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考試分數的高低,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選科」問題

2020-12-11 騰訊網

早晨在路上瀏覽高考資訊,對於2020年實施新高考的四個省份之一,北京已於1日開啟網上報名。

木子老師在此提醒廣大考生,要注意只有所選報3門科目均已通過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才有資格參加相關科目的等級考試。不明白的考生和家長,請往下看:

一、新高考改革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一分為二」

新高考改革與傳統高考相比最大的變化,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兩依據:全國統一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亦稱「會考」)

一參考: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在過去,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僅需簡單以「合格」或「不合格」的形式呈現,不具有選拔意義,部分省份將會考成績作為參考依據,但在絕大部分省份只關係到考生是否可以獲得高中畢業證。

新高考實施以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考試,合格性考試包含14個科目,和改革前的會考意義相同;

改革後新呈現的等級考試,則只包含過去的「文綜+理綜」6門科目,即我們新高考「6選3」或「3+1+2」中的選考科目範圍。學生選報的3門科目均通過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才有資格參加相關科目的等級考試。

二、等級賦分制:此成績非彼成績

等級考試的出現,意味著原高考成績的組成發生變化。除了夏季統考的3門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等級考試的3門成績也會通過賦分的形式,納入高考成績之中。在選科時,充分理解「等級賦分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1、什麼是等級賦分制?

簡單來說,就是將等級考試成績的卷面分,按照賦分的方法換算成等級分,並計入高考總成績。其中,根據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比例,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將原始卷面成績轉換為相應的等級考試科目成績。下圖是以山東省為例:

圖1 等級換算對應關係

圖2 賦分方法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如果是從外省轉到高考所在省份,則需在高考省份參加等級考試,已在外省取得的等級考試科目成績均無效。

2、針對不同新高考政策有什麼區別?

「6選3」:從史、地、政、物、化、生6門科目中任選3門參加等級考試,考試成績按照等級賦分的方法進行換算;「3+1+2」則是從政、地、化、生4門中任選2門,最終以等級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3、合格性考試和等級考試的時間安排

總體上,合格性考試每學年有2次機會,安排在上、下學期的期末;等級考試,高中三年只有1次機會,比如:首次實施改革的2017級是安排在2020年6月份高考之後進行,成績僅當年有效。

因此,從新高一開始,「新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為了高考的重要一環。

三、等級賦分制:為什麼只是相對公平?

圖2 例子

舉個例子:假設李同學和王同學同時參加2020年新高考,李同學選擇物、化、地,王同學選擇了物、生、地,兩位同學都報考了某個大學的醫學專業。

在符合選科要求的情況下,錄取與否的判斷依據是他們的高考成績總分,但是化學和生物的試題難度和內容等均不能以統一標準衡量。

如果化學難度大,李同學就會吃虧,相反亦然。因此,通過賦分制換算出來的等級分數則相對公平。

但實際上,「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根據科目試題難度的不同,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學霸或中下遊考生報考扎堆的情況。

情況一:學霸扎堆,85分可能賦成70分

眾所周知物理通常被認為是理綜裡面最難的學科,不擅長的考生不會選,成績一般的學生怕墊底,最後就可能是學霸扎堆選考。

由於原始成績是按照比例來賦分的,很多學生分數雖然不低,但排名靠後,最終得到的等級分數可能比原來的還低,甚至低很多——85分被賦成80分,甚至70分也有可能。

情況二:中下遊考生集中,60分可能賦成75分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大類專業分流還沒有那麼完善,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學期末績點高的學生基本上選擇了應用化學,中等學生選了環境,而成績吊車尾的學生通常是被「分」到了生物。

雖然學院明確表明,學生有自主選擇權,但為了保持考生的均衡分配,很多同學還是被調到了生物專業。在每年期末的時候,績點滿分5的情況下,應化3.2的成績只能是倒數5名,可在生物卻有可能擠進前3。這不僅是因為生物這門課比較難,不好拿高績點,還因為學生的成績本身就相對靠後。

在等級賦分制中,比如政治因為相對簡單,但主觀性比較強、分數不好把握,對選專業有所限制。學霸不作為考慮,而成績靠後的考生則可能成為佼佼者。成績僅60分,但賦分後反而多了15甚至20分也大有可能!

四、等級考試分數的高低,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選科」問題

在去年公開的山東新高考首批選科數據顯示:單科選考率最高的是地理,佔到67.86%,最低的是政治佔35.34%,而物理佔39.52%位列倒數第二。

而在20種選科組合中,選取率最高的是老文綜,第二是老理綜,選擇人數最少的是「政治、歷史、物理」。雖然最後一個組合僅有0.79%,但選物理還是可以報考近九成的本科專業。

等級賦分制度雖然有利有弊,但對於較原先老理綜、文綜設限的形式相比,還是有發揮空間:

1、有興趣才有學習動力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理解為它至少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因此選擇感興趣的科目,至少可以提高考生的專注力,成績也容易提高。

2、選擇優勢學科

打個比方,有些考生學習地理毫不費力成績還很好,像這種學科就可以稱之為優勢學科。我們可以將6個科目按照自己學習的強弱程度排序,儘量選擇把握性大的。

3、結合意向專業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這類專業的選科要求是必須有物理,如果考生物理不是很好還堅持這類專業,那另外兩門科目要儘量選擇自己佔優勢的學科,來彌補自己的弱項。因此,在選科之前,我通常建議考生了解心儀專業的選科要求,綜合來考慮選科的組合。

最後:

選科既取決於自身對學科的把握程度,還取決於選科組合的人數分布及高校專業要求,因此綜合三方面共同考慮選科會更加全面一些。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我想大多數人都能決定自己所要選擇的考試科目是偏文還是偏理。無論你的最終選是偏文還是偏理,本文給大家提供一些關於選科的分析。其次,要明白高考總分的構成,重點是等級賦分在「3+1+2」模式下,高考的總成績是由「3」(語文、數學、外語)3個必考科目的原始考試分數、「1」(物理或歷史)的原始考試分數以及「2」(選考科目)2個科目的等級賦分相加組成的。
  • 5月等級考具體時間安排、等第換算及大學選科要求
    >(考試成績將於6月10日公布)等級考的等第換算第一行的「等第」就是我們所說的等級考等第排位,也就是說等級考的成績最終會變為一個等第給到大家,具體分數依然是不公開的。總共有11個等第,對應不同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那麼等第是如何劃分出來的呢?2.
  • 新高考為什麼要採用等級賦分?
    縮小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異高考改成六選三隨便組合,總共20種組合方式,選科組合太多,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而之前文理分科時,則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錄取時,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舉個例子——高校某專業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 不分「文理」自主選科 山東「新高考」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開考
    考生可自主選科應考今年,我省夏季高考實行「3+3」模式,包括國家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外語(含筆試和聽力)等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自主選擇的3科。
  • 新高考模式帶來了「等級賦分制」,能實現公平嗎?學生選科要注意
    所謂的「3+1+2」高考新模式,指的是學生除了要選擇語數外這3門主科,還需在物理歷史中任選1門、在生化地政這四門學科中任選2科,作為自己高考考試科目。而「3+3」則是3門主科外加生化地史政物這6科裡任選3科。
  • 「高一」新高考來臨,如何選科?等級賦分規則是什麼?
    對於高一學生,現在除了迅速調整狀態,適應高中學習,新高考選科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選考科目該怎麼選呢?今天對於選科進行解答,供大家參考。* 選考科目「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外語2次考試機會選擇其中較高1次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 「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
    等級成績本質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績,原始成績進行等級轉換後,排名順序不變□ 本報記者 王原 劉一穎7月26日,我省夏季高考和等級考成績公布。新高考模式中,出現了不少新名詞,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就是之一。等級考試成績如何賦分?在等級考試「6選3」的規則下,考生如何「同臺競爭」?考生選考科目不同,在選報高校專業時有何限制?
  • 這個選科組合考生數最多!新高考怎樣選科更有利於報考,更有前途?
    概括起來就是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分類考試是針對於培養單位的,即高中,而多元錄取則是針對大學高校的。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承接學生高中學習和大學的新高考選科問題。學生考試時會有一個原始的卷面分數,根據這一分數,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個等級,在A-E五個等級之內,又細分了若干個等級,再把對應等級轉化為具體的分數。以浙江2017年賦分制為例。浙江總體分為ABCDE五個大的等級,A等級佔15%,B等級是35%,C等級34%,D等級是15%,E等級一般≤1%。
  • 「6選3」,等級考試成績咋換算
    魯網7月10日訊 昨天和今天,我省高考進行的是「6選3」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任選自己喜歡的三門參加考試。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等級考試科目,每科卷面滿分分值均為100分,轉換為等級分按滿分100分計入,等級考試科目總分為300分。換句話說,遵循的是「等比例轉換原則」,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賦分制」。9日下午,在濟南第九中學,考生和送考老師相互打招呼慶祝。
  • 山東新高考:「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
    大眾日報記者 王原 劉一穎「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區間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並計入總分參與錄取。每科等級成績本質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績,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內所處位次決定,原始成績進行等級轉換後,排名順序不變。
  • 山東新高考:"6選3"等級考分數是怎麼換算出來的
    「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  等級成績本質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績,原始成績進行等級轉換後,排名順序不變  7月26日,山東省夏季高考和等級考成績公布。新高考模式中,出現了不少新名詞,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就是之一。等級考試成績如何賦分?
  • 「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如何根據位次填報專業?專家...
    7月26日,我省夏季高考和等級考成績公布。山東新高考模式中,出現了不少新名詞,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就是之一,等級考試要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而等級考試成績如何賦分?在等級考試「6選3」的規則下,考生如何「同臺競爭」?考生選考科目不同,在選報高校專業時有何限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給以解答。
  • 高考各科分數組合的實踐反思與理論邏輯
    由於考生選考的3門科目可能不一樣,就使考試科目分數組合變得十分複雜,相關問題因運而生。原因在於不同考試科目的原始分數不等值,不能簡單直接相加求和,[2]新高考背景下多科組合計分問題給教育測量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史無前例,對其進行反思,研究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並提出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是十分必要的。
  • 「6選3」等級考分數是咋換算出來的?如何根據位次填報專業?專家解答來了
    7月26日,我省夏季高考和等級考成績公布。山東新高考模式中,出現了不少新名詞,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就是之一,等級考試要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而等級考試成績如何賦分?在等級考試「6選3」的規則下,考生如何「同臺競爭」?考生選考科目不同,在選報高校專業時有何限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給以解答。
  • 不再有文綜理綜,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六選三」落地——20種科目組合下的「選科平衡術」
    理論上,「六選三」總共可以產生20種選科組合,學生們如何組織上課?陳子奕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所屬的行政班,選擇理科科目大於兩科的同學分到理科班,反之則分到文科班,她的學校全年級共有五個理科班和兩個文科班。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的課程在行政班上,選科則採取走班制,每一個可選科目分為ABC三個班,同學按照課表去對應的班級上課。
  • 新高考新模式,不寫也有30分,但考高分更難了,該如何選科?
    等級賦分 新高考模式當中的「2」也就是政治,地理,生物,化學會採取等級賦分制度,將考生考取的卷面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並且分為A,B,C,D,E,5個等級,每個等級都有一定的人數比例。
  • 最新版新高考選科策略
    將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 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分。
  • 2020屆新高考背景下對於2019級高一選科的影響
    雖然高考分數還沒有出來,志願也沒有進行填報,但是我覺得三年的磨合及2020年的山東省政策的宣布及高考的落幕,應該最起碼對於2019級新高一的選科還是有一點指導價值的。結合省政策和網絡上各種大師的解讀,特此我展示一點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 高考等級賦分—家長篇
    參照正態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文|娟娟lu教育「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