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數學怎麼樣?相信在很多國人眼裡美國人的數學都很差。一些簡單的計算題,我們小學生都會做的題,美國很多成年人都答不出來。不只美國其他歐洲國家的數學計算也很差。不過有一個現象很奇怪,美國人雖然數學差,但他們的科技卻非常領先,而且還出了很多數學家,這就很讓人費解了,難道他們隱藏實力了?
讓我們看一下在美國街頭採訪路人數學的視頻
看過視頻後,更是讓人們相信了美國人數學很差,但是為何他們會出很多的數學家?而我國的數學家卻少之又少呢?首先我們要闢謠一下美國人的數學差這個事情,他們之所以答不上這些簡單的計算題,是因為他們沒有背過「乘法口訣表」。
美國人的計算方式都是用「計算器」。而我們國家的孩子,三歲就會做這些加減法、乘除法的口訣了。所以,我們幾乎不用想都能算出來5x8=40,對於美國人就非常難了。網上曾有一個關於計算器使用率的數據,中國學生計算器使用率不超過3%,而美國高達14%。可見一些計算問題他們是非常依賴計算器的。
不過這並不影響美國人在數學上的研究,之所以美國出數學家,是因為美國人更重視「數學思維」,也就是對題的理解和思路,而像我們這種背數學結果的方式,他們是不推薦的。美國的教育很看重對數學的探索和思考,也正是如此美國小學學的數學知識在我們看來都非常容易,相反中國的數學難度卻要難很多。
在美國的課堂上他們提倡孩子探索數學,培養孩子用數學思維看待世界,而我們國家的孩子則習慣追求結果,導致孩子不願思考。學習數學也只是為了考試分數,對數學沒有什麼興趣,也不願研究和思考,這才是導致我國數學家少的原因。
回想一下,你小時候是怎麼學數學的?又是怎麼教孩子數學的呢?我想大部分都是教孩子數數,教孩子簡便加減法,學心算等等。這些看起來孩子對數學的掌握能力很好,但實際上正是家長的這種教法,才讓很多孩子對數學失去興趣,也沒有養成數學思維。
擁有數學思維的孩子,在學習數學時才會更容易,尤其是在高年級數學主要考得就是孩子的數學思維,如果孩子的數學思維沒有養成,數學成績一定不會太好。而且數學思維對孩子未來的工作也佔一定的作用。華為集團任正非就曾說過:「數學思維將成為孩子未來最強的競爭力!」
因此,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才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心。例如用蘋果的數量教孩子數數,能夠讓孩子理解數量和數字的關係,還能從中培養孩子的數感。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關於數學的有趣小實驗,讓孩子從中思考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家長這樣的教育方法,將來沒準還能培養出一個「數學家」。
家長也可以選擇一套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遊戲繪本,我家孩子我給購買的最多的就是思維訓練的繪本書,而且孩子也很習慣玩,我挑選了幾本我家孩子用著不錯的訓練數學思維遊戲書,分享給大家。
1、《德國好奇狗陪你學數學啟蒙遊戲》
適用年齡:3-12歲
推薦理由:這套書總共有13冊,由好奇狗這個人物引領孩子在數學遊戲中,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套書就像孩子玩闖關遊戲一樣,每個遊戲都有一個故事限定,我家孩子就對這套書非常感興趣。書中都是根據孩子的思維特徵設計的遊戲,所以,對訓練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也很有幫助。其中找不同、連線遊戲能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數學,13冊由易到難,能讓孩子做到小學畢業。
2.《其實數學很好玩》
適用年齡:6-12歲
推薦理由:這套書總共有3冊,這套書不會讓孩子感到數學很難、很枯燥,在滿足孩子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的前提下,將數學概念融合到不同的遊戲場景中,可以讓孩子像玩遊戲一樣愛上數學。書中包括了100多個孩子感興趣的數學遊戲,它不限於課本或大量的練習題,遊戲中讓孩子學會解題方法、數學規律,構建邏輯思維。
3.兒童全腦思維遊戲訓練
適用年齡:3-8歲
推薦理由:這套書總共有4冊,是一套融合科普知識和遊戲活動於一體的遊戲書,每一冊都大約有80個益智遊戲。也是從孩子感興趣的特點出發。書中巧妙的將天文、歷史、數學等多領域知識設計成數學遊戲,從而開拓孩子的思維和潛能。達到了我想培養孩子對數學的探索精神和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