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田園自然教育課題研究志願參與家庭招募公告——山水童源生態文化教育基地

2021-02-13 山水童源生態田園自然教育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山水童源已度過自己的十周歲生日。十年間,我們風雨兼程、砥礪前行,那份對孩子的愛、對教育的熾熱、對未來新教育環境的憧憬依然如故。

我們帶著迎新的喜悅,再次熱忱邀請志同道合的家庭作為志願者參與到生態田園自然教育課題研究中,與我們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攜手同行。
 
      山水童源新階段教育研究參與家庭招募持續進行。如您認可本土化的生態田園自然教育理念,也認可教育環境的重要性,並且願意與我們共建孩子的教育環境,自願帶領孩子作為志願者協議參與到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基礎教育課業改革與小研究生創新學習實驗》及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學校文化建設中校本課程研究——生態田園自然教育》的課題研究中,為補充教育在社會整體教育的參與中收穫一份體驗,歡迎加入我們!

  
【招募範圍】


親子階段:親子班—1.5-3歲幼兒,混齡班—3-6歲幼兒,視班級和幼兒狀態靈活安排入園時間。

新生階段:9月秋季學期正式入學時,孩子年齡在6歲半-7歲半之間。

新進階段:接受7-16歲範圍內適齡兒童和青少年的插班申請。

1、提交入學申請


經過充分的了解並確定入學意向的家長,請電話或微信聯繫招募老師索取、填寫入學申請書(電子版)。

2、父母面談&入學測試


基地招募部門收到您的入學報名表後將會與您聯繫,預約安排進行父母面談和孩子入學測試或面試。
時間:每年秋季新生家庭入學面談和孩子入學準備狀態測試將於當年春季學期分批進行。首批新生招募測試將安排在4月中旬(此時絕大多數適齡兒童的入學準備狀態都已完整呈現),並於4月下旬逐步發出招募結果通知。我們在學生入學測試中主要看孩子的入學準備狀態,即是否在物質身體以及內心力量等各方面都做好了新生的準備。;
提交插班申請的家庭,基地招募老師將與家長預約確定合適的面談和面試時間安排。

3、錄取結果通知


面談和測試完成後,基地將綜合家長面談和孩子入學測試結果確定招募錄取事宜並向家長反饋。若雙方合意基地將於5個工作日內將錄取通知書發送到家長的電子郵箱。

4、預定學位


家長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按通知中所列數額、期限和帳號繳交相關費用預定學位。

5、入學準備


預定學位的家長請與基地老師保持密切聯繫,為孩子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

6、註冊報到


家長在繳交所有的費用後,按錄取通知書中的說明準備好孩子入學相關資料並交到教學行政部門存檔,主班老師據此接收孩子入學。

△【八年級學生遊學、音樂會、畢業演講、畢業典禮】 攝影/Ethan

【關於山水童源】

在我們看來,選擇一種以人為本、面向未來的教育道路,除了為孩子更全面的成長,同時也是為您家庭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也告訴我們,家長的狀態決定了孩子的狀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環境的支持。
選擇了山水童源教育,即意味著家長願意與我們共同探尋教育的本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不斷地成長,從而為孩子創造出有生長性、有生命力的教育環境。
因此,我們懇切地希望每位家長都可以清晰而篤定地為孩子的教育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我們強烈建議您在正式提交入學申請之前,閱讀以下關於我們的介紹文字,相信將能有助於您更好地了解和決定:從2013年開始,山水就在思考一個問題:華德福教育在中國需要怎麼做?需要本土化?需要結合國情本土化?因為這個思考,我們會更細緻地進入與當前國情教育相吻合的兒童教育研究、與人的生命生長秩序相吻合的教育去探索和實踐。

我們在不斷的深入研究中,發現華德福教育來到中國後,如果缺乏有效的調整,就容易進入誤區,很容易形式化、標籤化。如何避免進入誤區?那就是要本土化、要落地生根再發展。

所以,2013年山水便開始努力做這樣的工作。當時提出了一個觀點:「如何認識華德福教育本土化」,然後,才有了「如何去理解華德福表面化」、「什麼是健康」等。從那時候起,山水在中國傳統文化生態教育方面的創課就開始了。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幾點:如果華德福教育來到中國,我們沒有經過自身去適應,是無法知道華德福教育到底好在哪裡的;經過適應後,如果不通過我們自身去生長出一種教育模式,我們是無法知道如何讓它落地的;如果經過這樣的生長之後,我們不能有所進化,那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怎樣做才能帶給孩子合適的教育、健康的教育,甚至是不知道為何要帶給大家華德福教育。

這樣的一個適應、生長、進化的過程,我們是用事實、經驗和行動來完成的。這個過程就是自然教育本身。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情形下,我們看到了這個教育的未來會在哪裡。由此,我們可預見此教育未來的走向。從教育的角度看,我們是有空間的,因為現在國家提倡教育多元化。山水創辦「生態田園自然教育」的想法可以在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找到一個空間。

把華德福教育的理念合理的運用到人的生長秩序、自然環境的生存規律並結合到生態教育研究上,把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實踐運用到田園文化體驗式教學上,把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以及踐行教育的形式呈現在自然教育裡面,由此構成生態田園自然教育。單純套用理念,但無實質內容是行不通的。從2013年,山水童源就開始華德福教育的本土化進程。

為能夠以本土化的形式去落地、生根做準備。我們不能停留在拿來主義上,而是需要通過事實來落地,形成它在國內有事實存在和發展的依據。

如果想要有事實發展的依據,就必須要有實踐,而這種實踐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本土化,包括我們對教育的研究、教學上的探討和實踐。

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就有了生態田園自然教育的立足點。把華德福教育中所有我們認知到的意識、理念以及需要覺醒的意識、教學的內容都以生態田園自然教育來發展呈現並落地。因此,以華德福理念和中國文化相結合併可以落地實施的教育——生態田園自然教育,就產生了。如何理解生態田園自然教育呢?

為什麼要這樣理解呢?因為,教育是以人本身為依據、以體驗為工具、是以人能夠達到他自然生長的情形為發展,是以人的健康發展為根據的教學形式。華德福教育在國內需要去除表面化、需要本土化,那它就需要進化出一種模式。

這種模式是要適應於國家教育發展並能夠在現有教育環境中成為一種補充教育的模式。所以,華德福教育過渡到生態田園自然教育的關係就是——生態,適應於自然和諧環境當中的生命狀態。

這就是山水童源教育中的生態、也是生態田園自然教育中談到的生態與華德福教育當中生命力的關係。前面我們有提到意識發展規律和生命發展規律,當這兩者已然共同形成規律的時候,這種規律就是人的生長秩序。

而這種秩序回到與我們生命力跟環境的關係的時候,它就構成了生態以及生態的秩序。當這種秩序我們可以用適應、生存、發展、進化的生態形式來表達時,這就是生態,這就是生態田園自然教育。傳統文化當中田園文化的表現,是指文化的一種厚重,是東方的農耕文化的一種延續,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環境中的一種回歸表現。

回歸併不是回歸到一種形式,而是意味著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了繼承和發展及新時代的表現,更能吻合當前教育的需求,又吻合人的發展需求,也更符合自然形態與人的關係的認知以及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就是我們所表達的田園式狀態。田園文化在中國原本就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體驗方式,華德福教育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田園就是一種自然體驗式的方式以及農耕文化形成結果,華德福教育當中的體驗式教學是以人為工具通過對人的教育產生認識並形成教育體現。這就是在華德福教育與生態田園自然教育關係當中的生態和田園的關係。

所以當我們在這樣落地的一個過程當中以後,我們能夠更明顯的用當前的狀態去表達它的時候,它泛指的就是在田園文化當中我們各種教學的體驗。

當各種教學的體驗,與中國田園文化裡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以人的生命力發展以及人的意識發展為依據的體驗式教學的過程當中各種科目的相互生長和關聯性,同時也比較容易理解學校提出的共同備課、聯動教學的含義。

各種科目的關聯性,它是依託於體驗式的教學、依託於不同藝術形式的進入。而這些不同藝術的進行、進入在華德福教育裡面我們很容易理解,過渡到田園文化裡會有更多合適於孩子的中國傳統文化形式的表現切入。

就好比我們現在在基礎專業學科當中帶入了人文環境科目、手工、木工、農耕、園藝、形塑、書法、美術、古樂、古琴以及射藝、短兵操綜合性表現等。


△【基地生態自然的環境】


1、山水童源
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簡介

山水童源教育機構把適合人的教育和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孩子及家庭,建立起以家長、孩子、學園和社會為一體的文化教育基地,形成自然生態、健康和諧、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有愛互助的社區文化,創造學生和成人的體驗式健康成長環境。

山水童源生態文化教育基地的教學理念是建立在理解和遵循兒童生長規律和意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將農耕勞作、藝術創造和中國傳統文化、道德教育相結合的體驗學習模式,讓孩子在體驗的過程中尋找到探索事物的樂趣、激發對學習的興趣和創造力,從而熱愛生活、熱愛中華民族、熱愛國家,成長為社會的有為青年。

早期教育環境應當是一個跟家庭一樣自然、溫暖而安全的環境,孩子在這個與自然相互調合的柔和溫暖氣氛裡,一點一點的自然教育中,認識和學習日常生活中必需及珍貴的所有事物。
周的節奏
透過每周反覆進行的:星期幾做什麼活動,每天吃什麼,讓孩子感受到一周的節奏。每天在室內自由玩耍的時間,我們會有不同的主課活動:周一溼水彩、周二烹飪、周三蜂蠟塑形、周四手工、周五清潔。每天我們有不同的餐點,食材是自種的,儘可能讓孩子嘗到自然感覺的天然食材。月的節奏
根據孩子的發展,0-7孩子是通過模仿,並不斷重複才能把學習的內容內化到身體裡。所以我們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做晨圈是按月更換內容的,每個月都講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晨圈。孩子自然的體驗到每個月的節奏律動。,按照季節來更換菜單。年的節奏
透過每年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生日會、畢業典禮等慶典活動,孩子可以自然感受到每個季節及每一年的律動。      春天的節日——春節慶典、 清明節慶典、春季親子活動。      
夏天的節日——端午節慶典、 畢業典禮、暑假。     
秋天的節日——中秋節慶典、 秋季親子活動。     
冬天的節日——冬至慶典、 寒假。

在生態田園自然教育中,1至12年級的課程由主課及專科課程組成,主課為90-120分鐘一節,專科課程則為45分鐘一節。課堂中學習的形式會調動孩子的頭、心、手共同參與,注重課堂的節奏和韻律,張弛有道,呼吸結合。

孩子通過握手問好、分享新聞、圓圈活動等的課程形式,培養平等、集體感受。對於許多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這是重要的群體關係的體驗。這種教學單元是集成並且跨學科的,主課涵括並致力於在數學、英語、藝術、科學和人文上多樣化和漸進的技能、能力和天賦的培養。

主課以主題版塊的方式來教學,如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天文等,一個教學主題版塊持續3~4個星期。所有年級的專業科目教學都跟隨著主課的計劃開展。每日主課被視為一個綜合的有機整體。在跨學科領域和主課的不同主題之間進行有意義的連接。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特別的生命階段任務必須完成。明確的行為規範、堅定的生活界限帶給孩子內在調整的機會,進而發展出與人和諧互動、與環境健康交流的能力。

現實的社會環境往往過早給予孩子過多的選擇權和高速的生活節奏,也剝奪了孩子發展自我責任的能力。

學校通過老師權威的帶領,在教育活動中喚醒學生認識不同階段的自我能力和自我責任,輔以行為紀律和規範加以引導。

作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成年人,我們自身也是孩子成長的環境,所以面對紀律和規範我們需要達成共識。我們希望您與我們合作,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正面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陶冶其中,走在學習、探索的道路上,培養自尊、自律、自愛的品質。

△【建築主課版塊——師生親手制磚建房】


如果此時您的內在已經準備著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與山水童源同行,我們懇切地希望在如下幾個方面能與您達成不可或缺的共識:
   
1、關於電子媒體:

在我們看來,學習的意義並非累積資料和信息,而是學會根據目標,使用知識去工作,並將真理帶入實踐。

未來的世界需要的是懂得學習、能與真實世界連接、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可以有創意地解決問題的人。

而電視、電腦和手機等電子媒體沒有目標,也不能談論價值,無法精神化地構建真理,因而無法為孩子提供有意義的教育和學習,而中低年齡段的孩子在面對電子媒體時,只需要極少的思考和專注,可以隨自己的喜好使用它,長此以往這將會:

1)極大地阻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養成機械性的思考方式、被動消極的態度及追求立即滿足的習性;
2)使我們的孩子缺乏真實和豐富的生命經驗,習慣以抽象和表面化的方式看待和解決真實的問題;
3)讓孩子獲得過多的信息和不屬於他們的情感,抽離正常情感發展的歷程,妨礙孩子生命力的正常發展,並成為情感貧乏和社交上孤立、無能的人;

因此電子媒體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嚴重的弊大於利。如果孩子在家中受到這些電子媒體的影響,也會在學校裡明顯地表現出來,甚至影響到其他孩子。

因此,基地強烈要求家長在這方面給予全面的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在14歲之前避免接觸電子媒體和電子玩具(電視、電子媒體、電腦、電話手錶、聲電光的玩具)。

當孩子來到了高中九年級,他們已經有了良好的自律、豐富的情感和較深入的思考能力,我們也會專門開設系列IT課程,並允許將電腦作為輔助學習和研究的工具。


2、關於節奏、出勤與守時:

孩子的意志力與安全感是在規律的生活中得以發展和強化的。清晰的開始與結束是兒童日常生活節奏與規律過程中的時間記號。我們越能清楚且持續地遵守時間記號,孩子的意志力就越被強化,他們也就越能有安全及確定的感覺。

如果上學的時間不定,結束的時間又越來越晚,我們就無法將這些清晰的時間記號給予孩子。越來越晚回家也違反了健康生活節奏的建立和維持。準時,也是對工作和學習的一種尊重,是孩子學習自我負責的第一步。因此,基地明確要求每位同學都要按時上課。

孩子需要有好的學校生活,更需要有好的家庭生活,如果家長能在每天放學後利用晚上的時間與孩子共度有品質的家庭時間,引導孩子進入穩定、安靜的夜晚及早睡的習慣,那麼,我們就是為孩子的一生奠定健康與幸福的基石。

同時放學後老師們也同樣需要開會、教研、備課或回家享受家庭生活,這些都需要在孩子們離校後才能開始。如果孩子們準時回家,老師們就能準時完成工作,也就越能提早休息。老師們每天飽滿的精神狀態會是對孩子們學習最好的幫助!

基地上學的時間是周一至周五。基地根據公眾假期及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節假日的時間和安排,包括寒暑假。

為符合學生全年學習之韻律節奏的需求,學期中間有短期的春假和秋假,此假期同時為老師們參加學習培訓或教學研討的時間。由於老師需要參加的研討和學習較多,因而基地的假期頻次較一般學校多,請家庭給予諒解和配合。

學園每學期一次的全園家長日是我們之間相互交流、真誠溝通的大好時機,可以答疑解惑、增進彼此的了解。請家長在學期初遵照校歷提前安排好時間和行程積極參加。當然若家庭有重大事項無法出席可以請假,但請提前書面申請且陳明恰當的理由,主班老師批准後才作為準假。
   
3、關於「家校共建」:

山水童源教育秉承「教育生活化」與「生活教育化」的理念,圍繞教育社區的形式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圈。家校在各個方面身體力行地共同建設孩子的生長環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基地給予家長在許多層面參與到教育中去的機會。家長可以在自願的基礎上加入社區中的團體或在具體的責任範圍內參與志願性工作,如財務監督、法律事務、建築設計與開發、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家校間的溝通等等。

父母在社區中的種種志願性參與和踐行——會給予孩子強烈的典範和激勵,幫助學生完善自我成長和建立社會責任意識。基地也充分認識到家庭的生活環境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的便利時代仍然支持教師定期進行家訪、與家長面對面深入溝通,並經常提供各種形式的成長教育與培訓,包括親子體驗班、藝術工作坊、教育讀書會、農耕實踐小組、手工會等多種形式。

山水童源社區各個家庭對於教育的持續理解、支持以及共同踐行,使孩子們浸潤在一個健康、完整的生長環境之中。給予家長眾多參與和學習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大家做事,在「做」的過程中把積極向上、身體力行、團結合作的良好精神品質帶給孩子。


【聯繫我們

請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取得聯繫,參與對外開放活動,了解認識我們。

親子教育(面向1.5歲-6歲兒童)
招募諮詢郵箱:waldorfgz@126.com
招募諮詢電話(微信):18718882140

學堂教育(面向7-16歲孩子)
招募諮詢郵箱:waldorfgzsstyxu@163.com
招募諮詢電話(微信):13539918837

期待與您相遇!

拓展閱讀:

山水童源學園∣生態田園自然教育

★山水童源親子園(1-6歲)

招生郵箱:waldorfgz@126.com

招生電話:18718882140

★山水童源學堂(6-17歲)

招生郵箱:waldorfgzsstyxu@163.com

招生電話:13539918837

★人事招聘

郵箱:sstywaldorfhr@163.com

電話:13825063025

★外聯事務

郵箱:waldorfgzssty@163.com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前鋒村前鋒南路16號

相關焦點

  • 「耕育體驗」促進青少年研學與親子生態教育
    「耕育體驗」理念與發展前景「耕育體驗」是依託耕育田園和中醫農業基地,通過耕育農業、三生農業、有機質農業與耕育農法生態種養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用田園牧歌式的農業體驗及生態教育理念,為青少年兒童勞育和嬰幼兒親子教育提供體驗實踐。打造嬰幼兒親子教育、青少年兒童研學旅遊、自然生態教育及康養示範基地。
  • 自治區首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落戶青銅峽!
    教育實踐基地的揭牌儀式在吳忠市舉行自治區首個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自治區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重點面向全區青少年在青銅峽設立的>獨特優勢▼整合黃河樓、水利博物館等當地黃河文化旅遊資源,依託青年林項目,打造愛國主義教育、水質檢測、環保宣傳、河流保護等為一體的保護母親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增強黃河元素,可以很好地幫助引導廣大青年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樹立綠色文明的生態理念,投身保護母親河行動
  • 「山水田園」構建勞動教育新樣態
    南山湖小學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孵化」的一所新校區,啟用伊始即以「山水田園」勞動課程的建設為著力點,構建勞動教育的新樣態,形成了勞動教育特色。勞動精神是勞動課程的核心。對勞動精神進行尋根溯源,就不得不提傳統文化對田園精神的歌詠。山水畫和田園詩營造的審美意境,有著「關心勞動者」的大德性,有著「寄情山水間」的大情懷,有著探尋「天人合一」的大哲思。
  • 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起,「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已部署開展三年,倡導社會各界及公眾身體力行,從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渠道不斷拓展,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熱情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宣傳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 海歸「新農人」:打造生態田園
    在曹曦看來,生態農業是值得入手的朝陽產業。在打造中高端有機水稻品牌的基礎上,曹曦帶著團隊進行了有機食材配送、休閒採摘、自然教育和民宿等多產業的嘗試,形成了綠色農業生態鏈。種植有機水稻 打造生態田園綜合體2016年,曹曦為照料親人回國數月,正趕上當時的玉米價格跌落至谷底。
  • 自然教育夥伴計劃 | 官宣!「野生小夥伴」攻略正式發布
    CAMPNOW國際營地EFGHK遊學堂ICEE國際兒童生態教育愛必立自然教育愛凡傑教育集團今佳ICEE生態園安徽省長江環保協會愛思初樂元生態教育白鷺湖營地百畝林自然教育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北海智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區自然之友環境研究中心
  • 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如何建立?看看教育部怎麼說
    近日,教育部就「關於設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和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建議」提案進行解答,快來和小研一起看看吧。 您在建議中提到建立生態文明研學基地規劃建設標準,豐富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強化研學旅行教育團隊專業性和全面性,健全考核機制,與當前教育部加強校外教育,推動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工作思路一致,對中小學生校外教育特別是研學實踐教育發展具有借鑑意義。
  • 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成立
    本報訊 11月30日,新北區青少年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在常州市濱江中學揭牌。 該基地是由新北區教育局、新北團區委和濱江經濟開發區依託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共同打造的集生態教育、植綠護綠、志願服務、研學比學、素質拓展、文化交流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實踐教育平臺。
  • 國安生態農莊:啟航有機生活 樂享田園之美
    【國安行動】生態引領休閒生活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一股清新的田園風吹進了城市。人們日益渴望在閒暇時間,回歸自然,觀賞田園風景,品嘗生態食品,參與農業生產,享受晴耕雨讀的愜意。作為進入南陽地產界唯一一家央企,中信國安城以大生態為基底,以大農業為思路,以大健康為理念,以大智慧為目標,將文化旅遊、農業觀光、生態有機農產品展示和傳統民俗文化傳播等有機結合,傾力打造高端涉農旅遊農莊。有機農業,領跑舌尖上的安全。
  • 從「奧摩式生態教育」模式的興起,看中國城市親子家庭的教育理念變遷
    從「奧摩式生態教育」模式的興起,看中國城市親子家庭的教育理念變遷2019-09-24 17:43:1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接觸自然的機會也變的越來越少。
  • 江蘇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課題招標公告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加強教育重大政策的前瞻性、戰略性理論和實踐研究,充分發揮教育課題創新理論、服務決策、指導實踐、引領改革的重要作用,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和各界智慧,加快推進現代化教育強省建設,省教育廳決定面向省內外開展2019年江蘇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課題公開招標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 高校育人:構建優良教育生態
    高校構建優良育人生態就是要努力集合課內課外、線下線上、校內校外等優勢育人資源,協同學校、家庭、社會和政府,形成一個相互共容、同生共長、平衡發展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文化多元共融、師生齊生共長、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的育人有機體。就像育種育林一樣,有了優良育人生態,不論何樣「種苗」植入這片園子,都能茁壯成長,加上深耕細作,因材施教,精心哺育,都會開花結果,欣欣向榮。
  • 山水教育點滴浸潤 澆灌文化育人之花——江蘇省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
    具體內涵為:規範辦學是山,自主管理是水;國家課程是山,校本課程是水;教育質量是山,個性發展是水。在「山水教育」理念的引領下,華南實驗學校快速打開了辦學新局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新時代新學校應該具備怎樣的教育生態?華南實驗學校認為:應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努力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合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一要強化一個觀念,追求「綠色質量」。
  • 甘肅隴南市成縣廟下村生態田園綜合體規劃方案
    (二) 規劃與設計隴南成縣紙坊鎮田園綜合體區以隴南市地理地勢區位條件為背景, 以生態綠色農業生產為主體, 以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為宗旨, 在規劃中進行基地的產業布局和土地利用, 進而展開園區的功能布局和結構規劃, 並且同時考慮基地的運行模式和運行機制。
  • 團「預備役人員教育訓練拓展基地」在嬉樂灣生態農業示範園揭牌成立
    武進區副區長是峰、團長方明、政治處主任茅海江、禮嘉鎮鎮長丁亞英等軍地領導以及嬉樂灣董事長盛偉出席了活動。        活動中,武進區副區長是峰、禮嘉鎮鎮長丁亞英代表地方政府向基地的成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副區長是峰特別提出三點希望:一要鍛鍊好本事。藉助成立基地的機會,進一步加強訓練。二要發揮好作用。
  • 4.2-3,中山自然農法生態農場食農教育專題活動
    包括有徒步踏青,野外篝火露營,溯溪玩水,皮划艇運動、叢林搭建,溶洞探險,夜間自然觀察,植物導賞,鄉村農耕文化體驗、以及冬夏令營等。我們為中小學、幼兒園班級家庭,提供各種主題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動定製組織服務。【招募對象】:孩子5歲以上的親子家庭。【住宿方式】:可民宿,可露營(民宿住宿需自費,雙標房一晚在200以內)【當地氣溫】:預計在19°——27°之間。
  • 宋維明:發展自然教育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宋維明教授首先向大家闡釋了自然教育的理論內涵,他指出,自然教育中的「自然」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物質意義,指大自然和自然環境,人們可以利用自然環境開展教育的相關研究與實踐;第二層是哲學意義,指道法自然,揭示事務本來面目與發展規律,人們要順應自然法則的教育理念開展研究與實踐。
  • 生態文明教育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起,「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已部署開展三年,倡導社會各界及公眾身體力行,從選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做起,參與美麗中國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渠道不斷拓展,社會共建美麗中國熱情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宣傳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
  • 王志良:帶領全校師生走上綠色生態文明特色教育之路
    提起組織孩子們參加各類生態文明活動,圩塘中心小學校長王志良總是津津樂道。    圩塘中心小學所處的春江鎮,擁有常州市全部長江岸線,轄區內又建有許多化工企業。「生態教育是學校的傳統教育,我們又擁有這麼多有利的研究條件。」王志良告訴記者,順理成章地,他帶領全校師生走上了綠色生態文明特色教育的道路。
  • 為什麼那些田園親子教育農場百去不厭呢?
    感受自然、勞動實踐、自由平等這些才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給養。這也成為了「田園教育」的萌芽。在當今,田園教育、田園休閒、田園觀光……已深受人們喜愛,田園相關產業在全球也是風生水起。,將農場與學校、文化社區、經典動畫結合,不僅讓學生親近了自然,也將有機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