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雲在線
感謝你們的持續關注。沉默了一周,很抱歉沒能及時更新文章。是你們的熱情,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感謝各位,假如有疑問可以給我留言。
這一周的時間我是用心在做家居產品的設計,新品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和你們見面。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必須要有選擇並且做到專注,因為只有專注才能做到最大的投入和產出比。在反覆練習之後,就會提高工作效率。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會把更多的內容創造一起排列進我的工作任務。
今天我們要談的話題是,為什麼有的人看似越努力卻越失敗?很多事情我們能夠看到的狀態,都是表象。假如沒有去做深刻的思考,並不會知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一、投入與產出比(方向)
做事之前我們是要有選擇的,當你把時間花在能夠有長期產出價值的地方,這樣的付出就會有很好的回報,假如把時間花費在沒有產出長期價值的地方,那就是在消耗時間,這種投入並不划算的。
什麼是有效工作?
有效的工作更注重長期的投資回報。比如我做產品設計,深層概念是:我創造出了這個「1」,它好比一顆種子,會持續發揮它的價值,直到開花結果,瓜熟蒂落。有人說「插根扁擔就開花」,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插這根扁擔,然後等待著開花結果。
創造的產品本身是具有使用價值的,它能夠為人們提供便捷和服務。人們需要它就會花錢購買,所以有價值的產品是能夠持續不斷的帶來利潤的。
把有限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能夠帶來影響深遠的事情上,我覺得還是比較划算的。當一款新產品出來的那一刻,就可以持續的發揮他的價值,哪怕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它都可以是長期存在的。
什麼是無效工作?
無效的工作就是更注重短期回報。這種工作我們隨處可見,比如說上班。無論你做什麼工作,只要創造出了價值,哪怕給公司做了一個網站,設計了一套管理模式,建成了一個通信基站,還是談成了一個合作夥伴。
假設你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為公司創造價值,你能獲得多少回報?無非是5000塊錢的工資+提成,而後續所產生的所有收入幾乎沒你什麼事了。
但是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工作是你的起點。假如你熱愛這樣的工作,並且能夠找到其中的樂趣,說明這樣的生存方式還是非常的適合你的。人的活法有很多種的,你幸福就好
這種工作性質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就是你辛苦播下了一顆種子,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遠的時間果實成熟了,公司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割利潤。你創造的價值是屬於公司的,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肉盾,事情都是你們幹,利潤分配與你無關,這個是作為一個基層員工的代價。
這種其實是很殘酷的,好比火把的燃燒,燃燒殆盡之後就淪為灰燼。畢竟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在消耗的。在工作的過程中,人失去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最寶貴的時間和精進自己的機會。
有人會想,為什麼越努力的工作就越差勁?比如像很多年邁的長輩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過一輩子。他們比任何普通人都努力,按道理說創造的價值足以讓他們變得非常富有了,為什麼總是過的那麼艱難呢?我覺得是缺乏逆向思維,然後走錯路了。
二、經營者思維
如何解開這個魔咒呢?只有學習與思考,打破員工思維,平民思維,然後接受多元化的思想不斷地精進自己。深度總結背後隱藏的規律,重視實操!
我是建議做少數派,不要隨大流。在工作之前不僅能夠分辨工作的性質,還要有價值變現的能力。
我們可以參考一條電商領域的黃金公式,來實現價值變現:
銷售額 = 訪客數(流量)X 轉化率 X 客單價
我的理解是:在三個領域拓展深度。
1、內容=訪客=流量=訪客數。垂直的內容就能吸引精準的客戶,如果長期釋放高價值內容,就能吸引源源不斷的流量,訪客是變現的基礎。
2、精準客戶群=零風險承諾=高價值展示=超級贈品=高轉化率。這個路徑能夠說明,每一個工具的使用,是能夠提升轉化率的,具體就要研究人性和探索最有效的促銷方式,找到最具有投入產出比的交易方式。
3、稀缺性=高客單價。就是你有的資源別人沒有,你懂的信息而別人不懂。這個就是稀缺性,藝術品市場有自己的定價規則,總之高價值和稀缺性,決定了定價權。
比如說 偉大的畫家梵谷的作品,《種紅菜頭的農婦》,1885,成交價格:3,612,500美元;
三、抓主幹,省略細枝末節
做事情要學會舉一反三,很多精髓的東西我們想通了,選擇的時候就不會錯。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假如你生存的狀態並不適合你,那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喜歡做樣子對不對,內心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僅僅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消磨時間並不能讓你變得卓越。很多秘密,假如沒有人告訴你,而你又缺乏思考的能力,那些人就永遠都猜不透,思維就永遠困在一個角落裡。
用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外界的信息,可以試著把你幼稚想法說出來檢測下,看看有多幼稚。否則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幼稚。
一萬小時定律,不知道是哪個鬼說的。意思就是要想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必須要付出至少一萬小時的時間,才能達到那種專業的高度。用時間來衡量專業化程度,在邏輯上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建築工人,日積月累為建設城市做出貢獻。搬磚,扛水泥,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了一萬小時,他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嗎?搬磚專家,還是扛水泥專家?
那些人只是在做低價值的生命消耗。人都是有生老病死的一天,當精力消耗殆盡,做不動苦力也就沒有了收入。何必?
但是無論怎樣,屬於基層員工幹的事情,總得有人來做的!拼命做事,方向不對其實也沒什麼用。選好一個領域,精進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人的思考永遠要快於行動。
未完待續……
此文章為張雲在線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