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解讀白皮書:數字讀懂中國軍事戰略要點

202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政府26日發表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是對中國現行軍事戰略的首次集中闡述。軍事科學院多位專家向中新社記者詳細解讀了中國軍事戰略的要點。

  「四個維護」——軍隊使命是軍隊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內所承擔的重大職責和基本任務。白皮書提出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是,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

  「『四個維護』進一步拓展了中國軍隊在新的歷史時期的職能任務,規定了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的發展方向,為推進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提供了基本遵循,體現了對軍隊歷史使命認識的新境界新高度。」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趙德喜說。

  「五個適應」——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對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有效履行軍隊使命任務提出了新的需求。白皮書提出:要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要求,適應國家戰略利益發展的新要求,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舟表示,這「五個適應」,集中反映了國家安全發展變化對創新軍事戰略提出的新要求,是未來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必須高度關注的重要方面。

  「一個基點」——白皮書指出,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

  「確立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有利於明確未來戰爭的性質、樣式和特點。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由『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調整為『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雖然少了4個字,但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這是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發展作出的重要判斷,符合中國軍隊建設發展實際,有利於更好地牽引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閆文虎說。

  「八項戰略任務」——白皮書說,中國軍隊主要擔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軍事威脅,有效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安全;堅決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和利益;維護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戰略威懾,組織核反擊行動;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加強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鬥爭,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擔負搶險救災、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任務。

  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閆文虎表示,這八項戰略任務,集中反映了「五個適應」的新要求,統籌考慮國家發展和安全利益,兼顧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體現了國家發展關鍵階段核心安全需求的內在牽引。

  「九大原則」——白皮書說,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要堅持九大原則: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戰略態勢;保持維權維穩平衡;努力爭取軍事鬥爭戰略主動;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立足應對最複雜最困難情況;充分發揮人民軍隊特有的政治優勢;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

  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煜說,這九條戰略指導原則是貫徹軍事戰略方針需要遵循的基本準則,是軍事戰略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 陶社蘭)

相關焦點

  • 積極防禦——中國軍事白皮書的核心詞
    馮創志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5月26日上午,中國政府鄭重其事公布了名為《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見新華社2015年5月26日電)。此前,當中國政府將公布首部軍事白皮書的消息在網上甫傳出,就引發網上強烈關注。
  • 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中共軍事戰略思想基本點
    原標題: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中共軍事戰略思想基本點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熊爭豔、李志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6日發表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說,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
  • 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專家解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
    8月29日上午10時,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軍歷史研究室副主任張從田、研究員彭玉龍和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中央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解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主持人 祝壽臣: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們,上午好!
  • 日本防衛白皮書將蛟龍號潛水器視為有軍事用途
    - 專家分析  「日在把南海問題擴大化」  在8月2日出臺的日本2011年度《防衛白皮書》中,日本政府將「中國」列為獨立一節,其中提到中國海上行動不斷擴大、常態化,還用「高壓對抗」來描述中國採取的姿態。
  • 國防軍事頻道全新開播,新欄目《軍事制高點》為您解...
    2019年8月1日,八一建軍節,中央電視總臺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全新亮相。《軍事制高點》作為央視首檔大數據軍事節目將會在每周六日晚 20:07跟大家見面。《軍事制高點》融合「大數據+雲計算+融媒體」,以科技作為牽引,以網絡熱點為依託,用全新的方式解讀新聞。我們的口號是登陸《軍事制高點》,用數據透視真相。
  • 白皮書作者陳舟:中國的積極防禦是攻勢防禦
    5月2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舉行新聞發布會。與此同時,鳳凰軍事記者採訪了白皮書的編寫者、著名軍事專家陳舟,請他就此次白皮書為鳳凰網的讀者作一簡要解讀。  這是一本國家軍事戰略報告  此前,中國發布了8部國防白皮書,但此次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可算與眾不同。從內容看,之前8部白皮書中有7部是綜合性,只有2013年的《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應用》屬於專題型。此次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屬於專題型白皮書,其意義非同一般,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
  • 2019年中國軍隊開展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回顧
    在北京香山論壇會議大廳外,擺放著中英文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這部今年7月24日發表的國防白皮書,闡釋了新時代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在一些涉及中國軍隊的熱點敏感問題上,白皮書主動增信釋疑。這部國防白皮書的發表,有助於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防的理解,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軍隊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 戰略大背景軍事熱興起 女性登臺活潑好看[圖]
    媒介專家靳智偉近日接受京華時報採訪,解析這一現象,為節目能更好地呈現支招,他舉例說,節目好看與否,氣質挺重要,專業術語叫「調性」好。   戰略大背景軍事熱興起   據統計,全國各大衛視目前正在播出的軍事節目多達28檔以上。
  • 英媒:中國軍事戰略由"韜光養晦"轉向"積極防禦"
    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 英媒稱,到目前為止,今年從中國傳來的消息都是關於股市大跌和匯率不穩的。但還有一個來自北京的消息,儘管報導篇幅不多,卻可能與上海股指暴跌或人民幣大幅貶值一樣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重大影響:該國已悄然改變其軍事指導學說。
  • 軍事科學院專家眼中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
    軍民融合戰略管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科學,是軍民融合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必選課題,目前已經引起理論界高度關注。2018年6月,軍事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由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川信主編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一書。這是軍隊「2110工程」軍事管理學教材的軍民融合理論成果之一,也是核心主幹教材之一。
  • 中國軍事演習詞解及代號含義
    名詞解釋:軍事演習、導演、導演部、導調軍事演習:簡稱演習。在想定情況誘導下進行的作戰指揮和行動的演練,是部隊在完成理論學習和基礎訓練之後實施的近似實戰的綜合性訓練,軍事訓練的高級階段。按規模,分為戰術演習、戰役演習和戰略演習;按對象,分為首長機關演習、實兵演習和首長司令部帶實兵演習;按形式,分為室內演習和野外演習、單方演習和對抗演習、實彈演習和非實彈演習、分段演習和綜合演習;按目的,分為示範性演習、試驗(研究)性演習和檢驗(考核)性演習。導演:有兩種解釋。一是對軍事演習進行的指導與調控活動;二是指導與調控軍事演習的指揮人員。
  • 田玄: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軍事戰略的歷史性貢獻
    鄧小平的軍事戰略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江澤民軍事戰略理論是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思想的新發展和新超越;胡錦濤軍事戰略統攬國防和軍隊建設理論是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思想的豐富和完善;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制定的軍事戰略指導思想是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和新時期軍事戰略的新起點和新標準,是中國軍事戰略的最新境界。
  • 軍事科學院:進一步加強高端軍事智庫建設
    ,以服務戰略決策為重點,適應軍事科研體系重構重塑,創新軍事科研工作組織模式,推動開展協同創新,成體系推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的研究成果,智庫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近年來,軍事科學院完成了各類決策諮詢研究課題2000餘項,在黨的創新理論、國家安全、軍事戰略、軍隊改革等領域提出原創性理論成果,有力支撐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以及軍事鬥爭實踐,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和學術影響。
  • 軍事智能化的作戰領域與發展,對中國軍事實力的重要性
    一些軍事強國已將發展軍事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 從政策導向、戰略規劃、資金預算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意在避免「未打先輸」, 搶佔未來軍事競爭制高點。從機械化、信息化到智能化, 戰爭形態已經發展到新階段, 軍事智能可能成為決定未來戰爭勝負的關鍵要素。
  • 我在伏龍芝學軍事,解放軍大校為你揭開戰鬥民族的秘密
    本書以作者的親身留學經歷,以20餘萬字留學日記,80餘萬字課堂筆記為材料,對伏龍芝軍事學院對學員作戰思想與指揮能力進行的「魔鬼式」實戰化教學法、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軍事傳統、戰略思維、民族性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 國防大學專家談2019年國際軍事形勢
    在這一年,大國競爭加劇、激流湧動,主要國家為贏得戰略優勢而爭相布局、積蓄力量,一些中小國家蠢蠢欲動、不憚於使用武力,印太、中東、東歐、南美洲等熱點地區的軍事活動明顯增多,太空、深海、智能領域的軍事鬥爭更加激烈。這是大國軍事戰略布局加速展開的一年,也是新一輪軍事鬥爭格局趨於形成的一年。
  • 中國政府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白皮書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之際發表的,全面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軍事戰略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高度的綜合性和突出的創新性。」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曹延中說。
  • 海派軍事節目《防務新時空》重裝開播
    人民網上海5月2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一檔融新聞銳度、軍事深度、戰略高度、歷史厚度於一體的的大型軍事專題節目《防務新時空》將於5月4日起每周六晚22:30(周日下午13:00重播)在新聞綜合頻道精彩亮相。這是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今天在滬宣布的。
  • 中國三大軍事學院
    1.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的一所高級軍官指揮院校,直屬中央軍委領導。國防大學是培養聯合作戰人才和高中級領導幹部的重要基地,地方省級領導幹部及中央國家機關部以上負責幹部,並從事有關戰略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問題的研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各總部的決策起諮詢作用。1985年,為了適應解放軍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轉變,培養綜合性的高級領導幹部,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將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併,組建國防大學。
  • 國防大學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國際軍事職業教育品牌
    作為中國對外軍事培訓的最高學府,該校緊緊圍繞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配合國家全方位外交大局,著力打造與「大國、強軍、名校」地位相適應的世界一流軍事職業教育品牌。迄今,已為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培訓近萬名友好使者。 外籍高級軍官在這裡讀懂《孫子兵法》,迷戀上中華傳統文化,領悟世界和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