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問答 | 創世記問答(1-50題)

2021-02-19 方舟導航

《創世記》問答題

 

1.《創世記》的主題是什麼?

答:《創世記》卷名原文意思是「起初」,記述萬有之始,宇宙、生命、人類、安息日、婚姻、家庭、罪惡、死亡、救贖、祭祀、民族、國家、城邑、政治、戰爭、文字、語言、音樂、工業、農業、商業等的產生。

 

2.上帝創造的次序有什麼規律?

答:從簡單到複雜,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低價值到高價值。並且前三天和後三天分別對應,第一天說要有光,第四天出現日月星辰等光的載體;第二天出現空氣和水,第五天出現空氣和水中的生命體;第三天創造了植物,第六天則出現藉植物為生存環境及食物的動物昆蟲和人。最後用肋骨為男人造了女人。上帝在第七天休息了,並賜福這日為安息日,紀念創造的大工。

 

3.黑暗從哪裡來?

答:起初,一切受造之物以愛心效忠上帝,全宇宙完全和諧。罪惡起源於一個位份僅次於基督的天使長路錫甫。他原是遮掩約櫃的兩位基路伯之首,被上帝所最重看,在眾天使中最有權柄和榮耀。路錫甫濫用上帝所賜給受造之物的自由權,漸漸地放縱自高自大的欲望,想要高舉自己的寶座在上帝眾星以上,想要與至上者同等。(結28:17;賽14:13,14)雖然他所有的榮耀都是從上帝而來,這個大能的天使卻認為是出於自己。他貪圖創造主所獨有的尊榮,並覬覦基督所有的特權,他進一步迷惑了三分之一的天使,在天上的爭戰中敗陣後被趕出天庭。於是,罪惡侵入宇宙,黑暗也出現了。

 

4.地被創造主造出來的時候是怎樣的?

答:地被創造主造出來的時候是非常美麗的。地面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山岡和平原,點綴著源遠流長的江河和美麗可愛的湖泊。地的根基是凹凸不平的巖石,但上面蓋有一層肥沃的土壤,其上生長著繁茂的草木。處處有奇花異卉,令人賞心悅目。高原上有今日所見不到的參天蔽日的大樹。空氣清新而有益健康。

 

5.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是什麼意思?

答:上帝的形像是指上帝的品格和性情而言。上帝就是愛,是聖潔、公義、良善的一位,也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6.人類被造出來的時候是怎樣的?

答:人類在外貌和品格上都賦有上帝的形像,性情合乎上帝旨意,心智能領會天上的事,愛情純潔,食慾和情緒都受理智的支配。既賦有上帝的形像,並完全順從上帝的旨意,所以他是聖潔而幸福的。他的體格魁梧並完全勻稱,容貌帶著健康的紅潤之色,煥發著生命和快樂的光輝。亞當的身材比現在的人高大得多。夏娃身體雖然較為矮小,但她的儀態是端麗華貴的。這一對無罪的夫婦,沒有穿戴人手所制的衣冠,卻天使一樣,披著一層榮光。只要他們順從上帝,這光明的外袍就必一直掩蔽著他們。

 

7.上帝為何要給人造一個配偶?

答:上帝造人不是要他獨居,乃是要他群居的。人若沒有伴侶,則伊甸園美麗的景色和愉快的工作,就不能使人得到完全的幸福。即或有天使與他交往,也不能滿足他對同情和友誼方面的願望。所以上帝親自給亞當造了一個伴侶,要他們彼此相親相愛,合而為一。夏娃是由亞當的一根肋骨造成的,表明她不應作他的首腦去管轄他,也不應作他的奴隸任他踐踏,乃是要以平等的地位站在亞當的身邊,為他所親愛,所保護。女人既是男人的一部分,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她便是他的第二個自己;這是要說明夫妻之間應有親愛密切的聯合。

 

8.上帝設立安息日的宗旨是什麼?

答:創造的大工在六天之內完成了,上帝看著他所造的萬物,甚是滿意,一切都盡善盡美。上帝安息不是因為疲乏,乃是為要欣賞他智慧和良善的成績,以及他榮耀在各方面的表現。上帝「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上帝在伊甸園中賜福給第七日,作為創造之工的紀念。他將安息日交給人類的代表,就是人類的始祖亞當。可見安息日完全是一個紀念的日子,而且是為全人類設立的制度。其中並沒有什麼預表的意義,也沒有限定由哪一個民族遵守。上帝設立安息日的宗旨,就是要人類在安息日擺脫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更專心地思考上帝的作為,默想他的權能和良善,思考他創造的大工。

 

9.上帝禁止人吃分別善惡樹上果子的目的是什麼?

答:我們的始祖被造的時候,雖然是聖潔無罪的,但卻不是沒有做錯的可能。

在人類開始生活的時候,上帝就在他們自我放縱的慾念上加以限制,這個慾念就是撒但墮落的基本原因。

在伊甸園當中,靠近生命樹有一棵「分別善惡」的樹,這樹是要試驗我們始祖的順從,忠心和愛心的。

他們也有受撒但試探的可能,但如果他們能忍受試驗,最後必能擺脫撒但的權勢,而永遠得蒙上帝的恩眷。

 

10.上帝為何給人自由選擇權?

答:人若沒有自主的權力,就只是一部機械而已。

如果沒有自由的選擇,人的順從就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勉強,他的意志也就不能有所發展。

這樣的辦法就必與上帝對待其他諸世界居民的計劃相反了。人既是有理性的活物,這辦法根本就不適用。

不然,撒但詭稱上帝專權的控告也就有所藉口了。

 

11.上帝給亞當預備了怎樣的家?

答:上帝親手所裝飾的第一個家,並不是一所豪華的宮殿,而是把亞當安置在伊甸園中,這園子就是他的家。蔚藍的天空就是屋頂,地和地上美麗的鮮花以及碧綠的青草便是地板,大樹上繁茂的枝條便是華蓋。四圍則懸掛著最壯麗的裝飾品──天上大藝術家的傑作。這一對聖潔夫婦的環境所給予世世代代的教訓就是:真正的幸福不是驕奢淫逸的生活,乃是在乎借著上帝的創造之工與他交往,這樣才可以得到這快樂。

 

12.始祖犯罪前後的工作有什麼區別?

答:上帝將伊甸園交給亞當夏娃照管,使他們「修理看守」,他們的工作不會令人疲勞,反倒是愉快且能增進體力。上帝指定勞動為人類幸福之源,使人借著作工來運用思想,操練身體,發展才能。亞當在運用智力和體力上,獲得了他聖潔生活中最高尚的快樂。後來由於不順從的緣故,才被趕出美麗的家鄉,不得不在荒蕪的地土上辛苦勞作以求餬口,那時他的勞作雖然與園中愉快的生活大不相同,但卻仍是抵擋試探的保障和幸福的來源。創造主知道人類的幸福何在,所以指定了亞當的工作。惟有作工的男女,才能找到人生真正的樂趣。天使都是殷勤的工作者;他們都是上帝的僕役,為世人服務的。創造主並沒有為懶惰成性的人預備地方。

 

13.上帝是如何管理萬物的?

答:上帝已經制定法律,不但要管理一切活物,也要管理一切自然界的活動。萬物都有定律,全宇宙的和諧,包括動物或植物,都有賴於完全合乎造物主的律法。上帝的律法是與他自己一樣神聖的。它是上帝旨意的啟示,是他品德的寫真,是他慈愛和智慧和表現。自然界中的萬物,有自然定律來管理,惟獨人在地上一切生物之中受道德律的管理。人既是上帝創造的傑作,上帝就賦予人能力,使之可以明白他的律法,認識他律法的公義和慈愛,以及這律法對人所有的神聖權利,所以人必須不偏不倚地順從律法。

 

14.撒但為何要引誘人犯罪呢?

答:撒但既不能自由地在天上發動叛亂,他對上帝的仇恨,便在陰謀毀滅人類的事上,找到新的活動範圍。他從伊甸園內聖潔夫婦的幸福和安樂中,看到他已永遠失去的無上福樂。他起了嫉妒的心,便定意要引誘他們背叛上帝,並使罪和罪的刑罰落在他們的頭上。他要使他們的愛心變為懷疑,頌讚的詩歌變為非難創造主的怨言。這樣,他不但要使這兩個無罪的人陷入他自己所受的痛苦之中,而且也要侮蔑上帝,並使全天庭因而沮喪。

 

15.撒但引誘女人吃禁果的過程是怎樣的?

答:撒但為完成他的工作而不被覺察起見,就利用蛇來作媒介,這是他欺騙工作最適宜的偽裝。那時蛇長有翅膀,是地上最聰明美麗的動物,飛翔在空中時,發出耀目的金光。

蛇臥在禁樹結果纍纍的枝條上,飽嘗樹上甜美的鮮果,這真是令人悅目嚮往的景象。那毀滅者就這樣潛伏在安寧的樂園中,守候著他的俘虜。

女人不留心天使的警告,工作時離開了丈夫,帶著好奇和羨慕的心情注視著那一棵禁樹,撒但似乎洞悉她心中的思想,對她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女人聽見這話,似乎就是她心中思想的回聲,不勝大大驚奇。

蛇用極悅耳的聲調繼續向她說話,狡猾地稱讚她姿容秀美;而這些話不是不動聽的。夏娃不但沒有速速從那裡走避,反而驚奇地留戀著要聽蛇講話。

蛇說:他們若吃了這樹上的果子,就必能達到更崇高的生活境地,進入更寬廣的知識領域。它自己吃了禁果,因而就得到了說話的才能。

他又暗示,耶和華不許他們吃這樹上的果子,乃是由於嫉妒的心,惟恐他們升高就與他相等了。並且,上帝所警告他們的話不會真正實現,不過是用來恫嚇他們而已。

蛇將禁果摘下來,放在那半系勉強接受的女人手中。於是他叫她回想她自己的話,上帝曾不許他們摸這果子,免得他們死。他告訴夏娃,他摸了之後既沒有受害,就是吃了也不過如此。

 

16.女人被引誘犯罪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答:女人既全神貫注於她愉快的工作上,就不知不覺地離開了亞當。及至她發覺自己獨處時,便感到身臨險境,但她擺脫了心中的懼怕,覺得自己有充分的智慧和力量足以辨別邪惡而予以拒絕。

她不留心天使的警告,過了不久,她便帶著好奇和羨慕的心情注視著那一棵禁樹。

試探者似乎洞悉她心中的思想,便對她說:「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夏娃聽見這話,似乎就是她心中思想的回聲,不勝大大驚奇。同時蛇用極悅耳的聲調繼續向她說話,狡猾地稱讚她姿容秀美;而這些話不是不動聽的。夏娃不但沒有速速從那裡走避,反而驚奇地留戀著要聽蛇講話。

夏娃回答那試探者誘惑人的問題。

夏娃真心相信了撒但的話,但她的相信並沒有救她脫離罪的刑罰。她不相信上帝的話,這就是她墮落的原因。在審判的時候,世人被定罪,不是因為他們誠心相信謊言,乃是因為他們沒有相信真理,因為他們忽視了學習真理的機會。

蛇將禁果摘下來,放在那半系勉強接受的夏娃手中。於是他叫她回想她自己的話,上帝曾不許他們摸這果子,免得他們死。他告訴夏娃,他摸了之後既沒有受害,就是吃了也不過如此。夏娃看不出自己所作的會有什麼不良的結果,於是就更大膽了。

那果子的滋味可口,而且在她吃的時候,她似乎覺得有一種振作的力量,並以為自己正在進入更崇高的生活境地。於是她毫無忌憚地又摘下果子來吃了。夏娃既犯了上帝的禁令,她就成了撒但的工具,去陷害她的丈夫。於是在一種非常不自然的興奮狀態之下,她手裡滿滿地捧著禁果去找亞當,向他述說一切的經過。

 

17.男人被引誘犯罪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答:亞當看出他的伴侶已經違背了上帝的誡命,幹犯了那試驗他們忠誠和愛心的惟一禁令。於是他心中起了劇烈的爭戰。

他悔恨自己不該讓夏娃離開他,如今事情既然到了這個地步,他必須與他所喜愛的伴侶分離。但他怎麼能忍心這樣作呢?

他一想到要喪失這在他看為比一切更貴重的一個恩賜,就把一切的福分都忘記了。對創造主的愛心,感恩,和忠誠,被愛夏娃的心壓倒了。夏娃原是亞當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不忍與她分離。

亞當沒有想到,那具有無限權能的上帝,既能用塵土造了一個活潑俊美的他,又曾因愛他而為他造了一個配偶,同樣,也很可以補上這一個空缺。

亞當終於決意與夏娃利害與共,如果她必須死,他願意與她同死。他想,那聰明的蛇所講的話,或許是可靠的呢。

亞當決意冒險,不問結果如何,拿起禁果來很快地吃下去了。

亞當犯罪之後,起先以為自己進入了更崇高的生活境地。但不久他想起自己的罪,就甚是恐怖。過去環繞他們的光明之衣這時不見了,所以他們就設法為自己編造遮體之物;因為他們不能赤身露體見上帝和聖天使的面。

 

18.如何理解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答:上帝警告始祖所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7),這句話並不是說他們吃了禁果當天就要死亡,乃是說那不能挽回的判決,當天必要宣布。上帝應許他們永生,原是以順從為條件的;他們既違背了誡命,就必喪失永遠的生命。當天就註定他們要死亡了。人若要保持無窮無盡的生命,就必須繼續不斷地吃生命樹的果子。不然,他的活力就必漸漸減少,直到生命消滅為止。  

 

19.女人的後裔和蛇的後裔彼此為仇是什麼意思?

答:撒但藉著蛇引誘人類墮落。耶和華判決說蛇必受咒詛,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蛇既然作了撒但的媒介,就必同受上帝審判的刑罰。上帝對蛇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這些話乃是直接對撒但說的,預指他最後的失敗和毀滅。女人的後裔首先是指聖靈藉著童女懷孕所生的耶穌,其次也指一切效法基督的人。這句話也表明撒但並未完全掌管地球,每一個世代都有和撒但彼此為仇的人,就是女人的後裔中追求敬虔生活的人。蛇本身並不生產後裔,蛇的後裔都是從女人後裔中擄去的屬土的人。蛇要傷害女人後裔的腳跟,這在十字架上精準地應驗了;同時,主耶穌也用死敗壞了掌握死權的,給撒但以致命的打擊。

 

20.撒但聽到宣判後的表現怎樣?

答:當撒但聽見他和女人,以及他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之間必有仇恨的時候,就準知道敗壞人類的工作必要受到阻礙;並知道人類總有方法能以抵擋他的權勢。但當救恩的計劃更充分地闡明時,撒但和他的天使就歡樂起來了,因為他們已經使人類墮落,並且使上帝的兒子從他崇高的地位上下來。他聲稱,此時他的計劃已經在地上得到成功;及至基督取了人性的時候,他或許也能勝過他,這樣,就可以阻止墮落的人類得蒙救贖了。

 

21.救贖計劃是何時擬定的?內容是什麼?

答:基督在父面前為罪人代求,父子之間的神秘交談繼續了很久,為墮落的世人籌定和平。救恩的計劃在創造天地之前就已經設立,因為基督是創世以來被殺之羔羊。全宇宙之王為犯罪的人類犧牲愛子,還是經過一番相當掙扎的。但是「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奇哉,這救贖的奧秘!

人類所藉以得救的惟一計劃,把全天庭都包括在其無限的犧牲之中。基督受惡人的侮辱和虐待乃是救贖計劃的一部分;當他成為人類的救贖主時,他早已同意遭受這一切了。藉著基督的死,他必要救贖多人,並要敗壞那掌死權的。他也要恢復人類因犯罪而喪失的國,贖民必要與他一同承受地土,永遠居在其中。罪與罪人必被塗抹剪除,永不再擾亂天上和地上的安寧。

 

22.為何基督要替人類死?

答:基督看到將亡之世界的災禍時,為墮落的人類動了惻隱之心和無限的憐惜之情,上帝已經擬定一個使人類得蒙救贖的計劃。違犯上帝律法的就當治死,但在全宇宙中,只有一位能代替人類來滿足這律法的條款。上帝的律法既與上帝自己同樣的神聖,所以只有那與上帝同等的一位,才能為違犯律法的人類贖罪。除了基督之外,沒有人能救贖墮落的人類脫離律法的咒詛,並使他們重新與上天和好。基督願意把犯罪之過失和恥辱歸到自己身上,這罪在聖潔的上帝看來是那麼可憎,甚至聖父與聖子必須分離。然而基督卻願意下到禍患的深淵來拯救敗亡的人類。

 

23.救贖計劃所要達到的深遠宗旨是什麼?

答:救贖的計劃不但要恢復人類,也要恢復因罪而處在那惡者權勢之下的大地。在亞當受造的時候,上帝曾派他管理全地。但他既屈服於試探,就落在撒但的權下了。「因為人被誰制服就是誰的奴僕。」(彼後2:19)人既作了撒但的俘虜,則他原來的管理權就落到徵服者的手中了。於是撒但便成了「這世界的神」。他奪取了原來賜給亞當管理全地的治權。但是基督既借著他的犧牲付了罪的贖價,就不單要救贖人類,也要恢復由人手所喪失的治權。凡是第一個亞當所喪失的,第二個亞當都要恢復。基督來到世上,不單是為要拯救人類;也不單是為要叫這微小世界上的居民對上帝的律法有正確的認識;也是為要在全宇宙之前證明上帝的品德。

 

24.上帝為何救贖人類卻沒有救贖撒但?

答:以西結書28章14節的經文說,「你是那受膏遮掩約櫃的基路伯」,表明路錫甫墮落之前在天上的職位。至聖所中的約櫃保存著上帝親手所寫的十誡法版,約櫃的上方是施恩的寶座。路錫甫是遮掩約櫃的基路伯,非常熟悉上帝的律法。路錫甫所在的地位和人類不同,人類沒有在這樣的地位。路錫甫犯罪的原因乃是自發,內心生出嫉妒驕傲導致犯罪,沒有誰引誘他犯罪。

主耶穌基督非常謙卑,在人類犯罪以後,他道成肉身到地上來。主耶穌在天上時也不是高高在上,常和天使在一起非常和諧相處,天使們都覺得主耶穌和自己好像是一樣的,他們愛主並敬拜他;路錫甫卻因耶穌的謙卑而輕看主。路錫甫企圖與上帝同等,這種驕傲迷住了他的眼,他也引誘其他天使一同反抗上帝的政權。路錫甫特別愛上帝的權柄,但卻不愛上帝的品格,所以他嫉妒主耶穌。主耶穌對路錫甫進行了教育和勸勉,他心裡雖曾有感動,但卻拒絕低下驕傲的頭。他迷惑很多天使也決不悔改,這就導致天上有了爭戰。米迦勒——就是主耶穌基督與魔鬼爭戰時的別名,帶著聖潔的天使與撒但和他的使者爭戰,把他們趕出天庭。上帝沒有再為他們預備救贖計劃,因為路錫甫的犯罪既無理由,並拒絕悔改,也因路錫甫是看守約櫃的基路伯,對於律法的認識是很清晰的,人類和路錫甫所處的地位不同,沒有像路錫甫那樣對上帝約櫃中的誡命非常熟悉。

人類是在被試探的地位上,不是故意、主動、自發地去犯罪,而是被魔鬼藉著蛇精巧地引誘人類墮落,魔鬼的犯罪確是無緣無故的。始祖知道自己錯了並願意悔改,這也是上帝為何要拯救人類而不去救撒但的原因。其實上帝並非沒有給撒但機會,而是他不珍惜。

 

25.始祖夫婦犯罪墮落之後,為何會被趕出伊甸園?

答:人若要保持無窮無盡的生命,就必須繼續不斷地吃生命樹的果子。不然,他的活力就必漸漸減少,直到生命消滅為止。

在人類墮落之後,上帝就立時差派聖天使來看守生命樹。在這些天使的四圍,有光閃射出來,如同火焰的劍。亞當的家庭中,沒有一個人得以越過這道藩籬,去摘取那賜人生命的果子;因此,世上就沒有一個長生的罪人。

他們的本性已經因罪而敗壞了,抵抗邪惡的能力已經減弱,他們已經開了門路,使撒但更容易地接近他們。那些遵守上帝誡命的人,必要從生命樹上摘取果子。(見啟2:7;21:1;22:14)

 

26.上帝制定獻祭制度的目的是什麼?

答:上帝指定獻祭的供物是要經常提醒世人,使他們不至於忘記自己是罪人,並使他們痛悔地承認自己的罪,藉以表示對所應許之救贖主的信心。而且也是要在墮落的人類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永遠不忘死亡是罪惡的結果這一嚴肅的真理。第一次的獻祭對亞當的確是一個最痛苦的禮節。他必須親手殺那惟獨上帝所能賜予的生命。這是他第一次看見死亡,而且他知道如果他以前順服了上帝,人或牲畜就不至於死了。當他宰殺那無辜的犧牲時,一想到自己的罪必使上帝無瑕疵的羔羊流血,心中不禁戰慄不已。這個景象使他更深刻更明晰地感到他所犯的罪是多麼大,甚至於除了上帝的愛子捨命流血之外,別無救贖之方。而且他一想起無窮仁慈的上帝願意親自付出這樣的贖價來拯救犯罪的人,就不勝驚奇。於是一顆希望的星就照亮了那幽暗可怕的前途,將悽涼的空氣一掃而空。

 

27.為什麼犯罪之後女人要受到丈夫管轄?

答:上帝告訴夏娃:「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但在起初創造人的時候,上帝原是令她和丈夫彼此平等的。然而罪帶來了不和諧的氣氛,如今要維持結合,保持協調,必須使一方服從於另一方面的轄制了。夏娃是第一個帶頭犯罪者,她違背了上帝的命令,離開丈夫的左右而陷入了試探中,又因她教唆亞當也犯了罪,所以上帝使她從今以後要受丈夫的管轄。

 

28.伊甸園是否仍然在地球上?

答:人類被趕出樂園之後,伊甸園還留在地上一段很長的時期。(創4:16)墮落的人類仍得瞻望那無罪的家鄉,只是進口之處有天使把守著。上帝的榮耀顯現在有基路伯守護著的樂園門口。亞當和他的子孫常來到這裡敬拜上帝。他們在這裡重新立約要遵守上帝的律法,他們被趕出伊甸園,原是因為犯了這律法。及至罪惡的洪流泛濫全地,世人的邪惡決定了他們被洪水毀滅的厄運時,當初栽植伊甸園的上帝就把它從地上收回去了。但是到了復興的日子,當新天新地出現的時候,伊甸園必要恢復,並裝飾得比起初更加美麗。

 

29.上帝的律法是否在十字架上更改或廢掉了?

答:如果律法真能更改的話,人類就可以不靠基督的犧牲而得救了,但基督必須為墮落的人類捨命,這一個事實足以證明,上帝不能取消他律法對人類的條款,並且證明罪的工價乃是死。在基督受死的時候,撒但的滅亡就已經確定了。但若是許多人所說的,上帝的律法已經在十字架上廢掉了,那麼,上帝愛子所忍受的痛苦和死亡,只是使撒但稱心滿意而已;這樣,那邪惡之君就要得勝,他對上帝政權的攻擊也得以成立了。可是基督擔當人類違犯律法的刑罰這一事,乃是對一切受造之生靈說明律法不能改變的有力證明,上帝是公義、慈悲、舍己的,又說明在他的政權之下,無限的公正和慈悲是不能分開的。

 

30.該隱和亞伯性情有什麼不同?

答:亞當的兩個兒子該隱和亞伯,性情大不相同。

亞伯一心效忠上帝;他在創造主對待墮落人類的事上,看出上帝的公義和慈悲,並以感恩的心承受救贖的盼望。

該隱則存著叛逆的心,並埋怨上帝,因上帝為亞當犯罪而咒詛了全地和人類。他讓自己的思想循著那使撒但墮落的路徑發展,放縱自高自大的心,並懷疑上帝的公正和威權。

 

31.該隱和亞伯要受到什麼試驗?

答:為了證明他們是否相信上帝並聽從他的話起見,弟兄二人受了試驗,正如先前亞當受試驗一樣。他們熟悉上帝為拯救人類所有的安排,並明白上帝所設立的獻祭制度。該隱和亞伯都明白,他們必須在這些祭物上表示自己對祭物所預表之救主的信心,同時承認他們必須完全靠他才能得蒙赦免;他們又知道自己符合了上帝的救贖計劃之後,方顯明他們是順從上帝的旨意。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所以他們要奉獻頭生的牲畜為祭物,來顯明他們對基督贖罪之血的信心。此外,他們還要奉獻初熟的果子在上帝面前作感恩祭。

 

32.上帝為何不悅納該隱的祭物?

答:該隱不顧上帝直接明白的命令,只獻上地裡的出產為供物,所以沒有得到從天上來的悅納的證據。

該隱來到上帝的面前,對應許的犧牲和必須奉獻的贖罪祭,心中滿懷著埋怨和不信。他的祭物並沒有悔罪的表示。

他像現今的許多人一樣,覺著如果完全依著上帝所設立的計劃,把他的得救問題完全信託於所應許之救主的贖罪,就是承認自己的軟弱。

他揀選了依靠自己的方法,要仗著自己的功德。他不願意帶羔羊來,把羔羊的血攙在他的祭物中,乃是要獻上自己的成果,就是他親手勞碌得來的產品。

他奉獻祭物,好像是為上帝作一件美事,希望藉此而得蒙上帝的悅納。

該隱在建築祭壇和奉獻祭物上雖然都已順從,但他的順從只是局部的。對於至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承認自己需要一位救贖主,他卻沒有實行。

 

33.上帝為何悅納亞伯的祭物?

答:亞伯領會了救贖的偉大原理。他看出自己是一個罪人,並且認明罪和罪的死刑阻礙了他的心靈與上帝的交通。

他藉著所流的血,仰望那將來的犧牲,就是死在髑髏地十字架上的基督;他既信靠在髑髏地所成全的救贖之功,便得了稱義的見證,他的祭物也蒙了悅納。「亞伯因著信獻祭與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美。」(來11:4)

 

34.為什麼人不可倚靠自己的努力得救?

答:我們的過犯之所以能蒙赦免,乃是靠著耶穌的功勞。凡認為不需要基督的寶血,不想靠上帝的恩典,而靠自己的功勞得到上帝嘉納的人,正是犯了該隱同樣的錯誤。

在世上敬拜上帝的人中,效法該隱榜樣者佔絕大多數,因為幾乎每一種虛偽的信仰,都建立在同一個原理上,就是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得救。

該隱一生的歷史已證明其結果必將如何。它證明人類離了基督將要到什麼地步。人類並沒有能力來更新自己。因為人類不是向上漸近於神的樣式,乃是向下流於如撒但一樣。基督是我們惟一的希望。「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從亞當的日子直到如今,善惡的大爭戰一直是以順從上帝的律法為焦點的。

 

35.上帝給了該隱几次悔改的機會?

答:第一次機會: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上帝藉著一位天使傳給他警告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創4:6,7)上帝讓該隱自己決定取捨。如果他願意信靠所應許之救主的功勞,並願服從上帝的條件,他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恩眷;但是他若仍舊不信並繼續違背上帝,他就沒有因被上帝丟棄而生怨尤的餘地了。

該隱的態度:可惜該隱不但沒有承認自己的罪,反而繼續埋怨上帝的不公,並對亞伯懷著嫉妒和仇恨的心。

第二次機會:殺人的該隱立時就要定他犯罪當受的刑罰了。「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

該隱的態度: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該隱陷在罪中是那麼深,以至他忘記了上帝的無所不在以及他的偉大和全知。所以他用虛謊的話來掩飾自己的罪。

第三次機會:耶和華又對該隱說:「你作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該隱的態度:他有充分的時間來反省。他知道自己所行之事的嚴重性,也知道所說掩飾的話是虛偽的;但他仍舊反抗。

所以上帝的判決就不再耽延,宣布了可怕的話說:「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創4:9-12)該隱的罪雖然應當判決死刑,但慈悲的創造主仍舊饒了他的性命,並予以悔改的機會。可惜該隱竟硬著心腸,去鼓動反抗上帝的權威,於是他就成了一幫膽大妄為、被棄之罪人的魁首。該隱的罪世代流傳,最終引起洪水滅世。

 

36.該隱為什麼要殺亞伯?

答:亞伯懇勸該隱要照著規定的神聖方法親近上帝,反使該隱越發堅決要順著自己的意思行。他自覺是長兄,不該聽弟弟的諫言,所以就輕視亞伯的勸告。

亞伯指明該隱的錯誤,試圖說服他,叫他知道錯是在自己身上。亞伯提到上帝原可以立時處死他們的父母,但他卻保全了他們父母的性命,這就是上帝的慈悲;並且力言上帝是愛他們的,不然,他就不會賜下他無罪而聖潔的兒子來受他們所招致的刑罰。可是,這些話反而使該隱更加忿怒。從理智和良心而言,該隱也覺得亞伯是對的;但因那一向受教於他的弟弟竟敢反對他的意見,而且也不同情他的叛逆,就極其憤恨。於是他在狂怒之下殺了亞伯。他向他的兄弟發怒,因為亞伯順從上帝而沒有和他一同背叛他。

 

37.亞伯被殺說明了什麼?

答:亞伯的被殺,是上帝所宣布在蛇和女人的後裔──就是撒但及其跟從者與基督和他的門徒之間必要存在著仇恨的第一個例子。

亞伯聖潔的生活,已證明撒但所說人不能遵守上帝律法的話是虛假的。當該隱被那惡者的精神所鼓動,看出自己不能控制亞伯時,他就大大發怒,以致殺了他的兄弟。

照樣,無論何時有人敢出來為上帝律法的公義辯護,也必有人表現這同樣的精神來反對他們。歷代以來,為逼迫基督徒而設置的種種酷刑,都是出於這種精神。

這種忿恨,就足以證明仇敵已經打敗了。每一位為耶穌殉道的人,都是得勝而死的。

 

38.上帝赦免了第一個殺人犯的性命,是要給我們什麼教訓?

答:上帝赦了該隱的性命,要給全宇宙有關善惡大爭戰的教訓。

使人得以看到罪的結果:

該隱和他後裔的黑暗歷史不過是一個例子,說明讓一個罪人永遠存活,來進行反抗上帝,將會有什麼結果。這一個離道叛教的人,受了撒但的引誘,竟成了試探別人的工具;而且他的榜樣和影響也發出腐化的力量,以至世界敗壞,滿了強暴,到了必須毀滅的地步。上帝宣判該隱罪行的一千五百年之後,全宇宙可以在充斥全地的罪惡和汙穢之中,看出這一個人的影響和榜樣所產生的結果。

顯明上帝的公正和慈悲:

這就顯明上帝因墮落的人類違犯他的律法而處以死刑,是既公正又慈悲的。上帝縮短一個放蕩無羈之罪人的年日,使世人得以脫離那些習慣於背叛之人的影響,這樣的處分乃是人類的幸福,而不是咒詛。

顯明律法的神聖與良善:

那無窮全智的上帝能從起初看到末後,他處置惡者的計劃是遠大而周密的。他的旨意不單是要止息叛亂,而且要在全宇宙之前顯明叛亂的性質。

其他諸世界的聖潔居民,都以極大的關切注視著地上所發生的一切事件。他們在洪水以前的世界狀況中,看出了路錫甫企圖在天上設立政權,拒絕基督的權威,並廢除上帝的律法所必有的結果。這就表明撒但主張從受造之物中除去上帝神聖律法的約束,結果必要造成何等的敗壞。

上帝要藉著在善惡大爭戰過程中所展開的種種事實,證明他政權的原則就是那被撒但和受撒但欺騙之人所歪曲了的原則。凡棄絕神聖律法的人,就是投降撒但來敵對基督。

 

39.該隱的後裔有怎樣的特點?

答:安息日制度:亞當的兒女中凡盡忠於上帝的,都尊敬安息日。但該隱和他的後裔卻不敬重上帝安息的日子。他們不顧耶和華的命令,而自定作工和休息的時間。

獻祭制度:在獻祭的制度上都各步祖先的後塵。

婚姻制度:從拉麥就可以看出多妻制度的產生。

虛假信仰:輕蔑上帝,叛逆上帝,驕傲自大,他雖然承認上帝,但不過是拿上帝保護該隱的話,來作自己安全的保障。

人生追求:該隱在屬世的追求上盡心盡力;塞特的後裔生兒養女,盼望救贖主來臨。

該隱受了上帝咒詛之後,就脫離了父親的家庭。他起初以耕田為業,如今他卻建了一座城,按著他長子的名字來給那城命名。他已經離開耶和華的跟前,放棄了對恢復伊甸園應許的希望,而在被罪所咒詛的地上追求產業和享樂,這樣,他就作了那些敬拜世界之神者的魁首。在那單單有關世俗和物質的進步上,他的後裔有了顯著的成就。可是,他們眼中沒有上帝,而且反抗上帝對人類的旨意。

 

40.塞特的後裔是怎樣墮落的?

答:亞伯過的是畜牧生活,住在帳棚裡;塞特的後裔也是如此,他們「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卻追求「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11:13,16)

塞特的後裔和該隱的後裔分離了一個時期。

該隱的一族從他們起先居留的地方向外發展,散布在塞特的兒女曾經居住過的平原和山谷之中;塞特的子孫為避免受他們腐化的影響起見,於是就退往山裡去住了。只要這種分離繼續存在,他們就能保持敬拜上帝的純潔制度。

但時間久了,他們漸漸地出來與山下的居民來往。這種來往就產生了極惡劣的後果。「上帝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創6: 2)塞特的子孫迷戀於該隱後代女子的美色,與她們通婚,因此上帝就不喜悅他們。許多敬拜上帝的人被現今經常在他們面前的引誘所迷惑,就陷在罪裡,喪失了他們特殊、聖潔的品格。

他們同這些墮落的人結合,就在精神和行動上變得與他們一樣;於是第七條誡命的限制也不顧了,「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塞特的子孫「走了該隱的道路」。(猶11)他們醉心於世俗的發達和享受,而忽略了耶和華的誡命。因世人「故意不認識上帝」,「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人就昏暗了」,所以「上帝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羅1:21,28)罪惡在地上到處蔓延,如同致命的麻瘋病一樣。

他們從婚姻的摻雜,發展到血統的摻雜以及信仰的摻雜。

 

41.洪水前的人類情形是怎樣的?

答:非常的體力智能:那時的人智力早就發育了,有非常的體力和智力,記憶力也非常之強,因能以領會並記憶一切所聽到的事,又能原原本本地傳給他們的後代。亞當曾從創造主那裡學得創造的歷史,他自己也有九百年的閱歷,九代同堂,這些知識,他都傳給他的子孫了。他們所有獲得信仰與科學知識的機會,也是無可比擬的。

宗教的光明時期:那時代的人處於宗教的極其光明的時代。享有藉上帝的作為而得以認識他的機會,亞當九代同堂,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接受亞當的教訓。上帝的伊甸園留在人間一千餘年之久,作真理的無聲見證者。在基路伯守護著的樂園門口有上帝的榮耀顯現,起初敬拜的人都到這裡來朝見上帝。

靈性的黑暗世代:那世代的人又傲慢,又膽大,又任性,又不承認獨一的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踐踏上帝的律法,輕視救贖的恩典。

 

42.以諾是怎樣與上帝同行?

答:以諾與上帝同行,並不是在夢境或異象中,乃是在他日常生活的各種職責上。他沒有作一個隱士,使自己與世界完全隔離,因為他在世上還有必須為上帝作的工。他在家庭中以及在與世人的交往上,他總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上帝的僕人。

禱告:禱告對於他就是靈性的呼吸,他簡直是住在天上的氣氛之中。以諾臉上發出聖潔的光輝,就是照耀在耶穌臉上的光輝。當他這樣的神聖交往之後,連不敬虔的人看到他臉上所表現的天上的特徵,也表示敬畏。

心意:「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摩3:3)以諾的心與上帝的旨意持續一致,聖潔的同行竟達三百年之久。

品格:他還是世上一個最謙卑的人。他與上帝的來往越親密,就越感覺自己的軟弱和缺點。因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15:33)

傳道:以諾成了一個傳義道的人,將上帝所啟示給他的轉告眾人。那些敬畏耶和華的人時常尋訪這個聖人,來聽他的教訓,並與他一同禱告。他也公開傳道,將上帝的消息傳給那些願意聽他警告的人。他工作的對象並不限於塞特的後裔。(猶14,15)

清心:那一代的人譏笑以諾愚拙,因他沒有在世上積蓄金銀,聚斂財富。但是以諾的心是在永恆的財寶上,……他雖然仍在地上,可是因著信,他卻已住在光明的世界中了。「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

 

43.以諾與上帝同行的秘訣是什麼?

答:65歲之前,以諾敬愛上帝,並遵守他的誡命。他曾從亞當口中聽到人類墮落的黑暗歷史,並在上帝的應許中看出恩典的快樂信息;於是他便信賴那將要來的救贖主。65歲之後,以諾生第一個兒子,他的經驗達到更高境地,與上帝的關係也更親密。

他看到兒子對父親的愛以及單純的信靠,感到自己對頭生兒子極其疼愛,就明白了上帝賜下他的兒子給世人的大愛,以及上帝的兒女對天父所應有的信賴。

上帝藉著基督所顯明的廣大不可測度的愛,已成了他晝夜深思默想的主題;於是他就用心靈中一切的熱情,將這大愛向他四圍的人表現出來。

以諾修養高深,知識廣博,雖蒙上帝賜以特別啟示,但因他與天上有不斷的交往,經常地領略上帝的偉大與完全,他還是世上一個最謙卑的人。他與上帝的來往越親密,就越感覺自己的軟弱和缺點。

以諾一方面因為不敬虔之人的罪惡增多而悲傷,同時又怕他們的不信會影響自己對上帝的尊敬,所以他避免經常與他們接觸,而多用時間單獨在一處默想祈禱。他如此在上帝面前等候,以求更清楚地明白上帝的旨意,以便實行出來。

 

44.以諾曾從上帝得到哪些啟示?

答:上帝曾藉著聖天使向以諾啟示他要用洪水毀滅世界的旨意,並更充分地向他闡明救贖計劃,使他看到洪水以後的各世代,並向他顯示有關基督再來和世界末日的種種大事。「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話。」(猶14,15)

以諾曾因死亡而發生煩惱。在他看來,義人和惡人同歸塵土,這似乎就是他們的結局。他看不出義人死後還有得生命的希望。他在異象中蒙指示,看到基督的死和他在榮耀裡帶著眾天使降臨,拯救他的子民從墳墓裡出來。

他也看到在基督第二次顯現之前,世界敗壞的情況,──那世代的人又傲慢,又膽大,又任性,又不承認獨一的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踐踏上帝的律法,輕視救贖的恩典。他又看到義人得榮耀尊貴為冠冕,惡人被逐離開耶和華之前,被火燒滅。

 

45.以諾的傳道生活和個人生活怎樣?

答:傳道工作的內容與範圍

以諾也曾到該隱在逃避耶和華的面之後所居住的地方去,把他在異象中所看到的種種奇妙景象告訴他們。他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猶14-15)

以諾毫無畏懼地斥責罪惡。他一方面向當時的人宣講上帝在基督裡的愛,並懇切地勸他們離棄罪行;一方面也斥責流行的罪惡,並警告他那一代的人說,必有刑罰要降與凡違犯律法的人。

以諾的個人生活

以諾在一生忙碌的工作中,還是堅定地維持他與上帝的交往。工作越是繁重緊急,以諾的禱告就越發恆切熱誠。他照常在例定的時間閉門謝客。他留在民間工作一些時候,以教訓和榜樣使人獲益之後,往往就退居一處,獨自如飢如渴地領受惟有上帝所能賜予的神聖知識。以諾這樣與上帝交往,就越來越反照上帝的形像。

 

46.以諾被提到天上給我們什麼啟發?

答:驅散了人類對於死亡的幽鬱和黑暗,使人知道死是因亞當而來的;照樣,藉著所應許的救贖主,眾人就可以得到不朽和生命了。

撒但將義人不得賞賜,惡人不受刑罰的假道來迷惑人,並說人遵守上帝的律例是不可能的。但是上帝在以諾的事上說明的確有一位上帝,而且他必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他教訓人遵守上帝的律法是可能的。人即使住在罪惡敗壞的世代之中,仍能靠上帝的恩典抵擋試探,成為聖潔。

上帝的子民要像以諾一樣,追求內心的純潔,努力符合上帝的旨意,直到他們能反照基督的形像。「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

他們也要像以諾一樣,將基督的再來,以及他在犯罪之人身上所要施行的審判,警告世人;同時因著他們聖潔的言行和榜樣,他們就要定一切不敬虔之人的罪。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只是他被接去之先,已經得了上帝喜悅他的明證。」(來11:5)

 

47.為什麼洪水前之人的恩賜反而成了咒詛?

答:上帝賜給這些洪水前的人許多豐富的恩賜,但是他們只用這些福分來榮耀自己,專心注重恩賜的本身,而忘記賜恩賜的主。所以,恩賜就變為咒詛。

 

48.洪水前有哪些主要的罪惡?

答:遠離主:他們只求滿足自己倨傲的心,醉心於享樂和邪惡的生活。他們故意不認識上帝,終於否定了他的存在。他們反倒敬拜自然界,而不肯敬拜自然界的上帝。

拜假神:他們在田野間和青翠的樹下為偶像建築祭壇。將常年青翠的大叢林作為敬拜假神之用。

多妻制:多妻制很早就產生了,這是違反上帝起初所安排的。上帝賜給亞當一個妻子,設立了一夫一妻的制度。誰有力量,誰就可以搶奪鄰居的妻子和他的財產。

好搶奪:搶奪鄰居的妻子和他的財產,

好殺戮:他們喜歡殺害動物的生命;肉食使他們的性情更加殘忍好殺,他們竟到了草菅人命的地步。

上帝的誡命被人踐踏,律法被人違背。受壓迫之人的怨聲已經上達天庭。前面涉及到誡命中第1,2,7,6,10條誡命。

 

49.拜假神偶像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答:詩人描寫拜偶像之人的結果說:「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詩115: 8)這就是人心變移的定律──人常注意什麼,就變成什麼。人總不能高於他自己想像中的真理,純潔和神聖。

人的心若不超越人類的水準,若不借著信去思考上帝無限的智慧和慈愛,使自己超升起來,那麼,他就必要漸漸低落下去。

敬拜假神的人認為他們所崇奉之神明的品德和情感是與人類一樣的,所以認為假神的品格標準也和犯罪的人類一樣。因此這些人也就敗壞了。

 

50.洪水前,上帝後悔造人是什麼意思?

答:該隱殺了亞伯,上帝饒恕了第一個殺人犯該隱的罪,該隱的後裔不斷地悖逆,致使全地都滿了強暴,人心裡所思想的盡都是惡。上帝後悔造人在地上,就要用洪水滅世。

洪水前的人們所犯的罪,首先就是遠離上帝,其次就是敬拜假神偶像。該隱的第七代孫拉麥,娶了兩個妻子,多妻制也開始出現,將上帝神聖的婚姻制度給踐踏了。洪水前的人好搶奪,好殺戮,他們殺害各種的動物,在飲食上也追求殘忍,甚至草菅人命。拜假神的結果,在詩篇115章8節說,「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他們違背了上帝的第一條誡命,否定了獨一的真神,也違背了第二條誡命,敬拜假神偶像,也違背了第六條,第七條,殺人和姦淫,以及第十條,貪婪的罪,上帝的律法被他們徹底給踐踏了!於是,上帝就後悔造人在地上。但上帝的後悔卻不同於人的後悔。人的後悔是指心意的改變,例如,我今天想給你一個東西,但是明天我改變了心意,這就是心思意念的變化。或者說我給你一件東西之後我後悔了,又找你要了回來。上帝的後悔不同於人的後悔,上帝的後悔是指上帝與人之間景況和關係的改變。上帝在聖潔的陣營,我們叫作白色的陣營,那麼罪惡黑色的陣營,是由撒但來掌管。如果一個人從白色的陣營轉移到黑色的陣營,他與上帝的景況和關係發生了改變,上帝就後悔正如洪水前的情形。同樣的,當一個人從黑色的陣營,轉移到了白色的陣營,也就是他悔改歸向主,上帝也會後悔就不降所說的災,正如約拿傳信息給尼尼微大城一樣。尼尼微大城的居民聽了約拿所傳的信息就悔改了,從黑色陣營到了白色陣營,與上帝之間的景況和關係發生了改變,於是上帝就後悔不降所說的災。

聖經又告訴我們,上帝不同於人,決不後悔,的確是這樣。上帝決不後悔,乃是因著他的標準是永不改變,在他沒有轉動的影兒,上帝親手所寫的十條誡命立定在天,永不改變,直到天地廢去,律法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我們看到,上帝的後悔不同於人的後悔,人的後悔是指心意的改變,上帝的後悔是指與人之間景況和關係的改變。


精彩問答題連結分享

文稿分享 | 出埃及記問答(145題)

文稿分享 | 但以理書問答(120題)

文稿分享 | 啟示錄問答(160題)

文稿分享 | 點線面體學習法

方舟導航精彩連結分享

摩西五經 連結薈萃(第1-66講)

四 福 音 連結薈萃(第67-230講)

使徒行傳 連結薈萃(第231-260講)

但以理書 連結薈萃(第261-285講)


方舟訪談精彩連結分享


問:二十四位長老和十四萬四千人

問:如何理解不求自己的益處?

問:人類食物的七次變革

問:怎樣在每篇講章裡講到耶穌?

問:關於罪的起源與除滅

問:擔當罪的問題

問:天上寂靜約有二刻是什麼意思?

問:預言之靈是在演繹聖經嗎?

問:聖經前後有諸多矛盾嗎?

相關焦點

  • 穿越聖經:創世記(2)宇宙的起源(創 1:1-2)
    歡迎收聽《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很高興我們又在空中見面。在上一期的節目裡,我們正式開始逐字逐句地查考創世記這卷書。我們主要查考了創世記1:1:「起初,神創造天地。」創造宇宙不是神的需要,而是神的選擇。因為神就是愛,而愛在施予中才能最好地表達出來。因此,神創造了宇宙和人類來表達祂的愛,神是因愛我們而創造了宇宙。
  • 聖經知識「趣味問答」請你來挑戰!
    我們每個人都讀聖經,聖經的背景和裡面的內容也或多或少掌握著~而一些「有趣」的內容你知道多少呢?31、以色列國最早的王是誰?32、力氣最大的是誰?33、聖經中第一個女士師是誰?34、聖經中水的眼淚流的最多?35、聖經中最早的祭司是誰?36、聖經中所記的第一對雙胞胎是誰?37、聖經中哪一章節數最多?38、聖經中最短的是哪一章?
  • 聖經問答100題
    1,「以馬內利」是什麼意思?……上帝與我們同在 2,「哈利路亞」是什麼意思?……要讚美耶和華 3,「耶和華以勒」是什麼意思?
  • 【創世記1-11章導論*6】創世記導言;家譜更重要的含意
    ~可以大致將這兩個論題顯示如下:第一、宣告式文本——以經解經。我們不僅在內容上毫無妥協地將創世記視為神的話語,百分之百神的話語,因此我們將字面釋經視為所有釋經方法的基礎;而且我們在形式上也順服創世記的「修辭方法」。神宣告,不辯論;神啟示,我信靠。
  • 《聖經》:(創世記),是舊約的一卷書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下《聖經》的(創世記)是舊約的一卷書。(創世記)第12至50章生動繁詳地記載了希伯來早期族長亞伯拉罕、以撤、雅各和約瑟的動人傳說。「播祭獻子」描寫亞伯拉罕毫不遲疑地將獨生子以撤獻為播祭,勾勒出他無條件服從上帝的虔誠性格。
  • 聖經關於會幕的記載,對我有什麼益處? | 微讀問答
    有注釋認為,這是道成肉身之前、神的獨生子的顯現,因為「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西1:15)。❷ 神借著以色列人列祖與先知的話,預告基督的到來。從《創世記》3:15神向蛇宣告「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開始,通過列祖與先知的預言,基督道成肉身的預告越來越清晰和詳細,讓後來的人從這樣的預言,就可以判斷耶穌是先知所說的「那一位」(約1:45)。
  • 聖經中的「諸神」是什麼意思? | 微讀問答
    為什麼《詩篇》82:1說神在諸神中行審判呢?謝謝您!神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詩82:1)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知道,聖經所啟示的真神只有一位,其餘冠以「神」名的都屬於假神。那這裡為什麼會出現很有異教色彩的所謂「諸神」呢?首先,我們要清楚舊約中「神」一詞的含義,即希伯來語中的』elohiym。這個詞除了「神」以外,還有別的意思。
  • 聖經創世記中的雅各—做父親的失敗
    讀經心得雅各—做父親的失敗創世記34章。1對女兒教育的疏忽。底拿是雅各唯一的女兒。當他們全家在示劍安居時,底拿對外面的世界產生了好奇之心。但卻沒有危險意識。因此,底拿遇到她人生中非常不幸的事—被玷汙。但聖經中底拿則是後來終身未嫁。創:46:152對待兒子的嬌縱與抱怨底拿出事後,雅各選擇沉默。任憑兒子們出計謀,年盛血氣的雅各之子將示劍男子都殺了。結果是受到了雅各的抱怨。最後是神的憐憫,他們才得以平安離開示劍。應用:1在當下罪惡時代,作為監護人的我們,是否當盡上自己的本份,給兒女提供知識上的保護自己原則?
  • 創世記第一章「日」有多長?
    他將yôm和數字並用(『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等),並與『有晚上,有早晨』放在一起,第一次使用這個詞時,他嚴謹地寫明了yôm(以這種方法出現)的定義是指一個晝夜的周期(創世記1:5)。因此,在全本聖經中,但凡這樣使用yôm都是指一個普通的24小時的一日2、3。那麼,上帝在這種情況下使用yôm,祂所要說明的意思應該是,創世的日是24小時。
  • 聖經問答︱申命記 第31章
    三、問答題1、答案:全然滅絕2、答案:迦南之地的人3、答案:內心的懼怕4、答案:神的同在【申31:6】  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五、問答題1、答案:祭司利未子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2、答案:每逢七年的末一年住棚節的時候【申31:10】 摩西吩咐他們說,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就在豁免年的定期住棚節的時候。
  • 關於異端者攻擊的大公教會的教理的問答(54)
    論閱讀聖經   問:天主教禁止閱讀聖經嗎? 答:並不;我們只禁止聖經的濫用,我們把聖經視為聖教會最神聖的典籍,如果沒有天主教的保存,新教永遠不會擁有聖經。(伯後1:20-21)」聖言只能由那些奉差遣之人說出,因為「司祭的唇舌應保衛智識,人也應從他的口中得到教訓,因為他是萬軍上主的使者。(拉2:7)」   問:天主教的主教和教宗是不是不鼓勵讀聖經?
  • 「平法問答」剪力牆平法圖集問答20題—02
    有很多朋友反映看不懂圖紙,這說明我們的「欣欣向榮學造價」公眾號裡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是剛入造價行業的新手,所以推出《平法問答》基礎知識欄目,
  • 聖經問答 (1)每天5道題
    參考答案1、D參考經文:【約貳1:9】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 神;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解釋應用:      約翰在此指假師傅說的。「越過」即超過許可的範圍。這正是異端人士的做法;他們聲稱擁有新的亮光,並教導一些神沒有在聖經中啟示過的教訓。
  • 海德堡要理問答解說
    這就是我們編寫要理問答的宗旨。(c) 教會借著這些基準是要保守信仰的合一,維護這信仰,並反對一切異端,在這一方面我們特別想到反對抗辯派的五特點,就是通常所知的《多特信經》。這三者都是我們信仰的基準,因此它們也被稱為「聯合的形式」。荷蘭教會的聯合形式是:1. 《荷蘭的信條》;2. 《海德堡要理問答》;3. 《多特信經》。
  • 閱讀聖經|異樣人生的雙胞胎兄弟——雅各和以掃,創世記第25章
    打開聖經創世記的25章,就會看見一對雙胞胎,雅各和以掃。一起來透過聖經分析他們的異樣吧。01.身體與名字含義的不同以掃是以撒的長子出生時身體發紅,渾身有毛如同皮衣,所以叫以掃就是有毛的意思。而雅各在聖經中沒有說明身體狀況,但是可以透過「劇透」看看後邊的聖經知道,雅各儘管跟以掃是雙生兄弟但是他卻沒有毛。當以掃出生後,雅各隨後抓住了哥哥的腳跟出生所以雅各有抓住的意思。名字的不同,未來的生命也不一樣。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文章「好名字,好前程」02.性格的不同做長子的以掃,生性耿直,容易暴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以及情慾。
  • 《奇蹟暖暖》奇蹟大陸知識問答第三期 圖形題答案大全
    知識問答第三期 文字題答案攻略大全奇蹟暖暖奇蹟大陸知識問答第三期活動開放啦!本次活動依然分為圖形題和文字題兩種,我們需要根據提示選出正確的答案,知識問答第三期文字題和圖形題答案分別都是怎樣的呢?
  • 要理學習:《要理問答釋義》前言
    我們現今仍舊採用這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要理問答》,它因為所傳遞的是從宗徒傳下來的信仰。每一個問答中,都闡述著清晰簡單的天主教道理。雖然不少教友都有過小時候背誦的經歷,但是由於沒有更豐富的闡釋,對其中的道理深淺不一,融入信仰生活的程度不同。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作為一名基督徒,也需要認識我們的基本信仰。
  • 「摩西五經」第四課:創世記一~十一章的難題
  • 事業編問答面試你準備了嗎
    因為在面試考核裡面有一種考試形式就是專業知識問答,它主要考察的內容就是護理基礎知識,也就是護理五大科目(基礎護理學、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今天我們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專業知識問答考試所需要提前準備的內容。
  • 考考:支持多選題的問答工具
    本周新功能:多選題、解析優化、英文換行用戶可以在創建題目的時候設定多個正確選項啦~批量錄入也支持此功能哦~——會員專屬·多選題解析變為點擊上拉即可大面積顯示的樣式,一目十行不是問題——通用功能·答案解析面對英語題的專用功能,題幹中可隨時換行,便於分清對話人物——通用功能·英文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