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中山路已擁有七處大規模綜合性百貨商場,若加上還未正式入駐的中閩百匯,則有八家。在今年的商業激戰中,有的生意風生水起,有的則屢戰屢敗。
1987-2005:一家獨大到三國演義
若要追根溯源,中山路最早的百貨商場是成立於1987年的華聯百貨,它同時也是是廈門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店,不少廈門人的「電梯式」百貨的印象恐怕也源於此。2005年,華聯百貨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改造,以適應廈門日益提升的商場消費需求;2010年,其更名為夏商百貨。上周,夏商百貨進行閉館重裝,將於今年底以全新面目亮相。
華聯百貨當年的改造一方面是需要適應於升級換代的現代消費習慣,另一方面,與中山路大型百貨不斷增多的競爭壓力也息息相關。1998年,巴黎春天百貨(需求面積:25000-30000平方米)落戶於中山路華輝廣場,同年底位於思明南路的大陸商廈建成投用;2001年10月,來雅百貨中山店開業;遺憾的是,2004年4月開始,大陸商廈經營不善陷入停業狀態,直到2005年9月,巴黎春天思明店進駐思明南路的大陸商廈,才將其再次盤活。這些商業體的陸續出現升級了中山路的整個購物檔次,巴黎春天-來雅百貨系坐大中山商圈的商業地產,使得中山路的高檔百貨業競爭變得白熱化起來,也初步形成了中山路綜合性百貨商場的三足鼎立格局。
2006至今:群雄紛爭,弱肉強食
2005年之後,中山路大型百貨商圈的經營開始變得熱鬧起來。與以往數年間才出現一個新商業項目不同,2005-2009年可謂是中山路高端百貨業爆炸的時期。
2006年,僅營業了一年多的巴黎春天思明店被來雅百貨接手,來雅百貨思明店於12月正式開門納客,與其中山店相對呼應,形成一街兩店的形勢;2007年1月,名匯廣場引進銅鑼灣百貨,與來雅百貨中山店形成迎街對峙之勢,可惜銅鑼灣百貨因經營不善,當年9月份便關門大吉,與此同時,位於思明南路的定位為女性主題商場的「老虎城」也於2007年底開業。
2008年12月,受到銅鑼灣重創、靜寂了一年多的名匯廣場才與天虹百貨攜手,在原銅鑼灣百貨處開啟名匯天虹。而就在11月,位於名匯天虹對面的來雅百貨中山店卻因經營不善而資金鍊斷裂被查封,成為當時廈門的重大新聞。
2009年則是中山商圈裡商業地產爆發的年份。3月,來雅百貨思明店更名回巴黎春天百貨思明店,經營至今。9月,南中大地廣場開業,引進太平洋奧特萊斯等高端奢侈品品牌,走名品折扣路線。同月,位於老虎城對面的中華城也開始投入運營。2012年9月,位於中華城的高端百貨美歲百貨開業運營。
另外,天虹在今年2月宣布與名匯「分手」後,環球奧食卡介入經營管理,現在該經營方則將盤下整個名匯廣場。此外,在今年年初,中閩百匯也宣布將入駐原來雅百貨中山店,重新開業。
本文轉載來自:海西晨報 作者:曾崢,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