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跨界地震預警領域,苦熬11年,超越日本同行,挽救無數中國人!

2020-12-13 EMBA

從物理學領域到地震預警領域,這或許是王暾那年,也是他這一生中最英勇的跨界。

那一聲警報

凝結了11年的汗水

2019年6月17日22時50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地震發生時,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 倒計時預警。

預警通知通過手機簡訊,電視等途徑向社區居民傳達倒計時數秒,在地震第一時間震區網友立刻收到地震警報。

倒計時中插入兩聲「滴滴」:說明這是具有破壞性的地震,需趕緊逃跑或尋找狹小空間躲避。

只插入一聲「滴」:說明這是有震感而無破壞性的地震,不要驚慌,避免摔倒。

倒計時之間無其他聲音:說明這是幾乎無震感的地震。

地震發生後,關於「地震預警聲音」的視頻在朋友圈中刷屏。許多獲得安全的人不明所以,他們互相問詢:為什麼地震會有語音倒計時?這是什麼操作?

而隨著這次地震預警的「一夜爆紅」,王暾也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

其實,這是王暾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而這已經是他奮戰在地震預警的第十一個年頭。

在前途和國家之間,他選擇了國家。

2008年的汶川地震帶來的慘重傷亡,讓當時還是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物理學博士後的王暾萌發了要做地震預警的想法。

於是他毅然選擇回國,矢志追求地震預警事業。

而他回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自己50萬元全部身家作為研究經費,短短6天,他又籌得250萬元資助。

帶著「非進入這個領域不可的決心」,王暾開始在成都創業。

之後他去人才市場「挖」了7個人,一起研發地震預警器,並註冊成立了公司,專攻地震預警。

然而,學術出身的他求援於科學,可這一次科學給了他殘忍的答案:地震預測向來是世界難題。

物理學領域的王暾跨界地震預警領域,由於缺乏地質學基礎知識,也被人嘲諷為「門外漢」,但他堅信人定勝天。

研發ICL地震預警系統,刷新日本在地震預警領域的記錄

在查閱諸多資料後,王暾了解到,在2007年日本曾開發出一套地震預警系統,它利用電磁波傳速大於地震波的原理,打一個時間差,在地震發生時向震區民眾發出警報來爭取避險時間。

在這套系統的介紹中,王暾牢牢記住兩個數字:5和80%。而如果可以提前5秒發出預警,便可減少80%傷亡,他在心裡計算著,若是這套系統用在汶川,它能從死神手中奪回多少生命?

於是在2011年王暾團隊研發出了「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將地震監測儀器監測到的地震波,轉為電波,並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搶在地震波到達之前對危險區域發出警報。

而地震預警的實現,直接為受災群眾爭取了更多的逃生時間。

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雅安市和成都市獲得了5秒、28秒的預警時間;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甘孜康定縣發生6.3級地震,康定縣和成都市獲得了7秒、53秒預警時間;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汶川縣和成都市獲得了54秒和71秒的預警時間。

而這次,宜賓市和成都市各獲得了10秒和61秒的預警時間。成都的180所學校,110個社區都收到了預警,也正因此,大家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緊急疏散。

而王暾團隊研發出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是國內迄今唯一公開為民眾和重大工程提供預警服務的預警網,也是世界第一大地震預警系統,更是刷新了日本在地震預警領域的紀錄。

在中國科技自信缺失的年代,王暾團隊讓世界看到中國創造的力量。

總結

曾經,汶川地震失去近七萬同胞,所以我們從那刻起便有了一個信念,就是不讓地震奪走更多人的生命。

為了這一目標,王暾放棄在國外的發展,選擇回國,從事從未涉及的地震預警技術研究領域,苦熬11年,換來了61秒生死時速!

王暾和他的團隊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是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是他們讓我們知道,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而王暾的終極目標是要把中國的地震預警成果服務到全球,讓世界人民儘可能減少人員傷亡,造福全人類。

王暾用科技守護生命,與地震賽跑,值得我們給他一個大大的贊!

參考整理:超級數學建模、最人物、一度一日等

相關焦點

  • 苦熬11年,碾壓日本同行,挽救無數中國人:一個「騙子」的逆襲
    從物理學領域到地震預警領域,這或許是王暾那年,也是他這一生中最英勇的跨界。文| 阿伍2019年6月17日22時50分,宜賓人民還沉浸在夜涼的巴適與火鍋的熱辣裡,小餐館裡擠滿了人。從眾多資料中,他了解到,在2007年日本曾開發出一套地震預警系統,它利用電磁波傳速大於地震波的原理,打一個時間差,在地震發生時向震區民眾發出警報來爭取避險時間。在這套系統的介紹中,王暾牢牢記住兩個數字:5和80%。
  • 他成功預警地震!汶川地震後苦心研究11年,如今拯救無數人!
    2018年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年和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成都高新區聯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區60個社區啟用地震預警「大喇叭」。地震預警「大喇叭」系統是一個全自動的物聯網,可實現全自動的秒級響應。
  • 追夢中國人|地震預警,在秒針上搶救生命
    王暾供圖  2019年,是世界防震技術出現的第37年,中國汶川大地震後的第11年,中國防震系統成功研發的第8年。這也是王暾進入大眾視野的第1年。他也就按部就班在別人豔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直到2008年四川地震,震動了全國,也震動了王暾。  缺位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中國人抹不開的巨大悲痛。巨大的倒塌的鋼筋水泥,失去了主人的書包,沒了母親的孩子。  那時的王暾還在奧地利科學院做研究。他每天總是早上9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瀏覽國內新聞,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 王宏偉:地震預警系統管用,但也得善用
    地震是一個規律尚未完全被人類所掌握的致災因子,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不確定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地震造成的危害與影響愈發具有複雜性、連鎖性和系統性。因而,防震減災是應急管理領域難度較高的一個課題。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與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也是一個試圖馴服偶然性與不確定性的過程。1755年11月1日,裡斯本9.0級大地震的發生催生了地震學,地震「天譴論」的神話被徹底拋棄。
  • 地震預警者王暾:早一秒都能拯救很多人
    在過去的12年裡,他投入全部精力做的事情就是地震預警。「當時墨西哥和日本已經有了地震預警服務,而同樣地震頻發的中國在這方面還幾乎是空白的。我感覺自己可以做一些事。」王暾很快就下定了回國的決心。汶川地震一個月後,他帶著自己的全部積蓄以及從親朋好友那裡籌集的資金回到成都,創建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最初的團隊是他從人才市場挖來的,一共7名研究生,負責研發地震預警傳感器。
  • 汶川地震6周年:中國地震預警網絡正在成形
    而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米/秒,因此,地震發生之時,震源附近的地震監測儀可以將捕捉到地震波數據傳遞到預警中心,而預警中心的電腦分析這些數據後,能在地震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向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報(見「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例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例可減少39%。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2008年 6月14日早上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和宮城縣發生芮氏7.2級地震,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檢測到了震源地的縱波,提前10秒鐘,在部分地區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警。例如,古川第三小學就因為安裝了速報預報裝置,在地震前10秒鐘,校內就響起了地震預報廣播,正在上課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馬上跑到了附近的安全地帶。
  • 華為手機地震預警怎麼開啟 華為emui11地震預警設置方法教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手機地震預警怎麼開啟 華為emui11地震預警設置方法教程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事實上,這套地震預警系統在2011年6月就正式投入使用,最早在2011年12月汶川發生的3.8級地震中得到運用。此後在雲南巧家、四川蘆山、九寨溝等多次地震中,都成功發出預警信息。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級強震,地震預警系統通過電視、手機等給汶川民眾提供了54秒的預警時間。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一夜刷屏 各國預警系統各顯神通
    一個多世紀後,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物理學教授託馬斯·希頓在1985年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在論文中他為地震預警系統草擬了一個現代版本,將之稱為「掃描」。希頓教授認為「掃描」可以在地震來臨時做到保護計算機系統,隔離電網,關閉天然氣閥門或者保護鐵路等一系列的預防措施。這是西方第一篇描述地震預警系統的論文。
  • 關於刷屏的地震預警系統,你不知道的……
    從已有的資料來看,ICL預警系統的名字、發布渠道、減災效用都存有爭議。這是一個高度專業的領域。從2011年正式運用伊始,ICL預警系統就曾受業內質疑,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而6月17日深夜發生的宜賓地震,更讓王暾和他團隊研發的ICL系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當然,王暾拒絕這些質疑。
  • 2020年版中國地震預警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4.3 行業主要技術發展趨勢預測分析第三章 全球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概述  3.1 2016-2020年全球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情況概述  3.2 2016-2020年全球主要地區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3.2.1 日本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情況概述    3.2.2 墨西哥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情況概述    3.2.3 美國加州地震預警行業發展情況概述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地震預警app頁面。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為受訪者供圖。劉才不知道,他處在地震盲區邊緣。預警時間極短,甚至來不及預警,地震波已經到來。「中國公眾剛剛接觸地震預警,對它還比較生疏。」中國地震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地震預警專家解釋說,地震預警在日本叫「地震緊急速報」,中文應翻譯為「地震報警」或「地震警報」。
  • 日本福島發生7.1級地震,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
    來源:新華社東京2月13日電記者:郭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福島東部海域13日晚間發生7.1級地震。東京地區震感強烈,晃動時間持續約1分鐘。日本氣象廳消息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23時08分(北京時間22時08分),震中位於東經141.8度、北緯37.7度,震源深度60公裡。日本氣象廳未就此次地震發布海嘯警報。
  • 防震減災手抄報:地震預警發揮多大作用
    從2003年開始,日本利用1000餘個地震臺站建設了全國性地震預警系統,2007年起向普通國民提供預警信息。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發生時,該系統成功發布了預警信息。檢測到地震波後8.6秒(地震發生後25.8秒),日本氣象廳通過手機簡訊、電視和電臺等方式,向預測烈度4度(日本地震烈度標準)以上的宮城、巖守、福島等37個城市發布了面向公眾的第一次預警信息,預警震級為7.2級,此時地震引發的主要破壞性震動僅僅傳播了約90千米,尚未到達陸地,從而為上述地區贏得了8秒至30秒的預警時間,也為東京地區提供了6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
  • 日本地震應急預警速報技術到底啥樣一一橫浜市應急管理二十年之我見
    2019年11月22日,應日本橫浜市危機管理總監荒井守先生(代表橫浜市長統籌全市應急管理,副市長級別,原橫浜市消防局局長)的邀請,四川省委黨校
  • 雲南5級地震:地震預警立奇功,三大逃生本領需掌握
    下面這份地震避險逃生指南,大家一定要知道!尤其是地震相對高發的四川、新疆、西藏、雲南、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河北、臺灣等地的人民。地震預警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成立於2008年汶川地震後,由王暾博士創建,植根於成都市、四川省,面向全國、全球,專注於災害預警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應用。
  • 2020年最強地震降臨美國,震級高達7.8級,日本已發布海嘯預警
    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對美國而言則更是如此。高達400萬的新冠確診人數已經是讓美國社會不堪重負了,多種天災卻在這個時候同時襲來,東部熱帶風暴,中部洪水,西部的加州山火已經燒了一周。很不巧的是,連地震也跑來湊熱鬧。
  • 手機提前預警地震發生,不是科幻片劇情,這家國產廠商已經做到了
    2008年的5月12號,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有著這樣血的教訓,所以防災減災一定不能只是說說而已,而國內確實有一些企業在這樣做著,並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想像一下,地震來臨之前如果人們的手機上會接收到一個地震即將到來的倒計時,並伴隨著鈴音以及震動等多種提醒效果,那麼地震所帶來的危害肯定會小很多。
  • EMUI11升級新特性,支持地震預警與視頻報警
    小米在MIUI11系統裡加入了地震預警功能,能夠在地震來臨前通過手機發出報警,現在華為EMUI11系統升級更新也有地震預警功能了。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EMUI11新系統正式發布了,華為EMUI11新系統基於安卓11系統底層開發,支持地震預警功能,EMUI11系統的地震預警功能可以在周邊地震時,在地震波到達之前手機將彈窗並發出警報聲,為你爭取避險時間,並提供應急避難所查詢、醫療救助信息,幫你獲得及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