工程建設奇蹟的故事裡,你也許會想像到自己的將來。
你也許會看到和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所擁有的光亮和美麗,你也許會獲得成長的自信、力量和勇氣。
那麼,這些成就是如何產生的呢?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
想知道嗎?那就請翻開此書……
本書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散文家徐魯。
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有多篇作品入選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中小學語文教材。
出版詩集《我們這個年紀的夢》《散步的小樹》
長篇小說《羅布泊的孩子》《再見,小恩》《少年行》
短篇小說集《少年識盡愁滋味》
童話集《小狐狸的書桌》《小松鼠的歌》
散文集《蘆花如雪雁聲寒》《冬夜說書人》
圖畫書《爺爺的打火匣》《紅色油紙傘》《遠方》
以及《24堂經典文學閱讀課》《徐魯溫暖童年系列》等作品。
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本書吧。
本書向我們講述了習主席在賀詞中提到的十大科技成果。
我們先來看第一篇:太空中美麗的大「眼睛」。
在螢火蟲飛舞的夏夜裡,在瓜果飄香的秋夜裡,小朋友們都喜歡仰望星星閃耀的夜空,尋找古老的神話傳說裡的牽牛、織女,尋找美麗的銀河、北鬥七星、太白金星……
而那些閃耀在茫茫夜空中的星星,就像是天上明亮的眼睛,每個夜晚都在陪著我們,溫柔地注視著我們。
就在2017年,在茫茫的天空裡,又多了一顆美麗的大「眼睛」。
2017年6月15日上午,科學家們正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緊張地忙碌著。
隨著最後一聲口令,一枚帶著「中國航天」標誌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把我國第一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成功地發射到了太空之中。
這顆衛星有2.5噸重,凝聚了中國幾代科學家的智慧與心血,是中國空間科學領域最貴、最重、裝載科學儀器最多的一顆衛星,是真正的「大國重器」。
這顆衛星,從此將改變我國在空間高能天文研究領域長期依賴國外衛星觀測數據的歷史。
為什麼叫「慧眼」呢,我們在書的後文能夠找到答案,這裡面包含兩層寓意。
第一層含義:「慧眼」是一個佛教用語,指的是某種能夠認識世界和未來的「高超眼力」,後來慢慢變成了一個常用詞,進而又演變成了「獨具慧眼」這個成語。
「慧眼」的另一層寓意,是為了紀念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感謝她為這顆衛星成功遨遊太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這位女科學家到底是誰?她身上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同學們可以親自去讀一讀這本書來找到答案。
無邊的太空,正在等待和召喚著人類的身影和探尋的目光。
中華民族追尋飛天夢、太空夢的步伐,也永遠不會停止。
科學家告訴我們說,未來的日子裡,還會有很多「慧眼」的「兄弟姐妹們」飛上太空,去跟它作伴呢!
「慧眼」衛星是中國人朝著遙遠的太空邁出的又大一步。
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你們,都將在美麗的太空,留下自己矯健的身影,智慧的腳印……
今日的引讀就到這裡,明日,歡迎同學們繼續收聽《尋找中國未來地圖上的你》第2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