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安攝像頭,企圖控制孩子的一切,病態的愛讓孩子有多崩潰?

2020-09-06 虎媽潘潘

攝像頭隨處可見,商場的裡安裝的攝像頭是為了更好的監督不良的行為,在公共場合安裝攝像頭,是為了保護公共設施的安全,但是當在孩子的臥室安裝攝像頭,這是什麼樣的行為呢?

最近在刷抖音的時候,這樣一條視頻映入眼帘,「我的父母在我的房間安裝了攝像頭。」這條視頻一出,網友瞬間炸開了鍋,一些網友表示自己的父母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了攝像頭,網友說,他發現安裝攝像頭的那一瞬間感覺所有的舉動被「惡鬼」盯著,讓人寒毛倒立,恐怖至極,一些網友表示,臥室屬於一個人的隱私空間,如果安裝了攝像頭,那不就和裸奔有什麼區別?

楚天都市報做過家長對孩子監督方式的調查,調查顯示在422個家庭中,就有33個家庭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特意在孩子的房間中安裝了攝像頭,家長在名義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避免孩子走彎路,但是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卻讓孩子沒有隱私,沒有了自己呼吸的空間,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些孩子受不了這樣的壓力,出現了抑鬱的情緒。

一個孩子曾經這樣說,我的爸爸媽媽是控制欲極強的人,為了監督的我的學習,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安裝了攝像頭,給我買的手機,我的爸爸媽媽也不允許我設置任何的密碼,因為這樣可以方便查看;一個12歲的孩子因為家長在自己的房間安裝攝像頭,侵犯了隱私權,最後忍無可忍竟向公安局報警,到警局之後,家長對孩子說,我是你的監護人,我監視你是理所應當的!多麼可怕的控制欲,讓孩子感受到身後的總有一雙「眼睛」在無時無刻的注意你的一舉一動,真的非常讓人毛骨悚然。

房間中的攝像頭讓孩子感覺人生被無死角的監控包圍,沒有了隱私,沒有了生活的空間,一些孩子反抗這樣的行為,換來的卻是家長萬年不變的那句:「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你好」!家長極強的控制欲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窒息的愛」,這份愛讓孩子無法正常的呼吸,家長的控制欲越強,孩子的叛逆心理越強烈, 孩子出現的心理上的問題也會越多,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一、「還」孩子一個獨立、隱私的空間

前段時間大火的《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媽媽表現出的極強的控制欲,從而導致朱朝陽對媽媽撒謊,甚至變成了大人眼中的「壞小孩」。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想要成為的模樣,一些家長無非擔心孩子受到網絡暴力、色情視頻的影響,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但是孩子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要學會相信孩子,愛孩子就應該適當的放手,還給孩子一個獨立成長的空間,還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隱私的空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有幫助。

二、學會和孩子溝通和交流

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親子親子關係不和諧的情況,而出現這些情況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溝通,當孩子和家長發生矛盾的時候,一些家長是刀子嘴、豆腐心,表面上不管孩子的學習,可是內心還是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能提高,一些礙於面子不會和孩子交流,而是在孩子的房間安裝攝像頭的方式來監督孩子的學習,如果孩子知道了家長這樣的行為,親子關係會更糟糕,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把家長內心最想說的話對孩子說,相信孩子能夠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家長在孩子的房間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傷害,愛孩子就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給孩子一個隱私的空間。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在孩子房間偷偷安攝像頭:你是我生的,還有啥可隱藏?
    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回家後的爸爸一調回看,一切都瞭然於心。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被報警:中國的孩子該有隱私嗎?
    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
  •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X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美其名曰,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早睡。在教室裡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一切都暴露在監視之下,和裸奔有何區別。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兒子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事情的經過是,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不滿父母在房間裡安裝攝像頭,直接報警。他爸爸卻說: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能監控你?
  • 27歲被母親在臥室裝攝像頭:在高壓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有多痛苦?
    但是相比介紹工作,天天坦言他有更重要的目的——他更想借這次機會跟母親解開一些多年的心結。可是節目剛開始不久,就被迫中斷錄製,原因是這位母親傷心得不能自已,不得不到一旁崩潰痛哭。因為孩子非常「不孝」,居然指出了她種種的問題,言下之意她做母親很失敗。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是剝奪隱私
    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回家後的爸爸一調回看,一切都瞭然於心。
  • 父母用攝像頭監控孩子上熱搜:傷害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
    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書單君,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
  • 家長的控制欲,才是孩子沒法拒絕的壓力
    ,但卻不顧孩子的感受,這實則是一種以愛為名的控制。父母對孩子操控式的愛,會讓孩子在無形的壓力下逐漸崩潰。孩子長期的忍氣吞聲,企圖緩解情緒,卻相當於「慢性自殺」。父母以愛為名對孩子的控制,會讓孩子心理受到的傷害越來越大,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緩解,孩子很容易產生不良的念頭
  •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美其名曰,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早睡。父母擔心家裡和孩子的安全,在客廳或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可以理解。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為。在教室裡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一切都暴露在監視之下,和裸奔有何區別。
  • 科技沒有帶來思想的進步,卻給孩子安上了監控
    ,還冷不丁通過攝像頭的對講功能喊話,「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啊?一次抽樣調查顯示,422個家庭有33個家庭為了監督孩子寫作業而專門安了監控攝像頭,這個數字簡直太令人吃驚。不僅在家裡,孩子們在學校也要被監視。
  • 父母用攝像頭上熱搜:傷害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剝奪他的隱私
    比起家人,更像敵人 這幾天,一個在家裡安攝像頭,監控女兒看書的媽媽上了熱搜。 看完新聞的網友紛紛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懼。一位一年級女孩兒的媽媽,在家裡安裝了一個雲臺攝像頭,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孩子,有沒有按時看書、坐姿是不是端正。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你在看什麼書?怎麼又看動畫片?不光攝像頭前的孩子感覺到窒息,就連看這個視頻的小編,都感覺到一陣恐懼的哆嗦。
  • 家長在孩子房間安攝像頭,可行否?
    兩年前因擔心她沉迷手機,媽媽在客廳和她的臥室安裝攝像頭,監督她學習。優優表示理解媽媽,但不接受這種行為。直到現在她依然對攝像頭有牴觸情緒。類似「被監控」的事情也發生在南京一名14歲男孩的身上。據報導,該男孩為「反抗」父親,選擇了報案,而父親一句「你有多少隱私」的反問更是激起了網友反感。家長的監護權與孩子的隱私權,到底孰輕孰重?
  • 「攝像頭監控孩子」是侵犯不是愛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無所不能」的攝像頭,又被一些父母開發出了新的「技能包」,那就是遠程監控孩子的一切,讓他們的一舉一動呈現在自己的眼底。之前,抖音上有一個10多歲的孩子和網友們分享了他家裡的一處畫面:臥室的牆上,赫然立著一個監控攝像頭,閃著幽幽的光。
  • 媽媽用攝像頭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
    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美其名曰,是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早睡。父母擔心家裡和孩子的安全,在客廳或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可以理解。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為。
  • 「父母在孩子臥室裝攝像頭」:偷窺孩子隱私是種病,該治
    「我在臥室裡發現了攝像頭」最近,我無意中刷到了這樣一個短視頻,那是一張臥室裡的攝像頭照片,配文是:分享一下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我想到早在兩百多年前,有個叫邊沁的英國人發明了一種監獄。這種監獄四周的環形建築分隔成一個個囚室,囚室的一端面向外界用於採光,另一端面向中間一座用於監視的高塔。
  • 家長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學習,是愛還是偷懶?
    、坐姿是不是端正,一位家長在家裡安了一個雲臺攝像頭,還時不時通過對講功能喊:坐直一點!事實上,孩子一直玩遊戲而沒有限度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用「監視」的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反而讓孩子產生更多逆反心理,這是一種粗暴的偷懶的方法。
  • 裝攝像頭只為監控孩子寫作業?有一種傷害,叫「我是為你好」
    細想之下,導致父子激烈矛盾的根源在於,父母給的愛,和孩子接收到的愛,似乎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站在父親的角度,他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裝攝像頭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事件中的孩子已經14歲了,正是需要更多的成長空間,需要有自己隱私的年紀,可是事情卻發展成為了爭取更多的空間,孩子要與父親對抗,甚至通過報警來處理,這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 裝攝像頭監督孩子是一種傷害
    近日,「安裝攝像頭監督孩子寫作業」的話題引發熱議。據媒體報導,疫情期間,為了監督孩子上網課,不少家長特地在家中裝了攝像頭。儘管各地已陸續復學複課,但攝像頭卻作為家長監督孩子學習的工具「活」了下來。對於這種做法,不少家長網友覺得沒啥不好的。
  • 知乎熱門:情緒崩潰的孩子,有多可怕?
    其實,孩子也想照著別人的要求來做,可他自身年齡和發展水平有限,想要控制好不穩定的情緒,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負面崩潰,不過是孩子的「求助信號」。他沒辦法遏制住「負面情緒」這條惡龍,急需父母齊心協力的幫助。一開始,媽媽平心靜氣跟孩子講道理,可孩子不聽。媽媽一煩,聲音一下子拔高了好幾倍:「再鬧,媽媽就走了。」聽到這,小孩直接大哭起來,還坐在地上死命不肯走。媽媽就更生氣了,想把孩子扯起來拉著走,可孩子很倔,怎麼弄也不願起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媽媽有點受不了,「啪」一聲直接打了孩子一記耳光,然後就死拽著孩子走。
  • 「父欲裝監控兒報警」上熱搜:你贊成安攝像頭監控孩子學習嗎?
    更有家長發出感慨:「暑假第一周:嚴格控制孩子看電子屏幕時間;暑假最後一周:我要感謝佩琦、超級飛俠、豬豬俠………我這條命都是你們給的(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開學了,家長最操心的事就是孩子的學習了,特別是放學回家後,孩子的自覺性能讓家長放心嗎?
  • 知乎熱門:情緒崩潰的孩子,有多可怕?
    每個孩子內心都特別敏感,他們有害怕,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當無法被理解和看見時,他們便無法感受到愛和關注。 就像是被堵住了求助的口,想好好說,說不出來,瘋狂大哭,也沒辦法被理解。聰明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崩潰時,都懂得做這三件事: 先別和他說太多話,更不要急著講道理,直接擁抱,安撫他此時此刻不安的心情。有一次安吉在拍電影,因入戲太深,一時間緩不過來,情緒失控大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