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曾經拍過一部記錄片《鏡子》,裡面有一句孩子的自白很是深刻,這裡我想改一下:
父母的修養就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孩子的一生;能夠照出孩子的醜陋與美麗;照出一個家庭的前世今生。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方向,也是一顆小小的種子,會慢慢生根發芽。
四川女醫生在泳池因被兩名13歲男孩冒犯,其男孩家長不道歉,後經警察調解了卻此事。殊不知次日該家長帶上親友來到女醫生醫院大鬧,稱女醫生如此人品不配做醫生,並讓醫院當場辭退女醫生。
男孩母親如此潑婦行為,從始至終都不認為自己有錯。直至女醫生自殺搶救無效身亡,還一直在強調,她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只是當時不認可女醫生的態度而已,所以才會去醫院大鬧,才會把剪輯過的視頻發到網上。
據女醫生同事介紹,一起共事五年,從未見過其大聲說話,更別說惱怒他人。
「沒有想到」,「而已」,如此輕描淡寫地說出來。
生命真的很脆弱。僅僅由於男孩母親的一句「沒想到」,由於她的「而已」,由於她把孩子的矛盾擴大化,導致一個家庭痛不欲生,導致後面發生那麼多事情,可悲。
如此行為竟然還以為是理所當然,害得孩子沒了母親,丈夫沒了妻子,父母失去了女兒,醫院失去了好醫生……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萬丈懸崖。
如果當初兩個男孩能夠在第一時間向女醫生道歉,後面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
如果當初男孩的家長從小教育他,有所為有所不為,那就不會有這麼多事情;
如果當初男孩的家長能夠幫孩子分清對錯,那會不會比現在好太多;
如果當初……
少年強則中國強。
近幾年多少新聞報導都是因為孩子的舉動,導致家長大打出手。不難想像,照此形勢發展下去,則是:熊孩子強則中國弱!
7月19日上海迪士尼樂園也上演了熊孩子和家長的一幕。
迪士尼樂園到處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難免會被碰到。一個8歲男孩在走路過程中無意碰到一女孩敏感部位,女孩小聲嘟囔了男孩幾句,被男孩的母親聽到後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記耳光就煽了過去,嘴裡還說著一些齷齪的話。同行的人還幫腔:你長成這樣有人摸你都不錯了。
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素養!孩子是學著大人說話的,看著大人的樣子長大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無形中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今日你怎麼對待他人,他日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最終在警方的調解下,雙手握手言和。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陝西西鹹新區某小區內,有人向物業投訴,電梯裡總有一股尿騷味,懷疑有人惡作劇。保潔員通過調取監控,發現是一名約十歲的小男生在電梯裡撒尿,考慮到孩子比較小,想著如何保護孩子的方面更加妥善的處理此事,業主群也都相互傳告此事,但依然沒有人承認。
某日,一女士加入業主群,主動承認是自家的孩子在電梯裡小便,誠摯地跟鄰居道歉。並檢討孩子這樣做是他們沒有教育好,表示已嚴厲地批評教育了孩子,隨後貼出孩子親筆寫得檢討書,並承諾由孩子父親監督孩子打掃電梯一個月。
不得不說,這個母親做得非常好!
此舉出來之後,男孩履行承諾,每天認真的擦、拖電梯,贏得了不少鄰居的點讚。
有此舉動肯定少不了家長的教育,可以想像男孩的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平日裡一定時常教導孩子如何做事:
遇到老人、孕婦等都需要讓座;遇到需要幫助之人也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切莫冷旁觀;更會告訴孩子錯了不可怕,怕的是失去改正的機會。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犯了錯,家長一味護短,助長孩子的不良品質,不如通過正確的方式告訴孩子,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泰曼詹森說過: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父母不僅要為人父母,更要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的第一個朋友,當孩子的眼睛耳朵,更要教孩子如何更好的做人。
教養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變成有教養的人,父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豎立一個好的榜樣。
正如《禮記•大學》中說: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養不教,父之過......
教養不是天生的,它和人慢慢成長一樣,需要不斷鍛造煉化;教養是需要培養的,若沒有人教他培養良好的習慣,教他為人處事之道,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淺的。
一個有教養的人,能夠自如的運用公共語言,表達自己內心並同他人交流;能夠看到除了眼前事情之外的東西;能夠懂禮貌,懂文明,懂得知錯就改,懂得尊重;能夠更好的懂得待人接物,為他人著想。
好的教養,是父母給孩子一輩子最好的財富!
作者:漠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