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上網計日可待 中國爭取母語網際網路話語權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四日電 題:中文上網計日可待 中國爭取母語網際網路話語權

  中新社記者 劉長忠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00九年六月三十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三點三八億,居全球第一。「.CN」註冊量以一千二百九十六萬位居全球第一大國家頂級域名。但與之不匹配的是,目前中國還有近十億未上網人群,因此實現中文域名全球解析,勢在必行。

  二00九年十月三十日,當地時間上午十一點四十分(北京時間上午十點四十分),韓國首爾,第三十六屆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 (ICANN)年會正在緊張進行,逾一千名國際網際網路界知名人士參。會議將決定《「.中國」等非英文域名後綴快速通道實施計劃》(IDN ccTLD Fast Track Implementation Plan)的命運。一旦通過,意味著明年全球首批超過二十個國家的網民,將使用自己的母語訪問網際網路,不論身在何處。

  當ICANN會議主席彼得•鄧加特•斯拉什(Peter Dengate Thrush)宣布「中文等其它非拉丁字母語作為網際網路頂級域名字符的決議,獲得通過。」 中國專家張健和四位同事站起身,興奮地擁抱,站在周圍的其他國家同行也紛紛向張健伸出手表示對中國的祝賀。

  ICANN主席斯拉什在會議中表示,這是網際網路四十年前發明以來最大的技術變革。全世界十六億網民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使用的是拉丁語以外的語言。這項變革不僅對今天一半的網際網路用戶十分必要,而且隨著網際網路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它將影響超過一半的未來的潛在用戶。

  根據這項最新決議,包括中文在內、阿拉伯文、韓文、日文、希臘文、印度文等非拉丁文字域名均可以被用於網際網路國家頂級域名。國際網際網路域名體系向包括中文在內的諸多語言文字開放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剛剛歸來的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年輕專家張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難抑制內心的興奮,言語中充滿著自豪和喜悅。她說,為了引起國際網際網路對中文域名的關注,CNNIC廣泛聯絡,先後聯合港澳臺等地的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成立中文域名協調聯合會(CDNC),共同研究中文域名技術問題。隨後,日本和韓國也加入進來,組成聯合工作組。這一切的努力終讓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再度重視CNNIC的存在,CNNIC接到IETF邀請函的那一刻起,開啟了中國制定國際標準的莊嚴時刻。

  而對於有人質問她,你大力倡導多語種域名體系,當多語種域名實現的時候,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用戶來說,在地址欄出現的文字其它國家的文字就像是亂碼,無法辨識,難道不是一種對網際網路的分裂嗎?

  作為一直從事國際域名研究的專家,張健從容回答道,如果能夠使用多語種域名上網,才能真正實現一個世界,一個網際網路,人人參與的目的,促進全世界範圍內更好地利用網際網路,而不是對網際網路的隔離。

  據介紹,一九九九年,中國原信息產業部(現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授權CNNIC進行中文域名系統開發,揭開了漢字字符融入國際網際網路根域名系統的序幕。翌年十一月七日,信產部發布《關於網際網路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明確授權CNNIC為中文域名註冊管理機構。二00二年九月在修訂《中國網際網路域名管理辦法》時,首次明確「中文域名是中國域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產部鼓勵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統的技術研究和逐步推廣應用」。

  經過三年多的技術研究和政策推動,「.中國」率先領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準生證」,擁有了中國網際網路域名體系的正式戶口。

  截止目前,微軟IE、谷歌Chrome、火狐Firefox等全球主瀏覽器均已實現對「.中國」域名的無障支持。谷歌、雅虎等搜尋引擎已經逐步建立對「.中國」域名下的網站收錄和支持工作。

  「.中國」徹底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的徵程邁出堅實步伐。

相關焦點

  • 中文上網 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同時,移動網際網路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不斷助力企業發展,網際網路對於整體社會的影響已進入到新的階段。4月20日,是中國網際網路接入世界22周年的紀念日,「井噴」「跨越」「彎道超車」,這些成為對中國網際網路最常用的修飾語。22年間,中國網際網路從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一躍成網際網路大國,後發優勢令世界驚嘆。
  • 中文域名:為世界網際網路技術創新作出中國貢獻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5日電(見習記者 張瑞玲) 12月4日,「中文域名發展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專家、域名行業代表共200餘人參加了論壇。論壇指出,中文域名的出現及發展,對世界網際網路的技術創新作出了中國貢獻。
  • 超7成網民不習慣英文域名上網 企業用中文域名推廣效果更好
    據統計,我國網民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2017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5.8%,其中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35.4%。網際網路上網人數7.72億人,增加4074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7.53億人,增加5734萬人。而中國網民能達到登陸英文域名網站,進行信息查詢的尚不及30%。
  • 爭取中國話語權不必建構一個「衰朽的西方」
    那麼,如何不被動「挨罵」,並為中國爭取強大的國際話語權呢?媒體與學界對此已有種種討論,設想多多。鑑於當今世界「西強我弱」的國際話語權基本結構,中國要爭取國際話語權,就必須突破這一由西方話語主導的結構,尤其是西方中心主義的話語霸權。如此,中國才能在國際話語權競爭中不僅有防守之功,更有反擊之力。
  • Email母語化標準出臺 用中文地址可收發郵件
    網民今後將可使用類似「記者@解放報業集團.中國」的中文郵件地址形式,收發郵件,網際網路應用中的又一個英文獨佔領域將被打破。近日,網際網路國際標準制定組織IETF正式發布了郵件地址國際化(郵箱名稱母語化)的三個核心標準:RFC5335、RFC5336和RFC5337。
  • 「世界母語日」的思考
    世界母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通過決議,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提倡使用母語,以保存語言和文化多樣性。
  • 「.手機」成企業中文「門牌號」 有望實現全程中文化上網
    日前,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牽頭成立的「中文域名推進工作組」在京正式成立。該工作組表示,將推動瀏覽器、郵件系統、搜尋引擎、輸入法、即時通訊、移動應用、手機域名等各類網際網路應用支持中文域名的識別、顯示和解析。這其中,新興事物「.手機」的出現引起了關注。近日,「.手機」域名註冊管理機構與其他中文域名註冊機構聯合發起《2020中文域名北京倡議》。
  • 第二屆中文域名創新應用論壇在京舉辦 中文域名迎來全面應用新時代
    4月24日,第二屆「中文域名創新應用論壇」在北京舉行。「域名是網際網路的入口,入口又是網際網路競爭的制高點,域名雖然是技術的產物,但是卻承載著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和內涵。網際網路起源於國外,域名起初都是字母的形式,導致一些國家的網民是無法使用母語訪問網際網路,中文也是其中之一。
  • 中國遊客患WiFi依賴症 歐洲酒店用中文寫上網步驟
    原標題:中國遊客患WiFi依賴症 歐洲酒店用中文寫上網步驟  網上近年流傳一則笑話:到海邊度假,法國人來了問:附近美女多嗎?德國人來了整天潛水;義大利人每天曬日光浴;中國人則問:有WiFi嗎?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首次突破1億人次。
  • 國際母語日丨你的母語,其實美得不可方物
    今天是第21個國際母語日。據說這一節日的設立跟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言烈士" 建立紀念碑。
  • 胡泳:網際網路國際話語權構建的三個維度
    ,而傳播學界一般認為傳播效果可從三個維度展開:認知(cognition)、態度(attitude)和行為(behavior)。思考如何構建網際網路國際話語權也應從這三個維度展開。如果用一句話通俗闡釋,那麼網際網路國際話語權(亦即網際網路對外軟實力)的具體體現是:說了有人看(認知維度),看了有人信(態度維度),信了有人做(行為層面)。
  • 中文怎樣才能成為世界通用第二語言
    如果不採取措施,儘快增加中文文本的科技含量,在爭取國際科技話語權的同時,爭取中文的國際科技話語權,中文就很難成為世界公共產品,中文的國際教育也不可能具有持續發展的力量。    (三)增加中文的國際知識供給    爭取中文的國際科技話語權,需要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更需要有合適的科學評價制度。
  • 世界母語日 論母語
    Day)是1999年11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國際母語日設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紀念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 不列顛英國學校特色母語開放日 | 面向中文和日語家庭
    因此,除了核心的英國國家課程大綱外,上海不列顛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還提供廣泛的世界母語課程——教授語言包括:中文、韓語、日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希伯來語。所有這些課程均由學校的母語老師進行教學。
  • 國際母語日︱母語的前世今生
    【題記】每年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摘一篇錫伯族詩人阿蘇先生的《母語的前世今生》以志紀念並鐫刻於心,同時,延伸閱讀中系統介紹國際母語日的誕生背景、目的意義、國際現狀以及中國所做的努力。●發展歷史: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同當年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文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言烈士」 (Language Martyrs) 建立紀念碑。
  • 中國社會科學網英文頻道上線 擴大國際學術話語權
    中新網12月31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網英文頻道今日正式上線。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偉光表示,中國社會科學網中英文頻道相繼上線,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加快哲學社會科學信息化建設,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擴大國際學術話語權的重要舉措。
  • CNNIC中文上網到底是不是惡意軟體?
    正在閱讀:CNNIC中文上網到底是不是惡意軟體?CNNIC中文上網到底是不是惡意軟體?>  近日,北京海澱人民法院一審判決CNNIC起訴奇虎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件勝訴,這一判決結果遭到了奇虎公司的強烈反應,奇虎公司稱"CNNIC中文上網符合'惡意軟體定義'","360安全衛士要將360安全衛士進行到底。
  • 英文域名大行其道,為啥還要推廣「中文門牌號」?全球網際網路多語種...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該論壇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承辦。該計劃基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多語種郵件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普遍接受指導小組(ICANN UASG)國際化郵件項目,旨在為中文用戶名(ID)、中文域名及中文電子郵件等網際網路多語種技術應用,搭建一個技術資源共享平臺。
  • 直擊網際網路大會| 張維為 李世默:中國參與制訂網際網路規則:當仁不讓!
    【「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網際網路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不搞網絡霸權,不幹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在第二屆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
  • 你可以擁有中文名字電子郵箱
    在廈兩服務商首批完成伺服器架設  早報訊(記者林維真)昨日上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隆重推出中文域名郵件服務。包括總部在廈門的兩家著名網絡服務商35互聯(中國頻道)、商務中國等6家完成了中文域名郵件伺服器架設的服務商也成為了國內第一批中文域名郵件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