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中文除了普通話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
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一個省可能還會很多不同的發音,就拿小編所在的山西來說,我覺得是方言特徵最不明顯的省份。山西的方言差距很大,每個縣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就會出現山西人聽不懂山西方言的情況。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閩南語
閩南話的發祥地是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在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還有很多東南亞的華人中也盛行閩南話。閩南語的使用範圍很廣,世界上共有7000多萬人在使用,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我們常說的泉州話、漳州話、福建話、臺語等都屬於閩南語。這種語言十分難懂,外地人若是在當地待一陣,可能十個人中有九個能聽懂,學會說則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語言天賦的話真的很難聽懂。
粵語
粵語又稱廣東話,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種語言,雖然聽不懂卻又莫名覺得很好聽。粵語的分布範圍很廣,主要分布在廣東、香港、澳門,還在華人地區流行,全球使用粵語的人很多,僅廣東就有大約6700萬人,全球累計共有1.2億人。粵語雖然難懂也很難學,但不可否認它真的好聽,之前流行的粵語歌大家隨便就能唱幾句。如果是語言天賦強的人,在當地待過一段時間後,基本可以聽懂還能學著說,小編就在一段郭晶晶的採訪中看到她用粵語回答記者的問題。
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人去到廣東做生意,將流行的廣東話帶到了北方,粵語歌也被更多人聽到。那個年代黃家駒的歌曲風靡全球,很多人都跟著唱,如今在廣東的街頭還能聽到我們最熟悉的粵語歌曲。粵語流行的地方,大多普通話都說的不好,所以他們都直接用方言交流,外地人去了之後聽完是一臉懵,很難融入到城市當中。
潮州話
潮州話又名潮汕話,是廣東潮汕民系使用的方言,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古老、最特殊的方言之一。潮州話主要分布在廣州省的潮汕市、汕頭市、廣西省、福建的漳州市等地,海內外使用人數3000萬人以上,不如閩南語和粵語的適用範圍廣。潮州話比粵語還難懂,很多廣東人都聽不懂,外地人聽了更是一臉懵,基本不用指望能夠學會,聽聽就算了。
我國方言的種類實在太多,蘇州和上海都屬於南方,但是相對來說又好懂一些,聽起來溫柔又溫婉。河南話和四川話則是我們聽的最多的,不僅朗朗上口也十分好懂,只要聽一聽就能懂大概意思,甚至還能學著說幾句。陝西話則非常接地氣,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聽到他們說,但是聽著簡單,自己學起來也很不容易。
在我國眾多方言中,你們認為我國最難懂的方言是哪種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看完記得點「在看」哦