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記錄下黑眶蟾蜍的是兩位中學生 他們用筆描繪與自然的奇妙...

2020-12-15 華龍網
獲獎的學生受表彰。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1月21日12時訊(記者 王瑋)觀察自然,衍生出個大學夢。20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閉幕式暨「自然奇遇重慶城」嘉年華舉行。在閉幕式上,特等獎獲得者趙維說,正是因為不斷觀察自然,高二的她才有了要報考環保類專業的大學夢。

特等獎作品《黑眶蟾蜍「新發現」》。記者 李文科 攝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年級的趙維和堂弟趙英豪一起完成的《黑眶蟾蜍「新發現」》在此次大賽中獲得了特等獎:松雀鷹自然觀察員獎。「我決定大學要讀環保相關專業。」自從高一開始接觸自然科學,趙維已經深深迷戀上了與自然的每一次「約會」。

    經這項自然筆記的指導老師、兩爬動物專家羅鍵鑑定,這是重慶市第一次記錄到黑眶蟾蜍這一物種。目前,趙維和趙英豪已經對黑眶蟾蜍的物種發現發表了論文,並且在羅鍵帶領下,對黑眶蟾蜍進行了室內養殖,發現在室內、室外不同的環境下,黑眶蟾蜍鳴叫會有半小時的「時差」,相關論文的初稿已經完成。

    據了解,趙維還是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中的一員,小小年紀,她就經常去大學實驗室與教授、專家一起參加實驗。除了日常的學習之外,目前她還在參與一項學校周圍河流汙染、治理情況的研究實驗。

    本次大賽的獲獎選手中,不少還是稚氣未脫的小學生。10歲的徐莊懿剛讀四年級,此次他的參賽作品是《神農架燈誘觀察》。去年參加夏令營時,帶隊老師帶大家用強光射燈做吸引昆蟲的實驗,連續幾晚的觀察讓小莊懿認識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昆蟲。「打開燈後,陸續有好多昆蟲飛過來,後來我了解到,這就叫昆蟲的趨光性。」小莊懿分享了自己通過這次觀察自然收穫到的知識和快樂。

    小莊懿的媽媽告訴記者,她很高興看到孩子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不僅可以收穫知識,還能真正了解應該如何做到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她注意到,孩子在參加夏令營之後,變得更加細心,也更懂得思考和提問,經常觀察周圍的小動物、植物等。

1月20日,第四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閉幕式舉行。記者 李文科 攝

    本次活動自2017年4月啟動,到同年9月徵集作品截止,和小莊懿一樣不少熱愛自然的學生、市民都提交了自己的作品。經過各區縣初選,組委會共收到來自37個區縣、517所學校和8家機構的作品17216件。經過三輪評審,6件特等獎松雀鷹自然觀察員大獎作品、40件一等獎白海豚最佳分享獎作品、20件小熊貓自然之家獎(家庭組一等獎)作品、60件二等獎紅螞蟻細緻記錄獎作品,70件三等獎藍蜻蜓奇妙發現獎作品、50件花蜘蛛網絡人氣獎(網絡賽區三等獎)作品,以及80件優秀獎綠樹葉快樂探索獎作品最終產生。

作品展覽現場吸引了不少人觀看。記者 李文科 攝

    據介紹,從2014年起,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在大賽的倡導下,全市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充分利用身邊的自然觀察地,通過書寫自然筆記、手繪自然物等圖文描述方式,記錄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界的微妙變化以及感悟。閉幕式結束後,陸續到場的數百個親子家庭還參加了現場舉行的「自然奇遇重慶城」嘉年華系列活動。

    自然筆記大家說

    愛自然,除了帶著孩子走近自然,觀察自然,還要記錄自然。在記錄中,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對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的發現,而且通過繪畫和文字,提升孩子的對未知的探索,和藝術地審美。作為媽媽,更加堅定地認為,讓孩子熱愛自然是有價值的。

    ——重慶天地人和街小學學生莊懿媽媽王麗

    創作一篇好的自然筆記,需要觀察者抱著探索自然奧秘的態度,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要投入較長的時間,觀察自然的變化,從而尋找現象背後隱藏的規律。要調動五官去感知,用文字、繪畫、實物等多角度表達自己與自然的對話。自然筆記看似一件小作品,其實蘊含大文章!

    ——西南大學附中課程研發中心副主任李九彬

    自然筆記是青少年學生與大自然的一次親密互動。他們在走近、經歷、記錄自然的過程中,對生命和人生也有了更深的體驗和感悟。他們學會了敬畏自然、珍惜當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新時代、踐行新思想、實現新作為。

    ——渝北區委宣傳部幹部餘夢瑤

    獲獎作品欣賞

    作者:趙維(西南大學附屬中學)、趙英豪(渝北中學)

    指導老師:羅鍵、李九彬

    獎項:特等獎 松雀鷹自然觀察員獎

    點評:

    「我發現了一個怪傢伙」,作品從一個小小的奇怪發現開始,孩子們一路抽絲剝繭,發現、觀察、採樣、對比……用科學的方法解開一個個謎團,最終得到物種新記錄這樣一個結果,並用自然筆記記錄下來。這是意外,也是必然。經過敏銳細緻的觀察記錄,孩子們的科學精神躍然紙上。

    點評人:少年先鋒報社社長、市少工委副主任陳俊

    作者:李雨陽(重慶市人民小學)

    指導老師:龔宗渝

    獎項:特等獎 松雀鷹自然觀察員獎

    點評:

    小作者在靜靜的公園裡,將自己的疑問通過與樹對話的形式來表達,生動形象地將我們的市樹黃葛樹的樹形樹貌、根系等生理生態特徵進行了較為準確的繪畫和描述,還將重慶本地習稱的黃桷樹和黃葛樹科學聯繫在一起,可見小作者對市樹的觀察和探究細緻入微。更為觸動的是小作者通過對黃葛樹頑強生命力的疑問式感嘆,感悟到自然生命的強大力量。

    在整幅作品布局中巧妙地將公園裡帶有鏤空的並壓頂小青瓦的圍牆和高大蔥鬱的黃葛樹構置一體,體現出了將自然與藝術融為一體地園林美。

    點評人:重慶市城管委技術標準處徐淑君

    作者:任蕭然(銅梁區龍都小學)

    指導老師:黃曉紅

    獎項:一等獎 白海豚最佳分享獎

    點評:寫實的繪畫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對這份自然筆記有了新的期待,事實也的確不負期望。這份自然筆記十分獨特,記錄了四種樹木被不同的天災或人為的破壞的痕跡,從一個不常被人注意的角度展現對大自然另一面的探索。「殘缺的美」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對這些樹疤藝術的來龍去脈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將更加有趣。

    點評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自然學科中心組成員、寶山區自然學科首席教師、全國十佳科技輔導員周斌

相關焦點

  • 【原創】關注>>浙江省2019年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成果展:025蓮都區白雲山黑眶蟾蜍資源的調查
    當看到一個物種時,徒手或用手抄網進行捕捉,然後放入網袋或水桶,帶回學校實驗室進行物種的分類、形態測量。對於捕捉到的黑眶蟾蜍,用遊標卡尺進行形態測量,包括體長、頭長、頭寬、前肢長、後肢長和腹長(精確到0.01mm),用電子天平進行體重稱重(精確到0.01g)。
  • 參加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 有小朋友觀察記錄到了新物種
    大賽評審專家、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向上遊新聞記者介紹,此次大賽的評選標準,並不是單純地看哪個孩子畫的最好、文筆最優美,而是一個綜合性評選,首先,要看參賽作品的選題是否屬於自然領域,其次作品的繪畫和文字需要有美感,並互相搭配得當。「自然筆記的精髓就在於,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用文字和繪畫的方式描繪孩子們與自然接觸的心路歷程,記錄心中的自然科學。」
  • 白眶鶲鶯刷新珠海新記錄 獻禮科技服務站擔杆鎮文化中心掛牌
    停下來等待片刻,「呸」了幾聲立即引出一隻肚皮鮮黃色的小鳥一閃而過,在灌木叢不停的跳躍,拍攝難度很大,觀察發現其灰色頭部具有黃色眼圈,當時以為這是金眶鶲鶯組的鶲鶯,因金眶鶲鶯組的幾種鶲鶯非常相似,僅靠外表難以區分,只有叫聲最為靠譜。筆者立即用錄音筆現場錄音,錄下這最為靠譜的辨別證據。回來對比錄音,金眶鶲鶯組沒有一個聲音相似,只有白眶鶲鶯的叫聲最為相似。
  • 蟾蜍功效與作用
    且蝦蟆背有黑點,身小,能跳接百蟲,解作呷呷聲,在陂澤間,舉動極急;蟾蜍身大,背黑,無點,多痱磊,不能跳,不能作聲,行動遲緩,在人家溼處。《本經》蝦蟆一名蟾蜍,誤矣。【拼音名】Chán Chú【英文名】Dried Toad【別名】蟾諸、去甫;蟾、癩蝦蟆、石蚌、癩蛤蟆、癩格寶、癩巴子、癩蛤蚆、蚧蛤蟆、蚧巴子【來源】藥材基源: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體。
  • 青蛙和蟾蜍的區別
    蟾蜍別稱疥蛤蟆、癩蛤蟆、蛤蟆等,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青蛙和蟾蜍的區別吧!2、蟾蜍:蟾蜍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滑體亞綱、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兩棲動物。
  • 臺灣花蓮民眾誤食盤古蟾蜍中毒 致1死5傷
    星辰在線12月18日訊  中國新聞網官方帳號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日前有民眾食物中毒,造成1死5傷,花蓮縣衛生局人員採樣鑑定,17日確認6人是因為誤食盤古蟾蜍而中毒。
  • 打開《中學生英語閱讀新視野》,感受世界真奇妙!
    世界很大,有數不清的風景名勝讓我們流連忘返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與中學生朋友談寫作
    讀書郎 夢之旅合唱組合 杜甫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了莫言的《生死疲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們不曾經歷的那個年代的荒誕……當然,作家的人生閱歷及感悟認識不是一般的中學生所能比擬,他們表達的深刻精闢我們也許不能充分理解,但無論如何,閱讀了他們的作品,一定會使我們獲得認識和表達的源頭活水,有益於我們的寫作。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2016年養殖業什麼最賺錢,養蟾蜍賺錢嗎?
    蟾蜍,俗稱癩蛤蟆,也叫蛤蟆、蟾諸、去甫、蟾、癩蝦蟆、石蚌、癩格寶、癩巴子、癩蛤蟲巴、蚧蛤蟆、蚧巴子等,在分類學上蟾蜍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柄綱、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
  • 活動回顧|大運河森林公園自然探索,夜訪月光下的奇妙精靈
    森林是城市生態中最易親近自然,且最富生物多樣性的地點,生態資源隨著日夜或陰晴而有所不同,是一個可親近卻又不失深度的博物探索地點。乘著微涼清風,走進初秋的森林公園,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讓我們來一場真正的夜間探索大自然的行動!
  • 日本中學生用的「黑科技」文具,網友:對比起來國產文具就像弟弟
    說到文具,作為學生黨應該是用的最多的一群人。可以說,咱們每個學校的門口,都有晨光文具這樣一個招牌,那麼這麼多年,咱們的文具和日本的文具比起來有何差別?日本中學生用的「黑科技」文具,網友:對比起來國產文具就像弟弟。
  • 「讓聲音記錄成長,用色彩描繪希望」 :全國中小學日語學習成果在線展示活動成功舉辦
    特殊時期,為鼓舞師生抗疫士氣,活躍日語學習氛圍,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於2020年4月發起以「讓聲音記錄成長,用色彩描繪希望」為主題的日語學習成果在線徵集活動。不少日本網友盛讚中國學習日語的中學生們「日語講得準確又流利」,紛紛表示被同學們刻苦的練習的精神所感動、所感染。我們從中精選了部分作品,供全國日語師生學習、交流。
  • 蟾蜍很尷尬,有條蛇從它屁股裡鑽出來了
    一旦進入青蛙的肚子,蠑螈就會在青蛙分泌消化之前用毒素殺死青蛙。然後,蠑螈會從青蛙的嘴裡爬出來。圖示:外表粗糙的蠑螈但是在O'Shea的發現中,鉤盲蛇並沒有殺死蟾蜍,而是通過了蟾蜍黑暗又狹窄的腸道,從而全身而退。相比於大多數物種來說,鉤盲蛇似乎更適合這種幽暗的旅程。其細長的身體只有幾毫米寬,可以毫不費力地穿過小孔和縫隙。
  • 給兩位中學生的留言
    這是我寫給兩位鄰家小姐弟的留言。他們倆一個高中生,一個初中生,兩人都懂得謙虛學習,即便是我這樣並不優秀的哥哥,他們也願意聽我言觀我行,這種品質十分珍貴,在當今數字社會確實少見。此留言也適用於其他中學生,故將其貼出。當然,我指導他們,自身亦承受很大壓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怎能要求他人做到?共勉!
  • 南京中學生導演"火山"爆發 科學實驗個個奇妙
    南京中學生導演"火山"爆發 科學實驗個個奇妙,自然界以外的奇妙也可以製造出來。、「跳繩發電」等實驗器材與步驟記錄下來,準備回去後效仿。    「火山」大爆發再現    實驗器材:高錳酸鉀、甘油、重鉻酸銨    實驗人:金陵中學陳天、沙昊    世界上的火山是多種多樣的。它們爆發的強弱也不同。昨天金陵中學的陳天和沙昊用自製的工具再現了「火山」大爆發時的情景。
  • 《眼瞼及眶周手術圖譜》之眼瞼整形術
    患者必須知道儘管鬆弛的眼瞼皮膚和脫垂的眶脂可以被去除,但細小的眼瞼橫紋、下垂的顴頰墊、眶下的黑眼圈不能被單純的標準眼瞼整形術所改善。術前評估應該記錄關聯眼瞼的畸形形態,如此可預估用外科方法去修復。只有當患者直立位時方可估算出眼瞼多餘的皮量,因為仰臥位時會明顯減少。病人直立位時也要記錄眼袋的位置和角度。
  • 失落的文明-印度活樹根橋,首次中文視頻記錄!
    失落的文明-印度活樹根橋,首次中文視頻記錄!不方便觀看可以先收藏,但你一定不想錯過它的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所在的整片區域   多雨和潮溼是最大的特點   為了避免普通木頭橋被衝垮腐爛   卡西族的先祖用自己的智慧將大樹的樹根編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