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崑崙鎮原淄博瓷廠生活區內,坐落著「工藝美術大師」劉永強的陶瓷工作室,還設有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小型「陶瓷藝術博物館」。2020年11月7日,儘管是個周末,上午9點剛過,這裡就來了幾撥客人,有的洽談業務,有的參觀展覽,這個充滿老舊「工業風」的區域,也因人來人往變得熱鬧起來。
在淄川,將工業遺址進行現代化改造產生「蝶變」的例子還有許多。依託燦爛的陶瓷琉璃文化,該區在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背景下,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工業+」的半徑不斷延展,業態內涵越來越豐富,遊客越來越多。
高起點規劃,老廠房變身文創園
在劉永強陶瓷工作室不遠處,就是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該園區是在原淄博瓷廠舊址上興建而成。漫步園區,映入眼帘的是陳舊紅磚老廠房、鏽跡斑斑的老舊設備等,歷史痕跡依稀可見。
原淄博瓷廠曾是全國陶瓷界矚目的焦點,1982年,該廠生產的魯青瓷刻瓷文具獲德國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品博覽會金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陶瓷藝術品在世界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然而,上世紀90年代,全國陶瓷業不景氣,淄博瓷廠也破產倒閉,只剩下一片破舊的老廠房。如何讓老工業企業煥發生機?2012年起,淄川區投資7.5億元,聘請德國標恆設計等專業設計團隊駐紮廠區,秉承「修舊如舊、新舊升級」理念,對老工業遺存進行高起點布局,打造集陶瓷加工、展覽展示、大師工作室、陶瓷培訓中心等於一體的陶瓷文化特色產業基地。在設計師妙手規劃下,舊車間變成創意陶瓷博物館,老窯爐成了工業展廳,舊倉庫變身咖啡廳……文化創意讓老廠區浴火重生,成為工業旅遊發展新亮點。
淄川振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創建於1988年,是手工熱塑琉璃生產企業,年產各類琉璃藝術品120餘萬件。近年來,公司在立足琉璃燒制的基礎上轉型發展,亦走出一條「工業+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按照「立足非遺技藝傳承、保留經典工業遺蹟、展示傳統生產場景、打造精美琉璃藝術、確保行業龍頭地位」的指導思想,振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了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集琉璃產品研發設計、現場製作、展覽展銷、文化旅遊於一體,設置琉璃燒制區、琉璃精品收藏區、旅遊產品銷售區等,實現了多功能分區運轉。
在這裡,熱塑車間古樸的八卦爐、宏大的生產場景與琳琅滿目的琉璃工藝品、琉璃內畫等,都成為「吸睛」的亮麗景致。
多要素集聚,注入新產能新活力
2020年11月7日,在領尚琉璃文創園,淄川本地居民王世林帶著從外地來的幾個親戚看琉璃熱塑表演、觀摩精品琉璃展覽,最終在「淘寶區」購置了幾件琉璃葫蘆。「感覺這樣的形式很好,看完生產過程,對產品了解之後,就更有收藏的想法了。況且,這麼精美的琉璃製品在外地很難一見,正好買來送給親戚作個紀念。」王世林說。
正是充分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將生產、展示、體驗、互動多功能結合,領尚琉璃文創園成為非遺研學遊、琉璃科普遊、親子體驗遊、工業觀光休閒遊的新熱點。
「從開園起,我們就緊盯文旅融合發展目標,全力做好與旅行社等的對接,同步與周邊潭溪山、牛記庵、聊齋城等景區抱團取暖、聯合推介,為遊客遊覽提供了多元選擇。從2016年8月開園至今,園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0餘萬人次,僅2019年一年,就接待遊客17萬人次,實現工業旅遊收入2236.5萬元。」領尚琉璃文創園副總經理黃長文介紹,為延伸產業鏈,該園區還建成一個400多平方米的淘寶區,每天推出庫存產品限量促銷。此外,還通過線下專賣店分銷和線上銷售「組團」模式,打響淄博琉璃「領尚」品牌。
在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魔法餐廳」46米窯烤出濃香四溢的比薩,大碾廣場上樂隊吉他手撩撥琴弦、人潮湧動……以陶瓷文化為主題,這裡集聚餐飲、演出、展覽、非遺體驗等多種業態,滿足遊客「遊、購、娛」需求,人氣不斷上漲。前不久,該園區還作為第二十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分會場,向賓客們展示了園區「多元賦能 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通過策劃、舉辦大型活動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1954陶瓷文創園,感受「工業+」帶來的變化。
多渠道聯動,人才力量成為強勁支撐
劉永強告訴記者,一直以來,他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室融入1954陶瓷文創園,為園區增添「瓷味」。此外,他也注意到工業美術產業未來發展中人才的重要性,不斷深化工作室與淄博理工學院、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機構合作,共同培養更多喜愛陶瓷藝術的年輕人。
為破題人才發展,淄川區也早已有所行動。
在1954陶瓷文創園周邊,除劉永強工作室外,30多家陶瓷大師工作室「安營紮寨」,包含閻先公、王一君、孫兆寶、李秋峰等在業界有廣泛影響的藝術名家。
引進藝術名家的同時,該園區建有一座別具特色的陶瓷學院,學院秉持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由籤約的藝術名家定期為學員授課,通過系統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訓練,培養陶瓷藝術門類專業人才。
2020年陶博會期間,在1954陶瓷文創園內還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全省大學生設計大賽,山東建築大學、山東藝術學院、齊魯工業大學等8所高校約400名優秀學生的設計作品參與展出,其中不乏腦洞大開的陶琉藝術品,既為園區注入了新創意、新概念,也為青年人才搭建了溝通、交流平臺。
「工業旅遊商品的開發,也離不開人才團隊支持。我們現有自主培養的26人產品研發隊伍,同時,也與國內外藝術大師、專家教授合作,開發多功能、高檔次產品。」黃長文介紹,2020年淄博市舉辦「麥田音樂節」期間,該市贈送給音樂人薛之謙的琉璃藝術品《音樂精靈》就由「領尚」設計生產。其設計團隊每年緊跟市場需求研發琉璃新品1000餘種,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一環。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