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孩子房間安攝像頭,可行否?

2020-09-10 金羊網

今日議題

近日,河北女孩優優(化名)向記者吐露她的煩惱。兩年前因擔心她沉迷手機,媽媽在客廳和她的臥室安裝攝像頭,監督她學習。優優表示理解媽媽,但不接受這種行為。直到現在她依然對攝像頭有牴觸情緒。

類似「被監控」的事情也發生在南京一名14歲男孩的身上。據報導,該男孩為「反抗」父親,選擇了報案,而父親一句「你有多少隱私」的反問更是激起了網友反感。

家長的監護權與孩子的隱私權,到底孰輕孰重?

父母何時退出孩子個人空間較為合適?

□玄子

筆者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在某個年齡階段之前,監護權大於隱私權;在某個年齡階段之後,隱私權大於監護權。在某個年齡之後,家長應學習逐步體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空間。

某個年齡,該如何界定?有人認為是進入小學之前——畢竟幼兒園的孩子,生活還無法自理,我的娃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說什麼隱私權呢!?在這一階段,監護權大於隱私權,估計沒有太大爭議。

那麼上學之後呢?有人認為,講隱私權應該是14歲之後,畢竟刑法中,14歲是一個分水嶺,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但這一點是有爭議的,畢竟現在的孩子發育早,個體意識形成期普遍提早,12歲就進入青春叛逆期的比比皆是,你能說12歲、13歲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能有隱私?

筆者查找了一下相關法律法規,據原《民法通則》第十二條,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而最新的《民法典》,則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提前至八周歲;八周歲至十六周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在現行法律框架內,八周歲是一條分界線。

筆者認為,若以八周歲為分界,未免稍嫌過早,還是可以將十歲作為一個分界線,十歲後,應該多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與隱私權,在保護、尊重孩子隱私權的前提下,依法行使監護權。畢竟只有身心的自由發展,才可能成長為健全的社會人。

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情況,但是,從事實結果倒推,溝通良好的民主家庭,無須攝像頭、無須查手機、無須偷看日記,孩子也可以成長得很好,願意與家人分享心事;反之,動不動拿家長身份「仗勢壓人」的,越沒有邊界意識的,孩子反而成長得越磕磕絆絆。

願青少年的世界,沒有「因愛之名」的攝像頭。

監控並不必然等於 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

□未開

父母裝監控是否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且別急著站隊,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釐清未成年人隱私權的特點。

毫無疑問,父母必須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這一與生俱來的人格權利不因年齡、智力狀況不同而有別。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作為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群體,其隱私權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不能完全獨立地行使隱私權,並且其行使隱私權的範圍也不完整。

簡而言之,未成年人隱私權受到親權和監護權的限制。我國法律明確規定,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父母是其法定監護人。作為監護人,父母行使親權對未成年人進行管教和保護,當然也包括知悉未成年人的部分個人隱私,如學習情況、社會交往情況等。

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技術讓這一代的父母面臨著更為複雜的監護環境: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各種誘惑層出不窮,不良信息通過網絡聊天、遊戲等多種方式滲透,防不勝防。在這一前提下,父母發現某些因素對孩子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了影響,基於合理懷疑而行使正當的監護權無可厚非。

我們當然鼓勵父母用正面積極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但亦必須指出,若出於對孩子的教育和安全保護,家長安裝監控並不必然就等於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從這個角度說,保護和尊重未成年人隱私權不能簡單「一刀切」,或以此為由對家長合理行使監護權設限。

嚴密監控 當心逼出心理問題

□健強

父母對孩子有監護權,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父母有沒有對自己孩子的監控權呢?這是個問題。給孩子裝個攝像頭,監視他(她)的一舉一動,我想已經不是「監護」,而是「監控」。

一個是「護」,一個是「控」,一字之差,大有區別。一個「監」的目的在於「呵護」,一個「監」的目的在於「控制」。對於那些年齡還小,還沒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小孩而言,裝個攝像頭則更不是辦法。小孩理應待在大人身邊,不應離開大人的視線範圍,才能「呵護」到位,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成長心理學告訴我們,「孤獨」的小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上是有問題的。

可以想像,一個生活在攝像頭之下的小孩,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監視之下,要麼就是唯唯諾諾甚至膽戰心驚;要麼就是調皮搗蛋極盡對抗之能事,如同「精神囚徒」,久而久之心理健康都可能會出問題。孩子成長,心理健康是基礎,相對寬鬆的成長環境很重要。

相關焦點

  • 「龍門陣」家長在孩子房間安攝像頭,可行否?
    家長的監護權與孩子的隱私權,到底孰輕孰重?父母何時退出孩子個人空間較為合適?筆者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在某個年齡階段之前,監護權大於隱私權;在某個年齡階段之後,隱私權大於監護權。在某個年齡之後,家長應學習逐步體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空間。
  • 爸爸在兒子房間安攝像頭,當真是父母用心良苦,還是滿足佔有欲?
    但是,有的家長卻將攝像頭當成了監視器,就算自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那自己也可以通過攝像頭來監控孩子,卻忘記了孩子是否能接受。爸爸在兒子房間安攝像頭,當真是父母用心良苦,還是滿足佔有欲?所以,為了監督兒子的學習,爸爸在就小強的房間安裝了一個家庭攝像頭,這個攝像頭將小強的房間無死角的照了進去。在安裝攝像頭之後,小強對此產生了強烈的反抗,甚至,為此還報警處理。當父親知道了兒子報警之後也很生氣,對兒子的「質控」振振有力的回擊:我監視你什麼了?你有多少隱私?
  • 「我在兒子房間安了攝像頭,沒想到……」,孩子「14歲現象」家長如何應對?
    新學期開始,孩子學習和習慣上出現的小問題讓家長頭疼不已。「為了監督孩子,我在他房間安了攝像頭,結果引起他反感。 」「寫作業怎麼這麼沒效率?一輔導作業就來氣」「升入高年級了,德育活動還這麼多,該怎麼跟老師溝通?」……家校共育,是每個家庭都清楚的一句承諾,但家長究竟該如何「育」?如何與學校老師及時溝通、協作、配合,在新學期初始就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是本期會客廳重點關注的話題。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 算不算侵犯隱私?
    兒子才知道自己房間裡裝了監控,很不高興。第二天兒子用布把機器人攝像頭包裹起來,扔到一邊。陳先生嚴肅表示,不可以這樣。兩人爭論了好久,最後陳先生跟兒子妥協,監控繼續,允許兒子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適度地放鬆娛樂。強烈抗議,兒子用彩色鉛筆畫糊攝像頭王女士在兒子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兒子房間裡裝了攝像頭。
  • 父母在孩子房間偷偷安攝像頭:你是我生的,還有啥可隱藏?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算不算侵犯隱私?
    兒子才知道自己房間裡裝了監控,很不高興。第二天兒子用布把機器人攝像頭包裹起來,扔到一邊。陳先生嚴肅表示,不可以這樣。兩人爭論了好久,最後陳先生跟兒子妥協,監控繼續,允許兒子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適度地放鬆娛樂。強烈抗議,兒子用彩色鉛筆畫糊攝像頭王女士在兒子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兒子房間裡裝了攝像頭。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算不算侵犯隱私?
    兒子才知道自己房間裡裝了監控,很不高興。第二天兒子用布把機器人攝像頭包裹起來,扔到一邊。陳先生嚴肅表示,不可以這樣。兩人爭論了好久,最後陳先生跟兒子妥協,監控繼續,允許兒子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適度地放鬆娛樂。強烈抗議,兒子用彩色鉛筆畫糊攝像頭王女士在兒子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兒子房間裡裝了攝像頭。
  • 為監督孩子寫作業,在孩子房間安裝攝像頭對嗎?
    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的心頭大事,想讓孩子單獨寫作業吧,又擔心沒人監督不自覺、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良好的坐姿等等,尤其工作日晚上要加班,讓孩子自己寫作業,實在不放心,怎麼辦?前段時間,一位父親在孩子的房間安裝攝像頭,被孩子報警舉報了。
  • 家中安攝像頭,企圖控制孩子的一切,病態的愛讓孩子有多崩潰?
    楚天都市報做過家長對孩子監督方式的調查,調查顯示在422個家庭中,就有33個家庭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特意在孩子的房間中安裝了攝像頭,家長在名義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避免孩子走彎路,但是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卻讓孩子沒有隱私,沒有了自己呼吸的空間,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些孩子受不了這樣的壓力,出現了抑鬱的情緒。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近日,話題#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看書#衝上微博熱搜;此後,江蘇一家電視臺以#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話題,對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這一話題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話題指數顯示,截至9月2日凌晨,話題#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閱讀次數已達3.5億,討論次數為1.4萬。 觀點 你贊成安監控監督孩子學習嗎?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更有家長發出感慨:「暑假第一周:嚴格控制孩子看電子屏幕時間;暑假最後一周:我要感謝佩琦、超級飛俠、豬豬俠………我這條命都是你們給的(以上排名不分先後)」。開學了,家長最操心的事就是孩子的學習了,特別是放學回家後,孩子的自覺性能讓家長放心嗎?近日,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此後,江蘇一家電視臺以話題,對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這一話題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是愛還是偷懶?
    最近關於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學習的話題備受關注,相關新聞也頻頻上熱搜。,安裝監控是無奈之舉,工作繁忙只能用攝像頭代替陪伴。為了監督一年級的女兒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一位家長在家裡安了一個雲臺攝像頭
  • 「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讀書」,給孩子房間裝監控已成常態?
    為了監督一年級的女兒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一位家長在家裡安了一個雲臺攝像頭,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是不是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在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常常被父母這樣說著?
  • 爸爸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小孩子哪有什麼隱私?
    02 控制孩子是因為父母的不自信這則新聞被報導出來的前一天,也有一位家長用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看書,包括評論裡也有很多網友談到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監視」孩子。04尊重孩子,從我做起在孩子房間裝監視器,倒不如父母在內心裡裝一個監視器。
  • 家長為了監督孩子上網課,特意購買攝像頭,可憐天下父母心
    最近,TeacherDai在和一些家長的溝通中,發現有的家長實在沒辦法,只能在孩子的房間裡放著了攝像頭。通過攝像頭來監督孩子的上課。我問家長,是什麼讓你下此決定。家長說:「之前學校網課,結果偶然的時間,我進房門,他盡然在看小說書!每天交給老師的作業,錯誤率很高。
  • 孩子放假,家長上班,攝像頭到底裝不裝?
    家長通過手機查看家裡的「雲臺攝像頭」,確實可以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孩子不會多想嗎?家有攝像頭的孩子,紛紛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一位小學高年級的同學說:「說心裡話,挺煩的。感覺他們太壓迫人了,把我當犯人。」還有學生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攝像頭也有管不了我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上演真人秀。」
  • 「父母在孩子臥室裝攝像頭」:偷窺孩子隱私是種病,該治
    「我在臥室裡發現了攝像頭」最近,我無意中刷到了這樣一個短視頻,那是一張臥室裡的攝像頭照片,配文是:分享一下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我試著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攝像頭下的孩子,晚上獨自呆在門窗緊閉、拉著窗簾的房間裡,卻始終感覺背後有一道視線,那是一顆閃著紅光的眼睛,而我永遠不知道,它是不是在凝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單是想像了一下,我就感到很不舒服。
  • 終於有理有據可以給孩子安裝攝像頭了!
    作為家長,您會因為監督學習給孩子安裝攝像頭嗎?作為孩子,您能接受父母這種行為嗎?面對「裝監控」這個問題,父母和孩子的觀點大為不同,專家和網友的觀點也有較大出入,歡迎你也說說自己的意見。裝監控算不算侵犯隱私?
  • 我父母在我房間裝了攝像頭:不要讓你的控制欲,毀了孩子的一生
    前段時間有一則「家長通過攝像頭監視女兒是否按時學習」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據報導,該家長不僅每天通過攝像頭監控孩子的學習情況,也監督孩子坐姿是否端正,偶爾還會冷不丁的通過攝像頭的對講功能對女兒喊話:「坐直一點!」
  • 監督孩子學習家長裝上監控 裝監控算侵犯孩子隱私嗎?
    兒子才知道自己房間裡裝了監控,很不高興。第二天兒子用布把機器人攝像頭包裹起來,扔到一邊。陳先生嚴肅表示,不可以這樣。兩人爭論了好久,最後陳先生跟兒子妥協,監控繼續,允許兒子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適度地放鬆娛樂。  王女士在兒子四年級的時候就在兒子房間裡裝了攝像頭。「當時是因為我每天上夜班,他爸爸要出差,我們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家,就裝了監控,一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二是為了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