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晚八點,愛上深閱讀。
我是引讀教師金舒。
2017年5月3日,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從祖國的首都北京傳遍了全世界。
中國科學院向國內外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了!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神奇呢?
我們可以簡單描述一下:
比方說,用傳統的計算機,需要100年才能破解的難題,使用量子計算機,僅僅需要0.01秒鐘,就能解決問題了。
怎麼樣?量子計算機很厲害吧?
世界上最早提出「量子計算」的人,是被人們稱為「科學頑童」的美國物理學家費曼,他在1982年提出了這一概念。
可是這個難題實在是太難了!有的科學家知難而退,不再對這個科學難題抱有什麼希望了。
但是中國的科學家潘建偉等人組成了一支被人們稱為中國量子研究「夢之隊」的科研團隊。
他們沒有被量子計算這個世界難題嚇到,而是全力合作,追夢十年,最終攻克了這個世界難題,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潘建偉因此被稱為「量子之父」。
對於這個稱呼,潘建偉當之無愧,在他的領導下,中國成為量子通信技術的領導者。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追夢人」潘建偉身上發生的故事吧。
潘建偉小時候生活在浙江農村,那時,他是田野上的一個小牧童。
春天的時候,會和小夥伴一起去綠油油的田野裡挖薺菜,回家讓媽媽包薺菜春卷吃。
夏天的時候,會和小夥伴們一起下河去遊泳,摸螺螄。
到了冬天呢,又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打雪仗、比賽爬山……
1987年,潘建偉從浙江老家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
第一次接觸到量子力學,他感到無比神秘。
他說,當時,老師帶著他們做過一個神奇的「雙縫實驗」,這個實驗,一下子把他帶入了又奇妙又陌生的量子世界。
1996年,他帶著量子研究的夢想,來到了位於阿爾卑斯山下的美麗的奧地利小城因斯布魯克。
他的量子學之夢,在這裡展開了飛翔的翅膀。
他說:「我的夢想就是,不久的將來,我回到中國時,在中國建一個和這裡一樣的、世界一流的量子實驗室。」
學成歸國後,潘建偉滿懷著這個美麗的夢想,開始了追夢行動。
心中有夢,雖遠必逐。
為了實現他心中美麗的量子夢,他和他的科學家同事們專心致志、孜孜不倦,付出了「探夢不止、追夢無懼」的十年。
回顧十年追夢之路,他說:「是故鄉的田野和祖國母親哺育、培養了我,把我送進了大學、送到國外學習,讓我成為一名科學家,我應該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能,報效祖國母親!」
潘建偉和他的「夢之隊」為祖國創造的奇蹟,可不僅僅是量子計算機呢!
2016年8月,他和科學家同事們研製的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到了太空。
2017年1月,「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後,正式交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科學實驗。
其實,潘建偉和他的「夢之隊」還有更美的夢想、更大的目標。
那就是在我們居住的地球和遙遠的月球之間,建立起30萬公裡的「量子糾纏」,用來檢驗量子物理的理論基礎,探索引力與時空的結構。
這個夢想,聽起來是不是十分「難懂」?
不過潘建偉說:「不懂沒關係,但是,我們中國人和整個世界將會看到,在不久的未來,這個量子糾纏夢想會在中國10-15年後的登月計劃中,發揮出它獨特的作用。」
同學們,10年之後,15年之後,已經成為一名有力量、有智慧的中國青年的你,準備好了嗎,能夠接受祖國的挑選,成為一名新的「夢之隊」隊員嗎?
這本書中還向我們講述了很多我們國家神奇和偉大的科技成果,比如:
「海水稻」有沒有鹹味兒?、飛翔在深海中的「精靈」、在海洋裡「尋寶」的人、看不見人影的碼頭、永不消失的「彩虹」等。
我相信,書中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也許就是未來的你。
我相信,將來有一天,你也會乘風破浪,也會在中國未來的地圖上找到自己的身影。
希望同學們喜歡《尋找中國未來地圖上的你》這本書,親自去閱讀,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