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股市的感覺像是在冬天,春天已經不遠了。」10月14日,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到中信建投證券北京某營業部調研,召開了投資者座談會,與會的15位私募基金和個人投資者代表從分析了今年以來A股市場下行幅度與壓力偏大的基本原因。
據媒體報導,劉士餘表示,現在股市的感覺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經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他同時提到,將從制度和工具等多方面加強創新,有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不遠,有多遠?投資者對此的不同理解,已經反映在次日的交易行為中。10月15日,滬指早盤小幅低開,個股漲跌互半,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小幅上漲,深圳本地股上演漲停潮,科陸電子、全新好、同益股份等多隻個股漲停。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2月20日劉士餘正式接棒證監會主席一職以來,近三年間劉士餘主持或參與的多次座談會,其發言時點與內容多與當時市場環境關係密切,監管公開表態被市場認為是傳遞最新監管信息、維穩市場的有利信號,甚至一定程度上起到「救市」效果。
2018年7月8日、9日,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副主席閻慶民分別主持召開上市公司負責人座談會,一是聽取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看法;二是聽取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促進資本市場與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建議;三是聽取對證監會工作的意見。
在此前一周,滬指出現罕見的周線七連陰。其中,7月5日上證指數報收2733點,跌幅0.91%;深成指跌幅近2%,報8862點,均創下自5、6月份以來新低。7月9日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上漲逾2%。
值得關注的是,滬深交易所也相應做出跟進。在7月8日,上交所通過其微信號推送了一篇標題為《滬市公司上半年投資價值凸顯增持回購彰顯信心》的文章,從滬市公司估值、上半年業績情況、併購重組提質增效、回購和增持情況等多個角度分析了滬市上市公司目前的運行狀況,並直接提示「投資價值」。深交所三日前也曾公開表示,深市上市公司上半年整體業績穩步增長,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市場具備穩健運行基礎。
2018年6月10日下午,劉士餘主持證監會召開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修訂稿)》徵求意見座談會,聽取10位企業家對《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修訂稿)》的意見和建議。證監會表示,將抓緊繼續完善「修訂稿」,並儘快推出新《準則》,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自5月底滬指自3100點跌至3000點,深成指自10765點跌至10204點,此後六月上旬,滬指、深成指均出現小幅回升。但6月中旬至7月上旬,兩大指數出現連續下跌,滬指連續下跌至2747點,深成指下跌至8862點。
2017年12月4日,劉士餘在在上海主持召開系統內部分單位青年座談會,會上劉士餘首次提出「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任務」概念。市場有觀點認為,2018年及接下來證監會的監管和改革都將圍繞這一主線。
此前一段時間,滬指維持在3300點左右,深成指自11月下旬,由11175點跌至10801點;自12月底至2018年1月下旬,兩大指數均一路上揚,滬指升至3500點,深成指升至11352點。
2017年7月24至25日,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上,劉士餘強調要「切實加大發行質量審核力度,保持首次公開發行的常態化」。其發言被業內解讀為新股發行審核嚴監管的口徑長期不會出現鬆動,被否率居高不下或將成為常態。
此前七月上旬,證監會公布了修訂後的《發審委辦法》發布實施,將主板發審委與創業板發審委合併,設立發審委遴選委員會負責選聘發審委委員等舉措,完善發審委制度外,還將通過設立發行審核監察委員會等的方式強化發審委制度運行的監督管理。
與此同時,從數據來看,2017年上半年IPO被否率已超過2016全年。萬得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七月中旬,發審委2017前7月共審核了402家公司的首發申請,其中48家被否,被否決率為11.94%。而去年全年,發審委審核了568家公司,42家公司被否,被否決率7.39%。
2016年4月17日,劉士餘在深圳召開部分機構座談會,是其上任以來首次與市場機構座談,共有6家證券公司和2家基金公司的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與會人員就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發展意見。會上,劉士餘要求,各市場機構要恪盡職守,切實履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法定義務,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